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忽悠情人小作文(戏弄男朋友的小作文)

忽悠情人小作文(戏弄男朋友的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23:56:56
忽悠情人小作文(戏弄男朋友的小作文)

忽悠情人小作文【一】

记得那年夏天,天气很热,姐姐拉着我到河边玩。我们在河边走了一会,说:“就走走太没意思了,我们来玩打水仗吧。”我怕弄湿衣服会被妈妈骂,就说:“我不玩!”姐姐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说:“我就知道你不敢跟我玩,胆小鬼!”然后跳下河,就往我身上泼水。“你!姐姐!”我气急败坏地喊道,接着也跳下河“反击”。结果可想而知,我打不过姐姐,成了“落汤鸡”。

回家后,妈妈见我浑身湿漉漉的样子,脸气得发青,拿起鸡毛掸子就要打我屁股。我急了,一下往妈妈身上扑去,还伸手挠她的`胳肢窝。妈妈顿时手脚软了,笑倒一边,我抓紧时机冲回房间换衣服。换好了衣服,我担心妈妈的还没消,那我的屁股还是要受罪。我抓了抓脑袋,突然想起电视剧里那些向母亲认错的角色的做法,觉得我也可以用一下,马当活马医嘛。

我偷偷溜出房间,看见妈妈坐在客厅里,我一溜烟跑过去,跪在妈妈面前,“哭天抢地”高呼:“母亲大人,儿知错了!儿,不应该顽皮,母亲大人,请您降罪!母亲大人啊……”妈妈哭笑不得地看着我“耍猴戏”,摆摆手说:“好了好了,我不生气了,别装了,你个小淘气。”哈,我总算逃过一劫啊!原来,妈妈这么好忽悠。。。。。。

此后,不管是我犯了小错误,还是妈妈不开心的时候,我都会学着电视里的角色儿,装腔作势地逗乐妈妈,令她开心。那时,我们家多有乐趣啊!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那段经历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入了我的心底,但它却像一坛美酒,历久弥香,时时散发馥郁的芳香,在我的心底永存。

忽悠情人小作文【二】

这床与那城市,只隔着这透光的百叶窗,这布窗帘。没有什么坚固的物质材料把我们同他人隔开。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我们可以察觉他们的什么东西,他们发出的声音,全部声响,全部活动,就像一声汽笛长鸣,声嘶力竭的悲哀的喧嚣,但是没有回应。

房间里有焦糖的气味侵入,还有炒花生的香味,中国菜汤的气味,烤肉的香味,各种绿草的气息,茉莉的芳香,飞尘的气息,乳香的气味,烧炭发出的气味,这里炭火是装在篮子里的,炭火装在篮中沿街叫卖,所以城市的气味就是丛莽、森林中偏僻村庄发出的气息。

城市的.声音近在咫尺,是这样近,在百叶窗木条上的摩擦声都听得清。声音听起来就仿佛是他们从房间里穿行过去似的。我在这声音、声音流动之中爱抚着他的肉体。大海汇集成为无限,远远退去,又急急卷回,如此往复不已。我要求他再来一次,再来再来。和我再来。他那样做了。他在的润滑下那样做了。实际上那是置人于命的。那是要掉的。

她很注意这里事物的外部情况,光线,城市的喧嚣嘈杂,这个房间正好沉浸在城市之中。

肌肤有一种五色缤纷的温馨

城里的喧闹声很重,记得那就像一部电影音响放得过大,震耳欲聋。我清楚地记得,房间里光线很暗,我们都没有说话,房间四周被城市那种持续不断的噪音包围着,城市如同一列火车,这个房间就像是在火车上。窗上都没有嵌玻璃,只有窗帘和百叶窗。在窗帘上可以看到外面太阳下人行道上走过的错综人影。过往行人熙熙攘攘。人影规则地被百叶窗横条木划成一条条的。木拖鞋声一下下敲得你头痛,声音刺耳,中国话说起来像是在吼叫,总让我想到沙漠上说的语言,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异的语言。

相互对视的目光这时发生了质变,猛可之间,变成虚伪的了,最后转向恶,归于亡。

他那一双手,出色极了,真是内行极了。我真是太幸运了,很明显,那就好比是一种技艺,他的确有那种技艺,该怎么做,怎么说,他不自知,但行之无误,十分准确。

现在已经是黄昏时分。他对我说:将来我一生都会记得这个下午,尽管那时我甚至会忘记他的面容,忘记他的姓名。我问自己以后是不是还能记起这座房子。他对我说:好好看一看。我把这房子看了又看。我说这和随便哪里的房间没有什么两样。他对我说,是,是啊,永远都是这样。

暗夜透过百叶窗来到了。嘈杂声有增无减。闹声响亮刺耳,不是低沉的。路灯发红的灯泡亮起来了。

人行道上,人群杂沓,十分拥挤,人流或急或缓向四面八方涌去,有几股人流推挤出几条通道,就像无家可归的野狗那样肮脏可厌,像乞丐那样盲目又无理性。

忽悠情人小作文【三】

一部《情人》看的我默然许久。此《情人》非杜拉斯那部,是渡边淳一的作品。

主人公是一位白领女性,修子。她漂亮,有能力,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她的情人是个有妇之夫,名叫远野。她无意争夺,也不想伤害他的妻子,她觉得这样的状态挺好的。当远野决定和妻子离婚,与修子在一起的时候,修子很困惑,她觉得自己并不想和远野结婚,最终,在远野的逼迫下,他们彻底决裂。

这个作品倒没有过多的讨论道德,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修子的心态。

修子因为父母的婚姻不幸,自己有些不信任婚姻,她爱远野,但是她觉得,结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是养儿育女是件大事,不感到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这当然是有意义,但是你难道不想成为不受此累的轻松女人?”

从人类繁衍的角度来说,“不受此累”的想法很自私。放在五年前,我一定对此类想法摇头,深感不是一路人。哪有不辛苦就能得到的东西?但,五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个四岁半孩子的妈,我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因为,这时候的我觉得,进入婚姻,生儿育女这件事,不是付出辛苦就能得到的简单换算。它更像一座架在万丈深渊上的独木桥,稍微不慎就能将你反噬。连自我都失去了,何来“得到”一说?

“可是听到要结婚,想到今后与远野两人生活,却有一种新的不安频频向修子袭来。

确实,远野是个很有力量的男人,但作为丈夫,却有着相当的大男子气概。一旦热衷于工作,他便会忘记家庭,忘记妻子。另外,他生活没有规律,回到家,便衣服乱丢,从来不问一下家事。现在对他的这一切都感到是一种男子汉的气质,可一起生活的话,能容忍他的这些毛病吗?

老实说,现在每月见上几次面,对他的这些毛病,感到讨厌也是一时的,过后便不再记在心里。假如每天黏在一起,也许修子是容忍不下的。远野那些难得见面时表现出来的温柔、爱情,也会随着日子的消逝而被风化,变得不纯洁的。”

这段话,可以说是透彻的解释了很多女人婚后过的痛苦的原因。

在修子和远野的交往中,远野很少在修子家里过夜,来之前会打电话,如果修子不想让他来,会明确说“不可以”。如果结婚了,这句“不可以”是根本没办法说出口的。哪怕凌晨三点,那个人醉酒回家,乒乒乓乓吵醒所有人,都没有很好的理由来反驳,反而会有人觉得,醉酒了回家,再晚都要回家,多么正当啊,不回家的男人才需要担心吧?可是,如果是与人合租,如此晚归恐怕会被警告吧?所以说,婚姻把很多不良行为合理化,也给了人太多有恃无恐的理所应当。

修子在和远野的交往中,并不吝啬钱财,也不接受远野的金钱馈赠。当远野要给她一大笔钱的时候,她是本能的拒绝的。她很清楚,一旦拿了他的钱,自己就失了与远野对等的地位,“拿人手短”,她会因此而不能拒绝,必须迁就。这不是她愿意的。

不得不说,如今这个社会,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修子这样的女性越来越多了。婚姻不再是她们人生的必选项。

说到日本和中国的女性,有件事情,我倒是想提一提。就是前一阵子《我的前半生》热播的时候,很多人说中国的家庭妇女没地位、没保障,不如日本的女性,日本这个国家对家庭主妇很是照顾,很多企业都是直接把工资打到太太的账户。如果不深入了解,可能真的会把这些当成妇女地位高的象征,其实不然。

女人在婚姻中真正要的是什么?是爱和尊重,是男人的体谅,是男人对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的参与。给钱解决不了以上任何一个问题,反而会让男人觉得,给钱的是大爷,给钱了之后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

实际上,日本社会对女性并没有多宽容。对女性的培养,是以培养合格的妻子、合格的母亲为目标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男权服务。根本忽略了女人首先是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个事实。

修子这样的女性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产生的,修子式的婚姻观念,对传统的婚姻观念是一个冲击。

只有真相被揭开,理性才能浮出水面。我觉得,质疑婚姻,并不是伦常败坏,更不必因此对青年人的婚恋悲观,反而,这是女性新一轮的觉醒的开始,是好事。

忽悠情人小作文【四】

我用一个白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情人》。我告诉自己,不要从中寻求某个故事,不用从中找一种情感或语言的刺激,只是晾衣服后、铺床单前,静静地坐到沙发上来,有力气就轻轻地读出来,没力气就默默地看。两个月前曾翻开过这本书,看了十页左右。我知道这本书,绝不能用如饥似渴的方式来阅读。从而这篇读书笔记,我也希望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一定要为预设的读者写。

小学时知道《似水年华》,听名字以为是一部浪漫又深刻的青春小说,之后知道是意识流的,再之后有印象似乎是翻过,但肯定说不上去阅读。《情人》同样是先被我知道名气,知道王道乾翻译的文字有多美,然后我才慕名而来。

“情人”这个名字,以及一些人对全书内容所做的“越南殖民地上法国女孩和中国男人的爱情故事”的概括,可能都是不全面的,不过我也不打算说是不妥的。谁知道呢,也许所有的亲人,那想的、被的,都是为了把爱与灌输在“我”身上,让我有那样一份与“情人”的唯一的感情;也许那炎热的天气、丑闻、多少年后觉得绝美的女子和树下徘徊的女疯子,都是为了让我“我”漫无止境的去想、去感受,去写一些别人可能永远无法明白的文字,去在黑夜里,并有一天在“我”的笔端,去思念“我”的“情人”。一切以此为因的果,一切以此为过的因,都可以种在这本书里,都可以结在这本树上。所以,也许,单独是情人。

一个人,是否需要勇气,或者还有经历、环境、心情,才可以讲出一段被人称为丑闻的自己的故事。不加辩解,不加情节,甚至称不上诉说。只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和生命里其他时间相关联又可能很不一样,有学校,有妈妈,有两个哥哥,有一副永远忘不掉的自己的形象,有一个世界之外的天地,有一天我忽然想说了,就一下子都说了。

没有语言,没有引号,都是我说的,我的回忆说的。也许有人会读到,记得一些人物,一些情节,但不见得懂得我的想法、明白我的领悟,那都是专属于我一人的。因此我自由地写,写绝望,绝望是我的世界,是生出我的根,写爱,我确定却又说不出的爱,写身体、肉体、躯体,写洗房子的水和洗浴的双耳瓮里倒出的清水。我自由地写,用来报复我曾经不能自由地活。而我当时似乎也是自由的,甚至对我的自由还有神秘的预见性。金钱也不是肮脏的,我只为大哥的战争性感到恐慌惧怕,没有羞耻。回忆对于当时总有一种冷眼旁观的凄美,当时也料定了今后在回忆中的那种喧嚣和冷峻相矛盾的氛围。就像湄公河的水卷起一切流向大海,在那漩涡之中,尸和灰,浮上来时,都成了回忆,却也是一种依旧存在,并未成历史。

一个人,又是需要怎样的心境,才能把妈妈写成那样,把别的语境里与命运做斗争不屈不挠的母亲写成一个疯子,把一段十六七岁的青春岁月写成一种在疯子和情人间的钟摆。爱是通往上帝般的快乐,可离开房间后就有偏见,有遗传的无礼的尊严,却都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仿佛那整个炎热的世界就是一个火炉,空气热得扭曲,看什么也就不真切了。

人究竟要不要记得曾经的`苦。在幸福安逸之后,要不要去想儿时受过的所有的痛,那写满书后整整一页的字,被翻出来像伤疤一样被人看时的恐惧与无地自容,那时时想到的,恨别人却想让自己去,或者当时也想别人去。那段黑暗的岁月,如今想来甚至阳光明媚,尽是欢声笑语,现今的阳光照得进去,正如如今的善良重新诠释了一切。记得的,又已是不一样了。那还要去拨散也许并不存在的阳光吗?人与人毕竟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把妈妈的绝望认为是自己的幸运。人与人,写作者与写作者,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别人的绝望和爱我也是不能体会的,至多只能像看即将远行的渡轮,流几滴不知为何的眼泪,挥一挥不知为谁的告别。渡轮是自由的,可以在海上生等到岸,也可以得被永久抛弃,岸上的人如何,无人知也不自知了。

忽悠情人小作文【五】

修子,真佐子,绘里,刚部,远野。

前面三个人是大学同学关系,每个人对待婚姻都有自己的态度,真佐子嫁给了一个比她大的,带有一个孩子的男人。绘里后面为了追求自由而离婚了。修子最后也和相处了五年的远野分开了,因为她爱的只是和她在一起时候的远野,其他时候的远野她都不爱。她就觉得远野应该是有男子气概,(自己相爱的、仰慕的不是这样的男人,而是比自己年长、饱阅人生、碰到什么事都能冷静对待、不显山露水的人。跟着这种男人自己是绝对不会吃亏的。可面前的远野好像变了个人,又粗鲁又莽撞。修子所憧憬的那个冷静、气派的男子汉已不复存在。原文)

不结婚可以一个人自由自在,小到一天的日程可以自由安排,大到人生的道路可以自己确立。这种称心如意的事,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只要自己高兴,可以与知己小聚,与不同的男友交往,这都是妻子不能享受到的乐趣。

当然,一个人也有孤独寂寞,不结婚没有依靠的时候,这也是事物有利有弊的两个方面。

再说冈部和修子,冈部喜欢修子,想和她结婚,但修子只是把他当成无聊时的消遣?后来冈部为了结婚而结婚。

忽悠情人小作文【六】

我想推荐的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情人》,我读的译本是由王道乾先生的译本。而我选择这个译本的原因带着些年少的孤傲与无知。

我有段时间极其喜欢王小波先生的书,那是高二的时候了吧,时间总是很紧,所以我选择读了王小波先生的一部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书里多次提到了杜拉斯的《情人》,王小波先生是这么推荐这本书和这个译本的。“我总觉得读过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现代小说艺术;读过道乾先生的译本,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我是总相信,你喜欢的作者会和你对书本有着一样的喜爱和看法,于是我读了道乾先生译的杜拉斯的《情人》。

而这本书,在我不够长久的三年书龄里,被我看了五遍以上。这本书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它本有的内涵,还有道乾先生所赋予的,带着中国文学的意蕴。而我也是存在着一些私心,《情人》中的女主是和一位中国男人在一起的,那除了杜拉斯的语言,用中国的文学语言,也总是再合适不过的。

这本书所讲述的爱情,真实的可怕,这本书表现的人性也是真实的可怕,我喜欢杜拉斯的这种叙事方式,她不谈论什么好坏,只是心底的感受。那个女孩,她觉得适宜的装扮,她做出的决定,她选择的爱人。她明白她的虚荣与卑微,毫不掩饰的与阴暗,很多事情她都不曾隐瞒,她一直都很脆弱,可是杜拉斯女士却用一种意料之内又意料之外的方式,让这只刺猬露出了她柔软的肚皮。那个中国男人是真的爱着她的,而我想,尽管被压抑,尽管不堪,尽管是欺骗,可是还是爱的,女孩也是爱着那个中国男人的。

可是,太晚了,在她还年轻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太晚了。

这本书不仅仅在讲那个,会一直爱她爱到他的情人,更多的是在讲自己的人生,那些隐藏在心底里无人知晓,又无处遁逃的。那些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无法忘记的曾经。

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东西,很难去说的清楚,是一种不服输的倔强,还是一种坦然面对自己的勇气,亦或者是学会了与孤单的相处。

而我也总觉得很多的女孩子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忽悠情人小作文【七】

这本放在书架里两年的书,终于有时间把书评写了,这是一本以女性的视角写的书,总的来说,不错:

修子向往的是曼特莱斯式爱情:既可以享受爱情的甜蜜,又可以享受独居的自由,况且还能避免柴米油盐的束缚,这就是做情人时的理想平衡状态,从修子遇见远野妻子的那一瞬间,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并且一去不复返了;远野没有达到修正心目中对丈夫的要求,他并没有能真正理解修子的所思所想,但是主要也是修子其实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更何况她从未与远野提及过她自己的所需所要;远野对离婚的处理,给了修子太大了压力,有推卸责任之嫌,同时对修子的求婚态度有问题,那边与妻子还没离婚,这边和修子也还没有水到渠成,便急急忙忙自作主张地要求修子答应和她结婚,况且是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要求对方变态,这一点必然会招致对方反感;在处理两个人矛盾的过程当中,远野心态失衡,做出了很多失态的事情,导致修子不由自主地有先是疏远,冷淡,喜欢不起来,最后变成恐惧,反感,喘不过气的`感觉;如果修子稍微拜金一点,远野就可能不会被她吸引着,而恰巧是修子把他们之间的感情处理得恰当的距离,富有神秘感,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性,所以更招人喜爱。

远野一开始找情人也许是因为新鲜感,刺激感,调节婚姻生活的平淡无味,毕竟之前的五年里远野还并不是一个完全不着家的男人,也没有过多谈及家庭情况。在远野婚姻破裂里,远野与妻子极少的情感交流及毫不挽留曾经也是由爱情筑建的婚姻,修子的存在是给了远野一个退路,一个婚姻之城崩溃后的一个保障。最后的结局:修子与远野的分手。其中修子最无法忍受的,是远野的那一句:我完全是为了你才这样做的。他把所有的一切强加在修子的身上,因为它强大的潜在词:因为你我才离婚的,因为你婚姻才破裂。如果修子接受这个说法,那就是潜在承认自己有意要求与远野结婚,在现实里给予双方一个坚固的枷锁,更是要锁住修子本人。

换句话来说,如果远野真的爱修子,应该在与妻子关系完全破裂之前,坦诚公开地与妻子挑明,分手,再向修子求婚,这才是修子所希望的。毕竟修子并不想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开始一段婚姻。但是远野并不明白,他如今这样而为修子贴上了婚姻第三者的标签。

情人生活令修子感到满意,一部分是折服于远野强大的男子气概里,一部分折服于远野时常的温柔与被爱的感情里。修子一直说爱远野。她沉迷于相互体现的美好品德里,所以她才能忍受,或忽视远野的缺点。一旦进入到近距离的生活里,修子便发现自己完全不能接受他既已存在的缺点:糟乱的生活习惯,工作狂不顾家等。她接受不了除去完美情人标签的远野。既想享受完美情人的体验:时常的温暖,温柔以及被爱的爱情,于此反向的责任负担是不接受的。只想享受,不负责任。我想这是完全自私的存在。我欣赏她作为一位独立的女性,但我欣赏不来她的爱情观,也不会赞同只作为情人的身份,那当然不会是作为第三者的情人。

我希望结尾的“找个好男人”,是真的。

我想下一个男人不是已婚的,从本质上修子不会再有着罪恶的心理,能够找个懂她的人,真的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情感,毕竟修子还是不排斥结婚的。

忽悠情人小作文【八】

昨天岛外在下小冰雹,我看完了杜拉斯的《情人》,王道乾的译本。

说出来你不要笑哦,《情人》这本书,我最能看懂的是开头第一段,和结尾最后一段。

还是不要说看懂了,应当说我最喜欢。

这两段像有特殊的魔力,哪怕我书都看完了,还是忍不住要翻开,一遍遍地,反复看这两段。

渴望把每个字眼都嚼碎了,吞进肚子,刻进脑子。依然有夜晚升腾而起的栀子香气,溢出嘴角。

是栀子。初闻清甜,过了不一会儿,浓郁的甜腻感,层层漫上,从四面八方向你挤压过来。

不幸闻到的人,就像是一只掉进蜜罐的苍蝇,挣扎从剧烈变得无力,最后包裹成凝固的塑像,尝一口,还是甜的,甜到齁。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枯寂无波澜的水面之下。

其中第一段话,我在许多个地方,看见许多人引用过它。

可等我真的去看这本书时,这段话如星辰般磅礴的引力,没有丝毫消减。

它就在那里,牵扯着你,让你看着自己清醒地踏入冰冷海水,跋涉向海洋深处,就为了能够伸手触摸一次,冰山一角之外的\'冰山。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段话,在你身上,都发生过什么。

我非常、非常,想要了解。

你意识不到自己在哭。

直到你摸到脸上有冰凉的眼泪,结成小小的一串冰锥。

中间大段漂浮在思绪里的内容,我看得懵懵懂懂。

好像被杜拉斯带着,在她的记忆海里漫无边际地漂游。捞起三两只金鱼,绵延成五光十色的波点。

下雨了。

「现代小说」和「古典小说」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古典小说」有比较清晰的时间线,还有完整的情节,比较方便改编成电影。「现代小说」则界限模糊,它是游离跳跃的,自由的,打破一切藩篱,没有旧规则能束缚它,比如你一定要有个连贯情节啊,从头到尾都不要跑偏啊……没有这种说法。

我可能看太多「古典小说」了,有个牢固的潜规则扎根在我心里,就是「小说」就必须是那样的,有头有尾,讲一个故事。所以我之前很理解不了,「现代小说」在写些什么,看完跟没看似的,一片糊涂。

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一直在夸两位翻译家:王道乾和查良铮(穆旦)。

他们的文字是可以念出声的音乐,仿佛珠玉滚落舌尖。

穆旦的诗集只有纸质书,没有kindle版。

王道乾好像只翻译了杜拉斯的书,没有写自己的书。可是杜拉斯的其他书并没有《情人》这本好,我暂时还不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