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以年俗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作文)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以年俗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6 14:42:36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以年俗历史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作文)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一】

年味是什么呢?年就是新年。

年味是什么呢?在人民的眼中,年味就是一家人吃饭团圆饭,大人们给小孩发压岁钱、放鞭炮、拜年等。

在我的记忆里,年味已经成很遥远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在过年前,我们一家人都会合力把家里的一切打扫干净,这么做都是因为要扫去坏的运气。之后,就会去商场进年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要去晒咸鱼干,妈妈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的黄鱼,用盐泡鱼,再加一大堆的香料下去涂抹,后就经常要拿出去晒一晒,就大公告成。之后我都会帮妈妈手去送些咸鱼给亲人们。每一次,闻到那咸咸的咸鱼就知道要过年,这就是年味。

过年前,还要得把家里打扮成“红堂堂”,当然就是要贴挥春。贴挥春时,先要选择一对漂亮又有意头的。然后把联放在桌子上,把糊在背上涂上对联。但贴对联是都要小心又要开心,因为嘴里要唱着新年的歌,一边要贴对联。瞧,贴对联是多么开心啊!

在家里,不必说奢求些高贵的玫瑰花,也不必说要放些高雅又气质的百合花,单是朴素清香的水仙花就能飘满整个屋子,春意融融。闻,清淡的味就像预说春节的热闹。

光阴似箭,昔日春节的热闹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似乎是一块白白的冰,在回忆里不知不觉地融化掉。

而回忆的年味是什么呢?回忆的年味就是咸咸的黄鱼味,是贴对联的唱歌声,是清淡而又朴素的水仙花味。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二】

西安是我的家乡,是陕西的省会城市,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古城。

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物有古城墙、大雁塔、钟楼、鼓楼等很多名胜古迹。

白天的古城墙像一条长龙围绕着西安市,每当夜幕降临,城墙就亮起来了,有灯笼、大射灯、彩灯、龙灯,把整个西安市勾画出清晰的轮廓,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大雁塔高约几十米,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大雁塔南广场有《西游记》里唐僧的青铜像;北广场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每当喷泉开始时,喷泉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千姿百态,忽高忽低的水雾高几十米,把古老的大雁塔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

钟楼、鼓楼更是美妙无比,鼓楼上有几面大鼓,钟楼上有几口大钟,看起来好像全是木头建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它们名字的.来历吧!

西安的小吃更是多种多样,最具有特色的有羊肉泡馍、美味可口的肉和汤,泡的是锅盔馍,馍泡的越小越好,还有米线、凉皮、裤带面……更是美味无比。

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西安来观光旅游,热情好客的西安人一定盛情款待您!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三】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传统的节日,它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更由此诞生了很多民俗。春节期间陕西各地民俗也在西安亮相,包含剪纸、泥塑、戏曲、美食等。

过大年,看大戏”,对老陕来讲,能在自己村里听几次过瘾的秦腔才是过年中最幸福的事情。秦腔起于西周,成熟于秦,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春节期间老百姓最喜欢听的秦腔剧目是《龙凤呈祥》、《劈山救母》、《王宝钏》、《慈母泪》、《周仁回府》、《玉赏春》等。

凤翔泥塑鸡曾作为吉祥物亮相央视春晚。生肖泥塑是人们在新年期间非常喜爱的装饰品,拙朴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非常有年的味道。大唐芙蓉园灯展中,有凤翔泥塑为元素设计的灯组,向游客展示陕西人民的生活百态,带领游客深刻感受百姓生活幸福祥和。大唐不夜城的“现代唐人街”,一路逛来,你可以看到长安泥塑、剪纸、面花、木版画、草编、皮影等。

贺新年,敲锣打鼓是最传统,最热闹的欢庆方式。今年春节,你可以从“西安年·最中国”的活动中看到具有陕西特色的锣鼓。其中有来自中国腰鼓之乡安寨的腰鼓,还有洛川蹩鼓等。

在西安过年让我回味无穷,我喜欢西安!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四】

当你的耳边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时,那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到了。北京要泡腊八蒜、乐山要吃饺子,西安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介绍西安过春节吧。

每到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从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辟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吉祥、幸福。

每到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是从吃连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们则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之情,又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每到春节时,最让孩子们开心的就是发压岁钱。但拿压岁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必须磕三个响头,给长辈说几句祝福的话,这才能得到压岁钱。

每到春节时,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这里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擦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是谐音。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暴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点。

西安的春节还有许多习俗,如: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不能扫地;正月十五逛庙会;有些日子还有扭秧歌儿。

西安春节的习俗说也说不完,就等你来看。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五】

我的家乡城固在陕西省汉中盆地中部。今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阔别了三年的城固家乡过年,家乡那边过年有什么习俗呢?让我给你一一介绍吧。

每到年二十八和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动手做年糕和饼。年糕和饼都是用糯米粉做的,只不过年糕没有馅料,而饼的馅料就丰富多了,有芝麻、花生、椰丝和白糖,味道香甜可口,妈妈告诉我预示着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年糕呢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到了年三十早上,家家户户都要鸡拜神。中午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饭后开始贴春联贴门神,红红的春联真好看。我发现家里还摆着一把带叶子的红萝卜,问了爸爸才知道原来是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晚饭后小孩子洗澡换上新衣服,大人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小孩子放烟花,大人们聊天,一直等到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大年初一。早饭吃素,然后到邻居家串门。大年初二到初七走亲戚拜年。最热闹的要数元宵后的正月十七游神活动,当天连外出的人都会赶回来参加。“神灵”由小伙子用轿子抬着挨家挨户依次巡游,每到一家所有人都要出来拜,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这就是我城固家乡的过年习俗。同学们,你们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来和我分享交流吧。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六】

春风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伸他的腰,抖起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

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真巧!这个年有雪!

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一切都银装素裹,我的心灵回荡在雪白的世界里,只有被雪球打到才转过神来。

火药味,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当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这个年有味儿……

餐味,夜,真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一般……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水饺、烤鸭、烧鸡……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给力。

我们的传统年俗作文【七】

新年到了,为了让新的一年过的圆满,过的红火、吉祥,各地的人民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说起过年,辽宁省是最热闹的了。每当过年,每家每户都要在大年三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广东省过年的`方式极为有趣。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我的家乡红安县过年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大年三十团年饭在早上吃。天还没亮就要开始准备丰盛的团年饭,年饭必须有鱼和肉丸子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肉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祭拜完祖先全家就要一起来吃年饭,大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热热闹闹。谁家要有喜事的话都会安排在年边上,趁着全村人都在,聚在一起庆祝相当的热闹。

还有……

总之,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我们的中国年,让我们衷心祝愿这民风民俗之花永远绽放,带给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