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山东济南曲阜习俗作文500字)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山东济南曲阜习俗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9 15:22:32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山东济南曲阜习俗作文500字)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一】

茂盛的树阴下,知了在欢快地唱着歌,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切,感觉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的美好生活。

小时候,妈妈带我去乡下,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到了那里,竟然被一种自然的景色吸引住了,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什么是一种自然的美。

一个个小草房虽然简单,破陋,但它却是温暖的,因为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纯朴的,善良的。

一块块四季翠绿的菜园,是农民用劳苦换来的,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一块块菜地有了农民们的关爱,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展示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之美。

每当太阳落下山后,在微风中,一缕红霞照耀着乡村的时候,农民就会把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有说有笑。一幅其乐融融的样子。

吃过晚饭,他们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即使空中的鸟儿从他们头顶上飞过,这些善良的村民也不会伤害它们。

到了晚上,大自然有音乐家——蝉就会唱起一首美妙的歌,那歌声清脆悦耳,胜过摇篮曲,让那些忙了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茂盛的树阴投下一片片暗绿。那只知了可能也没有原本活泼,但是它在我心中永远最活泼、可爱。因为它让我回忆起了去乡下时的快乐时光。我爱它。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二】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风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日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风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风俗传承下去。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三】

我想大家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想到的一定是穿许多漂亮的衣服,吃好多的零食,贴,放鞭炮。那么,大人一想到春节这个词,有事什么反应呢,我问妈妈,妈妈说他想到的就是可以让一些很久不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团圆。

那么,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和习俗吗?哈哈,那我就给你说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非常凶猛。“年”不经常出来,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出来伤及他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她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吓了一跳,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连忙跑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了吗?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四】

你说你不曾见过时光,我说它可就在你眼前。我常在午后伸手去迎窗外黄澄澄的日光,也常在雨前望着低低着的云层,我在不久前见过遥遥的群山,也会在分秒之后与浪涛问好。你说你不曾见过时光,我说时间荒废得好就成了好的时光。

和家人一起荒废时光,中秋月圆,一方圆桌,从空中洒下阳台的透亮而又细碎的月光。母亲时不时的一两句哼吟,父亲摩挲手掌的憨笑与静默流淌着温柔水波的目光。我吃着最喜欢的豆沙馅的月饼,暂时忘却那些复杂的单词、公式,心中充盈的只有温暖与安适。

和朋友一起荒废时光,几辆颜色各异的脚踏车,不再装着习题书而是水与食物的背包,逆风前行时耳边掠过的欢笑声。河畔旁的草地上铺开的带着褶皱的方格餐布,拥挤着分享食物与心事的一个午后,垂柳继续抽条,野花与心中的向日葵就这样悄然绽放。

和陌生人一起荒废时光,走在路上的一个无意的侧身,排队时一句好心的提醒,不小心掉落却又在几经转折后回到手中的物品。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在这样无比轻微的细节里升温,不用担心陌生的城市与路途,因为你知道好的时光充满未知,需要勇气与信心来填满。

和自己一起荒废时光,翻开一本书掸去书页上的灰尘,不再是满目的数学题不用去揣度老师的用意怎样才能拿最高的分数,满足自己小小的私欲,随着主人公一起过另一种人生。夜幕降临,便提笔,潇潇洒洒的记述一段趣事、一程风雨,人生百态,此时的方圆几里只有静静流淌的时光与秉持赤子之心的你我。

被工作与学习占满的时光虽意义卓群,但那不是唯一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还要用来“荒废”,用来和各种各样的人与事物一起共度。正如《踏雪寻梅》中所唱,一只毛驴,一个晴天,一缕花香,一串叮铃作响的铃铛和一个意性正浓的你我。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五】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山东济南的节日风俗作文【六】

每一个城市大概都有她独特的味道,以至于后来很久都无法忘怀。而对于武汉,这座我生活了数年的城市,夏天的味道却仍像是香辣牛肉面的味道——辣。武汉人是都不怕辣的,我曾亲眼见过一个燥热的午后,有光着膀子吃着碗里满是红油的牛肉面的人,人多的就像是牛肉面里的红油。那时的我只得绕道而行,对这火辣辣的夏天,我已是提不起兴趣了。

以前的房子已经被拆了,记得街对面的那家牛肉面馆,每次队排得过了好几条街,即使有时候有兴趣想去买着吃吃,也被这庞大的队伍给吓坏了。而且辣椒一放多,就连最后的一点饥饿感带来的胃口都会消失殆尽。现在还会偶尔经过那里,这条街道慢慢在变得更加繁华,但我想为这个牛肉面馆慕名而来的人肯定不曾削减,无论春夏秋冬。

提起面馆,这点回忆肯定是谁都喂不饱的。尽管现在的我还是那么怕辣,不过味蕾在时光的磨练中也慢慢的褪去了他那敏感的感知,比起以前,我这算不算是进步很多了呢?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以前并不那么追求食物的高大上质量,加上主要也是想省钱吧,和朋友们中午在一起吃面的次数特别多,每个星期攒下来的钱都可以够自己买喜欢的书,而标志性的几家面馆,早知道我们朋友几个是熟客,面馆老板就总会笑眯眯的在门口问候欢迎我们,声音熟悉的像我们的亲人,面馆好像也已成为了我们另一个固定的家,不管中午有没有胃口,总要去。

我记得有一年盛夏爱上了刀削面,用一种特殊的器皿将事先制好的面团削向滚滚的热锅中,不多时便好了。我们大家都喜欢那家刀削面的味道,接连好多天都会去吃。店里有很多桌椅,灯光很暗,看起来很脏乱,每次去的时候总会有人盯着墙角的电视一个劲儿的换台。有一次我们来的比较早,店里没多少人,在等待着面上来的时刻,有人在调电视,而店老板将那台笨重的大铁扇慢慢的打动。它一定是上了年纪了,浑身都那么脏,打动的时候很艰难很艰难,满身黑色的油渍印证了这家店的身份,长时间的热火热油的煎熬。我有些许的走神,听见电扇叶与框之间金属猛烈撞击的响声,非常刺耳,却在这燥热中令人清醒不少,心生出了美好。慵懒的中午好像让人丧失了所有吃东西的胃口,却还是喜欢这家店的味道,刀削面的味道,面馆的味道。那里的辣椒不辣,很美味。电风扇里的风,很凉很有味道。

现在也很少再去面馆了,偶尔吃以前最喜欢吃的热干面也觉得没有那么有味道了,牛肉面的辣不再那么辣,刀削面的热爱没有那么多,而面馆门前还是有长龙一样的队伍排列,城市的各个角落也都散落着,人们满满的美好回忆,只需要等待着被人发现,热情的老板就会在客人点单的时候吼上两嗓子,四碗刀削面哟!

味蕾的敏感度会随着时光褪去,心灵的敏感却不会,生命是一条长河总归没有错。夏天里燥热的感觉就像是各种面的辣,这使得我永远的可以记住那些最美好的味蕾的感觉,而一座面馆的永恒呢?也许是喧闹吵嚷,也许是店老板的热情招呼,也许是电视机的嘈杂,也许是刺耳的老古董发出的声音。

总是有历史的,你的夏天呢?在你的游走中又该有多少足迹多少地方可以画在这条时间长河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