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不算太乱的作文(情绪凌乱的小作文)

不算太乱的作文(情绪凌乱的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20:16:51
不算太乱的作文(情绪凌乱的小作文)

不算太乱的作文【一】

我住在班主任家里,和班主任的儿子同一个房间。班主任的儿子(也是我的同学)比较懒,学习桌上摆着乱哄哄的`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也不理一下。即使整理了,过不了多久还是会乱。

上个学期,我刚到班主任家住,叔叔对我说:你跟潘正超(班主任的儿子)住一个房间,这个抽屉就归你了。说着指着桌子下的一个散满纸和本子的地方让我放书包。我把书和纸都理了出来,还把那里擦了才敢把书包放进去。我刚整理完放书包的地方,结果发现桌子上比放书包的抽屉还乱。东一本书,西一张纸,还有一些小玩意儿,摊了一桌,连点空隙都不留,手都没法放下去,有些地方甚至因长时间不动而积起了灰尘。

我看见桌子上那么乱,吓了一跳:没想到有人的桌子比我的桌子还要乱,我的桌子至少还有地方让我放手写作业,可这张桌上全摊满了。这实在太乱了。当天晚上,我和潘正超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把桌子整理干净。

过了三天,书桌有乱起来了。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把东西拿出来不放回,堆在书桌上。叔叔说:你们生活在垃圾堆里还那么舒服啊?我晕,我看起来很舒服吗?有时写作业手都没地方放,放下去就怕压着东西。

星期五我实在忍不住了,将桌子整理干净了,然后回家。星期天下午我回来一看,又成老样子了。我说:潘正超,你可真厉害,我星期五整理的桌子,你两天就把桌子搞乱,真厉害!他却当做没听见。

这个学期,我适应了,乱就乱吧,我也不理了,反正整理了还要乱。结果桌子上现在全是报纸,找个东西都要翻半天。

不算太乱的作文【二】

真喜欢这个设定啊!苍凉,绝望。我们到了这世上就被逼着向前走,而终点在哪我们也不知道,这段路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只知道在这世上就得往前走,不能停。

书里还有许多其它或长或短的小说。有一小部分很晦涩,我没看懂,但居然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过大概嗑过药后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世界,幻觉出这样的故事吧(哈哈哈哈)。作者的想象力太棒了,读着读着我都有一种摆脱了一部分束缚的感觉。

不算太乱的作文【三】

——题记

伏着书案,我把视线投向窗外。耳畔又回响起那熟悉的旋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思绪又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一幕,那让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幕——

病床边站着一个小女孩,床上躺着一位妇女,妇女正欣慰的看着孩子,而女孩手里拿着一根棉签,蘸上水,轻轻地擦拭着妇女干裂的嘴唇……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前几年的我每天只是游玩嬉戏,沉浸在父母的呵护中,好像天塌下来,又于我何干?我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忧虑”二字。直到天真的塌下来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该懂事了……因为快期末考了,爸爸怕影响我考试,只告诉我“你妈妈去外地了,出差几天”。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爸爸每天早出晚归,妈妈却总不见回来,更令人费解的是,妈妈不是只出差而已吗,奶奶又怎么会特地来照顾我呢?回忆着这几天爸爸脸上的悲伤,我的预感告诉我,妈妈……

那几夜异常宁静,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总梦到脸色苍白的妈妈躺在病床上,眉头皱在一起,我很心疼,朝妈妈跑去,可妈妈却离我越来越远……我惊醒了,脸上还依稀印着泪痕,我祈祷着,希望妈妈没事。我在爸爸的房间翻找着,还是看到了我最不想见到的——白纸上印着密密麻麻的黑字,我的`天地一下子倒塌了,原来爸爸骗我。我奔回自己的房间,默默地流着泪,茫然地望着天空,“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优美的旋律飘进我的耳朵里,是啊,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没有风雨的人生不算完整的人生,彩虹总在风雨后。待爸爸回来后,我仿佛一个大人,淡定地说:“我已经不小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会好好考的,考完之后,我要去照顾妈妈!”

去医院看望妈妈的日子总算盼到了,走进病房之前,我在心中默默的说:我不能哭!可我见到的却是全身插满管子,躺在床上动也动不得的妈妈。妈妈看见我,苍白的脸上硬是挤出一丝微笑,几欲开口,却只模模糊糊地听见妈妈问我,饭吃好了吗?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被我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坐在妈妈的病床前,透过模糊的视线,我发现妈妈的嘴唇有些干裂。于是,我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棉签蘸上水轻轻给妈妈擦拭,并默默的决定,要做个乖孩子,不让妈妈操心。我仿佛看到妈妈露出了欣慰满意的笑容。经过我和爸爸悉心照料后,妈妈转危为安了,我们一家终于又其乐融融了。

“吃饭了!”妈妈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放下手中的笔,轻声哼唱着《水手》,看着现在的妈妈,嘴角扯起一丝微笑……

 

不算太乱的作文【四】

乡里进行“最美家庭”的评选,我想这里面也该牵涉到许多繁琐的评价指标吧,诸如夫妻,婆媳,邻里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成员是否文明守法,儿女教育是否出色,庭院布局是否别具匠心?可是等到评选结果揭晓,在电视台一亮相,我不禁大跌眼镜。我们村的“最美家庭”花落谁家呢?一个给了村里的\'计生主任——村里最显赫的女人;另一个给了曾经做过村里首富的儿媳妇。最美的内涵被我们的乡镇干部简单解读了:美和金钱还有权贵站在了一起。(原创投稿

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年评选贫困寄宿生,除掉单亲,父母有大病,本人有残疾,父母离异等特殊情况之外,剩下写申请的学生家庭情况往往大同小异,不是“父母务农,上学人口多,”就是“父母年迈,家庭贫困”。谁在前,哪个在后,如何做到不厚此薄彼,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颇费踌躇。学校让成立班级评审小组,调查写申请的学生,排除那些有违纪行为的学生,甚至还要深入村里进行实地走访。我请教一个效率很高,早就搞掂的邻班班主任,他回答得很轻松“费那个劲呢!你把最近一次成绩单拿来,按名次由高到低排队,不就完了。谁没选上,就怪他们成绩差,怨不得别人”。

诸如此类的评选,一旦指标简化到就剩下数字,就剩下名次,再棘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我的问题是,这样处理问题,我们算不算懒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