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扫墓 作文 范文)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扫墓 作文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21 03:53:27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扫墓 作文 范文)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我想起这句古诗时已是清明节了。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如丝如雾,大街上仿佛也笼罩着一层悲凉的气氛。今天,我们要去人民公园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遗志。

一路上,那像牛毛;如花针;似银丝的春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悲疼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人民公园走来。公园里虽然人山人海,但却显得格外肃静,整个公园笼罩在烟雨蒙蒙之中,更增添了几分肃穆。我们在烈士碑前献上白花,默默地致哀,向他(她们敬礼。看着那些为国为民牺牲的烈士们,谁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些烈士们有的是为了抗日战争而牺牲;有的是为了解放战争而献身;还有的是为了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而流尽了最后一滴。没有他(她们付出生命,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她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驱散了乌云,留给我们的是一片湛蓝的天空,美丽的彩虹!我们带着对烈士的敬佩进行宣誓:我们将踏着烈士开辟的道路,继承烈士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保卫伟大的祖国而努力奋斗!烈士们,您们安息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那些烈士们,心里赞叹着:烈士们,您们真伟大啊!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二】

清明,我去厚街扫墓。

当天太阳很大,天气很好。我和爸爸像往年一样,这天早早地就起了床,很快就准备好,然后就出门了。

到了车上,我问爸爸:“爸爸我们现在先去做什么?”爸爸笑了说:“很简单,我们先去拿一整只烧鹅和一整只乳猪,顺便在那吃早饭。再直接出发到厚街。”我听点了点头,知道这是爸爸提前为扫墓准备的祭拜的供品。

吃完了早餐,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去到厚街。来到厚街我和爸爸先到达墓地,等待着从广州与深圳来的亲人们。等着姑父、姑妈、大伯、小叔等等大队人马来齐后,一起清理上次重阳节留下来的脏东西。当我看到奶奶的墓时,想起了一些往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去奶奶家,看见了祭台上一盘水果,看的我流口水,心里想:快点去拿吧!可是妈妈说不能拿。我盯着那盘水果了很久,奶奶看到了这一幕,拿了一个递到我面前和蔼地说:“拿去吃吧!没关系的。”我看了看水果,又看了看奶奶,马上吃起来。想到这些事的时候,心里开始有点伤心,又有一丝想念。奶奶那小小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们整理干净,摆上了带来的乳猪、烧鹅、水果等供品,倒上酒,插上蜡烛,点起香,所有的人一起拜了三下。在拜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爷爷奶奶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保佑您的孙子学业进步,也希望爷爷奶奶在另一个世界开心,没有病痛。拜完了香,我们还给去世的亲人少烧了很多张“纸钱”,然后还点了鞭炮。虽然鞭炮很响,很有热闹的气氛,但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我心里还是有一丝想念。鞭炮点完了,我们下了山。爷爷奶奶下次我再来看你们。

这次,我知道了扫墓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仪式,而是让我记住,我从那里来,我当下要干什么。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三】

走自己的路,别让他们去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多培养优点。走出一段没有遗憾的人生。

当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时,抹去心中的不愉快,先反省一下自己,改变别人眼中的形象,没有了圆心,又何来圆呢?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多照照镜子吧,让镜子告诉你应该怎样做,用自己的行动来说话吧!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四】

这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奶奶,表哥一起去月山给爷爷扫墓。

我为解除行车的寂寞,带了一本《脑筋急转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真高兴啊!

到了爷爷墓前,我抄起扫把,把墓上的干草扫了出去,可有的粘在上面,我就用力了,扫了几次,才扫干净了。这时,爸爸和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插在了墓前一块凸出石头上。我们烧起钱纸三张一叠,光滑的一面在外面,我先折了一些,再一起放进火堆里。呼呼!燃烧产生了声音。我们又轮流用一个塑料袋垫着,给爷爷拜了拜,奶奶在一边念念有词。……

扫完墓后,我们去摘松针。奶奶说松针能治各种各样的病,但树要有三米以上,松针的分岔为三根的为佳品,四根为精品,无根以上为极品。

我看到一棵大约五,六米高的松树,便跑过去,寻找三根以上的岔,可我看见上面有好多虫子似的东东,不敢拿,爸爸过来了,还拿了两个麻袋,我就问:“爸爸,树上那些是什么啊?花吗?”“恩,是花吧。”我听了,就去摘,爸爸又说:“不过……”我听见了,尖叫一声,把“虫子”扔了。“什么嘛,吓我了!”我说。“哈哈哈!”爸爸笑着说:“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啊!”

最后,我们装了一大一小两个麻袋的松针,回家了……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五】

当我们到人民公园之后,就顺着石阶来到了高高的烈士纪念碑前,只见纪念碑的四周都是小白花,和一个个大大的花圈。来扫墓的人很多,有老人,有学生,也有一些年轻人,人虽然很多,但大家都非常有秩序。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后,我们便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烈士们默哀。大家都低着头,一动不动的'站着,面容严肃,谁都不说一句话,纪念碑下一片寂静。

我深深的为烈士们的感到遗憾,没有他们与汗的奉献,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昌茂繁荣的新中国。接下来,我们的几十名少先队员还为还为烈士们献词。大家都读得特别的大声,特别有感情,希望那些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也能够听见。最后,同学们绕纪念碑一圈,纷纷向烈士们敬礼,并献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愿英雄们安息。少先队员们都举起右臂宣誓,发誓要以烈士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出奉献。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扫墓仪式也已经完毕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纪念碑,我又回头望了望高高的纪念碑,一股暖流涌进心头,安息吧,英雄!

这一次这么有意义的扫墓真是令人难忘啊!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六】

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终于是个大晴天了,我跟着大人去山上给奶奶扫墓。

我们买了一束菊花,乘着车,来到了山下。山路两旁漫山遍野的野花,在风中好似跳起了一曲舞蹈,一吹,花瓣飞上了天,如山风掠过我的身边。再看山下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来到奶奶的公墓前,我接过爸爸手中的菊花,放在墓碑前,我站在坟墓前,双手合十,然后深深的鞠了几个躬。

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画,上面上面画着许多好吃的。爸爸好奇的打量着我:“这张画有什么用?”我笑了笑说:“这是孝敬奶奶的。”我正要拿出打火机,爸爸拦住了我:“不能用打火机,这样会容易引起火灾的!”我只好听话,把画放在菊花里面。

回来的路上,我看见好多人都是拿着鲜花去扫墓,没有人烧纸钱,这种行为真好。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七】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人们总是会想起这句经久不衰的诗句。用这句诗来形容这一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这个清明又下雨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地面上,落在墓碑上,落在人们心上。我们一家打着伞,走在去祭拜的路上。雨已经小了,如细丝般密密的斜织着,山在雨中朦朦胧胧的,颇有一点美感。我们一一祭拜了各祖先,之后来到了另一座坟前,这座坟与其他的差不多,只不过墓碑石更新过的。墓碑上方刻着一只凤。旁边有张照片,是个笑容可掬,十分和蔼的女人。再下面写着:慈母缪氏素英之墓,逝与2001年11月12日下午6点30分,左边写着孝男:缪佳宏,孝女:缪银萍。其实,这是爸爸的前妻,就是哥哥的亲生母亲之墓。她去世了,于一场病,那年哥哥十五岁,和我现在一般大,但他却受了失去母爱的痛苦。

雨又开始下了,很小,我看见哥哥哭了,他是真的哭了。每年这时候他总是忍不住会落泪。是的整整八年,有谁能忍住这没有一丁点母亲关爱的八年。他再也控制不住了,内心那八年所积蓄的一切情感,在这时,已用他默默地眼泪代替。

雨还是不停地下着,很细很细,落在脸上痒痒的,可打在心上却是痛痛的。

别人去扫墓的作文【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我们买了香纸、蜡烛、鞭炮……然后迎着纷飞的雨点,一家人开车前往乡下的老家。

望着车窗前不停摆动的雨刮器,我不禁纳闷:不是说“清明清明,清清明明”吗?可为什么又是“雨纷纷”呢?要是这样不停地下雨,那待会儿我们在山上扫墓该有多不方便啊!一股莫名的烦恼和忧愁涌上心头。

中午,我们到了乡下老住户六幺幺的家,爸爸的几个未出远门的兄弟姐妹都来了。雨还在流水般地下着,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爸爸说“暮一定得扫,清明纸是一定要挂的”。既然这样,事不宜迟,我们也就顾不上休息,开始武装自己:每个人都穿上雨水里专用的高筒鞋,有的打伞,有的载斗笠,爸爸、姑爷、七幺他们三人还各自背着装满东西的竹背篓,手里拿着柴刀。除了姑姑、六幺和六妈三人留在家里继续准备清明节晚餐外,余下的人兵分三路出发扫墓了。

我们所有小孩子、妈妈、大伯母等在姑爷的带领下,就在离家较近的后山一带,爸爸和七幺他们则要去更远的地方扫墓。后山的路开始还有迹可寻,因为经常有人走,所以路面差不多都有一个人身子那么宽,没有杂草,但却全是湿漉漉的泥巴,滑滑的,姑爷因为负载重,是第一个甩倒的人,弄得浑身都是泥。接下来就是一些荒凉的小路,长满了杂树,叶子上挂满了雨水,虽然大人们不停地用棍子拍打着树叶,用刀不断地修理着路边的杂草树木,但我们的外衣还是全湿了;因为长久没人践踏,所以路面长满了青苔,再加上下着雨,使得本来就很陡峭崎岖的山路变得更加难行了……

终于,我们来到了第一座坟前,要祭奠的是我逝去的大伯伯。大伯母要亲自扫墓,只见她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红色的纸灯笼,用双面胶细心地粘贴好,挂在坟头;又把很多彩色的清明纸取出来,轻轻抖开,一一挂在坟上;接着,伯母把带来的酒泼洒在地上,又把一碗肉敬在坟前……

姑姥爷则不停地用刀修理着周边的杂草树木。

妈妈也没闲着,她从背篓的袋子里取出很多草纸,还有一叠酷似人民币的纸钱——上面印着头像,写着一行字:“天地通用”。

天地通用?我疑惑了:“这玩意儿什么意思?”

妈妈解释说:“烧冥纸,就是给你大伯伯送钱,是为了让他在那边世界里也能用到钱,不缺吃少穿,过得幸福。”

我们点燃腊烛和香,插在大伯坟前,随即大家不停地把冥纸分开,在坟前的小坪里点燃,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堆,最后还点燃一挂长长的炮竹,浓浓地烟雾熏得我睁不开眼睛。

后来,我们用同样的方式祭奠了我的爷爷、婆婆,还有老太、老太太……

回家的路上,大人们把大把大把的蒿菜带回了家,这可是清明时节特有的、专做蒿菜粑粑用的材料啊。不过,采蒿草过程又增加了身上的雨水,回家后,大家都成了落汤鸡。

因为有那么多人在家准备饭菜,所以清明节晚餐十分丰富,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荤菜素菜精心搭配。“清明酒醉,吃猪脑壳肉有味。”所以,大家最爱吃的还是腊猪头肉。我也拣了一块,大大的、厚实的、很鲜亮、呈腊红色,尝尝,肥而不腻,喷香的!

一切都结束了,大家也该各自回家了,我真有点恋恋不舍。因为这清明节扫暮,不仅表达了对先人们的敬意和思念,更是亲人们团聚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