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

更新时间:2024-05-29 00:02:30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一】

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饭,我在书房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忽然妈妈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快给我一张面纸。”我抬头一看,呀!妈妈泪流满面,我呆住了,急忙问妈妈:“妈妈,你怎么哭了?”妈妈看我紧张的样子,“扑哧”一下笑了,我更糊涂了:才泪流满面的人怎一下又笑了?“傻瓜,我不是哭,我是被洋葱呛的。”妈妈回答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啊!”我松了一口气。突然想起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洋葱的知识,我要考考妈妈!

“妈妈,你知道切洋葱为什么会让人流眼泪吗?”我大声问妈妈。“不知道。”妈妈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告诉你吧!洋葱里面有一种东西,通常被洋葱皮包住,你切碎后外表后,那种东西就会四处扩散,使人流眼泪了。”我得意的说。“你知道怎么切洋葱,不流眼泪吗?”我继续卖关子。妈妈摇摇头。“你只要在刀上洒上一点凉水,切洋葱的时候,那刺激人眼睛的东西就会散发到水里,这样就可以了。”我回答妈妈说。妈妈试了一下,果然不流眼泪了,妈妈高兴地说:“我家宝贝,说的方法还真灵。”

哈哈,看书的好处真多,还让我做了一回妈妈的小老师!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二】

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从物理学上来解释是因为地球引力,当然这也与水在常温下是液态有关。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水往低处流是理所应当的,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水不往低处流,那么生命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由于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体的`形状,所以,只要有任何缺口,它就会顺口而下,一路直奔最低点。娟娟细流汇成河,滔滔江河奔大海,就是由水的这种特性造成的。

一切仿佛都是注定好一样,地球会有一年四季,每天太阳朝升晚落,人有男女之分也是一样的。因为不这样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就不会有我们。水往低处流也仿佛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安排好的,为了生命的存在而安排好的。

有人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觉得这在以前我也许能认可,但是现在可大不相同了,如果山下有足够的风景可让我欣赏,我何不愉快地到山下用我的辛勤来描摹我的生活,如果名利会成为人生的羁绊,何必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如果金钱有时代表的并不是幸福,何必要有家财万贯?如果地位高也并非给人带来快乐,何必要苦苦追寻?一份洒脱,一份淡然,都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这与地位无关,与金钱物质无关,所以,有时候像水一样,顺流而下走向低处,未必不是一种快乐,也许在低处才真正拥有高处所看不见的风景,也只有在这片天空才能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

当然,顺流而下并不代表放弃人生的追求,只是要求人要充分面对现实,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多一些现实,少一些虚无,顺应环境。顺流而下,其实就是一种顺应环境,顺应人生的洒脱的心态,一样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年级作文《水往高处流》【三】

去年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让我觉得很大气。于是,今年买了他的新书《自由在高处》,读完后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本书的文字延续着熊培云一贯的风格,说得道理都是常识,举得的例子都是习以为常的。但这本书尤其让我觉得个体并非毫无选择,个体要想收获自由,就必须站到“高处”。但熊氏所说的“高处”并不是要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为所欲为,而主要指站在精神上的高处。

自由的前提的一定是选择,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听到“没办法、体制就是如此”、“大家都这样”等此类的话语。一般人也都会选择随大流,一边随一边抱怨。其实,选择的前提就是有自己的精神立场或者说信仰,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信仰对生活做出解释,从而做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观点和行动进行调整。注意,是“调整”不是放弃自己的观点随大流。

自由一定是和主体性联系在一起的。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有自己的选择,同时也尊重别人的选择,在适当的时候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的权利。近来,读了西方的一些理论书籍,发现自由、平等是所有学科都绕不过主题,也是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语。自由与平等哪个更重要?我觉得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但是平等的自由还是可以实现的。

自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选择,也都面临着自己自由与否的问题。

可是,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中,人的自由就是不断这些框架的过程。但自由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包括想不做什么的自由。比如,有时候当我吃完饭就到网络上闲逛时,其实就是不自由的。

一个自由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精神上很强大的人。头脑的自由才是真自由,行动的自由要以头脑的自由为前提。做老师也有些年头了,深感现在大学生的自由度比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但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有时候自由是要争取的,别人施与的不是自由。

可惜,在我们生活中,自由总是被误读、也总是不忽视。不但有无形的,也包括有形的。熊培云这本书写得很精彩,并不是我所能复述。我只是读完后,发表自己的一点感慨。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