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三年级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读后感)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三年级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5-21 13:25:41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三年级寓言故事拔苗助长读后感)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一】

【成语】: 拔苗助长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故事】:

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这部书中有个故事十分有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象一点儿也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精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了。

孟轲借用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躁冒进,就会把事情弄糟。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二】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 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三】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四】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了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五】

从前有一个人叫李四,长得不错,可脑袋却很笨。有一天早晨,李四去巡视麦田。他来到田里一看,傻眼了:邻居家的小麦长得高高大大、绿油油的,可自己家的小麦长得瘦瘦小小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李四见了这场景便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终于,他一拍脑袋想出了个傻办法。他决定动手把麦苗一棵一棵地全部连根向上拔起来!就这样他一直拔到傍晚,终于拔完了。看着自家的麦苗全都“长高”了,他开心得合不拢嘴!他匆匆忙忙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可真是累了,我帮麦苗长高了!”他的妻子一听,吓得直打颤说:“相公,你又做了什么傻事?”他的儿子也吓得“三魂吓去了两魂半,剩下半魂打转转”拔腿就向麦田跑去,到了麦田,他儿子发现麦田的根全都被拔起来了,并且全都枯萎了。儿子见了,呆了好半天才一步一步走回家。

儿子回到家,他哭着对李四说:“爸爸,瞧您做了什么好事,麦苗全都枯了,我们的辛苦白费了!”李四一听,纳闷了:“我明明帮麦苗长高,麦苗怎么枯了呢?”儿子回答说:“您把麦苗的根拔出土壤,根吸收不到养料,麦苗自然就枯了!”李四一听,只有无限懊悔的份了……

同学们,你们可别像李四那样“揠苗助长”噢!我们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則事与愿违!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400字作文【六】

熊渠子是楚国人,从小决心要练就过硬的射箭本领。15岁那年,熊渠子辞别父母外出,拜名师学射。开始时,老师既不给他弓,又不给他箭,而是让他举石锁,熊渠子尽管不理解老师的用意,但是他想,既然老师让他这么做,那总是有道理的。于是他十分认真地用两只手轮换着将50斤重的大石锁一次又一次举起来。起初手还发抖,一年后,便举重若轻,50斤重的石锁在熊渠子手里已不算什么,老师便给他换成100斤的石锁继续苦练臂力。5年后,当熊渠子能举起300斤重的大石锁时,老师交给他一把大硬弓,还是没给他箭,老师让他每天对着目标瞄准,拉开弦和放开弦时双手不能有丝毫的颤动。熊渠子按照老师的教导又练了3年空弦,老师终于拿出箭来。这时候的熊渠子除了有强大的'臂力外,还练就了一副敏锐精细的眼力,他在老师的指导下,抬弓搭箭,对准目标,百发百中,不论是空中的飞禽还是地上的走兽,就连敏捷的野兔子,只要被熊渠子的弓箭瞄准,便都是箭飞靶落,飞禽走兽都不在话下。更为精彩的是,熊渠子百步开外举箭穿杨的本领,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神射手。

25岁那年,熊渠子告别师父回家乡,一路上晓行夜宿。这一天走在路上,行至一片荒郊时已是夜问。突然,他看见前面正有一只老虎伏在路边,熊渠子冷不防吓出一身汗,他立刻下意识地抽出箭来,拉开硬弓,奋力朝老虎射去,不偏不斜正好射中。熊渠子赶紧爬下等待老虎作垂挣扎。好一会过去了,老虎一点声响也没有,熊渠子想,老虎怎么就这么无声无息地了呢?待他走近一看,哎呀,哪里是什么老虎,原来射中的竟是躺在路边的巨石,而且射出的箭有大半截已深深扎进石头中了。

熊渠子不禁心中奇怪:我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竟将箭几乎全射进了巨石之中?于是他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使足力气,朝巨石再射出一箭,只听咣噹一声,箭未中石。熊渠子不服气,连发几箭,尽管使出全身力量,眼前除了箭与巨石相击火星飞迸,却再也一箭未中,箭都不知弹飞到哪里去了。

所以说,只有在真正全神贯注、意念专一时,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诚心”所产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