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塔尔村的作文(作文民族村600字)

关于塔尔村的作文(作文民族村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4:11
关于塔尔村的作文(作文民族村600字)

关于塔尔村的作文【一】

八月二日早八点,我们从兰州西固区的一家商务宾馆出发前往青海湖。

汽车行走在兰州城内,各式各样的车辆如同甲壳虫一样爬在路上,走走、停停更像是蜗牛在爬行,甚至比蜗牛都慢。好不容易爬到东川镇,却东川镇的路面坑坑洼洼。走在路上如同不倒翁一样,一跌一晃真叫人闹心。

离开东川镇,来到黄河岸边。汽车沿着公路向黄河上游而行。看到黄河如同看到久违的老朋友,倍感亲切。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看那浑浊的黄河水向东缓缓而去。哦、我猛然意识到这水将要流经我的家乡——陕北延川。

我们继续前行不久,便是一座黄河大桥。我们向右拐来到了桥上,车停靠桥边,再一次领略黄河的风采。站在大桥上,看那水、看那山、看那景。看什么,什么美。再次的拍照、留影。我们告别了黄河、告别了大桥。我们驶入京藏高速公路。

汽车在京藏高速路上行驶,行至青海与甘肃交界处的收费站时,有两重型货车亲密接触,我们再次遭遇堵车,足足堵了有半个多小时。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收到儿子的短信,问我们到哪儿了。并告许我们西宁有个塔尔寺值得一看。还有在去青海湖的路上有日月山、倒淌河等景区也可以去看看。看到儿子的短信,我们便决定到塔尔寺一游。

车过了收费站,在青海的地面上一路畅通,再没有发生堵车现象。当我们路过西宁时,大约是一点左右。看到公路两边的高层林立。整齐而有序的排列,卫生也很干净。虽然没有经过城区。但西宁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宁应该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来到塔尔寺时大约是一点半左右。塔尔寺有很多的游人。我们把车放在停车场,走出停车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海。我们自然就来到这开满各色鲜花的山坡前。这里有很多游人在拍照留影。有许多人顺着山坡向山上走去。也有很多山上下来的人。

我们以为塔尔寺就在山上。就随着人群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坡有个买酸奶和饮料的两个中年人。我们问塔尔寺在山上吗?他们告许我们塔尔寺在下面,顺手给我们指了塔尔寺的方向。沿着他们所指的方向望去。哦、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就是塔尔寺了。我们问山上有什么?他说山上没有什么。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塔尔寺的全景。我们买了几瓶酸奶和纯净水。就再也没有上山。

山上下来,景区外商铺林立,商贩云集。游客在那里讨价还价。我也在那里买了一顶藏族帽子,老婆买了一顶草帽,两件披肩,一件给女儿,一件给自己。牛肉串、羊肉串也来了几串。

进入塔尔寺这里真可谓是人满为患。人们排着队从一个大殿里进去、出来,再从另一个大殿里进去、出来。由于我对塔尔寺没有多少了解,听讲解员讲了很多,我也没有记住多少。一个感觉这里的建筑很辉煌,很古老。我根本就没有记住我游览了那些殿宇、那些塔。我也说不清楚这些殿宇、这些塔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

在这里走进大殿,便是烛火缭绕、一片赤诚之心。走出大殿,便是芸芸众生,手拿相机卡卡拍照。在这里我看到了人们对佛的赤诚与崇拜。

也许烛光升起的地方,就是佛光普照的地方。也许佛光普照的地方就是鲜花盛开的地方。

我在这里看到了鲜花。本不太信佛的我,似乎感觉到了佛的存在。在转经筒前,我真诚的转过了每一个转经筒。在佛像前我双手合十真诚的祈求“佛祖”对我及家人的保佑。

在塔尔寺里面转了几个小时,才转了几个殿堂,还有很多殿堂没有去走、没有去看。五点多我们离开了塔尔寺,前往青海湖。由于在塔尔寺停留的时间太长,日月山、倒淌河便没有去成。这应该是我们这次旅游的一个遗憾。

关于塔尔村的作文【二】

今天早上起来,发现天空湛蓝一片,一眼望不到边,就像大海一样,看上去世界就像反过来一样。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由于寺内有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而得名,是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进门,我们就能看到了八个塔式的建筑,讲解员说这就是寺院的标志:八宝如意塔。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

来到大金瓦殿,看到一座被保卫起来的大金塔,外部镶满了珠宝。讲解员说金塔里面就是大银塔,银塔里面还有石塔。这里就是宗喀巴的出生地,后来长出了一颗有十万片叶子的菩提树,现在菩提树还在塔的里面。

在塔尔寺有三样东西被称为“塔尔寺三绝”,那就是:酥油花、唐卡和壁画。酥油花是用酥油做的花,各种各样,花红叶绿,是喇嘛们在寒冬腊月里,用冻僵的手捏出来的,所以非常珍贵。什么是“唐卡”呢?唐卡就是用珍珠、玛瑙、宝石、翡翠等奇珍异宝堆砌起来的画像,现在只剩下了十八幅,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在庙宇的各个墙壁上都能看到壁画。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画面构想巧妙,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更不用说多壮观了。

塔尔寺真是个值得一看的名胜古迹,来到塔尔寺,让我开了眼界,我深感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