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解读苏轼作文(走近苏轼作文600字左右)

解读苏轼作文(走近苏轼作文6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5-13 06:58:10
解读苏轼作文(走近苏轼作文600字左右)

解读苏轼作文【一】

这本《苏轼传》也是与一位书友交换得来的。从正月初四看到十四,从四川的家里一直看到湖南的学校,才把这本26万字的著作看完。

这本传记分为四卷,按照时间顺序全方位地对苏轼进行了刻画。作者写这本传的时候,参考了123份资料,足可比肩一般的学术著作。由于作者进行了文学再创作,这本书可以看作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时,书中也加入了作者对历史、哲学和艺术的思考,从而增加了书的厚重。

提起读书人,估计很大一部分人首先的印象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个印象发酵到现在,以至于博士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都是书呆子。实际上博士大多是工科,和以前正宗的读书人差别很大。读书人给人这种印象,据我所知,可能是元朝以后才开始的。其实古代很多文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多建树。苏轼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苏轼这个人嘛,中国人都知道,但大部人对他的了解局限于语文课本。说到苏轼,多数人都只会想到那几首耳熟能详的词,以及——东坡肉。书中,作者把苏轼概括成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散文家,新派画家,伟大的书法家,酿酒的实验者,工程师,假道学的反对派,饮酒成癖者,心肠慈悲的法官,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月下漫步者,诗人,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我再给他加个大厨的“封号”吧。按现代观点来说,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斜杠了。

读名人传记,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我能从名人身上学到什么。名人为什么能达到他这个高度,他有什么独到之处,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这些问题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辨。当然啦,别人的先天和后天条件可能跟自己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吸收。苏轼的家乡四川眉山给他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土壤。四川人吃苦耐劳,机警善辩,有自持自治的精神;眉州的遗风古俗也使当地人不同于落后之地。书香世家更是苏轼成长的重要条件。父亲苏洵就是大文学家,家庭的气氛,很适合具有文学天分的青长的成长。当时的时代条件也很适合读书人的成长。宋朝重文轻武,文人的社会地位高。苏轼成长之时,正是宋朝最贤明的君主当政之时。至于学习方法嘛,苏轼读书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逐字抄写之后,对书的理解,绝非仅仅阅读多次可比。另外,抄书也锻练了苏轼的书法。我的老师在谈怎么看专业书时,也讲过先看个十遍八遍,把书翻烂再说。

读这本书,有几点印象最深刻。第一就是苏轼的才华。苏轼的词和诗都写得好,同时绘画和书法也成一家。第二就是苏轼的人品。苏轼守正不阿,始终心系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读书的时候,不由地想起了一句名言:做实事者不容于当世。第三就是苏轼的性格。苏轼是个乐天派,懂得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他形容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本性流露,很有人格魅力。

限于时间关系,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没有总结完全。在写这个笔记的时候,部分内容又重读了一遍,品味到了第一遍没品味到的乐趣。好书确实是值得读多遍的。

解读苏轼作文【二】

做读书笔记并非简单的“摘、抄、辑、录”之类的纯技能性工作首先就有一个择取、筛选的问题。这“择取”和“筛选”要经过思考和判断必须在认真阅读之后以对书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为前提。而通过做笔记又能促进对书的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

3.

解读苏轼作文【三】

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主——读完356页的《苏轼传》。合上书本,下楼,门外晴天,望天,白云苍狗。

苏轼的最后十年,在无度漂泊中度过。尤其在他的守护神——皇太后和妻子相继过世之后。老苏的七年余生,被一贬再贬,先定州,又惠州,再儋州,以今天的地理看,苏轼这七年从河北流放到广东,再到海南岛。他的最后一本文集,亦称《海外集》。公元1011年,朝廷大赦,苏轼病逝在北返中原的路上。

对苏轼的二次迫害,是从1094年开始的。这年四月,章淳为相,他首先拿苏轼开刀。苏轼是贬谪到广东以南的第一个人。他并非不知道会有这类情形,只是不知道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皇太后去世后,在往定州就职前,他正式辞行时,皇帝未允遏见,他就觉得危险即将到来了。林语堂推演,苏轼曾先后教过那个年轻的皇帝八年之久,实在是对他很了解了。

五十八岁的苏轼,现在要跋涉一千五百里,自中国的北部到中国的南部。他觉得他一生只是一站一站的往前走,而现在只是他人生旅途中的另一步,这旅程是他呱呱落地时已由神灵决定,不过到现在他才充分明白罢了。

据老林讲述,苏轼在外的生活倒也绝不寂寞。在广东惠州,所有临近地区的官员都利用此一难得的机会来与这位杰出的诗人相结交。其他至交如杭州常州的朋友,不断派人带礼品、药物、书信来探望。而苏州一个姓卓的佛教徒,心甘情愿步行七百里充当苏轼与他的朋友们的信使。

苏轼这时无官一身轻,自然以他的性情,任性逍遥,随缘旷达。选址盖屋,种树绿化,甚至还一度研究其酿酒来。“有一次,在一首诗前的小序中他说他一面滤酒,一面喝个不停,直到醉得不醒人事。”现在让我们联想这个画面的时候,是非常迷人又滑稽的,这位曾经的皇家翰林学士,曾领任国家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的高级,此刻自得其乐的远离中央政治圈,一心一意过起了平民的生活。

被贬的第二年,朝廷有皇家祭祖大典,按习俗,应当实施大赦。但那年年终,也没有消息,这倒让老苏心里安定了,于他来说,可以稳定下来,好好做个广东人了。苏轼又开始盖房子,为他和陪伴他的侍妾朝云,取名“德有邻堂”,语出孔子在《论语》里说的“德不孤,必有邻”。在南边一块空地上,他种了橘子树,柚子树,荔枝树,杨梅树,枇杷树,几株桧树和栀子树。他告诉帮他物色这些花木的太守,要他给找中等的树,因为他已经老大,不能等小树长大了。阅读至此,平某差点掉下眼泪来。

更难过的事接连到来,新房子还未竣工,陪伴他的朝云得了一种瘟疫,竟然身亡。从此,陪着他的只有长子苏迈了。新居落成之后大约两月光景,正在苏轼以为可以晚年在惠州安居下去之际,他接到远谪海南岛的命令。林语堂研究的原因,是出自当时的一则流传,苏轼曾写了两行诗,描写在春风酣美的午睡,一边听房后寺院的钟声,章淳看到那两句诗,他说:“噢,原来苏轼过的蛮舒服”于是颁发了新贬谪的命令。

我就猜想,如果苏和章各自多活几年,将来章淳把老苏继续往南贬,一直贬到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印度尼西亚也未可知。

当时的海南岛是蛮夷之地,汉化的程度很浅。苏轼去海南,已做好了在那里的准备,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仍留手疏与诸子,即葬于海外,生不契官,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这段近乎白话的文字,悲壮激烈。

因为在海南,实在是太苦了。以身体的折磨加之于老年人身上,这才是流放。据苏轼诉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唯有一幸,无甚瘴也。最后一句体现出乐观的老苏。苏轼确实是情绪化的人,他自己也这么认可,他把对他在海南岛的迫害,比喻为“在水中,一蚁抱草叶求活”。但他安定下来,乐观的天性便显现出来,有一天,他在头上顶着一个大西瓜,在田地里边唱边走时,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婆向他说:“翰林大人,你过去在朝当大官,现在想来,是不是一场春梦?”此后,苏轼就称她为“春梦婆”。所以要说起我们当下的“犀利哥”“大衣哥”“草帽姐”什么的,是不是苏轼拥有绝对的原创版权?

1011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北返中原的苏轼走到了生命尽头。从归程中的六月初三开始,他已感到身体不适,晚上病痛睡不着觉,他还自嘲“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子尔”。七月十八日后,病况已恶化,苏轼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有方丈在临终与他谈论今生与来生,老苏笑了笑,他曾读过高僧传,知道他们已经了。方丈劝他,“现在,要想来生”,苏轼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这一生,苏轼的浩然之气已全用尽。

林语堂总结说,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现实其形态。正如苏轼其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流,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如是之说,苏轼实则受道教思想很深,这可能和他一生当中那个神奇的道士吴复古有关吧。

在读《苏轼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林语堂说,苏轼已,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而我要说些什么呢?这些有趣的人物,杰出的人物,他们已过世了千年,我们的心不必停留在那里。当我们读苏轼的诗词的时候,这个有趣的东坡先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我们想看一部经典电影的时候,随时可以找出影碟,进入电影中的世界。

对于这日渐碎片化的生活,阅读是我们神游历史,交会作者的最佳方式。我在20xx年读《苏轼》,和将来1000年后别的人阅读《苏轼》,都会获得同样的体验,而这体验,是1000年前的苏轼以亲身例证为我们经历过的。

苏轼的豁达,乐观,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的态度,或许是除他的才情外,留给我们最大的性情遗产。他用他高高低低起起落落颠沛流离的一生,告诉我们,人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态度做主。无论如何,要热爱这人生,快乐去生活。

解读苏轼作文【四】

亡羊补牢,顾名思义,就是丢失一只羊后,再把羊圈修补好。而在故事中,羊圈是早已经围好的,只是中间破了一个洞,羊从洞里跑出来就丢失了。联系学习,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某同学犯了错误,认识到错误就得立刻分析错误的原因,从根源上改正错误。考试题有的不会做,得认真思考,或请教老师,不然一题不会,最后题题都不会。如果考试考砸了,也要找出原因并改正,关键是让自己变得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争取下次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在学习中,亡就好比考试考砸,牢就是对待学习的态度,补就是分析自己的原因。所以,在学习中经常会有亡羊补牢的现象。

工作方面就更多了。产品出现问题,公司要及时对它进行补救,集合员工开会,或对产品进行召回,或对顾客进行赔偿,或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等。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加理睬,那公司的市场信誉就会丢失,长期以往公司就会倒闭。比如医院也经常会发生医疗事故的应急处理。这也是亡羊补牢的现象。亡羊补牢,改正的是错误,补救的是人心,是信誉,是诚信。学习上亡羊补牢,能让自己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中。工作上的亡羊补牢,能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将来发展的更好……敢于亡羊补牢,而不是讳疾忌医,就一定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最后能未雨绸缪,将错误消灭在摇篮中,成为各方面的赢家。

解读苏轼作文【五】

一说到苏轼,大名鼎鼎,妇孺皆知,所以就不必说苏轼的简介了。

他自幼聪慧,二十几岁考进进士,随后又过了制科考试。他的文学出众,作品都让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先生叹为观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辛弃疾合称为“苏辛”,他的作品是北宋的最高成就,可见其文学水平之高。

但他在政治上极不得意,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变法;而后来废除新法时,他又表示了一定的不满。因为他的这种态度,所以不断受到朝廷的贬低,再加上某些人对他文学才能的嫉妒,差一点就引来了苏轼的身之祸。

他的一生中为人民做过很多好事。比如他在徐州工作时,徐州发了洪水,苏轼亲自去抗洪救灾,受到很多老百姓的爱戴。在中国的古代,一般被老百姓尊重的大多是武将,比如关羽、武松、鲁智深、李逵等等,而文人却不多,苏轼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因为他热爱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也热爱他。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苏轼就是一个典范。

他热爱交友,像黄庭坚、欧阳修等文人都是他的朋友,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对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这就是我眼中的苏轼,他热爱百姓,热爱交友,文学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