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红豆藤作文(丝瓜藤满分作文)

红豆藤作文(丝瓜藤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23:58:37
红豆藤作文(丝瓜藤满分作文)

红豆藤作文【一】

难道?难道他们真的是妖吗?可是就算他们是妖我也不能逃啊,毕竟他们养育了我十二年啊!唉!我该怎么办呢?不行,我一定要去找他们。就在这时,我不知不觉走到了一片森林前面。“难道爸爸妈妈就在这里面吗?”这个奇怪的念头从我的脑袋里闪过。

这片森林就像一个大的吸铁石一样把我一直往里面吸。爸爸妈妈真的在这里面吗?我禁不住诱惑,就往里面走了。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两段老藤,一段绿,一段红,于是我立马想到了爸爸妈妈。就在这时,我什么也没想就马上跑了过去抱住了那两段老藤,嘴里不停的喊着:“爸爸妈妈,你们把我种在土里吧,我愿意给你们五花大绑,我好想你们啊!”突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道亮光:啊,我看见了我的爸爸妈妈了。不过他们都变得好老啊,他们看见了我,就真的.把我卷了起来插进了土里,后来,我开花结果了,他们吃了我结的果子以后,竟然变年轻了。

唉!没关系,反正他们养育了我十二年,我这也算是还给他们了。就在这时,我灰心丧意地低着头,等的时候,他们拿出了一碗水,浇在了我的脚上,没过多久,我额头上的藤,叶子,都退化而去了,慢慢的,我的脚也变正常了。

我开心极了,就问爸爸妈妈这是怎么一回儿事?妈妈说:“那是因为我们不忍心看你慢慢去,于是我和你爸爸就到处寻找把你种在土里以后的解药,我们找着找着就看到了把我们砍下来的米先生,他说只要用我们真诚的泪水浇在你的脚上就行了。这下好了,我们终于成功了,我们一家又可以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我听到了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地为我做解药,我实在是太幸福了!

红豆藤作文【二】

一个暑假也仅仅作了一次短途旅行,父母因为当初答应我趁着毕业,领我出去好好玩一次,于是实在过意不去,上礼拜五带着我和爷爷奶奶做了一次短途旅行。

周五下午没玩什么,礼拜六上午驱车前往太行山大峡谷。先去了青龙峡,中午吃过饭便匆匆赶往红豆峡。青龙峡是不错的,有水,有山,只是太小,因此也没有对红豆峡抱有多大期望,只是想着转完赶紧回家。

下了车,我好奇地观望着四周。看过第一眼,我便想红豆峡和青龙峡也许该换名字了,青龙峡那么小,那么秀,那么恬静,像是害羞的女子,脸颊上还有两朵红晕;而红豆峡却壁立千仞,并不是孤零零的那么一两座直插云霄的山,也不是那些连绵不断的土丘,而是千座万座峰峦叠嶂的山,座座都直插苍穹,雄伟豪迈让我想起项羽抑或荆轲。

我们住宿的宾馆在半山腰,于是先去看山脚有何风景。我们自相思园入,进了这里,却又是一番别样洞天。那么多的花树草木,把头顶都严严地遮住。越往里走空气便越发清新,吐纳间几乎吸进整片树林。阳光透过枝叶,投下些微细细碎碎的光影,风过便整齐划一地旋转,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投影机。投影机投出喜怒哀乐的,而这么个别样的自然投影机却投下了红豆峡的心情。

走出相思园便看到一湾潭,水上有两条过岸去的通道,一条是两条线上压着轮胎,另一条是两条钢索,上面有扶手。爸爸要过,我左叮咛右嘱咐地告了他半天注意安全,即便如此,他过时我仍看得心惊胆战。两条钢索不停地左右摆动,上面的吊环间隔又那么远,脚下三尺便是水潭,当真是惊心动魄。爸爸顺顺利利地走了过去,回来时我问他怕吗,爸爸说,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关键是在于敢不敢。我于是下了决心,前面若还有这样的“桥”,便去闯一闯。

没想到刚上了台阶,便又是一个这样的水潭。上面也架设着两条这样的通道,一条全是秋千似的木板,人一上去便前后左右的晃个不停,不抓紧的下场就是落水。另一条看起来要简单得多,两边两条裹着红布的铁链做扶手,只有一条钢索,得像走钢丝一样过去。我决定试试。

我刚走一步,钢索便极其剧烈地晃起来。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我,险些落水。又往前走几步,我才发现这种游戏的可怕和愉快之处:上了这里是不能犹豫的,必须得看准了,抓住那么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的平稳赶紧走,还不能心慌,就像爸爸说的一样,不能胆怯,不然就容易落水。还得有劲,平衡能力要好,这样才能稳稳地过去。

再往上走,相思园里的秀和柔便是在一点点地消退。我总觉着不大对劲,这里的水和青龙峡里的`水并不一样,我却又找不出不同在哪里,只是一味地觉得这里的水太有些气沉沉。即便如此,风景也依然不差。我最感兴趣的是身边那像面屏风似的高山,它上边那些岩石摸起来滑滑的,还有水冲过的痕迹,低处的长着青苔,高处的便长着郁郁葱葱的树。可是不管高低,那些岩石全都有着极有趣的书页般的层次,一层层地凸出来。这头,那头,这山,那山,全都是这样子的“石书”,这太行山脉,竟是一座极其庞大的藏书馆了!

回到旅馆已是晚上六点。因为旅馆便在景区里——实际上就是村民们开的,我们吃过饭,又开始四处转悠。

我是去过农村的,但是我不知道有哪个农村能像这座只有十几户的小村一样美!远处是重重叠叠的青山,推窗便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满满诗意,知了、纺织娘、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虫子或鸟儿悠悠扬扬地哼唱着,从树枝间、从草丛中、从山那头,那么多那么多大自然的可爱生灵们被月光感召着,把交错的音波铺展在每一个村民的房顶上、窗棂上、床头上和他们的梦境里。

山里的晚上温度低,湿气也重,自黄昏就能看到一层如蝉翼纱般清薄的雾,缓缓地、缓缓地向着你蔓延。到了晚上,从路上看过去,便只是雾了。那些白天感觉近在眼前的山这时都在雾的怀抱里沉睡了,能看到——可是那么模糊,像是中国画中山水朦胧的江南那样那样——不是的,江南是不能比这里的,江南也许是水乡,但是却绝没有红豆峡里这一份独属于太行、独属于北方的坚韧的柔美。皎洁的月色渐渐地滴进浓雾之中,晕染开一簇又一簇鹅黄色的光晕,许是怕惊动了熟睡的太行山,才这样轻柔地把那些光晕淡淡地、淡淡地扩散开来。隔着一帘浓雾,便成了一盏盏羞涩的灯笼,羞涩地照着夜晚的村子、游客、还有早已进入梦乡的太行山。

第二天早晨,因为要赶着回家,大家都起得很早。这清晨的乡村比起夜晚来,更有一番让我无法自拔的韵味。过了一晚,雾更浓了,隐隐约约地掩映着红豆峡的山,阳光轻轻地穿过雾,落在我的指尖。我站在这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几乎错以为自己是在云端了。谁能说那些浓而清灵的雾不像是天际柔软的流云呢?对于山脚的人们来说,它的的确确,就是不可征服的云朵啊!如果不爬到半山腰或者山顶,又怎么能知道拥抱“流云”的快乐!

吃早饭时,爸爸和老板聊起了红豆峡。我终于知道昨天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水的古怪了:这里的水多在山脚,山顶反而不见溪流,而且水不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温室效应,几年没有下过雨,峡谷里的水渐渐地都干了,而山顶的水又都流到了山脚,水还在不停地蒸发,以至于红豆峡的美景在一天天减退。我听了不知该说些什么,下山时那个老板说这几句话时的神情在我心里反复地淡不下去。

今天就要回家了,快出红豆峡时,爷爷突然指着窗外说:“那儿是通到哪啊?”父母都说不知。奶奶来了兴趣:“进去走走吧,估计也不大,反正咱们又不急。”我也不想这么早就离开红豆峡,于是也帮着奶奶说话。父母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想想十来分钟也就转完了,于是便答应进去看看。

我们顺着天桥转进谷中,才发现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这分明就是那个世外桃源啊!两边山石上长着枝叶茂密的大树,阳光被这两座巴别塔所遮挡,眼前是阶梯式的水潭,潺潺水声不绝于耳,从入口望去,后面的山峰依着次第露出一角,而这两座山斜对面刚好一座直插云霄的孤山,水潭呈45°角斜插过去,这样的景,只要再上一个画框,就是名家也画不出的绝世画作啊!

左手边一道极窄的楼梯贴山而建,我们便顺着铁梯往山里走。一路上风景大让我们有柳暗花明之感。我们都很意外,本以为只是个小景点,却是这么一番洞天!路上爷爷好几次因为腿疼而萌生退意,奶奶便给他鼓劲:“都走到这里了,前面肯定更好,走吧,走吧。”这之后再有谁想回去,都拿奶奶这句话给自己打气。

快到一线天时,爷爷奶奶上了年纪的人,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二老原路返回,而我和父母则继续向深山进发。我们走的早,这会儿山里还没有游人,无限寂静中更显红豆峡之美。又往上走了约二十分钟,我和父亲实在是厌烦了这种没完没了的攀登,看着前方也没什么了,不过是一味的山,一味的树,甚而连水也没了,便想下山。母亲不依,拿奶奶那句话来劝我们:“都走到这儿了,坚持坚持,走吧。”于是我和母亲约定,再往前走一百米,要是还没什么,便按原路下山。

没想到往前走了才不到五十米,便遇到一位清洁工大叔。母亲问他山上有什么,大叔意味深长地说:“山顶好啊,无限风光在顶峰啊。”我们听了都有些羞惭,再也不提下山的事。

我们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再往上的路程对我而言只剩下无穷无尽的石头台阶,爬啊、爬啊,好像永远都没有尽头一般。正当我几乎快要累晕过去时,父亲惊喜地欢呼道:“我们到山顶了!”我刚才还如霜打的茄子般蔫掉的心,这会又为这一句话重新焕发了活力。我满怀希望地抬起头观望着四方,古人的话果然没有错,还有什么能比顶峰的风光更让人感到激情、希望和震撼呢?我在山脚还以为高不可攀的山峰此时都簇拥在我面前,我脚下陡峭的山坡上向阳生长的树和草都发出喜悦的低吟。不管是朝哪个方向看,都能在那开阔的视野、无边的光明和震撼的美景中找到无穷无尽的欢乐!

我们离开了红豆峡——带着它的夜、它的晨、它的水,和它的众山之巅!

红豆藤作文【三】

??一把红豆,续写相思

陌上花开已过,长亭相约已经十分的遥远了。遥远的在记忆中的影像都已经模糊了,模糊到在回忆中都很难捕捉到一个完整的片断。那断断续续的模糊记忆的片断,串联起时光的追忆,仿佛能够把人带回从前。

文字记录的,也并非都是很久很久以前。文字叙述的,也并不见得都是情感的色彩斑斓。感情的沉重,灰色的浮现,经过文字的整理,也会给人一个梦醒时分的耀眼光环。

盛夏的蝉鸣,躁动的是人心的难安。清风送爽,也能给人以片刻的悠然。堤畔的垂柳,摇摆的也不尽是离人的辛酸。桥下的流水,送走的除了那一汪碧绿,还有那一抹淡淡的思恋。

浅滩上,鹅卵石的恬淡,伴随着牛羊的安然。小溪旁的青草,衬托的是白云蓝天。牧童的笛声,悠扬的是谁的心曲。溪中的鱼儿,跳动的是谁的情感。心随波涛涌,绕山到天边,只为寻找那一片能够书写心愿的素笺。让时光的流动,在上面画上斑斑点点,写下醉人的诗篇。心随轻风扬,飘摇到云端,愿挽缕缕白云,编织思恋的缠绵。心随帆行,愿伴孤舟远,去寻找那一管莲的朱笔,蘸取荷的墨绿,把思恋写在你的心间。

抛一把红豆,在山水之间。抛一把红豆,在高山之巅。抛一把红豆,在堤畔柳下。抛一把红豆,在陌上长亭之侧。抛一把红豆,在心湖的彼岸。种下片片相思,期待来年的夏季,见证月和莲的情感的迢递,为月和莲送上美好的祝愿。

长亭烛光,谁在饮酒醉明月。花前月下,谁赋柔情醉流年。书桌案前,谁在用时代把时光间隔的片断,逐渐的漫延。月下窗前,谁将想思寄荒年。光阴似水,时光如箭。如歌的岁月,承受不起荒诞的诺言。寂寞的心境,也让荏苒的时光,荒芜成了不毛的沙滩。那一捧相思的红豆,抛撒在春天,发芽在心田。不知盛夏的月下,能不能结下果实,为月和莲带去的是浓浓的情意,还是苦涩的密语甜言。

月光如水,倾泄满荷叶的浅滩。花正茂,绽放着清洁的容颜。轻风拂来,荷叶摇摆,仿佛在为莲摇动着避暑的羽扇。露珠滴落,缀满莲的`花瓣。像是莲淡淡的泪珠,在流露着深深的企盼。只盼那月光盈满,只盼那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的那牵手的一瞬间。静静的,静静的。心的无言,难以掩饰,焦急的火热的情焰。朱笔总欲奋点苍穹,去写下满腹的畅言。

蝉声渐禁,躲在柳条下侧目观看。蛙唱又起,意欲为月和莲的幽会唱一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月光摇摇,欲把思恋坠进雾中,借垂柳之手,去为莲把淡淡的泪痕擦干。莲心无奈,拒绝了所有虚无的安慰,独将清幽的芬芳随月转。不离不弃,不烦不厌。愿借湖水的胸怀,把月沉入深潭。让自己的泪珠,去温暖月的清冷的心,只为着能够在转眼的一刹那,看见月那泛着清冷光辉的脸。

月和莲的故事已成传说,陌上长亭的约定,却仍然是遥遥无期。花红满径已杳无踪迹,断鸿飞过,仍可见一缕炊烟细。如泣如诉,肯借东风传语。天涯孤客,若有相思怎传递。月下长袂,婉转长笛。吹一曲《鸾朝风》,不敌晚来风急。盘膝而坐,抚琴而吟,唱一首《梁祝》,又不知此情此景更与何人能语。执手相看泪眼,已成往日的扑朔迷离。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依旧的是那相思呜咽的恋曲。

凝目四顾,春天抛下的红豆,是否在心田已经鲜花盛开?待明日朝霞满天时,是否是一个真正的绿肥红瘦,更待何急。

抛一把红豆,写相思。不问流年芳颜,只许天涯孤客,熙熙攘攘的来来去去。

红豆藤作文【四】

十月一日的晚上,妈妈和爸爸说:“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我们要到红豆峡去旅游。”

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就收拾停当,坐上了旅游大巴。一路颠簸,大巴带着我们来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红豆峡。

红豆峡是太行山大峡谷主要景点,位于河南和山西省交界处。据导游介绍,红豆峡是因峡谷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红豆杉而得名。

我们随着人流下了车,走进红豆峡,好高呀!我们像掉进了悬崖峭壁的天坑。太美啦!不知是哪位画家画出了这样美丽的画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忽然听到哗哗的声音,转过一道急弯,一条瀑布从天而降,我不禁想起了李白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峡谷便道,一步步走向大峡谷的深处。沿途有奇特的山石,叮咚的流水,各种树木。

我和姐姐一直跑在队伍的前面,后面不断传来妈妈的呐喊声:“迎迎,小心,慢点!”突然,一个毛绒绒的东西掉在我的大拇指上,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个黑色的毛毛虫,身上长着黄色小刺,吃了一惊后,我马上把它甩掉了,接着往前走……

夕阳落山了,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红豆峡了,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看这里的山水,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红豆峡!”

红豆藤作文【五】

在我的故乡河北省平山县有一座风景区,它的名字叫藤龙山,山上风景秀丽,景色优美,是一座不是热带雨林,胜似热带雨林的风景名胜地。20xx年的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还有舅舅妗妗表弟一起到藤龙山游玩。

一路上,我们看见田野里有许多盛开的油菜花,像是给春天的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肩。在走过了一个叫湾子的村子后,藤龙山来到了我们眼前。我们先来到了九龙潭,那里的水清澈见底,一条条深褐色的小鱼就像一艘艘小小的潜水艇一样在水里穿梭。接着,我们又到了仙女湖,在这里流传着一个仙女湖和回头望的故事。传说在与藤龙山相接的.地方有一座天台山,天台山上有一个王母观。

有一次,汉武帝到王母观拜见王母,因为笑话王母长得丑,被王母往脸上吐了一口痰,因此脸上长了脓疮,这才向王母认罪。王母说:“只有藤龙山上的灵芝草才能治好这个病。”并让侍童和汉武帝一起去找。路上,汉武帝看见七个仙女在藤龙山的一个水塘里洗澡、嬉戏,便被迷住了。侍童发现了他的神情后说:“如果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你可就活不成了!”汉武帝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可又有点恋恋不舍,于是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从此,这块他回头看时踩过地石头就被叫作回头望,仙女们洗澡的水塘叫作仙女浴。哦对了,这里还有一个叫“三潭印月”的景点。

你可别误会,这个“三潭印月”可不是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是三个相连在一起的小水池,虽然没有西湖的三潭印月有名,但风景却同样让人难忘。

藤龙山还有仙人乐、华山石等等很多美丽的风景,等着我们下次再来观赏。回家的路上我想,大自然把这么美丽的景色带给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保护呢?正像景区的小木牌上写的“花草微微笑,请您别打扰。”

红豆藤作文【六】

藤龙山是河北省平山县新开发的一个旅游景点,最大的特色是质朴自然,最妙的地方是游人稀少。当我们完成对桃花源最初的惊艳,怀着更大的期待想探寻更美的景致时,还不知道山内其实并无更具吸引力的景点了。

沿着和缓的山间小道,怀着游景赏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的梦想,一行人马踏上了漫漫征程。由于不断拍照,我渐渐落在大队人马的后边,同行的大姐因体力问题没爬多远就无奈放弃,俺成了孤家寡人。也好,正想一个人清静一下呢。知道时间充裕,山也不算太高,心里制定了不着急,慢慢走,边玩边拍照,安全又尽兴的爬山计划。有个这个方针做指导,一个人的爬山也仿佛变得新奇和有趣了。

可是这个想法很快就遭遇了挑战,那就是体力的不支。也许是猫冬时间过长,也许是锻炼身体不够,刚爬到不到三分之一处就已气喘嘘嘘,心脏也快跳出嗓子眼了。这种情况感觉是第一次出现呢,看来身体确实亟需锻炼了。这时碰上了一个同行,他也拿着相机边走边拍,所以也落后了。我们同行了一段路程,由于都对照相感兴趣,似乎做旅伴很合适,可是还是没有同行到底。他热衷于拍人像,每到一不错景点就让我帮他留一个影,也热心地怂恿我照,可是我却对此不感兴趣。同行一段后,我又感觉体力有问题,想休息一下,就让他先走了。

又剩下一个人了。虽然有些孤单却觉自在。我知道我其实是故意处在这样一个状态的,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山越来越深,路越走越远,前不见来者,后没有追兵,寂静的大山仿佛是我自己的,我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喧哗的尘世被抛在脑后,一应的烦恼也知趣地远离,我只需享受这清明的世界,青青的世界!在一干净的卧牛石旁,干脆坐下来,背倚巨石,让身心和大山融为一体,让思绪处于静止状态,听山风穿过,蛙声阵阵,百鸟啁啾。目力所及,深深浅浅的绿将山岩绣成杂色地毯,绿毯中,间或有一蓬灿烂,那是一树迟开的杏花在张扬着美丽,在绿色背景中如繁星点点;山路边,一株长着圆圆叶子的不知名小草也努力展现着自己的活力;石缝里,顽强的生命破石而出,向外界显露生机;红的、白的、黄的山花开得漫山遍野,为大山增添着的魅力!

置身于如此朝气蓬勃的大山里,我的心也受到了感染,坚定了我继续爬上山顶的决心。喝口水,啃根火腿肠,向上,向上。

当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拐过一个又一个弯路,绝望地想何时才能爬到山顶时,忽然听到前方有说话声,原来是两个平山籍的同行在休息,随后我们一起爬上了山顶。

下山途中,从他们那儿得知藤龙山之得名全因山里长满了一种长长的青藤植物。依照指点,我看到了这种状似游龙的植物,此时它们还如干枝一样静默着,没有一点发芽长叶的迹象,听说秋天才是它们的天下呢。

中午吃饭时,其中一个同行者起身离开了一会,等他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被鸟废弃的鸟巢。啊,能看到这种稀罕东西太让人惊喜了!仔细端详,发现鸟巢建在一个分杈的小树枝上,用坚韧的细草穿插缠绕,最后精美结实的艺术品就挂在了枝头。

因为拍照的原因,大多数的下山路途又成了一个人。此时心情已变得轻松许多,久存于心的忧伤似乎遗留给藤龙。出山口处的美丽桃花和大片洁白的苹果花在亮丽了双眼的同时又亮丽了我的心,可惜我摄影技术不佳,没有拍出美伦美奂的图片,但我的心里已留驻春天。

红豆藤作文【七】

只到过藤龙山一次,却再也难忘。

刚到山脚,眼前已是满目苍翠,绿色丝丝如云,团团如雾,凝实厚重而又惬意轻盈,像一件绵软的绿袍轻搁于弯山秀水之上,让人感觉这不像是一座山,而是一尊绿云萦绕的卧佛。披绿荫,沿石径,涉足而上,刺目的阳光已被缠枝错叶筛成了斑斑点点,暑气顿消,清凉骤至,脚旁一弯泉水呤呤咚咚,或依地势滞留成一湖一滩,或随山岩扯挂成浅流细线,畅怀坦然时尽情铺展于山石之上,成一挂瀑布;婉约含蓄时悄悄隐身到草丛之下,余潺潺之音。沿径两侧,各样树木藤萝或高或低,或横或竖,随意自然地罩住行人脚步。它们有的满挂红色玲珑的细果,有的满缀深浅异样的鲜花,撑起浓荫,与人相随而上。直至登顶,一天澄蓝,虽说炙日当头,却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天愈高愈远,云越来越淡,星罗棋布的村庄,高高低低的峰岭,平整如镜的农田,一切尽收眼底。身体也一下子变得轻盈了许多,涤净了许多,颇有点儿霞举飞升的感觉。

与黄山相比,藤龙山少了一点儿秀美,多了几分朴实;与华山相比,藤龙山少了几分险峻,多了几分墩实;它没有奇松,只有满满的藤萝杂树;没有云雾,却有细如珠大如斗的山石。

藤龙山,只不过是原生态的一树山,只不过是纯自然的一山树,还有一谷潺涓流水,一路浓荫鸟翠。虽说只去过一次,却真的再也难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