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鼎湖山英语作文(潭溪山用英语表达的作文)

鼎湖山英语作文(潭溪山用英语表达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9:33:11
鼎湖山英语作文(潭溪山用英语表达的作文)

鼎湖山英语作文【一】

踏下大巴的一刻,感觉浑身满溢着生机。

肇庆鼎湖山!一个充满宗教文化与自然气息的秀丽名山!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

抬视着刻画着古朴沧桑气息的鼎湖山牌坊,仰望着远处遮掩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虬劲山脉,不禁对这一次旅程充满期待。

迈步在丛间小道上,浑身充满了空灵之气。一边走,一边端详着两侧的树木,感受着城市喧嚣中难得一遇的清新气息。时而停步欣赏着奇异小虫在草叶上蠕动的憨态、斑斓的蝴蝶翩翩舞动,时而瞥视身边急匆匆的同窗,叹道:匆忙的人生!

不觉间早已立身于一面峭壁之下。看着面前巨大的岩体,上面岁月风化后的痕迹历历在目,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无言登梯,一步一步地向前跨着跨着,随着山间的崎岖古道不厌其烦的拐着重复的弯道,只为了翻越那一座又一座低矮的山头。

终于,再次回到了沥青大道上,道上有座桥。桥边有一间小店,卖山水豆腐。一碗,洗尽了一路上的风尘;两碗,喉间仿佛久旱逢甘霖;三碗,嘴中回味无穷……足足吃了五碗,方感知足,却仍感荡气回肠。

继续前行,不断沿着在山间蜿蜒的小路,终于到了一个较为出名的景区——宝鼎园。园中有祭台,台上伫立着一尊青铜大鼎。三足两耳,气势磅礴。鼎为中华民族立国之象征,追其历史甚至可至远古时期。越过大鼎,便是首负盛名的“鼎湖”。

凭栏眺望,晴空万里,群山叠峦。俯视下方,鼎湖碧蓝一片,仿佛是钟天地之灵气、纳百川之秀丽而成,如蓝宝石般映日闪烁。鼎湖四面环山,雾气缠绕,如蓬莱仙境一般梦幻。湖面上泛有轻舟,徐徐滑过湖面,荡起了阵阵涟漪。这一刻,人民的淳朴与自然的浩大交织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下山,再次一步一步地走完了曾经走过的土地,回到了山下。

不久,学校规定的时间到了。古朴的牌坊下逐渐热闹了起来,慢慢地由门可罗雀演化成了人声鼎沸。大巴已至,众人有次序的登上了来时的车辆。意兴阑珊!

路上,打开背包的一瞬,仿佛还有几颗负离子迎面扑来,不禁莞尔。

鼎湖山英语作文【二】

今年的6月,中考已经结束,我和妹妹就可以度过两个月半的暑假。爸爸和妈妈决定,带我和妹妹去鼎湖山去住一个礼拜。

人们都说鼎湖山的水好天好清!~去年的春天我去了一回鼎湖山,鼎湖山比人们说的还要美丽。那里有可爱的小鸟,有碧绿碧绿的参天大树,还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水流。

见过哈达似的瀑布,玩赏过水平如静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鼎湖山这样的水。鼎湖山的水真甜呀!~甜得让你感觉不到你喝的是水;鼎湖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水里的小鱼;鼎湖山的水真急呀!~急得根本开不见清水里的小石头。我在那水里嬉戏,玩耍。水里有时候会有一两条小鱼游过来,我去追小鱼,小鱼一会儿游到水深的地方,一会儿游到水浅的地方。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摔得一脸都是水。非常的好玩。

攀登过高耸入云的八角寨,游玩过绿树成阴的西山,却从来没有看见过鼎湖山这样的山,鼎湖山真阴呀!~阴的没有一点刺眼的阳光;鼎湖山真陡呀!~陡的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山的顶峰的一条条小路;鼎湖山真奇呀!~奇得让人佩服!让人惊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一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青山照围着青山转!

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这样的水配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鸟儿盘旋,山间绿树成阴,湖水的甘甜,带我们走进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

鼎湖山英语作文【三】

今年二月,我和家人从深圳出发,经过三个半小时车程才到达鼎湖山。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郊,相传轩辕皇帝铸鼎于此,并以山上有湖而得名,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3平方公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游客们都被这里的山水美景吸引住了,正在取景照相。我们顺着盘山道走,石阶两旁有一条碗蜒曲折的小溪,流水淙淙,清澈见底。蹲在溪边捧一捧水洗个脸。啊!真清凉!快到山顶了,可我一点也不累,因为我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了。

走着走着,爸爸高兴地说:“我们去参观飞水潭吧!”来到潭前,听到轰鸣声,只见飞瀑直下,水花四溅。瀑布下面有个潭,潭深千尺。潭旁边的石头,怪石磷峋。

继续往前走,便是负离子的最佳吸氧区。我们停下来休息,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新鲜空气。

游览结束了,坐在归途的汽车上,我还留恋着那里的山水石木。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无限生机,保护大自然,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

鼎湖山英语作文【四】

暑假的一天,爸爸开车带我们一家来到了离肇庆市十八公里的鼎湖山。鼎湖山位于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一般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都是沙漠或干草原。但是鼎湖山不是,所以鼎湖山有“北回线上的绿宝石”之称。

一进大门就可看见一个高高的大牌坊上面写着:“鼎湖山”。道路两旁树木茂盛,一进景区就感觉到特别舒服。

我们开车来到蝴蝶谷看见各式各样的蝴蝶;大的、小的、花的、红的、黑的许许多多。整个谷沟就像一只要腾飞的蝴蝶。蓝天白云下,湖水与周边的花草树木连成一体绿得发光。接着,我们来到一片带有原始色彩的山崖上悬挂着一匹银白色的飞瀑,正争先恐后地直奔水渠,只是一般小小的瀑布,可发出的声音也是震耳欲聋。然后,我们来到瀑布脚下,抬头仰望那瀑布像个人字。只见银白色的水流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缕一缕地倾泻下来。水花碰到岩石上如飞珠碎绿般可爱。

我用手接了一下水。冰凉冰凉,喝了一口,水甜甜的凉凉的。

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美丽的鼎湖山,那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希望有机会再来这里玩。

鼎湖山英语作文【五】

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负离子为全国之最,是一个天然氧吧。我和爸爸慕名而来,观赏一下鼎湖山的美景。一路上,我们看到了绿树成荫,真不愧是“北回归线的绿宝石”还听见了清晰悦耳的蝉叫声。

走进宝鼎园,它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3万平方米。里面有两个世界之最——肇庆九龙宝鼎和端溪龙王砚。肇庆九龙宝鼎呈灰黑色,高约十米,像一个大大的香炉。端溪龙王砚高约6至7米,上面雕刻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龙,人们都赞它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飞水潭瀑布有40多米高,像一条洁白如玉的布帘。潭水从高处落下,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潭水清澈见底,夏天的时候,在这里很凉爽,这里还是孙中山和妻子宋庆龄游泳的地方,当时宋庆龄还题写”孙中山游泳处”几个字。

走进蝴蝶谷,看到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蝴蝶。里面有2万多只,哪里的蝴蝶五彩斑斓,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黑色,有的是黑白相间,还有的是彩色……每天,蝴蝶们都在林子里快乐地玩耍,有的蝴蝶在风中舞蹈,有的蝴蝶蝴蝶在互相嬉戏,还有的蝴蝶在逗人们玩呢!……人们都拿起相机,拍下这美好的时刻。

鼎湖山不愧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啊!希望人们能好好的爱护它,不要破坏它。

鼎湖山英语作文【六】

进了大门。

我们迎着晚霞下了山,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向四角翘起, 夕阳西下,我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淡水大湖。

菩提树下,在阳光的照射下。

好美的流朱浣碧!叮咚,果然是山外青山!眼前有一亭台。

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净土,再走进一些,全都栩栩如生,寄托了多少美好的愿望!那树上缠绕着的无数的'飘动着的红丝带足以证明,景色美得妙不可言!哦,。

支撑着亭顶,迎面而来的就是新鲜的空气和清凉的微风,静静地观想,水面上泛起圈圈涟漪,可爱的白栅?围住了大山,我惬意地欣赏着这天然的美景,游览的是肇庆的鼎湖山。

去年暑假,绿色的琉璃瓦顶,又是更为绮丽的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大柱子,哦,我坐在菩提树下。

一下子感到无比的心旷神怡,使这景色更加迷人! 在山顶的寺庙里,鼎湖山,亭边流水穿石的声音真动听! 到了山腰,一大块石壁上雕刻着许多形态各异的龙。

鼎湖山英语作文【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全家起了个大早,开车去了广东的风景名胜之地——肇庆,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爸爸的一个朋友及家人,在那里,我们度过了几天最难忘的日子。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攀登鼎湖山。

听爸爸说,鼎湖山顶峰海拔1008米,景色优美奇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多达1700多种。是一座植物资源的宝库。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在古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佛教圣地,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我们广东非常的有名,我早就想去那里看一看了。

走近鼎湖山巨大的石头大牌门,我们就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这里游人如织,个个脸上喜气洋溢,人们都是来朝拜这块佛家净土的。这时,爸爸与他的朋友正在谈论着他们大人之间的趣事,似乎忘记了我们一行人的存在,终于在我迫不及待的叫喊声中,爸爸才跑去买门票了。

“哦!爬山去了!”我兴奋地一路冲到鼎湖山的脚下,准备开始爬山了。我憋着一股劲跑了一段路之后,就不得不坐下来喘口气了。休息了一会,我又继续向上攀登,这个时候,我可没有刚才那么大的劲头了。

我欢快地走着,张开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小鸟们在树枝间轻巧地跳跃,听着它们婉转地歌声,我仿佛听见了大自然的心跳。

我不停地在路边树林中穿越,突然有一条小溪流堵住了我的去路。山泉水轻快地流着,唱着歌流向自己应该去的地方。看着清澈的溪流,我不忍心去打扰它们,只好绕道前行了。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豁然一片空旷。只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一直通向了鼎湖山顶,我心中一阵狂喜,啊,我们终于快到山顶了!我大声呼唤着在我后面的爸爸妈妈和他们的朋友。大人们朝我摇着手,加油赶了上来。

我使足了劲,一路朝山顶狂奔而去……到了山顶,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等了好久,蜗牛一般的爸爸妈妈也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一起准备野餐,大家还在一起合了影。低头望去,一条条的马路犹如一条条小虫趴在地上;汽车像无忧无虑的甲壳在慢慢地爬行着;那山涧的清流就像蓝色的丝带,飘在云雾中。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学过的那首古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看来果真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