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拒绝躺平类议论文)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拒绝躺平类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02:53:33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拒绝躺平类议论文)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一】

“世界是平的”,这是弗里德曼创造的新鲜术语。“世界是平的”就等于“全球化3·0”,即全球化进程的最高阶段。弗里德曼开篇即展示了新世纪的风景:鼠标轻点,不管身在何处都能轻易调动世界的产业链条。

公元1800年之前,世界还处于“全球化1·0”的时代,国家或民族依靠战争和政治手段来破除区域的边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语言不通,文化也不通,要想交流与合作,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武力。1800年以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市场和贸易的力量。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并不只有你我活的战争模式。相比之下,各自得利的贸易模式对双方而言都是更好的合作。于是,跨国公司取代国家成为全球化的活动主体,全球化的过程从1.0版本升级到了2.0版本。

跨国公司在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发挥出极大的力量,多数人不再独立生存、自给自足,而是加入到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体系里替大公司工作。可到了千年之交,弗里德曼又惊奇地发现,各种新形式的企业和工作模式不断涌现,生产劳动被切割成无数碎片,分工合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就连企业和个人的区分也已经打破,个人变得有能力抹平国际交往的障碍,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中。这就是全球化3.0、在全球化3.0的环境下,地域、文化、技术、知识等一切因素都再不会成为分工的阻碍。世界变得更小,个人却变得更强大。有了宽带网络的帮助,任何人都可以是决定生产的主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来经营事业。

这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次极好的崛起机会。信息的自由传播模式打破了很多传统的贸易壁垒,资本不再是决定生产能力的关键要素。资本固然很重要,掌握资本运转的信息更重要。资本可以支配生产,信息却可以支配资本。所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相对充足的人口资源来积累人力资本,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各国之间的产业竞争越过了中间环节,直接在最高端的信息产业展开,更激烈也更残酷。

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原本具有资本优势,可这在全球化3.0的环境下却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发达国家毕竟还可倚仗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员一般也具有更高的素质,凭借这些优势,发达国家目前仍然占据分工链条的最高端。站在信息产业的高端,他们的唯一进路是更高端。研发和创新面临巨大的风险,这是领先者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企业在这个全球化3.0的时代,则需要让自己变得更灵活。小企业不妨做大,逐渐横向和纵向地扩展业务,扩大企业的边界,把与自身互补的产业吸收到企业内部,塑造多元化的企业核心生产力。而大企业则应该想办法做小,合理地将业务外包,甚至把生产流程全部转移到海外,本土只负责管理、协调、研发等工作。这两种趋势使得企业的性质变得越来越模糊,反正全球化3、0时代的企业就应该按照全球最大盈利模式来设计自己的组织结构。

对个人来说,这个考验似乎更为严峻。理论上说,只有四种人是不可被技术替代的。他们分别是太特殊的人、太专业的人、太深刻的人以及太会调节适应的人。其中有些掌握身体资本,有些是人力资本,还有些是社会资本。这几种资本维系于个人身上,使他们获得了特殊的权力。

弗里德曼从头到尾透出令人兴奋的“竞争”的气味。无论你是否愿意,都已经被摆到这个平坦的舞台上。障碍已被拆除,就很难再树立起来,我们注定要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发挥才智,竞争才能生存。时代的变革不由人做主,世界的趋势谁也不能抗拒。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内心。

世界之所以趋向于平的,全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越的沟通方式,劳动分工恰好是这个世界最适宜的生存方式。世界是平的,却不是简单的,因此,竞争与合作变得尤其重要。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二】

珍珠本是沙,只不过珍珠之心不平凡,沙还是沙,因为甘于平庸。闪亮的珍珠,追根溯源,不过是一粒尘土。只因为这样的尘土学不会安分守己,宁愿受河蚌千百万次侵蚀,最终磨炼出圆润璀璨的外衣,受人追捧,脱颖而出,成为传世永恒之宝。不安于平庸,才能绽放光彩。美国总统林肯,生于鞋匠世家,父辈们辛辛苦苦一生仍是卑微如沙粒,不被人们所知,所以他决心拒绝平庸,展现自己的才华,他用毕生精力为国为民,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平民总统,受人尊敬,为人赞颂。

《渔父》里的屈原,宁葬身鱼腹之中,不愿苟活而随波逐流,也是这个道理。江畔渔父隐于江湖之上,沧浪之水拍打着那条小船,一辈子总是飘飘无所依。而屈原却在湘江水中得到了永生,千百年来,人们纪念他,歌颂他。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只有不甘于平庸的人才能在浩浩洪流之中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不至于被卷入其中,裹挟成卑微的沙土。拒绝平庸,要有独到的眼界与过人的胆识。

如今身价上亿的富豪马云,回首当年,也不过是一介平凡教书匠人。若他屈于命运的玩笑,就只能埋没于人海茫茫中。可他的心不甘于平凡,他有独到的眼界,纵观时局,慧眼识珍珠,透过重重迷雾看清了,认定了未来市场的前景,于是放手一搏,坚守十五年,遭人蜚语,受人冷落,这才成就了他如今的商业帝国。他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丑小鸭变白天鹅,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一颗不甘平庸的心即可,一股坚守自我的劲即可,一双独到的慧眼即可。珍珠忍受住了河蚌千万次的磨砺,所以成功的转身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姜太公钓鱼等了八十年,白眉白须白花头,这才等来了周文王的诚恳邀约,助大周八百年兴盛。刘邦喝酒自醉了四十年,红衣红缨赤帝子,这才等来了百年不遇的天下时机,率义军反暴政建立雄汉伟业。不平凡的人有的是耐心,他们懂得守候,等待机遇,懂得拒绝平庸绝非纸上谈兵的信口开河。再有如李白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信奉天生我才必有用!,所以他用诗歌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盛世大唐的风光,他或是一介布衣,也不是个平凡的沙土,他是另一种珍珠,更加名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受人们千秋万代的赞誉。诚然,他在当世是平凡不过的,却在后世的青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笔辉煌。

愿意成为珍珠的人,总有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换而言之,有不平凡的心胸,就是英雄。

关于拒绝躺平的作文标题【三】

这本书是花两天看的,429页,我一字不落哗哗都看了,阅读时,我坐在靠阳台的小板凳上,一只傻海鸥蹲在离我不远处,黑松鼠跑来跑去觅食,有时也在离地不太高的电线上奔走,猛一看就象凸起的无线小电波,乌鸦在远处不停地呱呱叫,天上大朵的白云疾飞,云层深处有架小飞机。注意到这些,是因为长时间一动不动地阅读让我实在很累,双眼疼痛不行的时候我就向外看,休息一下,再接着读,感觉自己是块大海绵,不断地吸收吸收。书的作者是《纽约时报》的托马斯。弗里德曼,译者是中国社会研究院的何帆,他在结尾处写了只有三页的译后记,但字字在理,一看就是牛人,我真希望他有自己的博客。

这本书好看之处在于商业八卦多,跨国公司例子多,说中国的好话多,三次普利策奖的获得者、新闻人,说故事当然生动锐利,而且他采访的人物不是代表微软就是来自IBM,说话都是掷地有声的,当然也有小人物,基本都是语不惊人不休那种类型,读者自然地被他牵着走,在全世界范围里跑,看着这个世界是怎么在美国人的睡梦中变平坦的,但是它真的变平坦了吗?

何帆的译后记“世界仍然是崎岖不平的”说到了技术的进步可以让历史的演变呈指数型增长,但是制度在短时间是难以变动的,思想和信仰的力量才是不可低估的,中国和印度的城乡差异和美国差距还是很大的,意识形态的对立,霸权国家的干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遗留的历史问题,石油资源的争夺才是问题所在,但是在热情洋溢的托马斯的笔下都不见了。所以,这才是这本“所有的MBA都在读”的书的有趣之处,一本浩浩荡荡地宣传是21世纪简史的老美巨作,天真热情地认为美国就是站在世界之颠为全世界送贸易,送福音,送科技,送工作,而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给别国带来的冲击和动荡。他们永远觉得自己是家长,“根深蒂固的西方人的傲慢和偏见跃然纸上”。

当然,这本书是本牛书,作者的洞察力和总结力强悍,有系统地把一个联系的世界归纳出来。更吸引我的是,这变平的近二十年,就是我长智慧的二十年,我从头到尾地感受到了。从觉得学电脑是如此的抽象奇怪,什么1啊0啊转换,什么DOS命令,到现在小鼠标控制就可以了,从贴着邮票的书信到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从带着锁的日记到无时无刻的博客分享和GOOGLE搜索,变化是日日的。更幸运的是,我们知道以前的日子是怎么样的,现在得到的是什么,中间经过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什么。就好像我总记得趴在爸爸背上看到的星星是那么那么的亮,而现在的孩子能够看到的更多是大都市的灯光一样,我们这一代,就是记录这转变的一本会计帐。作者说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是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是互联时代的到来:Web的出现和网景的上市,是工作流软件:让你我的应用软件相互对话,是上传驾驭社区的力量(免费软件,博客,维基百科),是外包(印度例子),是离岸经营(中国例子),是供应链(沃尔玛),是内包(UPS),是提供信息的GOOGLE,雅虎和MSN服务,是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虚拟的内固醇(手机,手提电脑,无线网络,网络电话),这样的世界将越来越没有垂直领导,命令和控制减少了,一个合作和联系的水平世界出现了。作为网络时代的受益者,我的个人世界无可置疑地变平了。

世界变平了,美国怎么办?一本书的好看,当然不是在于作者总结历史的才能,更在于作者看问题的水平。托马斯相信科技,相信自由贸易,更相信美国人的.创造力。他认为美国人的财富在于相对灵活,放松管制的自由市场经济,如大学体系,实验室;在于拥有全球监管最严格,效率最高的资本市场;在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于有世界最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更重要的一点是“诚信”,这是美国成功经验中所有成分的产物。说实话,看到这里,我不再为书中赞美的中国崛起而沾沾自喜了,老美的这些财富在我们当前的仓库里目前还是少得可怜,而且这些东西我们必须自己培养,越早拥有就越往上走了。

说到公司如何应对平坦化,托马斯说到七大规则,主要还是从自由贸易角度出发的,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做最好的自己。

规则一:当世界变得平坦,并且你也感到这种压力时,你应该挖掘自己的潜力迎接挑战,而不是修建各种保护墙。

规则二:小企业应该有大手笔……小公司要想在平坦的世界里发展,必须学会采取大手笔。而要想如此,小公司就必须迅速利用所有促进合作的新工具,使自己扩展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范围更宽,程度更深。

规则三:大公司应该学会做小卖部……在平坦的世界里,大公司获得发展的一个经验就是学会该放手的时就放手。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向你的顾客和雇员提供自助式服务,不必大包大揽。

规则四:最好的公司是最善于合作的公司。理由很简单:下一阶段的价值创造,无论是在科技,生物,纳米技术,半导体,市场还是制造业领域,都将是十分复杂的,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或部门可以独自胜任。

规则五:在平坦的世界里,最好的公司在市场上立足的法宝就是经常做X光透视,并让客户知道其检查结果。

规则六:好的公司转移业务是为了成长壮大,而不是萎缩。他们通过转移业务可以加快改革的进度,降低改革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及雇用更多不同专长的人,而不是要通过解雇人员节省成本。

规则七:把工作向海外转移不只是阿诺德的叛逃,也是理想主义者的选择。

过两天来回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沃尔玛的神奇的供应链(成本借助科技实现的压缩),我以前一直想不通美国有那么多大超市,为什么就沃尔玛能搞得最大?而不是别人,看了他的分析,才明白了。还有托马斯说中国理解能力强,很好沟通,因为他们都是学理科出生,而美国的政客多是律师,他们擅长的是玩弄辞令搞派别而很难看到问题的症结。哎,学了一年的MPA,感觉老美的政治真是做买卖,更多的是利益的交换和磨洋工,这在中国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