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莒县特色小作文(晋江身边的美景400个字作文)

莒县特色小作文(晋江身边的美景400个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4 08:49:16
莒县特色小作文(晋江身边的美景400个字作文)

莒县特色小作文【一】

如果有人问我,哪种美食可以成为乌苏特色美食的代表?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满氏八块鸡”。在乌苏吃到八块鸡,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因为它先用极具诱惑力的色彩吸引你的眼睛,以扑鼻的香气吊着你的胃口,然后再用美味满足你的需要。人们品尝了这种鸡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美食时,才能享受到它特有的、筋道的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鸡肉无法替代的。

记得当时朋友介绍说:八十四户乡新开了一家“八块鸡”店,我怀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和朋友一起朝“八块鸡”店奔去。走着走着,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来,抬头一看,通红的炉火在熊熊燃烧着,大铁锅里焖着酱紫色的\'鸡,厨师将一只只鸡捞出,等放凉后去头、爪,切成8块(2腿、2翅、4块鸡身放到大盘里,撒上香葱、香菜、红绿辣椒等,递到一个个早已等候在店里的顾客手中。

听说吃“八块鸡”得提前预约,那天好在店主多做了两只,我们晚去的人才有口福吃到。当“八块鸡”上桌后,仅看红、白、绿、酱红几色相间的颜色,就使人赏心悦目;吃到嘴里,肉质筋道爽口,油而不腻,带着清冽的香气和浓浓的乡土气息,味道纯美独特、亮泽而清新,香气四溢、扑鼻而来、酣畅淋漓。

满氏八块鸡讲究“浓而不腥、麻味适中、辣而不辛、味和绵长”,形成了“肉香筋道有嚼头、鸡味鲜美营养好”的特色风味,深受游客的喜爱,2008年被自治区烹饪协会认定为“新疆名菜”。

“满氏八块鸡”的店老板小满介绍说:八块鸡的制作方法考究、耗时长。首先要选用好食材,要挑选二公斤多重的天然土鸡,宰后去掉内脏,用清水反复洗净,再用适量的食用盐、姜粉、花椒粉等调料在鸡身上涂抹一遍,使之入味,腌制一晚上,第二天取出晾干后用水煮,待七成熟后晾干再放入油锅炸,炸成油亮金黄后,在铁锅里焖;用文火煨炖到鸡肉离骨时,便可出锅。

“满氏八块鸡”吃法也有讲究,开始吃用筷子夹,后来就戴上塑料手套拿上鸡腿啃,这样才能吃出鸡肉的美味和豪爽。它用独到的工艺,成了与“大盘鸡”、“椒麻鸡”、“香酥鸡”齐名的特色美食,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但“八块鸡”把“大盘鸡”的麻、辣、酸改为“温和”适中,更符合目前提倡的环保、卫生、健康的新理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苏人简直是把鸡肉做到了极致,不但做法众多、品类丰富,而且还富于地方文化气息。就拿我最爱吃的“八块鸡”来说,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据史料记载: 1949年,宋师傅家住在迪化小东梁(现乌苏市和平南路一带。每天快到中午时,他就挑上担子,将制作好的油黄发亮的椒麻鸡挑到财神楼固定点销售,他仔细地把每只鸡的大腿、鸡胸脯从中间分开为两件,这叫做四大件。两个鸡翅膀、鸡脖子和鸡尾部分为四小件,每只鸡都分成八件。并用大瓷盆煨着半盆卤汤,冬天盆下有煤火,什么时候卤汤都是热的,远远地就香气扑鼻;夏季还可以吃凉的,鸡的大小件价格各异,任顾客挑选。

在百年传承中,乌苏美食已融入了乌苏人的文化与精神。纯朴、厚道、热情、坦荡,正是大多数乌苏人的气质和灵魂。所以说,在乌苏品尝乌苏美食,喝乌苏啤酒,品味它的活力与风韵,感悟乌苏美食文化与风貌,是一次很好的享受。可以说,一块鸡肉在口,半个乌苏于胸。所谓“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事虽有别,道却相通。

我衷心希望乌苏美食“满氏八块鸡”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起来,走出乌苏,开拓出越来越大的消费市场,打造出更大、更强、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创造出日新月异的美食,奉献社会。

莒县特色小作文【二】

大家好!时至年关,又要到回家的日子。辛苦一年的各位,不知是否随着春节的临近,回家心情而愈加迫切呢?

过去的一年,在各位莒县在外人才、老乡的关注与支持下,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还是城乡一体的加速形成,亦或生态文明的日益提升,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特别是,今年来的人才工作,在各位的参与支持下,开辟了新局面,实现了新突破!如“百名博士故乡行”活动得到杨军书记重要批示,一批重点人才项目、工程落户落地,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莒县,这一切不仅凸显了我县较周边区县在人才、感情和人气上独有的优势,给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注入了新鲜活力,也大大加快了我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和美莒县的进程。

但同时可以看到,我县在部分产业、行业发展动力仍然不足,科技创新力远远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需求,人才分布不平衡尤其一些领域的专业性高层次人才极其缺乏,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贡献率、创新率仍然进展缓慢甚至滞后等,这一切极大地影响了家乡下一步赶超与发展。家乡的发展不仅关系着110万父老乡亲的生活幸福,也同样牵系着在外日夜打拼的各位。正如我们一样,您们也同样关切着家乡发展,胸怀家乡情谊,期盼家乡人民及早踏进富裕。所以,借此机会向各位发起倡议,如有适合落户莒县的好项目、好题目可以牵桥搭线联系我们,如有好想法、好办法可以献策献计反馈于我们,如有想来莒就业创业的可以介绍给我们,大家一起参与家乡的发展,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为大家搞好服务,做好后勤工作。

另外,春节回家期间,欢迎大家联系我们。大家一起坐坐、聊聊,一起探讨交流一下。

我们一如既往的想念着你们,盼着各位平安归来!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祝龙马精神,万事如意!

联 系人:丁照强

此致

敬礼

莒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莒县特色小作文【三】

我的家乡清江坐落于温州乐清,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小镇,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但是,要说最有名的,还是三鲜面。

据说,三鲜面原先只有三种配料:白虾,蛤蜊,牡蛎。之后根据客人对口味的要求,商家又在原先的三鲜面里加上其他一些辅料或一些特色海鲜,但是,三鲜面这个名字还是一向保留了下来。噢,对了,悄悄告诉你,只有我们清江三鲜面才是正宗的!

我记得有一家三鲜面馆坐落在公园对面的小店附近。有些人,本是专程来买东西的,可经过面馆,每每闻到面馆里飘出的三鲜面特有的香气,总忍不住进去大吃一顿。还有些远方的客人,也专门赶过来吃咱们清江三鲜面。去的多了,无论是谁都会发现,面馆不小的店面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两名店主忙的不亦乐乎,三鲜面不仅仅受人喜爱,做法也比较奇特。

首先准备:姜1小块,鸡蛋1个,小黄鱼1条,蛏子,白虾,鳗干,蛤蜊,牡蛎,葱,小青菜以及其他必要的配料。第一步要做姜蛋。把姜洗净,去皮,切片,一半切末,一半留着备用;鸡蛋搅匀加入姜末,再搅匀,搁在一旁。锅里放少许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来备用。第二步,在锅里放油,加姜片,烧6成热,放小黄鱼,之后是鳗干,煎的颜色有点黄了就放蛏子,姜蛋,老酒,糖。直接加水,再放入白虾和适量盐,水开了放面食,水再次开时加适量味精,放牡蛎,葱叶,小青菜就能够出锅了。一口下去,第一个感觉是烫,然后就尝到了鲜,一口面进肚,就立刻想再来一口,哪管什么“烫”!

呵呵,动心了吧?我们小镇永远欢迎你的到来!

莒县特色小作文【四】

岁月流逝,一眨眼,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我已经长大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却永远珍藏着一份份酸甜苦辣的回忆,永远弥漫着一股清香。

那香味甘甜清凉,却不失雅趣,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里面夹杂着一份阳光、一份生机——那是秋日小学的校园里,在瑟瑟秋风中怒放的桂花的香气。

还清楚记得,在花坛的一角,有一棵矮小粗壮的老桂花树,它傲立在秋风中,阳光下,那翠绿的叶片“沙沙”作响,树上那淡白的花朵儿零零星星地洒落在地上,像绵绵细雨,给人以美的享受。那日,语文老师为让我们写好作文《桂花树》,特地不辞辛劳地领着我们这群小兵向老桂花树偷偷地进发。来到桂花树下,同学们围聚着做深呼吸,霎时间,惊呼一片,那桂花的香气竟钻入我们的鼻腔,直投肺腑,感觉全身都浸满了桂花香气。我在花的梦境中徜徉,愉悦的手舞足蹈。

老师把手搭在桂花树枝上,轻摇几下,桂花好似一颗颗绚丽的水钻纷纷落下,鹅黄的,淡黄的,粉白的,落到我们身上,真是一枚枚别致的饰品。有人张开小手,捧着点点桂花,吟诵起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老师听见后,连声夸赞:“不错,不错,谁也说两句。”大家拥在一起,争相吟诵起来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桂子月中落,下一句……”

“天香云外飘!”

……

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文采,一个个涨红了小脸,天地间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现在请你们用四个字概括出桂花的特点。”老师冷不丁提出的问题让我们陷入沉思。

“艳!”“香!”“小!”“呃……”还有一个谁也想不出来。“尝尝吧”老师提醒。同学们捻起身上的桂花,含在嘴里,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喊道:“甜!”老师点头,笑眯了眼。同学们的脸上全都绽开了一朵朵桂花。

又逢秋日,又起秋风,又看桂花落,曾经的童年渐行渐远,只有那淡淡桂花香萦绕在鼻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