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打年糕的作文300字)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打年糕的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2 18:16:42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打年糕的作文300字)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一】

年糕年糕年年高,白白胖胖真可爱。早就吃过年糕的美味了,可却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嘿嘿,余姚日报小记者夏令营一日游活动,让我找到答案。

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我在水中捉了小鱼,欣赏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叶笛表演,看见了巨大地水车和他创造出的彩虹,还和伙伴们在水上乐园快乐的嬉戏……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制做年糕的过程。

经过对两位高手伯伯的询问和认真的.观察,我才知道做年糕的时候,先把米浸泡在水中,一段浸泡时间后,把“米胖子”放进大锅里面蒸,烧啊烧啊,“白胖子”兄弟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变成了一大锅米饭,然后把米饭放进特质的容器里敲打,越敲这个米饭越黏,渐渐地变成一个大米团,一阵又一的阵香味也飘进了我们的鼻子中,大家都忍不住流出了口水,真想一口气把它们吃个精光。

米团打好后,两位伯伯就现场用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圆的“年糕团胖子”,细细长长的“年糕条先生”……我们都饿狼似的猛扑过去,抓起年糕就往嘴巴里塞,边吃边不由自主的说:“年糕实在太美味了!”

快乐的夏令营活动,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年糕的美味却还久久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二】

儿时的.我最喜欢看太太(是指奶奶或爷爷的妈妈)晒年糕。这个年糕是从一年元宵节开始晒,到来年元宵节时才能享用,而且这期间还需要时不时地将它拿出来晒,温度也要恒定,不能过高或过低,所以太太待(特)地留了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晒和存放年糕。

晒完的年糕十分坚硬,你找一个壮汉,他都不一定能掰开。晒完的年糕颜色洁白中又带上了一点微黄,晒完的年糕由于一直贮存在恒温的室内,所以它还透着一丝凉意。

每当太太在来年元宵节时将它们铺在门前晒时我总爱去捣蛋,我钟情于站在年糕干上脚底传来的丝丝凉意,这时要被太太看到了,我肯定会被追着满院跑。当然,虽然太太身体健康,但也跑不过我,因为我总会东窜西窜,跑到隔壁邻居家避难,大家也都会将炒好的年糕塞给我吃。

最喜欢的就是螃蟹炒年糕了,我们老家因为在舟山群岛上,海货自然也就更丰富更新鲜,我们总爱将梭子蟹切成四块裹上面粉和年糕一起炒,说上去做法很简单,其实不然,对火侯的掌握是这道菜最重要的部分,火候过了螃蟹就烧老了,肉质就不嫩了,而火候少了,年糕又炒不熟。所以能把这道菜烧好的也只有我舅舅,舅舅在外地做生意,是个商人,虽然工作很忙,但每年他都会回老家烧这道菜,喷香的年糕味伴着浓浓的蟹香飘满了我家。这时我们总会请左邻右舍来尝尝。太太总会自豪地说:“还是我孙子烧的最好。”

“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又响了起来,交织着家家户户团聚时的欢声笑语和浓浓的年糕味,回荡在整座岛上。

家乡的年糕,那金黄色的佳肴将是我永远的记忆。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三】

时间的脚步走得飞快,转眼间,我们已经站在羊年的门槛上。随着羊年的临近,年味渐浓。在乡下,打年糕是每家每户过年的习俗之一。今年,我有幸和爷爷奶奶一起打年糕。打年糕要分几个步骤,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步:装米粉

在打年糕的前一天,爷爷就已经把糯米碾成了糯米粉,并且准备好了蒸笼。打年糕开始了!奶奶先在蒸笼上铺上了一层布,然后,拿起碗舀了满满一碗米粉,倒入了蒸笼里,再把它弄弄平。每个蒸笼里要倒四五碗米粉。

第二步:蒸米粉

在蒸米粉之前,先要把大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把蒸笼放到大锅上。再在蒸笼四周,围一圈草绳。奶奶把火烧得很旺,这样,米粉很快就蒸熟了,颜色从白色变成了米色。

第三步:打年糕

奶奶把蒸熟的米粉放到桌子上,爷爷拎起那块布的四个角,用力一翻,把米粉翻到了桌子上。爷爷把那团米粉揉来揉去,揉得均匀一些。然后,爷爷把米粉分成两半,一半给我。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在桌子上揉起来,左揉揉,右揉揉,前揉揉,后揉揉。米粉被我揉得很有韧性了,已经变成了年糕。我又学着爷爷的样子,把圆圆的年糕压成扁扁的,年糕就这样打好了。

第四步:装饰、点花

我们把做好的年糕放到匾里。奶奶又拿小一点的年糕做出了鸡、鱼、元宝。一块年糕上,中间是鱼,两边是元宝,另一块年糕上,中间是鸡,两边也是元宝。这两块年糕是用来过年的。其他的年糕上就不用做东西了。奶奶又教我点花,用几根稻草做成的花,蘸上红色的颜料,点在年糕上就可以了。

我和爷爷奶奶通力合作,终于把年糕打好了。在打年糕的间隙,我还吃了个打糕圆子,中间放了白糖,味道真不错!

这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谢谢爷爷奶奶让我留存了这样一份对传统过年习俗的美好回忆!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四】

打年糕的第一步,就是要选米,米要选用上等的圆粒糯米和籼米,以7∶3的比例搭配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瓦陶水缸里,加水浸泡。在浸泡的过程中,要对缸中的米进行观察,根据天气的状况来决定浸泡时间长短,短则一两天,长则三五天。等到缸里的米水开始泛一层白沫了,便要捞出原米沥干,再用大竹筐挑到溪流中淘洗干净,以备磨粉。

磨米粉可是个重活,一般都是由男子上阵,要两个壮实有力的男子,一边一个站在石磨的两旁,一边往石磨上面的口子里不停地加米,一边轮流推动着笨重的石磨,随着石磨的转动,米粉就哗哗流出来了。所以家乡有句俗语说:“樱桃好吃树难栽,粑粑好吃磨难来。”虽然现在有电动磨粉机打磨米粉很方便,但那样做出来的味道没有传统人工做出来的地道好吃。石磨磨出来的米粉虽然粗糙一些,但能够保证做出来的年糕,既细腻又硬中带软的原汁原味的口感。磨好的米粉,再浇以山里一种树叶烧过的草木灰调制的汁水,搅拌均匀,浸泡一两个小时,就准备上笼蒸煮了。

别小看了蒸这一道工序。蒸糕烧火用的柴禾要选用山里的松树劈柴,那样的火才能让蒸出的年糕有独特的清香。然后就是蒸笼了,年糕口感的好坏跟蒸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蒸笼也有讲究,必须是竹制的,且蒸笼底部须铺有稻草垫子。

等米粉蒸熟以后,就可以通过揉搓、拍打,做出各种形状的年糕了,放在竹匾上晾,等到表面油光、变滑了,就可以收筐储藏了。保存年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用立春前的溪水,直接浸泡在瓦陶水缸里,随吃随捞。

大年初一孩子们碗里都要放一整条年糕,上面浇上鲜汤,再加上自家腌制的雪里蕻咸菜,可以算是一份不错的早餐了。年饭桌上也会有炒年糕这道菜,将年糕切成块放入玉米一起翻炒,煸至泛黄盛盘,这样白的黄的',搭配颜色鲜艳,吃上一口,香糯滑口,真叫一个好吃。

还有油炸年糕,待油锅嗞嗞起泡时才将年糕放入,这个过程有点长,不能急躁。熟练的炸糕人仿佛手中拿的不是年糕,而是一件艺术品,待年糕表面呈焦黄色时,拿起钳子,轻轻地夹出,拿一根竹签,从年糕底部慢慢穿入,再放在油锅旁的盘子里,刷一层黄豆焖酱,可以选甜的,也可以选辣的,这样就可以品味一道绝佳美味了。

年糕也在家人结婚办喜事时派上用场。这时它代替喜饼,是新郎送给新娘家必不可少的彩礼。喜饼年糕生产工艺较复杂,是将蒸熟的糯米面放入瓦盆中进行二次搅拌,等黏糯抽丝时趁热捏成乒乓球大小的面块,把它按进凹形的模具中,反过来在桌面轻敲几下,这样便做好了。其外形很像月饼,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及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它不仅具有可食性,还兼具艺术造型与观赏性。

糕,高也,预示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今家乡的除夕和正月初一、十五,年糕一般都要上桌的,人们期望着新的一年那些精美的图案与吉祥的文字能够带来好运。

传统打年糕的作文【五】

第一步是选菜,我挑了自己喜欢吃的.番茄、彩椒、胡萝卜,爸爸又添加了菜心、雪菜和青菜。

第二步就是切菜了。爸爸貌似怀疑地问:“你会吗?”“当然了”我很确定地回答道。爸爸一边递给我一把小刀,一边说:“小心哦,可别切到手了!”我接过小刀,立刻拿起一根胡萝卜,小心翼翼地切起来。没过多久,一个个小胡萝卜丁就堆在我面前啦。

“快,开火,放油!”爸爸一声令下,我马上把火的开关打开啦,爸爸也顺手把食用油倒了下去,锅里一片“滋滋”’的煮油声。“等会儿,油烧开了,你就把菜放下去吧!”“哦”’我认真回答,像一名执行任务的士兵。

两分钟后,油开始冒烟了,爸爸大声喊道:“放菜”,我立即抓起一些彩椒、胡萝卜正要往锅里放时,突然想起阿姨放菜时,油有时会爆起来,烫到手,我便担心起来,不安地问爸爸:“万一我烫到手了怎么办?”爸爸微笑着回答说:“可你总是要学会放菜的吧,试试看”,我犹豫了一会儿,壮着胆子,抓起了一些菜,小心地轻轻地往锅里放,只听“滋滋”、“啪啪”,锅里一下子热闹开了,油啊,烟啊,都窜了出来,“把菜全部倒进去”,爸爸盖住锅盖,不时掀开用锅铲翻一翻,还叫我帮忙加水,加盐。

没过多久,一锅香喷喷、热腾腾、五颜六色的蔬菜炒年糕煮好了,我急忙尝了一口,啊,真好吃!

这次经历让我懂得了要想掌握新本领,就要勇于尝试,不然永远就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