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中国古代文化作文素材)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中国古代文化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03 19:42:18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中国古代文化作文素材)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一】

1、惰性:“我就是不喜欢做这件事。”

2、转移话题:“噢,我还是先去见见朋友的好。”

3、拖延:“我过会儿再做。”

4、白日梦:“有朝一日,我自会一鸣惊人。”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二】

我先说一下自己为何学速读以及写超速读软体的经过。还有我研究速读的一些感想

我在国小四年级(1986年)时就接触过速读(好像是王氏),当时只是用一些幻灯片的闪示以及目力机等方式还有一些简单的文字教材来训练速读的,记得当然的价格是2000吧(还搭配心算一起上课,心算也是2000元,共4000元)当时的我还小,头脑不错,记忆力也很好,在学校都是第一名(相信很多人小时後都常拿第一),所以我感觉没有学速读那种需要,上课时也不是很认真学,所以没学到什?N东西。

我事後(20岁时)想想,其实他们的教的方法也没有特别之处,只不过是机械式训练罢了。小时候的我,右脑应还没退化,对於事物印象很深,比如记任天堂电玩卡带的记录密码(日文的),我都可看2~3次就记下大约50个符号。这种轻松学习的感觉一直持续到国中

进入国中後,大概是因为要记的东西多了,平时也睡得少,压力也变大了,右脑似乎不断退化。但求第一企图心强烈的我,就用土法练钢的方式来读。常常书从第一个字念到最後一个字,念个2遍,就会有个大概的印象,而且我发现读书时略念出来印象会较深(提醒大家 波动速读,读书时念出来不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

文科我几乎都用这种方式读,还算应付的过去。功课也都还维持在前3名,而且念书到後来常常会有忘我的感觉,就是很投入,而感觉文字变大了的感觉但感觉读书己经比以前辛苦很多了。无法像以前一样,看一二次就几乎记下来。(应是右脑己退化差不多了

漫谈古代文化作文【三】

这里不再有花盛草秾,凝析这一切,我不觉有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的感觉。尽管绿树成荫,百鸟争鸣,但空洞的是是非非,怎么能够掩盖住萧条与残败呢!我继而地深入,顺着阶梯一会儿往下,一会儿走上。于远看来,酷似一只嬉戏中的白鹭,一个振翅,出地几尺,一个落翅,又轻接田埂。

“质是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忽然,我起来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来,不免间为自己才走几里路就累了而找到了一个安慰的理由——大抵是正常的,都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人的话。

我坐下了,半抬着头,顺着苍松的脉络,往上瞅了瞅。一个小圈儿,在阴霾的天空下,顿有藩篱围墙之感。人向往走出去,然而果真一日出去了,又回忆里面的生活。故此,我常言道,人就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动物。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私情太重,道德太低,追求太多。

词不达意,也需一个界限。作为随笔,我不想将之抹黑,然而与人强颜说美文之类的。可现实就是这样,且不说怎么去逢迎所谓的美文,单看人心是怎么被自己或别人昧的。

我忽然想起日前万物争春的场景,又忆起今朝绿叶独眠的场景。而其后,却依旧是文人雅士高涛大论,春之美,美于此间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我拗不过自己的情绪,不住地思想,花没了,美也淡了,怎么能够还这么地称颂春意盎然呢?残垣败壁终究是残垣败壁,如何能够将其譬喻成琉璃砖瓦,金碧辉煌呢!没有花的春天,就好比没有龙的`天下。敢问群龙无首,不就乱纷纷吗?

新闻中,我偶然看见一个名作家。他在自述中说自己的美文很少,但在媒体报刊见之作品不鲜。我不禁哑然失笑。一个成熟的作家,他也不可能每篇作品都是妙不可言的。如果那些媒体刊物为了借其名扬己名的话,这是给其一个巴掌,顺便推之入火海的。他,一个名作家,却因为登上不该登的文章,试问读者见了后如何反应,去质疑,还是去怒骂。东家歇斯底里的,西家横眉竖目的,然后炒作的炒作,数钞票的数钞票。原来,阴暗的天空下,一个枝桠缭绕的世界里,就是这么的市场与经济哟。

我不免哂笑几许,走出这个林,走进另一个店。蓦然回首,我对自己的心说:“千万不要再去眷恋以前的了,也不要去踩他人的肩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