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元日改写成故事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元日改写成故事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2 08:22:36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元日改写成故事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一】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古朗月行》(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4《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6《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年级第二学期

7《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8《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9《悯农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0《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1《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12《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3《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4《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二年级第一学期

15《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cuī。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8《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19《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1《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2《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23《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4《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二】

6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道开。

66《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67《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68《春日偶成》(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69《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70《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1《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7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7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年级作文元日改写【三】

一群孩子们聚在一起,一个胆大的孩子提议:“咱们来放鞭炮吧。”可大家都不敢,于是他得意的说:“胆小鬼,我给你们放放看。”他拿起香,一点点靠近鞭炮,点燃了它,急忙跑开。此时,孩子们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鞭炮快响吧!一团火花顺着导火线窜了上去。“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打破了大街小巷的宁静,孩子们围着鞭炮手舞足蹈的欢呼着:“过年喽!过年喽!”

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而大人也悠然自得的品尝着屠苏酒,春风迎面吹过,好像走进了酒中,喝了后全身暖洋洋。墙边伸出数枝梅花,淡淡的`花香伴着酒香,真是美极了。大家互相干杯,互相祝福。欢声笑语传出门外。

此时此刻,新年里的第一轮旭日缓缓升起,露出了喜人的笑容,照耀着千家万户。妈妈准备好浆糊,孩子站在椅子上,轻轻撕下旧春联,贴上新春联。乍一看,早就被打扫得焕然一新的房子上贴上了红丹丹的春联,分外神气。随后,大家就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登门拜访,每到一家,孩子总会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人听后总会乐呵呵的给一个红包。

王安石看到这美好的景象,便不禁吟诵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