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满分作文)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01:48:03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满分作文)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一】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当如此。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里说的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推己及人没有问题,只是推的是不是“立”,是不是“达”。如果自己自身还存在问题,那么在帮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帮助自己;在爱人之前,首先要爱自己。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自己坚强、独立、理智、宽容,同样的也就想把这些推广出去,想帮助别人也能坚强、独立、理智、宽容。

抑郁的时候,我和病友交流,鼓励他们,却让自己很疲惫。那时候,我自己都还没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那么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有这个帮助的意愿是好的,但只限于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才行。后来慢慢调整,好了以后又开始和病友交流,刚开始我会希望大家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亲身体会的还会有错吗?渐渐又发现每个人是不同的,病情不同,经历不同,那么治疗方法也就该不同。

今天朋友开玩笑要我到联合国去工作最好,这么喜欢帮人,他在伊拉克工作,连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还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要保证自己是在帮人,不是害人,更不是害己。那就需要自己是在朝正确的方向走,不要错误指引;需要能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害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二】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毕竟我对其了解的深入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对其历史地位或性质妄加评论的程度。这个学期,思修课布置写《论语》的读书笔记作为平时作业,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写一点点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错误,请老师给予指正。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三】

《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论语》一书实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人生永远的灯塔。孔子其人更是难得的圣贤,他更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敏于学而勤于思作文【四】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学习倍加努力。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忙于刷题,而不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如此一来难有优秀成绩。由此可知,学习应与深入思考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学而不思,事倍功半。若只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资料,侧重知识储量的增加,学习广度的提升,而不通过思考将每一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不形成知识系统,这样的学习就难以牢固掌握,更难以运用,于此我有深刻体会。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就未充分地将学习与思考结合,每次学习新知识后,并无仔细思考,初一初二还能处在领先水平,到初三便越来越难做到真正优秀,中考成绩也不够理想。我体会到,不养成思考与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习惯,最终必定难以有效提升学习水平,难以将知识化作实在的`素养,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考与学习的结合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而且能提升思想境界。深入思考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思维能力,从而为日后学习更多更难的知识打下基础。而日积月累的思维能力训练,反过来也促进了学习者有效地解析更为复杂的知识板块。而且,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思想精华,这样的理解所得又能提升思维能力。初中时,我并未注重思考,吸取了教训之后,我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注意了思考与学习并进,从而增强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每次总结体会时,又继续围绕着主线展开对各种知识的品味。在这样的学习中,我明显感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突破了原来的思想境界。学思并重,通过思考,强化思维,也奠定了未来学习更高层面知识的思维基础。

就目前的中学阶段来说,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自己拥有健全和优秀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一具空洞的、残缺不全的知识骨架。学虽是基础,但与思考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勤学善思的习惯必须在基础学习阶段就要养成,二者的紧密结合应是永不变化的学习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