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小学教资作文800字是要写满吗)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小学教资作文800字是要写满吗)

更新时间:2024-06-12 12:39:23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小学教资作文800字是要写满吗)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一】

光环效应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好百好”现象。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社会环境中,高学历就像一个光环,让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都产生眩晕,给正确认识有关现象形成或深或浅的障碍。

由于国家继续教育的发展,家长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的教育理论反思水平随之提高,但是由于幼儿教育体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幼儿教师的学历进修和提升速度远不如社会其他行业发展得快。这样,高学历的光环效应就使幼儿教师的形象显得“相形见绌”,一些家长的潜意识就是:“你虽然是孩子的老师,我要尊重你,但是我的学历比你高,你看问题还未必有我高明。”受这种心理的无形牵引,这些高学历家长产生了微妙的清高态度,对幼儿教师形成一种暗暗的压力。一位青年幼儿教师苦恼地说:“我们班有几个家长太难对付了,你说一句,他能说上十句,还一套一套的,我不知道怎么说、怎么样做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这使家园沟通存在一个无形的障碍。

在以上两个不等式的作用下,类似“你们这些哄孩子的有水平吗?”的话在家园矛盾“热战”中就很容易脱口而出。如果没有遭受“热战”,也极易出现“她说她的,你说你的”等心理“冷战”,最终都将减弱家园沟通的水平与合作共育的力量,有时还出现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减慢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速度。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二】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教研组一起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地研读并逐步领悟《指南》的精神,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谈学习了《指南》的艺术领域方面对美术活动的一些感悟与理解。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美”,“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来为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呢?《指南》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在艺术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艺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的小耳朵真灵”“你听到了什么”“你做的小熊真像……如果走路时左右摇摆点就更像了”等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指南》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教育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丰富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如:在晨间活动、游戏、吃点心时,让幼儿欣赏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资源,来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指南》指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歌唱、表演等艺术活动。”艺术教育它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

通过《指南》的学习,我领悟到了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必须遵循其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幼儿体验与学习等,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勇于反思自己。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根据本班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幼儿园与小学教资科一作文一样吗【三】

广播的余音还未结束,高年级的孩子匆匆步入教学楼,而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一年级还未完全被规则束缚的孩子们,哗啦啦一下子,从教学楼前涌向花池,领导无奈的摇摇头,随即疾步向前,厉声呵斥,隔着很远的地方实在不知道他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怎样的语气甚至怎样的神情表达他的气愤,我知道看着被践踏的花池,他一定很心疼,哪里不仅仅有看门人的辛苦付出,也留下了他不辞劳苦的汗水,当一池的艳丽为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校园带来阳光增添魅力之时,也许很少有人能想到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对于一心只想寻找自己快乐的孩子更是如此。

迫于威严,一转身的功夫孩子们已四散而“逃”,但我知道用不了几分钟他们会卷土重来。随着那给人压力身影的消失,孩子们又一窝蜂涌向花池。

花园前的积水被踩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衣裤,花园墙上的污渍很自然吸附在紧贴花园墙的衣裤上,园内的泥泞包裹了鞋子,花枝上的刺有些尖利,但这一切怎能阻挡孩子们一颗好奇的心呢?

而我也想探寻他们之间的秘密,怒目圆睁自然会适得其反。

俯下身子,和颜悦色,一个小男孩趴在花园墙上,伸长了胳膊,极力想从湿漉漉的泥土里找寻些什么。

“你在找什么?”

一副天真可爱的`神情,略带疑问,意思是我找什么你都不知道?这时候在他眼里你绝对是白痴。“当然是蜗牛了!”这理直气壮的语气里绝对有些嘲讽。

而我只好继续装傻了,“蜗牛好玩吗?”

“那还用说,它会驮着房子爬,而且他的房子还可以当玩具。”

其实对于我们,他们所谓的好玩已属于模糊的记忆,真的不知道蜗牛会带来怎样的欢喜。

残存的记忆里,雨后,为在那什么都稀缺的小村庄找到传说中的蜗牛,而关于蜗牛的消息应该还是在城里有亲戚的小伙伴告知的,我们几个小伙伴结伴在那一片荒凉的山脚下开始角角落落的寻找,当时怎么就碰巧了,也记不得在哪找见的,反正就是找见了。一只直径有五分硬币大小的蜗牛,我们几个像寻到宝贝一样,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的双手轮换着将其捧回家,放在自家的水泥台子上,然后双膝跪地就那么

趴着目不斜视的看蜗牛的慢慢蠕动,不只是觉得有趣,更为他背着的房子感到神奇!也许那就是快乐吧。

而看看眼前的孩子却误将这种只因触角有些与蜗牛相似的蠕虫称作蜗牛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收获了真正的快乐?为了他们所谓的快乐,他们俨然不顾被惩罚的危险和对其它花草的践踏,一意孤行。而这样的一意孤行,却在这个几乎延续了一个星期的雨天里时时出现。后来我就在想,如果让孩子们早一点知道蜗牛从小就有壳,而且一般情况下是昼伏夜出等相关的知识,是否孩子们就不会为了那小小的鼻涕虫而没了规则,空留许多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