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华为创新作文素材简短)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华为创新作文素材简短)

更新时间:2024-05-26 19:36:30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华为创新作文素材简短)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一】

“执行力”或许就是这本书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说到执行力,我有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当时是5.21,5.20我刚结束考试,我都想好了21号要跑5km,可是在下小雨。我发了票圈说等到晚上九点半,要是没有人跟我一起去跑步,我就自己穿着雨衣也要跑完。我看着这本书谈到执行力的部分,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等到九点半,我自己难道不可以吗?所以我换了衣服就去操场跑步了,的确之后也没有人愿意在下雨天跟一个神经病一起去跑5km。不过我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积压了很久的坏心情得到了释放,洗了热水澡,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二】

兴趣只有得到自由的发展,才能变为终生不渝的志趣。

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

个人的兴趣应遵从社会的需要。

兴趣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兴趣需要慢慢培养,而不能强加。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兴趣有好坏之分。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三】

人们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常常需要让自己忙碌起来,似乎只有忙成一直旋转的脱落,才能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和被需要

这一周周末好不容易得了空。这周结束了两个pre,培训不进行,只有下下周的一次展pre+期末的一篇整理性的文章,6.16六级刷分。但是结束了上午的课,我满脑子都是:明天上午整理什么笔记,看什么书,记哪里的单词,听哪个听力……5.20前准备考试的那段时间过得真的太辛苦,看点书,练听力都放佛是奢侈。本月的计划我没有完成,没有做到自己规定的运动频率、要看的书、电影也没有看完。赶着做这个赶着做那个。

我看到“忙碌综合症”这个词的时候,就买下了我回家的高铁票。高铁回家只要半个小时,这周不回家之后就不可能回家了。我当然可以现在就做下周的事情,但下周还会有下下周的事情,此时不回就只有七月中旬结束了所有考试才能回家。就当给自己一个借口放一个假,我要回家过儿童节啦~只有在爸妈面前我才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儿童,我才可以不要脸地向爸妈要儿童节礼物。

关于华为的作文论点【四】

1.人生的五把钥匙

2001 年 5 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 5 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 5 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 4 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 其他的. 4 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目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 9 分的题上得了 5 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 1 分。同桌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这道题通过 E-mail 被发回国内。这位学生在邮件中对同学说,现在我已知道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凡是回答这把钥匙的,都得到了这位大富豪的肯定和赞赏,你们是否愿意测试一下,说不定从中还会得到一些启发。

同学们到底给出了多少种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据说有一位聪明的同学登上了美国麦迪逊中学的网页,他在该网页上发出了比尔·盖茨给该校的回函。函件上写着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人生的五把钥匙都值得我们孜孜以求,但是财富、幸福、荣誉、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人生奋斗的回报和结果。只有兴趣是你最早必须带上的钥匙,有了它,也许你就会找寻到其他四把钥匙。

即使是比尔·盖茨,当初的创业和冲动,更多的是出于兴趣,而不是为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只是高明的比尔·盖茨更善于利用这把钥匙,比任何人更快、更高地找到了财富、幸福、荣誉、成功。

2.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 1970 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