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寻江南(寻江南中考作文)

作文寻江南(寻江南中考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08:07:02
作文寻江南(寻江南中考作文)

作文寻江南【一】

过年喽!大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围绕着节日热闹的气氛。在鲁迅故里和杭州河坊街,我找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

过年挂红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在鲁迅故里的每个屋檐下,都挂着一排大红的灯笼,每颗树上也都挂满了一串串小巧玲珑的灯笼。在大门口,红灯笼更是挂了一排又一排,中间的四个大灯笼上印着“欢度春节”四个大字,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红色的海洋更象一条红色的长龙,美极了!

杭州的河坊街人山人海,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一片。街道两旁也挂满了红灯笼,还有一些写着“年俗”两个大字的牌子。人们围成一团一团的,各自欣赏着自己喜欢的玩意儿,真是热闹非凡。我也挤进人群看到了好多好玩的东西,比如有拉大片,一个穿着古时候的长衫的表演者边说台词边操作,四五个小朋友在一个大箱子前坐成一排,一个个扒在箱子上的小洞前朝里望。里面的画面随着那个表演者的台词不断变换,好看极了!尤其是那个表演者讲台词的腔调特搞笑!还有表演空竹的,也让我看得着了迷。一个老婆婆竟然可以轻松地将空竹抛向高高的空中,又稳稳当当地把它接住,动作非常熟练,真是厉害!引得我也非要爸爸给买一个回家去玩玩,只可惜太难了,费了好久我连基本的动作也做不出来。画糖的摊位上也挤了好多人,只见一位伯伯用勺子舀起一勺糖水,一转眼就在板子上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而且他竟是一笔画成的!画成以后,他再小心翼翼地把一根小木棍用糖水跟金龙粘在一起,小朋友就可以拿着这漂亮的糖水金龙回家了,真是漂亮啊!另外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象在米粒上刻字、在葫芦刻画、现场给人画像、瓷盘刻画……

听爸爸说这些地方平时虽然也有民俗表演,却并没有这么热闹。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这里才会有这样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的景象,到处都弥漫着年的味道!

作文寻江南【二】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诵读起这首诗,于是我就知:年要来了。

那天,我和爸爸去盐城的“水街”游玩,刚一进去,一阵阵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再定睛一看,原来是舞狮舞龙,那个个活灵活现,有猛烈的大狮子,还有几只怯弱的小狮子。再一直向前走,有位红衣妙龄女郎正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她将一张扑克变成了一堆扑克,接着她又将空手用扇子扇出了彩花,各种各样的魔术,她随机应变,让围观的人看得目不暇接。我和爸爸再向前走十多米远,有一个淮剧亭,观众把亭子围得水泄不通,台上的淮剧演员们字正腔圆地把一篇篇剧文演绎得感心动腑,淋漓尽致。我和爸爸看了一段后再转身,那雕龙画柱的仿古楼宇、木桥、小河……于是,那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古道瘦马”的美妙诗句,仿佛在此得以情景交融的印证,我不禁大呼“这边风景独好”!

我们顺着人流再向前移动,路边的`各式小吃一下子挑起了我的味蕾,那一个个棉花糖,有的似白云,有的似小羊,各种各样。那北京冰糖葫芦,吃起来甜里带酸,每只山楂都很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当然,也有让人舍不得吃的,那就是——糖画。做糖画的那个老爷爷年纪应有70几岁了,他的手艺很高超,各样的东西都能画出来,而且栩栩如生,使我对这如此传神的民间手艺大为赞叹!

一路上,游玩的人们身着新衣服,手里拿着泡泡水,每个泡泡都记录着一幕幕精彩的瞬间。提在手里的包,里面应该装的不仅仅是好礼物,更是浓浓的年……

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杆上都挂满了一对对红红的大灯笼,华灯初放时路上一片繁华,车水马龙里掩映出一片火树银花……此情此景,我寻到了年味,并且是浓浓满满的年味……

作文寻江南【三】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礼貌的一个个符号,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这天,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然后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书城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一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然后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妈一齐出游,首选景点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六朝烟雨——旧时的秦淮曾让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头城公园外秦淮河游船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码头上停靠8艘张灯结彩的画舫,聚光灯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灯影桨上一片辉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摄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处处是景、移步换景,最后连自己也融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万盏荷花灯竞艳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画舫”群众亮相的美丽瞬间,忘不了大人们喜笑颜开、小孩们欢欣鼓舞的激动场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然后更是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

当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依然深深的保留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然后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遐想的时候,感受春节的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期望,感受春节美丽的梦幻;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节文化带给我们的新“年味”。

作文寻江南【四】

今天阳光明媚,春光灿烂。我正坐在自己的草堂里读书作诗,可突然一缕花香和几声鸟啼飞进了我的草堂里。我决定出门去散散心。

我走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看见路边开满了五颜六色、一簇簇、一团团的花。有雪白的,小小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海棠花;有粉色的,红色的,绿色的,硕大的牡丹花;还有粉色的,白色的,挤满了树梢的桃花。可开得最旺的是梨花了,那白色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树的水晶。这花沉甸甸的,热闹地挤在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它扑鼻的香气。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我正沉醉在这花香里,可几声鸟啼让我回过神来。我听到了两只黄莺在树上唱歌。不远处,我又看到了几只彩蝶在花丛中飞舞,似乎想要离去,可却又舍不得离去一样。

我突然灵光乍现,三步并做两步回到了草堂,大笔一挥写出了这一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唉!我虽然出生在战乱时期,可我多么渴望宁静的生活呀!

作文寻江南【五】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岁月轮回,四季流转,转眼间,街上琳琅满目的年货,熙攘的人群,门窗外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年渐渐拉开帷幕……

追忆从前热闹时光,儿时的年总是姗姗来迟,叫我们盼着手指,缠着妈妈问“妈妈,妈妈还有多长时间过年呀?”盼着新衣服,盼着压岁钱,盼着又长大一岁……

年终于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欢聚一堂,聊着,笑着,闹着,不知不觉中,桌上已经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鼻,一年比一年丰盛,但唯独不变的是那好几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在包饺子之前,母亲就已经把消毒的硬币准备好,包进饺子里,谁要是吃到就预示着来年财运好,我和哥哥总是抢着吃,最后都撑的肚子圆鼓鼓的。年夜饭后,爸爸和大伯他们在后院摆上一长条满地红,小心翼翼的把鞭炮点燃,然后撒腿就跑,眼前的世界蓦然炸开了,强光闪的睁不开眼,噼里啪啦的声音冲击的耳膜,但依就目不转睛。但近年为保护环境,禁止烟花炮竹禁止燃放,世界安静下来,年味也淡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发压岁钱了,我们家的习俗是每人都要说吉祥话,才可以拿到哟。春晚开始了,我们几个小辈的赶紧搬着板凳坐到电视机前面,长辈们,在后面边看边聊,而如今,大家看完前面几个节目就低头玩起了手机,似乎与世隔绝。年味究竟去哪了?

直到爷爷去世,哥哥们在外面成家立业,我们就再也没有一起过年,城里的年就显得枯燥乏味,小时候的年更让我记忆犹新,如今,早已光阴荏苒,物是人非。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渐渐褪去记忆中的那些热烈的,明媚的,令人期待的……如今,全家看场电影,拍张合照,一起贴春联,同样是定格幸福团圆。变化的是年的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感情慰籍。正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如此年俗才能生生不息,年味才能回味无穷!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