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作文国外(外国小朋友写的作文)

小作文国外(外国小朋友写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0 11:20:24
小作文国外(外国小朋友写的作文)

小作文国外【一】

1、小国寡民。

白话:有道者为国君,国虽大而以为小,故而知爱惜国力,民虽众而以为寡,故而知爱惜民力。

阐述:小、寡,都是动词,意思是以…为小、以…为寡。有道之君明白:“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所以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而不奢泰,爱惜国力;民虽众,犹以为寡,爱惜民力而不敢劳之。如此,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不敢以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而有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面对周末之列国纷争、人心扰攮、江河日下而对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提出的为政愿景,也寄托了老子的殷切希望。“小国寡民”,意境幽远,没有兼并、战争、掠夺和流离失所,解读至此,潸然泪下,不由哼起一首歌《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让我拥有一个家。”“小国寡民”,是多少人的精神家园,不由想起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小国寡民”,国君以国为小而爱惜国力,以民为寡而爱惜民力,能有这样国君,能来到这样的国度,是多少读书人向往并愿意终身效力之所在。“小国寡民”,对于为道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境:“以国为小”,不再追逐外物,不为外物所役,“以民为寡”,了却无数纷扰,不为荣辱所累,损之又损,身心得以安宁,内心得以清静,灵魂得以安顿。清静则天下正,换得精满气足神聚,为道,势必日有精进。

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白话:使国家拥有的可供十人、百人共用的大型器具,却因不大兴土木、无战事、也无其他集体活动而派不上用场。

阐述:“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一种景象。使,为动词,后面一样。“什佰”相当于“十百”,古代指人的数目或编组,五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伍”,十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什”,百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佰”。“什佰之器”,是指同时满足十人共用和同时满足百人共用的器物,如大鼎、大锅、战车等器械,这里泛指大型公共用具及设施。“什佰之器”,在古代是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也只有在军队中,或服劳役、祭祀、集会等场所才派上用场。意思是,君王有“小国寡民”的心境和修为,整个国度上行下效,“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全国上下“为腹不为目”,不为物所役,不为名所累,不为杂事所扰,各安于简朴,共处于清静,生活自然祥和。政治无为,社会无事,所以什佰之器“不用”。什佰之器,乃国之重器,“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爱惜国力,军事、徭役、祭祀、集会等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3、使民重而不远徙。

白话:使人人活得有滋有味,格外珍视生命,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眷恋着故土,而不用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四处奔波。

阐述:“使民重而不远徙”,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二种景象。“民重”,民不畏,是因为生不如,所以轻。相反,民重,说明民富足,日子过得舒坦,活得有滋有味,而且民自安,不愿铤而走险,不轻涉险地。“远徙”,远走他乡,背井离乡。一是因躲避战乱、逃避苛捐杂税而游离失所;二是国家大批大批征调民力,民必须远离故土,长年在外。因为古时成年男子必须服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和兵役。兵役,主要是戍边,以及守卫都城如皇宫、陵园等。力役和杂役,是指无偿服劳役,主要是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等劳动。能做到“不远徙”,对古时来说是非常难的,那是何等之国泰民安,也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十分爱惜民力。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4、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白话:虽有舟船、车舆之便利,而无乘坐之需要。虽有铠甲、兵器和军队,而无展示和用武之地。

阐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出现的第三种盛况。民不远徙,并不是因山高路远,我有舟车之便利,可以代步,无需跋山涉水,可国人上上下下都没有这个需求,上下自安,共处清静自然,无人不安其居而愿远徙,故曰“无所乘之”。虽然国家的军队是兵强马壮,然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具有“小国寡民”之心境和修为的君王,自然无争夺之心,“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不愿兵戎相见,而是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故曰“无所陈之”。舟舆,是当时一个国家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国力大小的象征,当时就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甲兵,更是国之重器,但这些都是用于防御而不是进攻用的。有舟舆、甲兵,说明国力强盛,国家富足;不用,说明国泰民安,不以兵强天下。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景之一。

5、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白话:使大家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社会状态中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阐述:“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四个盛况,即政治清明,无为而治。“结绳而用之”,意味着为政简单明了,无争执,无纠纷,天下为公,有点类似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跨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结绳”者,是指上古之时,文字未有,书契未造,结绳为政,而民自化。老子用“结绳”来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的`社会状态,这种替代在当时颇为流行,不会误解为是要开历史倒车,如《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经?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玉篇序》“政罢结绳,教与书契”,凡此种种,说明“结绳”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之政,也是当时的人们对往昔的一种美好回忆。意思是,使社会回复到没有战争、没有剥夺、没有等级差别,人人淳朴、善良、平等的状态。老子渴望为政者放弃有为之心,回到“结绳而用之”那种粗犷、简单而纯朴的为政状态,不与民斤斤计较,没有尔虞我诈,人人返朴归真,人人明道,而不是主张消灭文化,重回蒙昧。“结绳而用之”,这也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6、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白话:天下治理达到了极致。食物是甘甜的,衣服是美丽的,居所是安适的,习俗是令人愉悦的。

阐述:“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五种盛况,即百姓幸福美满。第一,“至治之极”,是真正的天下大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非常充足,人人满足于自然赐予自己的一切。“甘”“美”“安”“乐”四字代表了极高的生活水平,并且从“美”“乐”,可以看出老子是文化、艺术的倡导者。“俗”,主要是指文化生活,既包括婚俗、丧俗、节日习俗,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体育、绘画、雕塑、音乐等文体娱乐活动,这些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故曰“乐”。有人将这几句译成“民自以其饮食为甜美,自以其服装为美观,自以其居所为安适,自以其习俗为欢乐”,不妥。老子讲的是真富,而不是以“贫”为“富”。老子曾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又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我无事而民自富”,可见,老子希望人民实实在在的富足,而不是徒有精神之富足。这又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

白话: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互闻,民风纯朴、不慕浮华,民心清静、自然、强大,各安本分,自享天年。

阐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六种盛况,即国与国和睦相处,人人可安享晚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是一派繁华、富足、和睦之景,一是指社会和谐、人丁兴旺,而“千里无鸡鸣”,常用来形容萧条凄凉之景象;二是指国与国和睦相处,没有纠葛,没有纷争,相安无事。春秋晚期,诸侯国多如牛毛,大小不一,所以会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现象。“民至老不相往来”,“老”,老子在第五十章说,“出生入。生之徒,十有三。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地,亦十有三”,意思是人活于人世,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或夭折,或横。民能慢慢变老,最终寿终正寝,说明生活安逸平和,少有疾病痛苦,说明无欲无念无忧无愁,说明内心强大而宁静,说明内心明白,这是何等之境界与修为。“不相往来”,此处强调的,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完全满足了各种的需求;二是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各乐其俗,而不图他国财富,不慕他国风俗;三是人人为道,各修其内,各悦其道,内心强大、清静、自然,不求于外。“民至老不相往来”,指的是一种境界,内心富足又清静自然,并非实指彼此隔绝,断绝往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不相往来”的意思,也是相去甚远。

小作文国外【二】

刚真是有点儿小兴奋,呵呵小妮子电话那头也是掩不住的期待。当然不好意思说有多么激情澎湃,热沸腾,但着实是高兴了一把,为你的一些结束、和一些新开始而兴奋。

确实,有些东西走近过你,但却没有像现在这么的近过。

总结五个字儿,缘近,份已随。

接着往下看吧。

从计划中去掉了大部分安排,她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去了趟上海。

当然这不是第一次见面,立夏已经半个多月了,进入了另一个节气,上海的天气也早已变的热起来,当他们再次见到对方时,相视一笑,各自示意对方的上衣,呵呵,不约而同地穿了简洁的白色短T。

晚上他们一起吃的晚饭,算是远道而来吧,有朋友能一起聚是件幸福的事儿,也为了让她更自在,他建议她叫来大学同寝的好友。氛围很是轻松的样子,四个人自在的聊天,像在热的天气里,同时又感受到黄浦江畔吹来的凉风儿。总之,到现在,一切看起来终于都对了。

在回去的路上,他送她上的车,最后一次回眸,印染着一路相处的喜悦。这一刻一路往回,回想餐间聊起的那些细节,在旁人看来,算是一种生拉硬扯的拼凑,似乎有些刻意;但转念一想,一切又都显得那么机缘巧合,尽管在这之前始终差了那么一段或长或短的距离,而现在,一些在结束、一些已经开始。

之前她有去过几次大学同学在上海的家,住宿过一些日子,就在那个小区,就在同学家对面的那栋楼里,他已经租住在那边。也许,某个周末的清晨,他们都有倚窗而靠、凝望前方的时刻;也许,某个下午,他们又同时进出过那个小区的大门……

这一次到的时候,她提前去了好友的家,叙旧和某种期待,让此行变得满满当当。早9点多他电话过来,确认她到了没有、在哪一处接她。而她这才告诉他自己是前一晚就到了的,住在了朋友的家里。他说过去接她,问她具体地址时,他抑制不住兴奋的说,自己之前去过那边,已经熟悉。

原来,同学家搬家了,住进了现在的新小区,而他中间也换过房子,恰恰也来这边看过房,又恰恰还是在对面,只是这一次他没住下而已!

虽然他们的相识源于他人的介绍,但第一次见面后,她得知他们其实在同一个小学、初中完成学业,只是因为入学年龄的相差,他们每次都是一个初来报道,一个毕业离校,尽管那时候懵懂未知。虽然,有些像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桥段,但总觉得,他们那时候的缘就初现了端倪,只是份还没到来的迹象。若干年后,冥冥之中这缘竟被指引着,指引着走到一起。现如今,他们一次次见面,一个个电话,一次次相谈,才发现彼此都很有FEEL,一切都对了!

这就所谓的缘分吧,缘近过,份已随。

小作文国外【三】

20xx年,A博士和B博士以及他们的手下终于经过了五年的努力造好了神舟十号,准备去火星试验。我与其他三位乘员将乘坐这神舟十号去火星考察。

我坐在第一号座位上,心里紧张得很,“3,2,1,火箭发射”,A博士启动了开关,火箭飞快地飞向天空,冲破大气层,朝火星方向行进。眼看就要到了,但是火箭失控了,我们被迫离开了飞船,落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星球---XY星球。

XY星球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大人国和小人国,我们落在了小人国,那里的空气格外新鲜,天空是红的,云是棕色的,那里的人更奇怪,最高的也才1米左右,他们看到我们,急忙逃走,有的报警,也有的拿着武器对准我们,双方僵持了几分钟,来了一群很粗壮的人,那群人正是警察,他们朝我们喷了一种气体之类的东西,我们便失去了知觉。

我被一阵阵剧痛痛醒了,原来他们用棍子在打我们。我们就很委屈的问:“你们为什么要打我们啊”?警察长用一个翻译器对我们说:“你们自从离开我们这边,什么都变了,多次来袭击我们国家,我们当然要自我保护啦”!“我们才不是什么大人国,我们是地球人!”我们大声反驳道。那个警察长听懂了,就立刻叫人把我们带到了大酒店去,让我们品尝他们星球的特色菜肴,然后国王也来了,他说:“不好意思,刚才警察长误会你们了,因为你们太像巨人国里的人了”。“巨人国”?我们非常不解。国王又说:“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都住在这个星球上,都很矮小,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引起了部落之间的争执,其中一部分人离开了这里到其他地方去生存发展了,听说是到了巨人国那边去了,然后那些人与巨人国生活在一起也逐渐地变成了又高又大。这些年来,巨人国仗着他们人高马大几次三番来侵犯我们,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误会”。说着,国王与警察长竟然跪在我们面前,请求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让他们国家的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立刻被感动了,对他们说:“好的,我们一定会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你们的\'”。

于是,我们就来到了巨人国,我们一看都傻眼了,那边的小孩就有我们那么高了,心里不禁害怕起来。我们一眼望到了王宫,就跑过去,国王正好在散步,他的脸像沙皮狗一样,嘴里带有一丝微笑。我们跟他说了事情的经过,国王倒也很通情达理,最后决定在介于两国之间的XY岛上谈判。两个国家的代表经过几个小时的谈判,还是没有什么转机,甚至要动起手来了,我们赶紧挡住,劝说他们:“我们大家一定要以友谊为重,以前前辈的恩恩怨怨也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都过去了……。”在我们经过5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了。为了纪念,在两国之间的XY岛上架了一座桥,叫做友谊之桥。

两个国家的人都很感谢我们,于是决定一起为我们造飞船,以便把我们送回地球。飞船终于在20xx年造好了,我们终于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吸着故乡的空气,看见久违的亲人,大家都不敢相信我们还活着,我们把这些事都告诉了他们,大家都太惊奇万分了。

后来,我们国家领导决定派人再次去这个星球访问,也很成功。从此之后。两个星球的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小作文国外【四】

在快乐的暑假中,会发生许多事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妈妈拿土豆教我解题目,在学中玩,玩中学。

周日下午,我们奥数老师给我们出了十道难题,一回到家,我赶紧做了起来,做得很快,心想:原来老师所说的难题如此简单呀!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嘛。聪明的我二十分钟就做完了前面九道题目。可我就在第十道题目卡住了。

第十道题目是个表面积图形,看着简单,实际上很难。我使用了带入法,分割法,一般模型,又仔细研究了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可我还是没有任何思路。我只好去求助妈妈。妈妈看了一下题目,认真地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她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切割后的六个面,表面积分别是多少,然后加起来。过了一会儿,妈妈讲完了,可我心里却充满了一万个为什么。我又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又讲了一遍,可我还是没有听懂,她一下子急了。她灵机一动,连忙走进厨房拿了一个土豆,又用刀将其切成正方形,将正方形再稍作修改,成为题目中的图形,又拿过来让我仔细观察土豆的六个面。我一下子脑洞大开,从疑惑的铁网中钻了出来。妈妈告诉我有时候碰到解不出的难题时,可以用现实中的实物来代替题目,这样既可以更好的理解,又会加深印象,一举两得。

靠着妈妈教给我别出心裁的方法,我解决了很多学习中碰到的难题。渐渐地,我感觉学习奥数原来这么有趣,我相信未来的我肯定会成为奥数小学霸呢!

小作文国外【五】

总有那么一刻,我总觉得,冥冥之中,我与写作有种奇妙的缘。写作真的不同其它,它是一种情感很丰富的东西,它是一个吞噬空虚的东西,它是一个奇怪的生物,为什么是生物?因为它是一个有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东西,是一个阴性生物,它是一个极其细腻的女人。美文就是一个柔美的女孩,朴实的文章就是一个干练的女性,议论文就是一个思想高尚的女学者,粗犷的文章就是当之无愧的女汉子了……不管怎样,作文在我心里,就是一个鲜明,有有肉的人,决非一张苍白的纸张。

不知道不什么,我酷爱作文,至今为止,我还记得第一次写文章是日记,写的是我家的猫。现在已过去六年了,猫早已不在,但我还记得当初这篇日记,在书桌前绞尽脑汁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而如今,我可以洋洋洒洒几百甚至上千的文字。其实我真的没有完整地看过十本小说,我总喜欢看一些散文,诗歌之类。我发现局限的阅读对自已没有一丝好处,我开始尝试阅读各类书刊,当初其实是很难接受,但逐渐,这尝试慢慢变化,成为了一种习惯,现在什么书刊,只要有益,来者不拒。

我善于修改,我没有办法像王尔德一样把一个逗号拿捏很久,我会很仔细地读我的文章,这不是自恋,而是一种尊重。我把我最好的,呈献给读者是对老师的尊重,我认真修改自已的文章,只要不妥,重写,这不是完美主义,而是对自已的尊重,因为我是自已文章的第一读者,这也是对文字及文章本身的尊重。我一直坚守着自已立下的这一规则--修改,希望这不是一种错误。

去年底,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我且称她为“小说”,字数三万八千字,仅仅三万字,对于小说,真是太少了,应该说还很青涩,但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是我用心浇灌的,它成为我迈向更高峰的起点,成为我在人生这个时期的记念,她于我,真的是一个值得用生命珍藏的珍宝。

“浅文学,心深处”,是我文章中的一句话,写作,写作,作文,写心,有时,我口说不了我心,但我手一定能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