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左右)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5-12 12:09:20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描写建筑的作文300字左右)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一】

本书的作者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是一名英国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及散文作品《哲学的慰藉》以及新作《幸福的建筑》等。他1969年生于瑞士的阿兰·德波顿,他最早学的是法语,现在写作以英语为主,同时通晓法、德、西班牙语。 阿兰·德波顿作品总体的风格就是贯通。他的成名作《爱情笔记》就是对爱情这个领域的探讨,不过是以小说的形式而已。他的方法就是哲学、美学、心理学,用这些来关照不同的领域,这些领域无论怎么分,最终都是跟人的关系,跟人的幸福的关系。

本书《幸福的建筑》书中德波顿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些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并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细腻的描写中引起读者的思考。

本书主要有七个部分,首先是作者自写的中文版序言,开篇就对抛出了“美”的问题。 正如作者所说,“ 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我们情绪的变化,但是我们称赞一把椅子或是一幢房子“美”时,我们其实是喜欢这把椅子或者这幢房子向我们暗示出来的那种生活方式。 随后作者根据自己来到中国的所见所闻,提到了中国的现代主义与地域性问题。作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历史的国家,地域性与历史性是不可回避的。无法回避就应该仔细思考,地域风格应该是什么样?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曾专有过或始终锁定于一种风格。作者提出一个国家的.建筑特性就像这个国家整体的民族特性一样,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动地由其国土决定的。建筑的作用好比天气,单是阳光明媚的一个好天气不足以改变我们的精神状态。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古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她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行应该是什么样子。

随后的正文开始作者对建筑对于我们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虽说这幢房子对住户患的很多疾病束手无策,可它的每个房间却都见证了建筑所能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幸福。它不仅是个物质的而且是个精神上的庇护所。它一直是个身边的卫士。我们明白了建筑的意义以后,那我们应该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呢?作者首先从回顾西方古典建筑开始。懂得如何把建筑造得美并非一直都这么困难。在西方历史有所间断的一千多年中,一幢美的建筑就是一幢古典建筑的同义语,结构上要有一个殿堂的前部,有装饰性的廊柱,有不断重复的比例以及对称的立面。后面又谈到了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柯布西耶的萨福以别墅。现代人需要的就是一个僧侣的斗室,有充足的光照供暖,还有一个他可以眺望星星的角落,”科布西耶写道。当建筑工人完工之后,萨伏伊一家有理由确信,在这幢他为他们设计的房子里,这些追求至少是完美地得到了实现。

第三章中作者采用了细腻拟人的手法描写建筑。认为建筑是可以说话的——而且说得都是那些很容易辨别的话题。他们说的是民主或贵族,开放或傲慢,欢迎或威胁,对未来的同情或对过往的渴望。我们感觉到美也即意味着我们邂逅了一种我们对美好生活所持观念的物化和体现,与此类似,建筑如果让我们觉得讨厌,并非由于他干扰了一种私人的以及神秘的视觉偏好,而是因为他们与我们对何为正当之生存的理解起了冲突。

在第四章中,作者先开始描绘理想的家。一栋伟大的建筑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讲述从容、力量、平衡、以及优雅。而这些美德均非我们出于本性能够践行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一栋建筑超越我们的程度越多,就愈能激起我们的感动。 家的作用——无需崇拜任何神祗,一个家就能够帮助我们怀想起我们真正的自我。其作用并不逊于一座清真寺或小教堂。在接着的第五章中,又描写了理想的建筑应该是怎么样的。建筑没有任何一部分是丑陋的,它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或做错了大小,而美正是各部分协调一致的结果。建筑的不协调也同样存在于一栋建筑与其所处背景,地理,或年代之间的关系中。有秩序的建筑创造的那些归路性和可预测性的人造环境,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依靠它得到安置和憩息。归根结底,我们并不喜欢不断地惊诧莫名。

读完此书,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什么是建筑之美。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二】

对于一名学习建筑的人来说,懂得什么是建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些建筑理轮的书籍,例如《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程大锦),《拙匠随笔》(梁思成),《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这些书籍让我深刻的了解了建筑,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让我懂得了建筑的内在涵义。

常常有人把建筑和土木工程混淆起来,以为凡是土木工程都是建筑。也有很多人以为建筑仅仅是一种艺术。还有一种看法说建筑是工程和艺术的结合,但把这艺术看成将工程美化的艺术,如同舞台上把一个演员化妆起来那样。这些都是不全面的,不正确的。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这样给建筑下定义:建筑是一门技术科学——更准确的说,是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美术等相结合的产物。建筑上问题都必须全面综合地从工程、技术上予以解决。因此建筑师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除了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并认识适用的问题,使建筑与环境更加和谐,更加适合人的居住。建筑也需要用技术科学来坚固、经济的实现一座座建筑以解决这适用的问题。但是建筑更注重的是设计,建筑师本身就是一名美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决美观的问题,使建筑的外形更加美丽,更具有独特的美。这些需要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来设计出美的建筑。因此建筑师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建筑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美感,有良好的技术科学技能,更要了解中外的建筑历史和建筑特征。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建筑特点,了解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梁思成在《拙匠随笔》中讲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一)个别建筑,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译状伸展的屋顶。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有若干座这种建筑午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为要这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三)中国的建筑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房身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为主要结构。

(四)斗拱: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这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

(五)举折,举架。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七)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

(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

(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

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系的特征。这一切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中国的建筑了解了中国建筑的深刻内涵。中国悠久的历史有着自身特有的建筑特色,但是在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更多的将外国的建筑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特点相结合,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民族性更具有艺术性。

建筑最重要的是设计,在《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介绍了,如何设计空间,如何用点、线、面来设计空间。在《建筑:空间、时间秩序》在序言中就讲到了设计首先是一种意识很强的目的性的努力设计师首先必须把问题的现有条件详加整理,弄清来龙去脉,收集相关的资料加以消化。丹麦诗人兼科学家P。海恩这样说过:“艺术在于解决问题,当人们在解决问题以前是不可能有什么模式的。问题的形式就是答案的一部分。”建筑的形式都是有点线面三者共同构成的,因此了解三者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在书中较详细的讲述了点线面三者的几本特点,例如:

1、点能和它所处的范围之间,造成了一个视觉上的紧张关系。

2、一条线的方向影响这它在视觉构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一条垂直线可以表达一种与重力平衡的状态;反之斜线是动态的,在视觉上的活跃因素,可以使之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3、面首要的是识别它的特征和形状,它决定与形成面之边界的轮廓线。面起着限定容积界限的作用。面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

经过一个学期的读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理论知识,让我学到了建筑的真正涵义和其内在的美。让我对建筑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了解建筑。我们不仅要用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在读书中养自己的灵感。我相信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在书中我可以找到建筑的灵感,吸收其中的精华并用于自己的设计中,使自己的设计更加丰富。在以后的时间中多读书,更看书,充实自己的头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具有创作的灵感。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三】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系统的描述了作者在1978年所做的关于城市设计的实验,并为我们构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这套新的理论中,他们强调了一种整体性的创建。“创建城市整体性的任务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它不能单独靠设计来解决。而只有当城市成形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整体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显然,“最重要的是过程创造整体性,而不仅仅在于形式。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适宜的过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现具有整体感的城市”。同时,作者将这本书称作定义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的确,在我们分析欧洲过去城市发展的历程时,会发现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罗马等,都具有一种亲切的整体性,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然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规划似乎都忙于解决单个结构或执行法规的规定,难以产生有机的整体感。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一”来创造整体性的过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1、渐进的发展。任何建筑项目都不可过大,要确保一种合理的大小混合比,保证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2、较大整体性的发展。每个建设项目必须有助于在城市中形成至少一种更大的整体结构,它比起该项目自身要更大更重要。经营某项工程的每个人必须清楚的\'知道这项工程将试图帮助哪一种更大的正在出现的整体结构,并知道它将如何有助于产生这些整体结构。

3、构想。这条法则确定单个建筑项目的内容和特点,要求建筑是“由健全的现有建筑的构想中产生,而不是由头脑内的某个概念产生”,“每个项目都必须先被感受和体验,然后才能将其表达为一种构想”,即它是什么,建在哪?

4、正向城市空间。“每座建筑在其附近都必须创建既有机联系又优美典雅的公共场所”,保证行人空间、花园、街道、停车场由周围的建筑物形成,同时建筑的体量必须是简洁美观的。

5、大型建筑物的布置。“入口、主要通道、各建筑模块的主要分隔、内部露天广场、日照以及建筑物内部的运转都应与该建筑物在街道和周围街区的位置协调一致”。从而使得建筑的布置显得有条理。

6、施工。包括了两个层次的内容:建筑的总体和细部。就是说,要求建筑的整个施工和外观上形成整体性“,保证建筑构造和细部的完整特征。

7、中心的形成。这条细则如作者所说,目的在于解决不同规模真题的集合形状问题,它要求每个整体不但要自成中心,还要在它周围发散成一个中心体系。

随后作者对这些法则进行了试验,并与许多研究生一起,对旧金山高密集区进行模拟城市再设计。启动了一项涉及大约90种不同的设计问题的项目,包括仓库、饭店、渔用码头、音乐厅和公共广场。这种大范围的实验都按工程顺序一个个记录存档,并用楼层平面图、立面图、街道网络、立体投影图和按比例缩小的模型照片对各项工程如何满足这七条法则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为城市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完全新型的理论框架,极大地弥补了今天的城市所存在的缺陷。

强调城市的整体性,其实是强调一种系统性—系统内的因素之间都是紧密相关的。这个是最近一直的阅读的书籍的当代城市理论的共同方向,即:将城市作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来看待,将城市作为一种拥有多链接的网状结构来看待。提倡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建立和发展、更性的方式。这个应该和北京当下旧城更新的“微循环”是一致的。当代城市观点不是一种或者说不赞成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态生长,而是强调以一种更合理的、反而是更富有深层秩序和组织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是在强调一种更紧密合理的组织性。一种民主制度的组织性。

但是作者有一定的对于农业时代小型城镇的迷恋,这个会造成其一定的偏差。他的东西更适合进行小型区域的具体的城市设计,似乎还不能够被称之为一种整体性的完成的城市思想。

作者的设计组织方法、设计过程思路有个非常新的、好的东西:如何将个人的“拍脑瓜”创造纳入城市的发展中来,使城市更加富有人性色彩。

作者其实强调了个人感性创造的重要性,而且创造了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三权制衡民主国家体制的设计制度来筛选和融合这种创造力,而且作者还强调了将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为积极空间、芦原信义所谓的“p”空间的重要性。此外还强调了图底的紧密关系。城市开放空间成为了整个城市的足够的”粘合剂“,成为了组构元素,正是这些开放空间将一个城市一层一层的逐步组构起来。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四】

建筑只能“向我们暗示出某种情绪,我们的内心如果太过纷扰的话就可能对其视而不见。”所以,建筑的美,根本源于我们的内心。

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居所,它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当我们说喜欢一座建筑,尤其是一座私人住宅,其实往往表达的是对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与本国的文化背景、个人的经历和文化修养是紧密联系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区分出,宫殿和江南园林所代表的生活方式之不同。

因此可以看到,在中国“全面复制”西方建筑尤其是住宅,这类项目蕴含着多么巨大的风险。建筑所蕴含的那种生活方式,是中国人所不了解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就算我们对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一无所知,但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符号,很大程度上有着共同的感知反应。

曾经有人说过城市就是天堂在人间的模样。建筑,就是反映了人们对于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从古至今人们为建筑殚精竭虑,小到私家花园大到宫殿楼阁,付出无数心。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抱着“美”的理想,去建筑、去保护、去欣赏吧。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五】

每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中那一栋栋楼房时,我的脑海里便想起了那群可爱的人——建筑工人,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再平凡不过的工作了,但我认为他们正是因平凡而伟大。

以前在家里,总能听到从工地上传来的一阵又一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我向工地望去,只见一大群工人在烈日的曝晒下干活,顶着炎炎烈日,每天冒着40多度的高温辛勤劳作。我想,他们是伟大的,如果没有这勤劳的人,怎会有我们这美丽的家园?他们的腰弯了,我们的大楼耸立了。

在“头儿”的带领和明确分工下,工人们有的拌沙浆,有的搬运砖块,有的动手砌墙,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精力旺盛,皮肤大概是经常被日晒雨淋的缘故,呈现出耀眼的古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一道光泽。不一会儿,平坦的地面就建成了一堵墙。

太阳越升越高,它像要炫耀自己一样,把光猛烈地照射到大地上。小区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躲进了空调屋里休息,到处都静悄悄的,只有这群为生计奔波努力的人们还在忙碌着,仍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

我曾经在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场合听见人们嘲笑工人的声音。我心里暗暗为他们打抱不平:如此令人尊敬的人,怎么可以对他们自食其力,本本分分的行为感到不屑呢?建筑工人的工作的确很辛苦,他们这都是为人民做贡献,他们真棒!

建筑工人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简陋工棚,他们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一幢幢漂亮的高楼,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美丽的大桥,把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气派。

太阳终于要下山,小区里的人们都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来散步乘凉。这群建筑工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有说有笑的回家去了。

明天,他们的身影又将准时出现在小区里。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六】

这是建筑学本科的教材,其实原本无甚可说的。读大学的时候,这本书对我来说无限枯燥和无聊,可毕业之后,这本书我又读了三遍。之所以将她列在弗兰姆普顿《现代建筑》之后,是由于在《梁思成全集》的第六卷《清则例》前言中,读到林徽因大师的观点:学古建的人应该先读《清则例》,后读《营造法式》,因为清代建筑遗存更多,社会、文化、技术状况也更为我们所了解,先学清代木构是更容易透彻的,随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唐宋木构,也不会因失于材料紧缺而茫然失措。

今天,我绝不相信陈先生的《外国建筑史》反映了他在西方建筑研究上的全部深度,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入门教材,也是中国对西方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之作。鉴于这一深一浅双重身份,她并不适宜学生自学,而是需要在恰当的指导下学习的。

举例来说。书中对古埃及金字塔用石头、两河流域中下游用土盖房子、以及巴比伦建筑绚烂的马赛克源头剖析得极其清晰:埃及为什么用石头盖房子?因为他们缺少成材的木材;但埃及早在公元前四千纪就烧出砖了,为什么不用砖?同样因为缺少木材作为燃料,他们的木材都要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叙利亚平原进口,成本很高……为什么两河流域中下游用土?因为他们既没有木材也没有石材,土怕水,所以用贝壳或沥青来防水,早期的贝壳是可以作为货币的,当然很贵,那沥青呢?沥青怕太阳晒,于是用陶钉插在沥青面上遮阳,贝壳以及不同温度下烧出来的陶钉都是色彩斑斓的,所以巴比伦的马赛克如此多彩……可惜的是,本科的时候我除了在年代、建筑师及重要建筑的文字下划几条线之外,从来没有注意过上述内容,以至于在大五准备考清华研究生之际重读,就如读一本从来没有翻过的新书——也就是在读完这本书与《营造法式》之后,我也实际上放弃了读清华的念头。

如果要说需要补足的地方的话,《外国建筑史》中对哥特和巴洛克时期建筑历史的描述比较宽泛,而国内关于这两部分的书至今仍是极其匮乏的。好在国家图书馆里有两本关于哥特建筑和一本关于巴洛克建筑的经典英文著述。可参照补足。但仅作为入门打底的书而言,上述两部分也是足够的。

读法:先以最快的速度略读一遍,将时代—年代—人物、建筑—典型评价做成列表,这个框架对接下来的精读非常重要;分时代详读(介于略读与精读之间),尽可能找到书中提及的建筑的清晰图片和图纸,以第一步的框架为基础建立图库,从视觉上熟悉这些重要的建筑;精读,这时可以不必再过分分神去留意那些年代、人物和建筑样子的问题,仔细读陈先生的论述,当然,书中的观点都是提纲挈领的,不可能以专论的精度去推敲,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专门研究,都一定会出现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观点和线索,而陈先生的这部总论,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参照系。

最后,将来打算做理论研究的同学应该找书中提到的历史典籍来读一读,如《建筑十书》、《论建筑》、《建筑四书》等等,第一本高履泰出了中文译本,后两本国内有英文版。无志于理论的同学则不必。

山丹建筑作文300字【七】

《负建筑》,英语翻译“defeated architecture”(虽然原文是日语,但可以通过英语译名更好理解)“被击败的建筑”。中文翻译成“负建筑”,似乎更多了一层意思,显得意味深长。负既是胜负的“负”,也是正负的“负”,似乎也暗示着作者将提到的是一种与当下流行建筑形式对立的观点。

《负建筑》一共三章,第一章:分割、批评、形式;第二章:透明、民主与唯物论;第三章:品牌、虚拟、圈地运动。整本书是很多文章的集合,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每篇文章也关注不同方面,但始终有一种共同的暗语:现在的建筑是失败的物。作者对于现在建筑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序言开始,书中包含的内容就极其丰富,隈研吾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也不仅仅是设计,他所思考的是现在整个建筑业面临的问题。《负建筑》从序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悲观的情绪。1995年以后那段时期是个多事之秋,大地震、911事件、奥姆教(日本的邪教组织)恐怖主义活动等广泛影响社会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建筑领域的大事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事物。

“大地震使得建筑物及其脆弱的一面暴露无疑。这里所说的脆弱并非指建筑的物理属性或结构属性,而是指其私有属性。正是建筑物的私有属性决定了它是脆弱的。地震中受损失最惨重的正是那些用贷款购置了房产并因此拥有了私房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深受20世纪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影响的、勤勉工作的工薪阶层。这一部分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家,甚至还要负担起双重的住房贷款。”

这个观点书中多次提到的,尽管现代主义利用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扩张了其影响,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两者实质上是互为关联的。地震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也同时动摇了现代主义。

“建筑这个东西或许是全社会的矛头所指。”人们讨厌建筑物的缘由可以有很多:

1.建筑物的开发商和建筑师都愿意把建筑物建的更醒目更招摇,建筑的益发庞大,而且视觉效果比实际更大。越大越招人厌恶。

2.建筑物消耗大量资源,且这些材料都无法回归泥土。

3.建筑物的不可逆性,不喜欢或者不满意的建筑一旦建成,会长时间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诸多痛苦。

这三点是建筑负面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建筑的长处。由于社会与建筑业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物已经供大于求的今天,建筑业仍然没有受到抑制,相反政府还出台了很多刺激性措施。虽然各地都出台了多种关于建筑物的规范和规定,作者指出这些都只是对建筑物外形有了约束,但对建筑行为本身没有限制。“进而言之,相比于建筑物本身,社会更需要的是建筑行为。”不仅仅是建筑业本身的规模大幅度增加,社会同时也需要建筑业带来的很多相关产业:家具、家用电器、私家花园等等。

作者提到了两种激励性措施,一: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政府财政行为。针对一战后住房紧缺的问题,欧洲国家有计划的建设公共集体住宅;美国则积极鼓励民众建设独立的私人住宅,唤醒和激发个人的建筑。美国的住房政策卓有成效,背负房贷的人们为了偿还房贷成为房奴,努力工作;而且有房贷的人在政治上也有保守的倾向,有利于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因为各种原因,确定建筑是需要被建造的。而建筑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没有人更够严格控制。通常人们认为把从建筑建筑物区别于周围环境是必须的,建筑应该独立于周围环境,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今天。一个建筑项目确定后,先划分用地范围,区分于周围土地;其次设计平面,进行建设。这两次分割使得建筑非常大且惹眼。对此,作者提到了建筑和空间结合的观点。“土地是无法分割的,它绵延不绝的像四周延伸,就土地而言,大小这种说法没有意义。从大的范围来看建筑或许也可以像散落在地上的花瓣或小石头,成为赏心悦目的东西。”

在物质方面,建筑物应该同周围事物统一起来的。作者把那种使用重新变回泥土的传统材料(文中提到一种南美的土砖)的做法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施工方法说成是怀旧,因为真的是这一技术彻底推翻了建筑就是物质的浪费这一建筑定义。因为它,建筑也许就不会再浪费物质;因为它,建筑也许会使物质再生;因为它,建筑也许会成为物质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书中有多篇文章谈到现代主义建筑,作者观点的关键词是“建筑商品化。”在这个时代,建筑成为了一种商品,一种普通大众也触手可及的商品。在日本甚至出现一种现象,越来越

多的广告代理参与到建筑这个领域。在面对“建筑商品化”这种经济问题时广告商才是专家,他们有远远超过建筑师数倍的知识和技巧,他们充分利用广告、宣传手册等媒介来展开工作。最初,广告代理商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促销宣传来参与项目;慢慢的广告代理商开始自己策划、拟定新的建筑项目,似乎成为了建筑界的主角。最后出现一种模式,广告代理商选定建筑用地,决定建筑性质、规模、目标销售群体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建筑师沦落到了广告代理商的包装人的位置上。建筑师要做的只是把这些已经设定好的建筑群加上漂亮的包装纸,标上“由某某建筑师设计”的署名。在“建筑商品化”的现实情况里,这种做法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确,作为商品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易懂的视觉表现力,必须有一种让人一看就为之心动的包装,很多时候人们关心的不是包装背后的事件,而是包装的强烈视觉表现力。

如果说“建筑商品化”就是现实环境,那只有识时务者才是俊杰了。作者评价现代主义的两位大师柯布西耶,密斯就是因为看清楚了这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才取得最终胜利的`。人们通常对与商品的理解:商品必须是可以移动带走、独立的东西,所以建筑需要和环境分割开来,这样人们才能把建筑作为商品接受。对此,作者认为大师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风格派设计的建筑更通透,使得“生命的红色液在空间中流动,空间是动态的。”但是风格派没有考虑过将自己的作品商品化,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是高于社会的艺术,作者认风格派在这点上表现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幼稚。艺术和社会只能通过商品化,才能建立沟通,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像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早就用底座或画框将其明确独立出来,建筑也面临这种问题。当然柯布西耶、密斯成为现代主义的胜利者,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将作品商品化,另一重要原因是新技术。柯布西耶和密斯首要考虑的就是表现出先进技术,与表现空间流动性的相比,他们更看重介绍新技术。战争理论被运用在建筑上,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简单敏锐的东西战胜复杂脆弱的东西,就是这样。

按隈研吾的说法,柯布西耶和密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主义大师可以归纳为为4个原因:

1.一战以后,百废待兴,住宅建筑紧缺(当然这点对于那个时代建筑师都是同样的)。

2.两者都善于运动新技术,且及时地表现新技术。

3.两者对于古典思想都大加批判,并将这种批评贯彻设计始终。

4.两者都注意到了将建筑商品化,迎合了中产阶级的需要,积极取悦成为了慢慢成为主流的中产阶级。

我们可以从这4个原因解读大师的作品,虽然也并不准确,但隈研吾的思考角度确实让读者有一种“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的感觉。

长城下的竹屋修建以后,隈研吾在中国的人气大涨,很多杂志都喜欢刊登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作品拍摄效果很好,图片非常吸引人。书中隈研吾在谈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民主主义理想时,提到了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赖特其思想深处无疑是民主主义的,证据就是他注重自由而动态的空间,赖特不断追求不限制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但是同时赖特又十分清楚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照片要传达出动态效果的局限性。要在照片上传达动态空间的感觉很难,人们只有在看到屋顶上向外伸出的大屋檐的时候才能察觉到空间是动态的,于是赖特反复使用悬挑这个要素。再加上拍摄时透视效果,照片更一步加强了悬挑屋檐在空中伸展的动态。赖特在立面上也做了尝试,他墙上加平行的装饰,使得照片可以夸大平行的动态。

照片这一媒介影响了20世纪建筑的设计的发展方向。作者并不认为追求民主主义的个人和媒体世界之间存在矛盾,但是同时也指出有时媒体通过炒作某人,会使得以这个人为象征的整个团体都忽略自身的缺陷。相对的,有些在极其优秀的作品也正是因为无法通过相片来表达空间的舒适感,无法获得“权威颁发的、二元视觉的原因证书”,这些不奢望媒体炒作的作品,自然就很难受到权威的好评。

不过事实就是这样。“在空间方面,媒体炒作已经被看作是认识空间存在的必要条件。就这样,某些适宜上镜的特点词汇,诸如“悬臂”、“护墙板”等等,风靡了整个世界。”图像反过来影响了建筑,建筑师为了能获取更好的二维图像,刻意使用这一些要素。作者得能出了这种结论,当然在他自己的设计中也有考虑建筑形态是否适合媒体来拍照,空间是否适合媒体来拍照。

整本书收录很多文章,内容很丰富。其中书中还提到,最近十几年,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作者将这些荣誉归功于日本那些大型综合建筑公司不遗余力的支持。“一切文化活动都离不开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但是我觉得更多是日本建筑师的一种自谦自省,日本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细致,和自然材料的运用确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