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家乡的风俗中秋节550字作文六年级)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家乡的风俗中秋节550字作文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8:13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家乡的风俗中秋节550字作文六年级)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一】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

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二】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作文家乡的中秋节初中【三】

我的家乡,是天然的绿之都,处处充满着那可爱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绿。

春天,菜园被春姑娘染上满园新叶的嫩绿。无论是大白菜、韭菜、芹菜,还是藤蔓上的叶片,都浸上了嫩绿。菜园子里的绿,是初春的嫩绿——那样新鲜,那样活泼,跃动着“生”的力量。只要踏进屋后的菜园,就如同进入了一片嫩绿色的世界,站在园中央,向四周极目眺望,一大片嫩绿的波浪随风而动,生机勃勃,引无数人驻足观看。菜园旁边,是乡下人自家的竹林。竹林里的绿,很沉,很浓,没了初春嫩绿的活泼,却别有风味。青青的竹竿,绿中带墨的针状竹叶,投下一片浓荫。风一吹,整片竹林都在轻轻地随风舞动,远远望去,如同一片墨绿的波浪。极少有阳光穿透竹叶的时候。若阳光跃过竹叶间的间隙,那就会给竹竿、竹叶穿上一层“金沙”,使得绿竿墨叶添了几分庄严。

只要走到屋前,就能瞧见家乡的水。家乡的水,一半蓝,一半绿,像一面双色的镜子,倒映着岸上墨绿色的竹林;倒映着绿油油的菜园;倒映着孩子们嬉戏的身影;倒映着碧蓝如洗天空中漂浮着的白云……风一吹,绿色的波浪上好似盛开了一朵朵绿花,蓝水如同叶子般衬托着绿花,蓝水绿花,成为了家乡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线。

岸边的芦苇,鹅黄中带着清绿。毛茸茸的苇尖是鹅黄,纤细的芦芯是清绿,和着河水的“蓝水绿花”,美不胜收。还有树叶的绿,爬山虎的绿,小草的绿……果真是名副其实的“绿之都”。

我怀念家乡,也怀念那可爱的,令人眼前一亮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