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大学生返乡论文3000字)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大学生返乡论文30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7 12:21:14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大学生返乡论文3000字)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久别的故乡。仍然是那一望无垠的农田,仍然是那朴素古色的碉楼,仍然是那姹紫嫣红的花丛,仍然是那绿柳轻拂的湖畔……一切都显得熟悉,一切都生机盎然,一切都散发着农村自然的魅力。看哪!那红装嫣态的杜鹃花,正在与飞舞着的白蝴蝶玩耍呢;那枝叶繁茂的榕树,好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此刻,他静静地聆听着枝头上的小鸟的趣闻,时而榕须拂动,仿佛是被小鸟的话逗乐了;清清的河水上,鸭子们悠闲地划着掌,抖抖毛,发出“嘎嘎”的声音,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也许它们是在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喜庆吧;田地里,牛儿勤劳地工作着,可能它也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吧……一切都是那么可爱,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感到快慰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二】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大学生返乡案例作文【三】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作者系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作者在2月“我们的城市”论坛上的分享。此文曾在市政厅等刊登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