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冼太夫人作文素材)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冼太夫人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5-22 04:34:32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冼太夫人作文素材)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一】

近日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她的一生,对于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

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

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读罢《居里夫人》一书,我已将我的感悟悉数与大家。书中还有一些感悟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那只有一边生活、一边体会了。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二】

这两天在工作之余,阅读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女主角艾玛坎坷的爱情之路深深地震撼!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艾玛,在修道院长大,阅读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爱好音乐,绘画,刺绣,想过上流社会一样的生活。在对爱情还存在种种幻想的年龄,她嫁给了一位平凡的医生——包法利先生,她以为包法利先生就是她充满幻想的白马王子。

可在婚后不久,艾玛就发现包法利的谈吐庸俗,行为邋遢,与他无法进行交流。包法利也理解不了艾玛的思想。他因为爱她而将她宠爱的过份,他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她的要求,他以为艾玛很幸福,可他永远都不知道夫妻之间还少不了思想沟通。艾玛期盼的浪漫的爱情与现实平凡乏味的包法利爱情相差甚远。她郁郁寡欢,尤其在参加一场舞会后,包法利认为艾玛需要换个新环境。

在他们一家迁移到一个新的地方,艾玛遇见了莱昻。一个和她心灵共通的英俊男人,有她欣赏的音乐水平,博学的知识,幽默的谈吐,在两人压抑着感情的痛苦下,莱昻离开了,艾玛后悔她没有把他留下,她病了,直到遇见罗多夫,一个情场高手,在耍尽手段得到艾玛后,只为了玩弄她,而艾玛却全身心的投入进这场婚外情,在准备私奔的那天,罗多夫利用谎话欺骗了艾玛,抛弃了艾玛,这个可怜的女人再一次病了,她的包法利根本没有察觉她的变化,只是以为她发的是神经病。

为了让艾玛散散心,包法利带她到巴黎听歌剧,偶然地又遇见了莱昻,二人像干柴遇见烈火,此后艾玛变得十足虚荣,也为了留住莱昻在身边,她对他宠爱有加。在她的两段婚外情中,艾玛被投机商利用,欠的债利滚利,在收到法院传票后,艾玛到处借钱,也包括她的两个情夫,可他们冷漠的拒绝了帮助她,艾玛彻底崩溃了,服毒自。

我觉得包法利也是一个不错的人,他虽然医术水平不高,但他心地善良,早出晚归的看病,对艾玛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对家庭是个很负责的男人,错只错在和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结婚,而他本人的木纳,不解风情实在无法满足心思细腻,满怀浪漫和充满“小资情调”的艾玛。艾玛一直在追求她理想中的爱情,而她最初的选择就已经错了,现实向她证明她最后是赔了自己又折兵。她不满足平庸单调的爱情,而她所追求的爱情也许只能存在幻想中。

现实中的爱情,如果两个人情投意合,我想还是平平淡淡的好,毕竟细水长流嘛,不要像干柴烈火很快只剩下了灰烬。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三】

在暑假时光中,我阅读了《居里夫人传》,深受鼓舞,《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作者艾芙一开始就承认他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实际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像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书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这位具有高贵品质的、献身科学并作出伟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读书笔记大全《《居里夫人传》读书笔记650字》。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尽管这样,在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镭元素的伟大科学成就。一战时期在战场上的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困了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帐篷里,废寝忘食的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在生活依然很艰辛的时候,主动放弃了申请镭元素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自己确因要买1克镭而不得不靠别人来筹集资金。

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学习冼夫人作文1000字【四】

歌剧有一个特点,就是节奏过慢,语言冗长甚至累赘。适应了快餐文化以及快节奏剧情向的年轻人很容易静不下心来好好欣赏一部歌剧。歌剧是一个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符号,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自己流行的文化,而歌剧由于无法适应快节奏现代文化氛围,受众开始慢慢变得小了很多。当然,歌剧也有很多优势,即便在“剧”方面不太适合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味,但是当“歌”与“剧”相结合的时候,它开始不再是一个仅供消遣的文化大餐,而是一种通过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就我看来,《蝴蝶夫人》在作为一种艺术品的同时,在剧情方面也做的十分出色,这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和很多歌剧不同,它能够真正和人的心理产生共鸣,一些情节看上去高潮迭起却合乎人的心理,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示渲染到极致却丝毫不显夸张。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多人物是剧中人物的翻版,歌剧只是刻画出我们内心中所想的自己。虽然有些自以为是的牵强,但是相比与其他的过于浮华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意味的歌剧,这部剧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

这部歌剧的背景是1900年代的日本,故事的主角“蝴蝶夫人”是一个名叫巧巧桑的日本长崎当地艺伎,虽然她的家庭本为当地世家,但是由于父亲早逝的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做卖唱献舞的艺伎,并以此为生。故事的男一号,平克顿是美国的海军军官,生活随意放荡不拘小节。在家里已经有妻子的同时内心仍然不甘于忍受长时间生活在日本的寂寞,决定临时去找一位新的“妻子”,其实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巧巧桑类似于现在的“小三”,但不同的是,在平克顿主导的这场游戏中,巧巧桑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当巧巧桑一厢情愿的认为平克顿是自己的唯一时,平克顿也渐渐的假戏真做,双方都为彼此投入了感情,但是在平克顿眼里巧巧桑属于可以被替换的角色,按照现在的话讲,巧巧桑类似于现在的“千斤顶”的角色,连备胎都算不上。平克顿在日本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了美国,之后的三年巧巧桑在日本独守闺房,依旧觉得平克顿对自己仍有真爱,甚至以自己最爱的孩子作为筹码,相信平克顿会将她接去美国。然而巧巧桑最终还是得知了平克顿已经在美国有了妻子还有孩子的事实,平克顿在知晓了巧巧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的时候,只是要求将孩子送到美国。在内心受到这样的双重打击的情况下,巧巧桑决定以日本最传统的形式剖腹自来结束这一个悲剧。

当然,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的人,很难去理解巧巧桑最后一刻的那种歇斯底里。一个人究竟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到什么地步?

除了你之外,我什么都不在乎,这个世界有你一人已然足够,所有的期待和希冀仅仅只是因为你而存在着,只要你还在,无论现在身处怎样的困境,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是这场游戏是不公平的,巧巧桑无疑是爱错了人,平克顿从一开始便已经欺骗了她,身为已经有了妻室的平克顿,他和巧巧桑结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消遣。而巧巧桑却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涉世未深,思想单纯。当美国驻长崎的领事警告平克顿要对现在所做的事情负责的时候,平克顿只是不以为然。渣男这个词平克顿真是当之无愧。

巧巧桑为了证明自己对平克顿的真爱,抛弃了原来的信仰,开始信奉丈夫所信仰的神——上帝。而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导致了自己的众叛亲离。然而巧巧桑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个时候平克顿也来安慰巧巧桑,“这些人真不值得美丽的你流泪。”平克顿对巧巧桑的亲人的扰以及巧巧桑叔叔的诅咒感到愤怒,他大声的呵斥着要让他们滚出自己的房子。那一刻,平克顿是爱着巧巧桑的。他赞美巧巧桑美丽的像一只蝴蝶,这也是歌剧中蝴蝶夫人名字的由来。

爱是人的本性,出于荷尔蒙直接的互相吸引,当一个人寂寞的时候,面对长相可人的素不相识的异性都会发情。说句不好听的话,平克顿仅仅只是需要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能够随时随地许下无数的承诺却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付出责任,但这些话都是女人喜欢听的。蝴蝶夫人想拥有他,也想让自己成为他的唯一。她反反复复的说要让他抱紧她,仅仅只是犹如强迫症般的一遍遍确认而已。“我听说,美国那边并不爱蝴蝶,他们会用针钉住蝴蝶的翅膀。”说完她留下了眼泪,但是平克顿只是一遍遍说不会的不会的,然后便向蝴蝶夫人许下了承诺。等到明年燕子筑巢的时候便接她去美国。巧巧桑对此也是信以为真,除去歌剧的这些背景,仅仅将这两个人替换成自己身边的某两个人,发现也是十分合情合理。蝴蝶夫人的这段话甚至已经暗示了自己以后的命运。她就是那一只蝴蝶,而平克顿的承诺就像那钢针,她被那些平克顿的承诺束缚着,一厢情愿地认为他还爱着她。这也是她之后坚定地拒绝山鸟结婚的直接原因。可以说,正是因为平克顿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步步毁掉了巧巧桑的生活,而巧巧桑却一步步越陷越深。

三年时间的坚持,对一个人来说实属不易,即便是巧巧桑自己也明白,可能平克顿再也不会回来了。她知道,她身边的人也都知道,但是看破不说破。即便是她,也在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我们现在家里还有多少钱了。”她向自己的女佣铃木问道。“现在已经是债台高筑了。”铃木回答。

当美国驻长崎领事对她说,平克顿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的时候,她对领事说,“请你告诉他,我已经有了他的孩子。”她向领事展示了那个孩子金黄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这也是这一场不对等的情感游戏中蝴蝶夫人最后所能够做的了。这也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感情坚贞却依旧被丈夫抛弃的女性,对所爱之人付出所有心却毫无回应。于是将自己的爱转移到两人的爱情的果实——两人的孩子上身上,同时也希望以孩子作为筹码,想方设法获得对方的回心转意。巧巧桑并不例外,她将那卑微的希望寄托在他们孩子身上,同时也在考虑自己以后将要选择的路。

西方和东方的文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所以在歌剧中的情节中出现稍许不合理的现象,这便是山鸟的`求婚。在歌剧中山鸟是一个身世显赫的官员,为了追求巧巧桑不惜休掉自己的三妻四妾。而实际上巧巧桑身份卑微,只是媒人用一百日元买来让平克顿聊以消遣的。在日本当时男尊女卑的环境,这样一个已经生下孩子并被丈夫抛弃的女子本应该身世可怜。但艺术不一定要做到处处合理,这幕情景只是在向我们展示蝴蝶夫人的坚贞,首先申明,我本人是十分排斥使用“坚贞”一词的,“坚贞”像是一种外来的力量,而这个词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对平克顿的爱才是蝴蝶夫人拒绝山鸟的原因,因为无论是男是女,当一个人真正爱上一个人的时候,那么所爱之人一定是天空中最闪耀的星星,其他人再优秀都无法改变这种感觉。在真正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很难的有更多的闲暇之心去关注更多其他的优秀的人,这个是没有男女的区分的。

等待是痛苦的,很难理解这三年的时间蝴蝶夫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度过,当铃木明确表达出对蝴蝶夫人的夙愿的荒谬不解的时候,蝴蝶夫人情绪激动甚至说要了她。她仅仅只是想欺骗自己而已,不说破的原因只是因为给自己生活留下一点微小的希望,只要希望存在的话生活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但是她依旧下定了决心,如果丈夫最后确实是抛弃自己的话,她决定去自。

平克顿最终还是回来了,此时此刻的巧巧桑是欣喜若狂的,她没有意识到平克顿的到来会对他造成更大的打击,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她和铃木高兴的唱着歌,在野外采摘各种鲜花,然后在在自己的屋子里面铺满,整个房屋顿时芳香四溢。

自己的希望随即被打破,原来他仅仅只是希望将他们的孩子带走。当她看见平克顿的妻子的时候,她一切几乎了然于胸。“为了孩子的幸福,请让我将孩子带往美国吧。”巧巧桑虽然认为这是对的,但是她还是哭出声来:“可是我并不幸福!”她最终还是平静了下来,她已经做出了自己最后的决定。“半个小时内,请一定要让平克顿到房子里面来。”她对平克顿的妻子平静地说道。当半个小时后平克顿赶来的时候,蝴蝶夫人已经自了,最后她躺在他的怀里,安静地去。

经历过被抛弃的人一定能理解那种心情吧,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难以承受,导致巨大的心理痛苦,还有对于对方的爱与恨的交织,这两种情感会让人丧失理智。蝴蝶夫人最终的自,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自我解脱,当构成生活所有希望的基石瞬间坍陷,所有的期待都化作乌有,瞬间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此时此刻的蝴蝶夫人已经心如灰。除此之外,蝴蝶夫人的自是一种变相报复,以这样的方式让平克顿承受心理上的折磨。无独有偶,在歌剧《卡门》里,有一个和蝴蝶夫人类似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唐.霍赛,唐霍赛是先抛弃自己的未婚妻在先,但是他对待卡门是真真切切的爱,为了这种爱唐霍赛甚至愿意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卡门和平克顿都是类似的人物,虽然外界对此二人褒贬不一,评价颇多,但那只是对人物的个性而言。而从道德上来看,他们二人都是爱情角色里面的不合格者,爱情没有绝对的自由,爱情意味着坚守,爱情意味着责任,没有责任的爱情那不叫爱,那叫源自荷尔蒙的放纵。坚守不分男女 ,自由不代表可以给他人带来痛苦,爱情的游戏里没有自由者,只有合格者和不合格者。在我看来,像平克顿和卡门这样的人不配谈爱,放弃责任的爱情和交合没任何区别。

看完歌剧,更多的感受便是,爱情原来并不平等,你的付出和你的得到可能完全不成比例,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爱情这场游戏里面,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火眼金睛,懂得发现,懂得识别。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