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人云亦云的作文结尾段(人云亦云的作文素材例子)

人云亦云的作文结尾段(人云亦云的作文素材例子)

更新时间:2024-05-17 12:28:20
人云亦云的作文结尾段(人云亦云的作文素材例子)

人云亦云的作文结尾段【一】

我和我们二胡班一起表演拉二胡,曲名叫《送别》,帮我们伴奏的是音乐老师吴老师。当我们在后台准备时,都非常紧张,幸好我们二胡班的“搞笑大王”何建龙讲了几个笑话,把我们笑得前俯后仰。这时,二胡老师李老师走过来告诉我们:“下一个节目就到我们了,快点把你们的二胡准备好!”

开始表演了,我们个个胸有成竹地走上大舞台,鞠了个躬,就坐了下来,伴奏声一响,就像老师发布给我们的命令似的,我们立即拨弓而起,我非常紧张,心里像装着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 ”不停地跳着,生怕自己拉错,但我还是外表装作十分冷静,不慌不忙的样子。突然我拉出了一个错音,心里感到一阵惊慌,但还是勉强地跟上了“大部队”。表演终于结束了,紧张而又增添着几分激动的我也终于能松一口气,同学们也神志恍惚, 像做梦似地走下了舞台。这时,“搞笑大王”又“搭起了台词”:“喂,你们紧张啥呀,到时候我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唱会呢!”他那幽默的语言,像小精灵一样跑进我们的耳朵里,又把我们弄得哈哈大笑,同学们紧张感都被“搞笑大王”的幽默感驱逐开了。

虽然这次表演已经结束了,但想起这件事,就让我回味无穷,我仿佛又看见了老师那张和蔼、温柔的脸和同学们那一张张幽默顽皮的样子,又仿佛回到了表演的现场,仿佛听到了老师那几句叮嘱的话,仿佛听到了同学们的笑声,仿佛听到悠扬动听的琴声,又仿佛回到了从前……

人云亦云的作文结尾段【二】

小时候上语文课,我是答问题的一把好手。

当时有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被老板虐待的童工给爷爷写信的故事,当然,信被发现了,没寄出去。老师上课时让我们讨论了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老板没发现信,爷爷最后会不会来接小童工?”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各自的答案和理由。答案似乎也不复杂,有人说爷爷最后会来接小童工会,有人说不会,毫无疑问,后者占多数,我也不例外。

我在教材全解上找到了类似问题的几种答案,其中一个是:“不会,因为他的信上没贴邮票”。其他几个答案早就被同学们用类似的话回答过,只剩这一个。我很激动,觉得自己像发现了诸神的宝藏,便一直高举着手,希望能得到陈述这个非凡答案的机会。这个答案太与众不同了,既切合内容,又符合实际,更重要的是还没人从这个角度切入回答呢。

然后我听见老师叫了我的名字。

然后我自信地说出这个答案,期待着得到众人的佩服和老师的赞扬。这几乎是我回答问题后的.“标准待遇”。

但那一次没有。

我听见了哄笑声,看起来大家都觉得我的答案太傻了。那时我觉得自己像极了班上那个奇怪的孩子。他的答案没错,但听起来总那么奇怪。

想起童话里狐狸和小兔子的故事。狐狸骗了小兔子之后为什么自己也没有好下场?他会说,因为狐狸智商低。其实,我们都知道,应该说狐狸罪有应得。

不过老师帮我打了圆场,似乎有些怜悯我,却让我在失落的同时更有些不自在。

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当众说那些奇怪的话了,尽管我骨子里一贯排斥人云亦云。即便自己说不出多么深刻的话来,也希望自己的思考是诚实而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