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300字)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31 01:29:17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300字)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一】

这本书名为思想的星空,属于周先生散文经典中的文化陶冶卷。主题是怎样通过读书与写作来构建自我的灵魂,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每个人都挣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什么样的眼睛才能看到这样的世界呢?那是拥有灵魂的眼睛……

史铁生告诉我们要“知命”,即要跳出自己狭小的命运范围,把变幻的世间万物当做认知对象,去发现命运之谜。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农民从麦子中取走滋养他们身体的营养,他们向麦子奉献的东西才丰富了他们的心灵。

贪图舒适的人,实际上是在放弃意义。昆德拉告诉我们如何找回失去的现在,需要通过捕捉现在中隐藏着存在密码的情景和细节,来揭示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他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发生了的事都属于现实,存在是关涉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

对于写作的实质,一是为了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抵抗生命的流逝,挽救岁月,留下他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二是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老先生劝我们应该写日记,每天写,认真写。

世界的秘密隐藏在细节之中,我们应学会发现细节的本领。一个看不见细节的人,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看见。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二】

(一将成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措施

1.指导受教育者认真做人。人若想与动物区别开来,从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必须经历第二次生成,经历做人的过程,做人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中国人历来将做人视为“成人”不可或缺的内容,认为只有先做人才能“成人”。思想政治教育所讲的做人,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是学习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使自己具备一个人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使受教育者明白做人之道,学会做人。2.引导受教育者踏实做事。做事是个体生存方式之一,是个体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事有好坏之分,做事当然是指做好事。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能够做,什么事怎么做,引导受教育者在做大事的同时做好小事,既要做有报酬的事,也要乐于做无报酬的事。教育者应在受教育者做事的过程中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帮助受教育者明白自身对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帮助受教育者提高做事的能力。3.启发受教育者灵活处事。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关系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总免不了同他人交往,离开交往,人就无法正常生存和发展。个体若想正常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交往,学会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因此,教育者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针对受教育者在处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予以指导,让受教育者在处事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处事之德,学会处事。

(二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措施

1.确保教育活动立足完整生活。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指的是完整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这些生活都是受教育者品德发展不可或缺的领域,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可以有所侧重,但原则上应保持这些方面的内在统一。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不同生活空间,防止受教育者生活的片面化,以促进学生德性的全面、协调发展。2.引导受教育者体验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经历现实生活、过好现实生活是生活德育基础的、直接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做准备,还是为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服务的,因此,不能仅将受教育者当作“未来的成人”,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教育者应更多地引导受教育者正确体验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不粉饰、不诋毁。3.帮助受教育者构建可能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目的是指导受教育者过好现实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对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进行规范,还要帮助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生活,把握、创造可能生活。教育者应帮助受教育者创造条件,使之不断地超越现实生活,去接近可能的生活。

(三将导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措施

1.树立导育意识。导育意识是指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思想、观念等。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增强对受教育者进行自觉的导育,使教育者的导育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了清晰明确的导育意识,教育者才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断施以有效的导育;相反,如果教师导育意识不明确或不正确,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就只能靠自发,效果自然差强人意。2.形成导育能力。教育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准确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和趋势,既要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共性,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其思想品德发展的个性特征。全面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与受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准确传达自己的所知、所感,力求与受教育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秉承客观、辩证、动态的原则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评价。3.提高导育水平。对受教育者进行导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教育者具备高超的导育艺术,在导育艺术中,最重要的是谈话艺术和因人施导艺术。教育者应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选择恰当的谈话时机和谈话类型,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有效地与受教育者沟通,以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态势。同时,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水平和特点,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导育。

孔子思想现代意义作文【三】

(一教育目标理想化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于高大、理想,渴望将学生培养成毫不利己、专门利他的“圣人”,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品德培养。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更是将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高大全空,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的发展实际。无论是对天真的小学生,还是懵懂的中学生,抑或是日渐成熟的大学生,不分层次,不分水平,都提出相同的要求,必然会忽视做人基本道德的教育,造成教育对象满口仁义道德,而实际行动却背离基本的道德标准的现象。

(二教育过程知性化

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的知识”,都将道德列为一种知识,由此产生知性德育。知性德育过于偏重道德知识的授受,将培养“知识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知性德育很少涉及生活,仅就概念、原则进行教学,忽视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的脱节,以致不能从教育对象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健康的生活。同时,知性德育也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造成了知识与情感的分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无法在书面中准确地体现出来,道德情感的丰富也不能增加受教育者的道德分数,这就导致受教育者情感的缺失,成为有知无情的人。

(三教育方法说教化

所谓的“教”就是将知识或技能传给他人,此观念普遍存在于智育与德育中,然而以现代教育观点来看,这种观念明显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智育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对受教育者能力的培养,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树人、育人、使人为人,使受教育者成人要比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复杂得多。“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均强调将知识或技能口口相传于他人,即通过教育者的口头讲解、阐述,使知识为受教育者所理解、记忆,然后在受教育者的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类道德知识并非全部具有传递性,有些知识甚至不可能通过口授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掌握和获得,因此,单纯的“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