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山东习俗作文600字春节)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山东习俗作文600字春节)

更新时间:2024-05-27 15:28:57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山东习俗作文600字春节)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一】

说到年俗,我想大家都知道吧,咱们中国的年俗可是多的是呀!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国庆节、端午节、圣诞节?这些都是每年一度的节日,人们称之为年俗。

过节要突出一个“喜”字,这种节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散发着招人喜爱的魅力。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除夕夜,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做“守岁辞岁”。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半夜子时合家聚在一起吃,叫作“更岁饺子”,当时民间有这样一段话:“煮饺子,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一家满张罗!”这也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将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所以人们都很敬重这些节日、喜欢这些节日?

年俗,中国的色彩!年俗,中国的骄傲!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二】

一个节日,就像一个故事,情节美妙动人;一个节日,就是一种文化,内容绚丽多姿。

大年三十,人人披上红处处流露欢喜,伴随着鞭炮鸣响,春节锣鼓张罗地拉开序幕。夜色降临,除夕的夜格外热闹,人人喜笑颜开,见面便恭喜恭喜,递交红包,孩子收到便笑滋滋地快速地收进袋子里,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开开心心地有说有笑,大人们互相劝酒,小孩们追逐打闹,见到人人的脸上都挂着甜美的幸福,此时的感觉格外温暖,外面的风是冷的,但里面的心是热的。

这时圆桌上己经摆满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饭正式开始。一边吃,爷爷一边告诉我每道菜的寓意。饺子,像元宝一样,兜财的,象征有财运;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红烧大鲤鱼,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的鱼代表“年年有余”;八宝饭,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原来年夜饭有这么多学问啊!

正在说着呢,外面“噼噼啪啪”地在放炮仗,焰火照亮整个夜空。妹妹眼馋,喊着:“我要放焰火,我要放焰火!”我也坐不住,拉着妹妹,奶奶下楼去放焰火。我先挑一个最大的,迫不及待在点燃导火线,只听“嗵”的一声,一个火球飞向夜空,“红的红的”妹妹喊起来。还没等红的消失,又窜出一个黄的,接着又是蓝的、绿的……一颗接一颗划过夜空,异常美丽……

我爱我们的节日。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三】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20xx年。我们这里的年俗有包馄饨、做团子、年夜饭贴春联等等。

你看,一早外婆和奶奶就在厨房中准备包团子和包馄饨的材料,馅料有萝卜丝肉和豆沙馅、青菜肉馅的。终于我们开始包馄饨了,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青菜肉馅,把馅放在皮子中间,皮子再对折一个再绕一下,用手指沾些水在皮子上,把上面的两个角粘在一起,这样一个馄饨就包好了,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馄饨很快包好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就用自己的劳动成果——馄饨,下了一大锅大家齐分享,我盛了一大碗,便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哇,真是美味极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包团子了,青团是绿苣头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里面是豆沙馅的,这是我最喜欢的。而白团子则是用青菜肉馅和萝卜丝肉馅包的。下午团子开始上锅蒸了,它们一个个被放进蒸锅里,经过二十分钟的`蒸制,变成了表皮亮晶晶的美味,出锅后,我又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个青团,哇,好烫!

再说一下吃年夜饭贴春联吧,大年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我们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了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在餐桌上举杯分享。吃完年夜饭,开始贴春联了,我们先把去年的撕掉,然后用双面胶把新的贴在门上,这时感觉门面就焕然一新了。

吃完饭我们还能再放放烟花和炮竹,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绽放,照亮了整个天空,整个城中笼罩在这快乐的氛围之中,最后欣赏春节联欢晚会。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四】

“轰轰—轰!”这么响的爆竹声是从哪儿传来的?哦,原来是街道里的舞龙、舞狮出来闹新春了!

我和哥哥急冲冲地跑过去,我们随着人流,徇着爆竹声,来到了表演场地,四周灯火通明,张灯结彩,天空中一朵朵五彩的烟花,场地内人们打着鼓、敲着锣、喊着号子,好不热闹!人们渐渐围了上来,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平日里冷清的大街,因为过年舞龙、舞狮,变得热热闹闹的。

突然,一条巨龙“飞”了出来,二十多个大汉举着杆抬着龙,在场地上“腾云驾雾”。只见那条长龙全身闪闪发光,身上挂的彩带五颜六色,龙头上两根犄角霸气十足,双眼炯炯有神,威风凛凛地注视着我们。

人们打起了鼓点,唱起了号子,龙开始舞了,只见一条长龙在空地上翻飞盘旋,在场地上追着彩球,舞球人将彩球左闪右躲,舞龙人也追着彩球,踩着鼓点,和着节奏,绕来绕去,龙身绕成一圈圈,成功捉到彩球,人群中传出一阵阵欢呼:“好!好!”

那边舞狮队又出来了,它们全身火红,金光闪闪,如同在场地上活蹦乱跳的两只狮子,它们一会儿四处奔跑,像在玩耍嬉戏;一会儿俯下身子,屏气凝神,像在伏击猎物;一会儿两只狮子又开始对峙,好像在争夺食物。突然,人们抛出一只彩球,两只狮子像打了鸡似的,一下子冲了出去,争抢彩球,彩球一会儿在一只狮子脚下,一会儿又在另一只狮子肚下。两只狮子上窜下跳,争得不可开交,在人们不断的“加油”声中,狮子抢得更起劲了……

一年又一年,富起来的乡亲用舞龙舞狮来闹春节,也是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求。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回味着舞龙舞狮的精彩表演,一边感慨年俗年味真是吸人眼球,令人难忘!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五】

今年春节,在南方过惯春节的我,决定跟姑姑一起回她们家过年,姑姑家在西安呢,我好想期待着在北方看看人家是怎样过年的。

年甘八我们就乘火车到了西安了,刚到她们家,我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在北方,那里的人们都睡炕,我从来没有见过,原来炕是用水泥砌成的,与灶台相连通,只要灶台里生了火,炕上就非常暖和。

北方人不爱吃米饭,他们要么就吃面,要么就吃稀饭和馍,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弟弟听说要包包子和饺子,都高兴得不得了。下午,奶奶把大蒜、肉、韭菜和粉丝加上盐、油拌均匀,做成包子的馅,再把早就和好的面拿出来,揉成长条,在切成瓶盖那么大小的块,压扁擀成薄薄的皮,擀好以后,就可以包了。奶奶左手拿着包子皮,右手夹了些馅放进去,然后捏着一点包子皮,像折扇子一样折出一些小褶皱,让包子更好看,折好以后再捏紧了一转,一个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我和表弟看了一遍后就照葫芦画瓢开始动手做,我放好馅后,就不知道该怎么折了,只好叫爷爷再示范一遍,我照样子胡乱折了两三下,再把它捏紧,就算做好了,放在桌上一看,和奶奶做的真是天壤之别!我真羡慕奶奶那双巧手呀!我就偏不相信我就做不好了,在家里,他们可老是夸的,于是我又开始做第二个,可是脑袋就是转不动,手也不听使唤,做出来还是老样子。我看看表弟做的,真是笑得我们前俯后仰,比我做的还糟糕呢,他太小了,做出来的根本不是包子,倒是挺像一朵花的。

我们把包子皮包完以后,又擀了饺子皮。包饺子可比包包自容易多了,我拿了一张饺子皮,放了点馅,然后把两边的皮捏在一起,一个小小的饺子就完工了,虽然说还是比不上爷爷做的饺子,但是还是比包出来的包子好多了,表弟包的饺子也不错,就是馅儿放少了点,做出来的饺子扁扁的。既然包饺子这么容易,我们俩一时来了兴趣,一下就包了几十个,实在是太有趣儿了。

晚上,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和包子,心情特别好,虽然包子的形态各异,但并不会影响我的心情,因为那天我是我第一次包饺子和包子。我真是太兴奋了!在西安过年,感觉就是不一样呀!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六】

春风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伸他的腰,抖起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

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真巧!这个年有雪!

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一切都银装素裹,我的心灵回荡在雪白的世界里,只有被雪球打到才转过神来。

火药味,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当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这个年有味儿……

餐味,夜,真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水饺、烤鸭、烧鸡……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给力。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七】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学校也开始放假。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到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山东过年年俗作文【八】

当你的耳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时,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到了。北京要泡腊八蒜、乐山要吃饺子,西安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介绍西安过春节吧。

每到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从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辟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吉祥、幸福。

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连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每到春节时,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发压岁钱。但拿压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磕三个响头,给长辈说几句祝福的话,这才能得到压岁钱。

每到春节时,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擦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暴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西安的春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不能扫地;正月十五逛庙会;有些日子还有扭秧歌儿。

西安春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完,就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