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市级一等奖优秀作文简单优美)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市级一等奖优秀作文简单优美)

更新时间:2024-05-26 14:52:25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市级一等奖优秀作文简单优美)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一】

我很喜欢菊花,它和梅、竹、兰并称为“四君子”。陈毅爷爷说过:“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菊花在我的眼里成了战风霜,斗严寒的勇士。

刚刚踏进门槛,一阵香气便扑鼻而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万众一心”的菊花造型,这名儿起的可真不赖,远远望去,真像许多菊花姐姐把许多菊花妹妹捧在头上。菊花的颜色并不单调: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黄的像金……真是多姿多彩,迷人极了。这美丽的`菊花也为秋天增添了一丝生气。

还有更好看的呢。瞧,那里的菊花正在争妍斗艳呢,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像一个个毛绒绒的雪球,还有的像天上那五光十色的焰火。一阵风吹来,菊花轻轻地摇摆,与蝴蝶为友,与蜻蜓做伴,就像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在跳着欢快的舞蹈。这就是颇为出名的“生态音符”菊花造型。

更有趣的是“秋韵”的菊花造型。这菊花姐妹们全部依偎在一起。它们正是盛开的时期,好像把它们的全部生命力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菊花,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么多的颜色,随着阳光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朵菊花都有一个新的生命跟着秋天的韵律在颤动。在旁边,两位稻草人笔直地站在那儿守卫着菊花姐妹们,给菊花姐妹们带来了安全感。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秋风的吹拂下,绽放着自己的笑脸,为秋婆婆演奏着一首动听的歌曲——秋之歌!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二】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

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来到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一进卧室就看见我的奶奶——我爸爸的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就很激动地笑笑,操着满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有些听不懂的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里的那样好,小店的炮很单一,大一点的店也没有什么好看的`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为这里的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的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洛阳。

到洛阳,我见婆婆——我妈妈的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昔日如此关爱她的婆婆,好在我们的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宝宝家,宝宝是我的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的。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的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的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似的赶没做完的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三】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王维登高远眺,面对茫茫苍穹吟出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今,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节,再念敬老,顾思经典。

重阳节,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里,老大家更是笑口常开啦!各个地方拓展老大家最喜欢的节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乐啦、登高远眺啦……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庆祝我们的节日,九九重阳正赶“九”,家家户户乐开怀。

大家是初生的太阳,老人更是一轮永远不落西山的太阳!丹凤迎秋,秋兰飘香,采一朵菊花插在奶奶头上,送一包烟放在爷爷手上。中秋过后又重阳,它代表着永不落的太阳,无疑是最好看的的。只须在这一天,你做到了,此后,不管多么久,你还会记得重阳,还会想起你的爷爷奶奶。只须真情永久天涯也只是咫尺比邻。重阳节,我也为爷爷奶奶献出了我们的一份敬老情……

预料以外,我原本精心筹措准备的“惊喜”又泡汤了——礼物太贵了。我十分失落,心里默默想着:如何解决,爷爷奶奶会不开心的呀!一抬头就看见了家门。爷爷为我开了门。我不敢直视爷爷的双眼,胆怯地回到了房间。“无法了,只能说句祝福语了!”我想着。我迈着颤抖的步子,走到爷爷奶奶跟前,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话:“奶,奶奶……”不知如何的,我忽然有的口吃。“如何了小孩?”奶奶问道。“今,今天是重阳节,祝,祝你们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哟,大家的宝贝孙子长大了!”爷爷激动地说。他们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着。我也乐了,之前的失落一扫而光,顿时来了劲儿:“爷爷奶奶,我今天下午带你们去登山吧!”“好!好!好呀!”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回答。

下午,我搀扶着爷爷奶奶,来登山。虽然他们有一把年龄了,但身体硬朗,比我跑得还快!

大家终于登上了山顶。秋风送爽,吹得大家头发都飞起来了。回头一看,爷爷奶奶看着茫茫苍穹笑了,笑得这样甜蜜,仿佛年青了十岁。

重阳节,秋风送来的节日,她带来的不止是节日,还有浓浓的敬老情。当大家的长辈们正沐浴在这天地之中时,重阳节已经悄然而去。但它并不会带走爷爷奶奶的欢乐,更不会带走大家的敬老情,它就像太阳一样没办法缺少。让大家一块,把重阳节永远刻在大家心中,永远弘扬,永远传承!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我的家乡在陕西。陕西人如今扔把春节叫做“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去新春将来的夜晚,便出来食人,使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野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的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贴对联、放爆竹的风俗习惯。

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我跟表哥堂哥一有空就放鞭炮——当然,我是经常有空的。我们白天放很粗的“大炮”,像划火柴一样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摔炮,还有点着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的冲天炮;晚上,我们就放烟花,放礼花弹。“满天星”、“冲天炮”……各个村庄的上空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烟花,耳朵里传来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渲染着新年的氛围。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载着归家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的年货,也载着人们的期盼回家!通向细长隧道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刚劲有力,金光灿灿,一辆辆车上走出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门前站着神采奕奕的父母。楼满,一间间屋里飘出欢声笑语;路窄,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年味最浓是子夜。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各种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既有口福,填饱肚子,还温暖心坎。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心思涌动,欢歌飞扬,这就是家乡的年味儿!

菊花展一等奖作文【五】

今天,阳光灿烂。我和爸爸吃过午饭去芙蓉广场看菊花展。

来看菊花的人真多呀,简直是人山人海,看菊花的人都被菊花的样子给迷住了,有的忙着跟菊花合影,有的拿出画纸要把这美丽的菊花画下来。菊花的颜色非常鲜艳,有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十分漂亮。

成千的菊花争相开放,有双龙相对、有孔雀开屏、有金鸡玉兔……菊花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花姿典雅,没有月季那样色彩鲜艳,也没有玫瑰那样芳香浓郁。但它那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深深折服。

这菊花让我不禁想起元稹诗人写的《菊花》的其中两句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看到更好的`花了。菊花以其耐旱傲霜风格赢得了美誉,菊花不也象征了我国人民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千万朵菊花,在十月里开放,其场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令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