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客家糍粑作文(打糍粑风俗与由来作文)

客家糍粑作文(打糍粑风俗与由来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10:04:49
客家糍粑作文(打糍粑风俗与由来作文)

客家糍粑作文【一】

大家好!我们现在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在我们面前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在我面前是一个个营垒式的住宅,这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查,惊讶的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不明建筑,或圆或方,经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美方和中国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民居。怎么样,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想去了解了解这个“导弹发射基地”呢?

那就一起到客家的'民居看一看,这里的民居呢,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蚀却依旧安然无恙,说到房子的构造,你一定会大吃一惊,这里墙壁的材料既然是用糯米饭、鸡蛋清、黄土、石灰掺和而成的材料,以竹片、木条做筋骨。这样民居的房子大多数是三至六层楼,一间间房子是按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客家民居是圆形,认为圆形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它的房屋是按八卦图来分配的。

当然,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几个方面可不比我们差。他们 房屋门前贴的可都是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他们房间可不像我们不等分,一间间都像尺子量过一样,大小相等。这体现了客家人 不分贫富贵贱的良好品德,两三百人聚居一楼,又热闹,他们都是统一一楼厨房和饭堂,二楼当仓库,三楼以上住人,秩序井然,一点也不乱。

怎么样!处处都让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美德吧!

客家糍粑作文【二】

我的家乡安远有许多美味的小吃,糍粑、粄干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粄干是安远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小吃。也可以称作“烫皮”,未炒之前坚硬如骨俗称“骨纸”,但只要把骨纸放入锅中爆炒后,干瘦的骨纸就如花儿一般盛放,变得洁白如云,有些像庥雀变凤凰的华丽转身。炒骨纸是一件很有趣的活计,说它有意思主要是因为炒骨纸得用较粗的河沙,农妇们将河沙洗净,晒干,然后洒上油入锅爆炒,多炒几遍,河沙由黄变黑,这时就可以用来炒粄干了。粄干炒起来也是有技巧的,关键是懂得烧火。火烧大了,粄干会焦,火小了,骨纸不能完全膨化,吃起来有“骨头”。

用大米制成的粄干物美价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胆,安远家家户户都会做,现在市场上经济发达了,有专门做粄干的专业户,人们要吃,习上一袋即可。但在我看来,还是少了以前的'那份乐趣,以前大家参与了浸米、磨浆、上锅、切片、晒干、爆炒的全过程,就像一个园丁目睹了一朵花的孕育与怒放,感觉完全不同。

和烫骨纸、炒粄干一样有趣的还有打糍粑。

打糍粑是男人的一项集体活动,也是一项甜蜜的劳动,挥动胳膊时,人们常常被扑鼻而来的米香所迷倒。将蒸熟的糯米饭放入石锥中,在粗木棒不断捣之,直到米饭碎烂,再将其做成圆形,洒上芝麻豆粉,可煎可炸,香糯无比。糍粑若蒸,多用蕉叶包着,既美观,也能随身携带,真正的一举两得。

也许正因如此,作为我们客家骄傲的孙中山先生才会评道:“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

客家糍粑作文【三】

??南客家围屋导游词作文

龙南客家围屋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关西镇关西村,建造于清嘉庆年间,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为大家分享了龙南客家围屋导游词,欢迎借鉴!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外国友人:

欢迎你们到江西龙南来做客。这就是围屋之王————中国国内目前发现建筑面积最大的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始建于(1978——-1827)嘉庆至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徐名均修建而成,关西新围是最具有客家建筑特色,保存最为完整,结构功能最齐全,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围屋。我县总共有376座围屋,在关西新围的周围就有46座大大小小的围屋,所以龙南是客家围屋第一县,镇是客家围屋第一镇。

围屋具有两个最鲜明的特性:一是缘性,住在围屋里的人都是同一祖先的后裔;二是防御性,围屋的墙体有很多梅花枪眼和炮窗,四角都有高耸的炮楼,针对每一个角,都能向敌人进行射击。东西两边有门卫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设计处处体现军事防卫的功能。

围屋总共有2道门:一个是东门,一个是西门。每道门都是三重门,由铁板门,木杠门,铁门构成,由上往下垂直下来,可谓是坚固异常。围门一关,围内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各位游客朋友们,因时间关系,我的解说就到这里,祝愿大家玩的开心,玩得愉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