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字左右)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6-17 08:13:58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字左右)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一】

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例6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一课教学中,教材通过呈现人体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让学生在了解一小滴液在含红细胞个数、白细胞个数的同时,探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而“改写”是学生遇到的新问题,,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用“万”做单位的数,有生活的基础,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在教学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交流,使学生充分感知改写的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轻松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将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比较遗憾的是,由于教师本人操作不到位,在改写整万数时,没有让学生及时前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计数单位,改写后计数单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上课时漏讲了。还有在整理数为顺序表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写出万级以上的计数单位。

在总结时,明确告诉学生,在生产、生活中人们为了方便读写,常常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来代替数末尾的4个0,这样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二】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整万的数。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整万数的改写中学生掌握的很好,主要说非整万数的改写。

1、 看。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我们看千位。

2、 判。判断千位上的数是否小于5,小于5的“四舍”,大于或等于5的“五入”。

有一部分学生在判断千位上的数时有时由于不认真判断错误。例如:145700≈14万。

3、 “≈”。用“≈”连接。

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和“=”,总会用“=”连接。例如:157000=16万。

4、 最后写上万字。

“四舍五入”法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当把整万的数和非整万的数混到一起时就会分不清应该用“=”还是“≈”。

这一节的知识需要学生多加强练习,再给学生分析“四舍五入”法,让他们对这里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三】

1、 看。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我们看千位。

2、 判。判断千位上的数是否小于5,小于5的“四舍”,大于或等于5的“五入”。

有一部分学生在判断千位上的数时有时由于不认真判断错误。例如:145700≈14万。

3、 “≈”。用“≈”连接。

有一部分学生分不清“≈”和“=”,总会用“=”连接。例如:157000=16万。

4、 最后写上万字。

“四舍五入”法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当把整万的数和非整万的数混到一起时就会分不清应该用“=”还是“≈”。

这一节的知识需要学生多加强练习,再给学生分析“四舍五入”法,让他们对这里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1000以内【四】

有到了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有个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着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终于包好后,可以下锅了。我又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于是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上,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还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五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更好吃的汤圆给大家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