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孔子作文英语(关于孔子的英语作文50词)

孔子作文英语(关于孔子的英语作文50词)

更新时间:2024-04-30 05:44:16
孔子作文英语(关于孔子的英语作文50词)

孔子作文英语【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个自然的`推论,在《道纪》第五章中有相应的论述。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践的,孔子说:“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同样是子贡关于这个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很值得研究,这段对话出现在《论语》第五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伥就是刚强的人。”孔子说:“申伥有,怎么能刚强呢?”借着对申伥的评价,孔子在说明“无欲则刚”和“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欲之人”这两个论点。可见《论语》第五章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人生道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弟子的操行评语。因此,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探讨也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生实践准则的一个宏观阐述。

孔子作文英语【二】

一个懒散的下午,一部经典的电影,一位传奇老者,半世颠沛,看尽世间疾苦,半世官场,体验勾心斗角,一生一世,坚守心中信念。

孔子一位世人皆知的大儒,一位以仁爱人的圣人,一位品德高尚的老者。这便是人们对他的理解。

我们只知他被人们推上儒圣的高度,却未知其所经历的艰辛苦难,我们只知他满身仁义道德,却未知其所思所想。我们只从古书中了解到他所做的伟大的事迹,却忘记了即便再伟大他也只是个人,有七情六欲,有所思亦有所想。我们只知其伟大,未知所付出的艰辛。

他是一位知恩图报的人,在他赢得一些功绩后,不曾骄傲自大,想到的是他的恩师,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使得我们深思。

最为讽刺的,便是他游历各国时,向路人询问渡口方向,路人们却只是反问道“他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吗?怎么连渡口在哪都不知道?”何曾想过他也是个人?

最让我敬佩与迷惑的是他周游卫国时,卫国国君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以及君夫人提出各种丰厚的条件,他都全部拒绝,并选择离开了卫国。我敬佩他的所作所为,却疑惑为何不接收极大的利益,选择了带着众弟子们游历受苦。

最觉得他做法有误的,是他放下一切,周游各国,弟子们跟随他受苦,他考虑过弟子们的想法,关心过他们的安全,但却未能带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

最心寒的莫过于他教出的弟子,当他的弟子冉秋信誓旦旦的说要等他回来接回夫子,可最后却做了把夫子逼出鲁国的,家大夫,我不知他最后再见到夫子有何想法。

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为了一个家奴,不惜与势力极大的家族对抗,为了救回颜回,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颜回的身体,虽然只是改编,但足以见得,哪怕圣人也有人类最基础的情感。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他还是那个孔夫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已无人记得,但他带给我们的,却无法忘记。

孔子作文英语【三】

胡玫是个了不起的女导演,她能把有关于信仰与理念的重大主题在荧屏的方寸间运筹帷幄,不能不说这些有关于她的气度与胸怀。正如比李咏更出众的哈文一样,其唯美与气魄的完美统一,告诉世界,女人的心胸不只是仅仅能容下厨房与男人,如果有其善良、善感、坚忍与包容,她甚至比男人更能容下这个正反两面的世界。在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里我看见了这一点。

后人追寻着孔子闪闪发光的思想一走千年,却不知其实孔子的一生也是因落魄不得志而郁郁寡欢。那么多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军事谋略,只能寄托给能够采纳它的明君智臣,这不能不说是其命运的悲哀。所以当我们看见颜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护卫圣人的思想时,看见子路急于实现孔子的理想而战沙场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狂奔。电影的结尾我们看见堆积成山的竹简被各种颜色的布匹分类包裹着,那其中不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也不乏驰骋疆场时争与让的哲学,满头白发的孔圣人就那样安详的坐化期间,窗外是一个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堂,那是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正如最了解女人的是男人一样,最了解男人的也是女人。而孔圣人是洞穿了人心,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他更是看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纵贯古今。

也许,我所理解的孔夫子未免太过粗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确实感到了孔子的真实存在。其实不管你认不认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保有着儒家思想的印记,这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历炼,几次火浴后的凤凰涅盘,让它拥有了能够撼动世界的力量。所以,不管我们是商人,还是政客,是妇孺还是童叟,我们真的该时常扪心自问:“孔圣人你是否住在我的心里?”

孔子作文英语【四】

夜来幽梦,与你邂逅,穿越两千年的红尘,只为倾听你的声音。

——题记

时光流转,两千多年只是弹指一瞬。我心的穿越,飞过那沧海桑田,来到那齐鲁大地,去谒见一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悠悠两千载,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悠悠两千载,逝者如斯,生生不息;悠悠两千载,几经分合,山河表里。中原大地,群雄逐鹿,谁人问鼎?塞外胡天,长河落日,几回无圆? 陇西蜀道,难于上青天!梦幻江南,画船听雨眠!

在中华大地上,多少英雄叱咤风云,多少帝王君临天下。奇人异士被封建埋没,多少人登高望远;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却独不见那离人的泪眼;天下苍生被战伐蹂躏,千村寥落,哀鸿遍野……

是谁在左右历史?是谁推动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又是谁给人民以明礼之善行,给帝王以仁爱之慈心?勿庸置疑,只有你能做得到。你的思想被后人奉为圭臬,你的声名远驰海外。纷乱的人世,除了你,一切繁华都是背景!你也在不经意间,牵动了我的心,于是我穿越两 千年的红尘,只为倾听,你的声音……

孔丘,我轻声念着你的名字……

你生活在那个时代,奴隶制社会容不下你先进的思想,愚昧的君王又怎能明白你的苦衷?在鲁国,本想大展鸿图,以礼治国,却遭到了三桓贵族的排挤。于是,你开始周游列国,流浪、漂泊,为了一个信念,你从未放弃过!百姓愚昧、君王亦愚昧,有谁能堪透你的心?你若是俞伯牙,又有谁能做你的钟子期?高山流水,只为觅一知己,天涯海角,万水千山的寻觅。你不慕名利,一切只为那颗兼济天下的执着之心!

孔丘,我轻声念着你的名字……

你的精神与天地争辉,你的思想更是炉火纯青。一部《论语》,又怎能说完你的传奇?你诲人不倦,为人师表,三千弟子在你的教导下明礼知信。七十二贤,更是你的精心调教,良苦用心。

孔丘,我轻声念着你的名字……

你总是说“仁者爱人”,你信奉“以礼治国”,可是,又有谁能明白你的苦楚?你终究没有被重用,你的思想也只能在后世流传,你注定要奔波一生。这一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当初与世逐流,将你的思想放下,也许你会飞潢腾达,权倾朝野。但是,我明白,那不是你的初衷!正如后人放不下你,你也放不下“仁爱”的思想结晶。于是,你甘愿受尽苦难,遭人误会。哪怕付出自己的一生,你也无怨无悔!济世为怀,更加彰显你高贵的精神品质。你从未放弃,只为一颗执着的心。

江水依旧奔流不息,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胜绝,愁亦绝,我心的穿越,唯见你两鬓如雪。“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你在凛冽的秋风中,独自凭栏,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孔丘,我再轻声念一遍你的名字,你已深深印在我心。梦醒了,我的穿越也随之结束,你已成为永恒。

合上史书,泪如泉涌……

孔子作文英语【五】

本来是要去看《阿凡达》,谁知道2D版为了给《孔子》让路,已经下线了,而我又看不了3D版,只好横下一条心看一看这部近期风光无限的文艺大片吧。

不是不喜欢《孔子》这样的题材,事实上胡玫导演也中规中矩地表达了能够表达的东西,场面也很大气,演员表演也很到位,感情戏不论是师生情还是知己情还是对手情的处理也可圈可点。但是,我一定要说但是,我们都是低俗的一代,有感官的娱乐就好了,《孔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有些肃穆。

而且,我还必须说一个现实:我所在的南方友谊影城6号放映厅,是最大的放映厅,可以容纳观众超过200人,但是这场电影最终入场人数不到20人。隔壁4号厅在放映的3D版《阿凡达》,听lp说连第一排都座无虚席。呵呵,我觉得,是现实我们就应该勇敢去面对。

所以,为了诚实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对电影的品味,我写了一小段《孔子》的介绍:

孔丘是管理学大师老子的学生,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颇有造诣。因此,孔丘受大型集团企业鲁国总裁的赏识,从小白领迅速晋升为高管。

孔丘上位之后,正赶上春秋各大企业兼并重组风潮愈演愈烈之时,当时春秋商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齐在二级市场大肆收购鲁的股票,想要借机收购鲁。孔丘及时抛出毒丸计划成功抵御对手齐国的收购,并成功反向收购齐的三个分公司,这一战让孔丘声名鹊起。随后孔丘入选董事会。

职场得意的孔丘很快犯了年轻职业经理人的骄傲和急功近利的毛病,试图通过“隳三都”策略削弱三个大股东三桓的持股比例。但是三桓让出的股份并未进入孔丘的名下,所以孔丘虽然把公司业务搞得有声有色,但是在资本层面却毫无建树。不知道孔丘是否有MBO的长远计划,但是,最终鲁的董事长鲁国公在其他大股东的压力下不再支持孔丘。

惨烈的争斗中,资本方最终获得了胜利。孔丘被迫离开公司选择创业,并获得了子路、颜回、冉求等鲁氏集团中层的支持。

创业后孔丘的私人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春秋列国自由行旅游业务(孔丘成功地开通了春秋各国的专线旅游线路,并且亲自担任导游,配合各国媒体的宣传作秀,很有搜狐的明星CEO张朝阳的风采。很快孔氏企业又寻找到了公司的第二大支柱业务——企业文化管理公开培训课,孔丘把自己打造成了比余泗维牛逼得多的明星授课人,并拥有大堆粉丝,其中不乏南子这样的美女企业掌门人。当然,孔氏企业也论证过承接一些大公司内部培训的外包服务的可能性(卫灵公)。

但是,好景不长。孔氏企业的高管冉求、子路接连被鲁和卫高薪挖走,商场战争的残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后来,另一位高管颜回也在抢救公司机密文件时因公殉职。孔氏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紧紧靠着孔丘的行业地位和个人魅力苦苦支撑。在陈国开展业务期间,孔氏企业经历了最大的危机,由于受到竞争对手的恶性挤压,孔氏接连丢单,公司应收急剧萎缩,加上金融危机,信贷市场无法提供支持,公司很长时间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

孔丘终于走到了创业之路的尽头,这时候鲁氏企业也出现了严重的业绩下滑。鲁氏看重了孔氏企业所在新兴行业的利润增长点,向孔丘伸出了并购的橄榄枝。最后,孔氏企业被鲁低价收购。

孔子回归鲁氏集团之后再也无法进入核心管理层,仅仅只能负责企业公开课事业部。大彻大悟的孔丘开始转型写作职场小说《春秋》。千百年后孔丘终成一代圣人。

孔子作文英语【六】

胡玫是个了不起的女导演,她能把有关于信仰与理念的重大主题在荧屏的方寸间运筹帷幄,不能不说这些有关于她的气度与胸怀。正如比李咏更出众的哈文一样,其唯美与气魄的完美统一,告诉世界,女人的心胸不只是仅仅能容下厨房与男人,如果有其善良、善感、坚忍与包容,她甚至比男人更能容下这个正反两面的世界。在胡玫导演的电影《孔子》里我看见了这一点。

后人追寻着孔子闪闪发光的思想一走千年,却不知其实孔子的一生也是因落魄不得志而郁郁寡欢。那么多有见地的政治思想和四两拨千斤的军事谋略,只能寄托给能够采纳它的明君智臣,这不能不说是其命运的悲哀。因此当我们看见颜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护卫圣人的思想时,看见子路急于实现孔子的理想而战沙场时,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狂奔。

电影的结尾我们看见堆积成山的竹简被各种颜色的布匹分类包裹着,那其中不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也不乏驰骋疆场时争与让的哲学,满头白发的孔圣人就那样安详的坐化期间,窗外是一个山高水长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堂,那是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正如最了解女人的是男人一样,最了解男人的也是女人。而孔圣人是洞穿了人心,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他更是看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纵贯古今。

也许,我所理解的孔夫子未免太过粗浅,但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确实感到了孔子的真实存在。其实不管你认不认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保有着儒家思想的印记,这已经成为人们评价是非的标准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历经千年风霜雨雪的历炼,几次火浴后的凤凰涅槃,让它拥有了能够撼动世界的力量。因此,不管我们是商人,还是政客,是妇孺还是童叟,我们真的该时常扪心自问:“孔圣人你是否住在我的心里?”

孔子作文英语【七】

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开创儒家思想,为世界举世瞩目。这次我看了一部《孔子》电影,讲述的即是孔子围着自己的思想周游列国的艰辛故事。

在春秋战乱的年代,各国群雄争立,唯有领土利益最强,虽口称为周天子打赢天下,却已经开始了纷纷扬扬的战争。鲁国——孔子的母国,孔子在这儿开始了他的儒家宣传。孔子崇尚周朝礼乐,一心想借着道德礼仪来影响鲁国的子民,重振鲁国雄风。但仔细想想,便明白,在战乱纷飞的年代,君主为争地盘而谋生,丝毫不顾及国内的民生和道德。所以凭借这点,是绝对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绝对礼仪制度。

然而孔子说服了鲁王,从而得以继续推行自己的仁礼政策与平民政策。我在电影中的孔子表情中看出,此时孔子丝毫未察觉出鲁王和群臣的眼光异样,和他们不坚信的心情。然而,孔子还未站好脚步,便又将鲁国内三桓的势力削减,大幅度削减三桓城墙高度。如此一来,一定得罪了三桓高官贵族,然而三桓中有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似听从孔子的布置,实则容忍或者说是卧薪尝胆。从这点看出,孔子并不能学会贯通,而只是一味的追求目的,忽视了与周边三桓的人际关系友好,进一步的导致和加深了三桓与王君和孔子的决裂。

孔子在平定了三桓部分叛乱后,立马开始大幅度的削三桓的城墙活动,在电影中,季氏看见自己的城墙被削后,心情一定是十分激动和恼火,然而他却抓起一撮沙,接着闭上眼,松开手,让土随风飘扬。从这里我看出季孙斯的容忍已经无法承受,却将仇恨化为沙子一般,随风飘扬,这跟其仇视孔子的心情有密切的联系。电影中又给了一个小插曲,季孙斯走进拆城墙军营,却听到的到处是尽早拆完城墙的愿望,我看见季孙斯的脸色有些苍白。

电影中的片段拍摄十分精巧:季孙斯脸色一使,托付手下人,黯然下了一计,以鲁王的名义托人给了孔子一块碎玉,口中碎念:“孔子只要见了此物,便明白该怎么做。”正是电影的细节拍摄,影响了我对季孙斯的很大一部分看法。从中我能够看出季孙斯的意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如此残忍的手段,逼迫着孔子离开了鲁国。我觉得孔子之所以落的如此下场,正是因为将毕生重振鲁国仁德、礼乐的希望置于鲁王身上。却换来的是王室贵族的排斥和打击。从这里我觉得,孔子正是因为过于强烈的、急功近利的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鲁国,从而让自己踏上舟车劳顿、奔走列国的旅途。

孔子来到了卫国,然后先后拜访了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欲将自己的仁德理想托付于一国一君,以达到施政目的。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意,发挥施政理想的希望一一破碎了。最后鲁国接回了孔子,便再也不过问政事,只是专心讲学。

这部电影让我看见了一位为自己的仁德施政理想奋斗的孔子,也看见了暗施毒计、心狠手辣的季孙斯、也领略了春秋的战乱纷飞。加上电影的特效剪辑,更是如虎添翼。《孔子》将孔子刻画的淋漓尽致,扮演孔子的演员其心情和人物神态,十分符合。虽然孔子并不是一位很好的政治家,但是作为思想家影响中国两千年,作出了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这部电影将剧情和拍摄手段融为一体,比较精彩。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