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8 09:38:32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一】

草儿顶着露水迎接太阳升起时所散发出来的清香,花朵含苞待放时抑压不住的芬芳。它们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正是大自然给予的芳香,这芳香正是我幸福的味道。

清晨,校园里最先收到太阳的礼物的便是那棵高大的银杏树。金黄的日光慢慢地射在它身上,小巧的银杏叶们一摇一晃的,使得整棵银杏显得毛茸茸的`,可爱极了。我站在它的旁边,抬起头凝望着它的顶,享受日光打在脸上的温暖,嗅着一股莫名的清香。我想,这便是幸福的味道了。

放眼望去,一墙生机勃勃的爬山虎互相打闹着,推挤着,整面墙都被这样充满活力的绿占据着。微风轻柔地吹过,这些小家伙们无奈地动了动。风吹向我了,风吹到我了!我嗅到了伴随着它而来的清新,这是与众不同的味道,有点儿甜,有点儿涩涩,但我心中却感到一股粲然。我想,这就是幸福的味道了。

蹲下身去,把脸凑到花朵附近,贪婪地吸着它们散发出的芬芳,它们也是无私的,它们使头微微高昂,尽量让那芬芳散的更远,看着它们那无忧无虑的笑脸,吸着它们给予的芬芳,我沉醉了,我想,这就是幸福的味道了。

铃声响起了。

我该去上课了。

再见,我亲爱的银杏;再见,我可爱的爬山虎;哦,再见,芬芳的小花朵们。

谢谢你们给予我的芬芳与清新,这种香甜的味道,是大自然的味道,这种味道带给我欢快和舒畅心情,更让我感受到了那勃勃生机,这种味道一定也就是幸福的味道了。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二】

记忆中,厨房总是弥漫着阵阵饼香,眼前浮现奶奶布满皱纹的清晰笑脸,从她为我制作的一份份松饼中,我看见了她对我的疼爱。自五岁开始,奶奶的松饼一直是我最 钟的点心,不仅口感细腻,还蕴藏着浓厚的祖孙情。每当回老家探望,我总爱盘腿坐在莲花池畔,嚼着、品尝着那股恬淡的焦糖味,轻咬一口,蜂蜜甜腻的滋味在我的味蕾上跳动,我一面欣赏剩余松饼上的大小方格,一面陶醉地望着奶奶在厨房中穿梭的身影。

乡下的夜晚,神秘又多变,奶奶陪着我,一遍遍的和我温习了一个个童话故事,顺便倾听远处传来的蛙鸣,不时两人共享一片松饼,我那时才发现,奶奶真的老了!那双手上一条条皱纹,是岁月的足迹,而那一脉脉青筋,是年轻时劳的印记,还流着一段段酸甜苦辣的回忆。

然而有一天,奶奶走了。望着墙上泛黄的遗照,我仿佛听见自己心碎的声音,我奔到了莲花池畔,清水岩边的莲花开的嫣红,浓墨渲染的笑颜甜美,却掩盖不了我心中的迷惘与忧伤,我泪了,在水面渲染开的仿佛是我心中最深沉的`孤独,而那难忘的松饼味,也随着奶奶永远离开我了。

如今,我年岁渐增,小时候的回忆有如山上的岚雾,在倏忽间聚拢,又在须臾间消散,但是令我永生难忘的,仍是奶奶松饼中幸福的味道,不少个夜晚,我仍会回莲花 池畔,一个人阅读,有时随余秋雨游历古迹,有时随三毛进驻沙漠的饭店,有时随龙应台轻唤亲爱的安德烈,想起了奶奶,就仿佛望见洋面上波光粼粼、初日升起时的晨曦,而她──正透过无垠的星空──默默守护着我。

香酥的松饼味是我童年最美丽的记忆,而奶奶用她的爱,为我的人生镌刻了亮丽的碑碣。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三】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四】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五】

幸福,是花儿的芬芳,是蝴蝶的翅膀,是蒲公英随风飘旋的感动。

——题记

幸福,像爱的感觉……

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母亲十月怀胎,把我们降生在这个美好的花花世界,让我们细嚼母亲的伟大,是因为爱。“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此刻,我只想对您说:爱你!

母亲的爱,是甜蜜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古今中外多少人为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所震撼心灵。朋友,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如果你觉得郁闷,你可以和她去踏青,她绝对会和你尽情地疯一回,让你发泄;如果你感觉烦恼,你可以向她尽情地倾诉,她会静静地倾听,然后为你排忧解闷……

朋友的情,如同纯净水般纯净。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作连理枝。”多么坚贞的爱情!小两口可能会因一些鸡毛般的事吵得不可开交;也可能转眼间就坐在电视机前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蛋糕;也会可能因为工作问题而相隔,苦苦相思;又可能因为看到自己的伴侣为一个女孩做事而在心里冒出酸泡泡……

爱情的味道,像是百味瓶。

幸福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可以感觉雨水;幸福更像是经雨水洗涤后的天空,被太阳照射过后,托出的七色彩虹。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六】

陶老师在报告中常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作为教育记者的陶老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见之事所闻之人告诉听众:教师的生命成长靠读书,教师的终生幸福靠读书。他在报告里讲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故事,取例之广,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老师,无论你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偏僻乡村,无论你是语文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你都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每一个听众产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动:“如果我也能象他们一样读书写作,是否也能体验到‘教学如有神’的快乐?”是的,陶老师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你愿意摒弃浮躁之气,静心读书,你就能触摸到“幸福”,与“幸福”亲密接触。

以教师的幸福写作文【七】

利用假期我有幸拜读了现代教育先行者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陶继新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丰厚的文学素养、诗化的语言、丰富翔实的资料以及对教育的一种忧患意识,深刻地阐述了读书教学相得益彰,以及读书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使老师们走向终生幸福的文化之旅。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幸福的学生,有幸福的学生,才有一个民族幸福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探讨教师幸福人生达成的小书,有着厚重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给了我很多启示:做为一名教师,幸福感在哪里?书中从三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境界。我感触尤为深刻的是第一部分,即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第一讲《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第二讲《读书走向:取法乎上》;第三讲《诵读内容:古今中外经典》;第四讲《疏离浮躁,淡泊名利》;第五讲《读书教学相得益彰》;第六讲《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第七讲《读书与思考同行》;第八讲《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第九讲《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这九讲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要做文化的拥有者和代言人。这是陶继新先生在书中倡导的。以读书来完善人格,以读书来实现文化的储备,以读书来焕发生命的光彩。陶老师特别提到读书的三个境界,“贵在坚持”、“形成习惯”、“达到审美”,当读书不再是被迫的,而是生活必需和一种享受,我们就有了足够宽阔的安顿心灵的广阔空间和运用自如的智慧储备,工作将是厚积薄发的激情释放,生命中充满了快慰与喜悦。如果我们能潜心读书,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让“文化不断为你增值”,那你就会成为你所在单位的优秀分子,甚至是更大范围的教育名人,不但不用再去考虑那些职称啊,职务啊,调动啊等乱七八糟的事,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快乐体悟。更为重要的是“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这是从教师的生存必需来说的,教师离不开读书。

教师应该读什么书?既然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陶老师的回答很清楚,那就是“取法乎上,读古今中外经典”。读书应有所选择,经典能不断滋养人的精神和心灵;而非经典的书不但不能滋养生命,反而会损害和破坏已有的文化积淀,产生负面作用。所以读书要“有舍有得”。舍弃那些三流的“下品”,选择那些一流的“上品”。

教师已经从事了自己选择的职业,完成了人生的基本定位。就应该以及“专”为主,努力在自己研究的范围内做出成绩。物理教师可以重点阅读物理学家的经典著作;化学教师可以重点阅读化学家的经典著作;生物教师可以重点阅读生物学家的经典著作;而语文教师则比较适合阅读文质兼美的.作品,如《诗经》、《史记》、唐诗、宋词、元典、四大名著……边读边研究,常会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新的风景的,只有做到深入思考,不断探究,才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如果教师还像学生那样进行广泛阅读,除阅历外,其它很多方面恐怕没什么优势可言。

教师怎样读书?简单地说,怎样读书就是读书的方法和原则。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读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知道怎样读书。有的人会说读书谁不会?我也曾这样想,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读书还真的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否则你也读了不少的书,怎么效果并不明显呢?并没有从根本提高你的生命质量呢?恐怕与读书方法和原则把握不准不无关系吧。

首先读书得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古人云“教学相长”,这学就包括读书。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时间,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师只关注教材文本与教参文本,“没有超越教材和教参的属于自己精神文化的东西”。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级教师的我们原封不动地拿来,可课堂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破绽百出。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不够,不能尽得其妙矣。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由于读书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和思想,就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无论是特级教师沈红旗,于漪,还是教坛新星韩兴娥,苏静都是把读书与教学联系在一起,用深厚的文化素养来滋养教学,从而使他们的教学也登堂入室。

其次读书要和写作结合起来。用陶老师的话说就是“让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写是相互促进的。大量的阅读能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时常练笔则能更快更好更多地内化阅读的内容,二者相互作用,使阅读更有品位,使写作更有思想和深度第三教师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提醒大家读书不能看热闹,要学会思考。陶老师认为,“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只有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让阅读深入我们的内心,渗入我们的灵魂和液,这样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阅读。

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深深地启发和激励着我,坚定了我与书终生为伴的信念。我将在“流淌着智慧的光华,摇曳着思想的要义”的经典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宽生命的维度,寻找生活的幸福。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