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记忆中的那道风景400字作文写事)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记忆中的那道风景400字作文写事)

更新时间:2024-06-04 07:01:57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记忆中的那道风景400字作文写事)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一】

何时你的身影不再高大?何时你变得如此虚弱?记忆中的你是如此的明朗,粗糙的大手曾把我高高的举起,黝黑的脸上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童年的时光一直在你身边,你对我的疼爱让我曾一度释怀。小小的.我紧紧跟在你的身后,听你和其他老人谈笑风生,用手摸摸我的头,满眼的宠溺。

何时你的身影变得佝偻?何时你的眼睛不再有神?记忆中的你是多么的能干,我曾一度惊讶你是怎样把一袋大米扛到肩上,然后还要走那么长一段路背到家里,卸下肩上的米袋,看不见你有丝毫抱怨,只有你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闪着熠熠的光芒。

幼年的时光或许有些淡忘,但你在我心中留下的更是成长的重要一课。和妹妹吵架时,我坐在一边气得直哭,是你在一旁絮絮说道“忍耐,忍耐,一分忍耐一分福。”,又是你在我失败时,平淡说道“只要用心就行了!”

奶奶的离去,也不曾见你有丝毫伤心。反倒安慰起了我们,我很难想象你心中承载着怎样巨大的痛苦。可如今的你,怎么脸色愈加憔悴,脊背愈发弯曲,经常见你一个人坐在桌旁默默地发呆,总是让我有多心酸,你也老了吗?时光,慢些吧!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记忆中残留的风景,让我也不觉懂得了爱你。这一次,我一定会紧紧搀住你的胳膊,让你的身影不再落寞。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后记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二】

说好了,一定要再去看一次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

说好了,就算到了中考,到了分开,也绝对不要哭。

说好了……,一切都已经说好了。可是……这里,那里,到处都有着我的记忆。

虽说还是上学期,离中考还有几月的时间,但是很多班都已经拍起了毕业照。我茫然的看着站在操场上的人来来往往,几个班的人聚成一丛。谁说了一句茄子,慌慌张张地睁大了眼睛,喜悦地扯出了笑容,此刻的相依被存进相片。

现在离分离太远,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嘻哈玩笑。小学的时候经历了一场分离,我们彼此遗忘。人越大聚首的时间越少,小学同窗六年,中学便是三年,就算毕业之后有幸考上中学,有幸上了重点高中,有幸被分在一起,也只是感叹一句时光匆匆,从此陌路。

可是说好了,要一起看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说好了还要在一起见到下一个春天和太阳。我们双手交握在一起,我们在委屈的时候相互拥抱,相互扶持,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在这个校园里被记忆。

同窗三年,我们被画笔牵起了整片蓝天。下课的时候恨不得黏在一起,好像怎么也不嫌够。彼此都有着缺点,偶尔还会因为对方的一些小自私而闹别扭,但是还是很快就会和好。我们自从学了《紫藤萝瀑布》之后就一直想去看那紫藤萝,校园里搭了满架的淡紫深紫,就像是流动的时光,淡淡地,悲伤却温馨着。

忽然你笑了,或只是这冬天里唯一的温暖。我眯起了眼睛,窗外冰冷的阳光散在你的白色棉衣上,有着淡淡的光华,你围着毛绒绒的灰色围脖,怕冷地将手缩在袖子里。我只好握住你的手,虽然我的手也很冷。那时候的我们像是小小的虫子,聚拢在一起取暖。

再一次看到你,你穿的极为随意站在操场上四处张望。灰色的男士大背包将你的身影衬得瘦小。我喜欢粘着你,因为你不仅像同学,还像是姐姐,我记得你的好,你是一个容易让人有安全感的人。我走过去拍了拍你的肩,你笑着一拳轻轻垂在我的肩处,原来是你啊,你这番说道。

原来是你啊,原来是你,……幸好是你,幸好是你被我记忆。

校园里有你,真好。原来这三年灰色与白色之间朦朦胧胧的天真年纪,在这像走尸一般平静地校园里,再多的波澜,再多的记忆里,都有你,真好。

说好了的,就算走进了那个可恶却不得不进的考场,就算会分开,也不要哭。彼此记忆就好了,校园生涯的记忆里有对方就好了,而且说好了,要约着再去看一次校园里那爬了满架的紫藤萝……

要将你,永远留在我校园的记忆里,永不忘记。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三】

温暖的春天乘着记忆中的桃花,又舞出一片灿若朝霞的绚烂。我又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你,仿佛就在身边。

那是一节体育课,我独自在一边练习跑步。我跑的很快,以至于没看清前面有什么。于是一脚踩到石子上,摔倒了。一阵锥心般的疼痛如潮水般涌来,痛彻心扉。

你飞奔至我面前,关心的说:“怎么样?有没有伤到哪儿?”我面容痛苦的指了指膝盖。你蹲下身子,轻轻卷起我的裤腿。看到我的伤口时,眉头皱了一下,随即埋怨道:“怎么这么不会保护自己呢?”说完,从口袋中拿出湿纸巾,小心翼翼的拂去我伤口处的灰尘。

你抬起头,眼里满是疼惜。你说:“来,我背你去医务室吧!”我像惊慌失措的小鹿般急忙摇头。你劝我道:“还是我背你吧!不然伤口会更加严重的。”

你背着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路边,桃花似活泼的小姑娘,在微风的吹拂中,跳着欢快的舞蹈。串连的粉色随意铺展,恣意摇晃,我觉得,我们的友谊比桃花的芬芳还要浓烈。

看着你颈脖上流下的汗水,我不好意思的说:“要不我下来自己走吧!”你摇摇头,喘着气说:“不了,还是我背着你吧。谁让我们是好朋友呢!我擦掉你颈脖上的汗珠,安静地趴在你温暖的背上。

一朵桃花飘落在你的肩上,我用手拾起它。都说白色的桃花是纯洁的,你的心灵却比那桃花更纯洁,可以让我忘却疼痛。我断断续续的告诉你,你不说话,只留给我一个美丽的侧面,牵动起一树桃花的呢喃细语。

我在校园小道上驻足,一朵桃花又飘然而至,撩拨我的情思,我看见它在向前蔓延,飞向那片粉红色的回忆。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四】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们相聚在同一个班级,一年之间,有了许多快乐的回忆,一年之后,我们却又必须面对分离。

初三的岁月,有许多美好的回忆,那些相约奋斗的盟友,那些在心中树立的假想敌,哪些大笑大闹的朋友,那些做不完的试卷……每一件,每一桩,都是不同的感受。

曾记否,那条我们会洒下汗水的跑道;曾记否,那个我们大喊“全力以赴”的感恩会;曾记否,那个我们相互协助的校运会;曾记否,那些我们相互拼劲的质检;曾记否,那个体育考后狂欢的午后……

我们有太多美好的记忆,不能一件件说清,那些身影定格在脑海,像一张张相片,拾起一张,便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校园里的记忆,每个学年都有一大娄,我们由青涩都现在的微成熟,褪去了以前稚气的外表,每个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了些沉稳的模样。

初三是一个中点站,我们排了一年的队,终于要乘上一辆名为“中考”的车,我们无从得知它将带我们驶向何方,沿途中,我们会看到许多风景,会目睹昔日的战友离开却无能无力,会看到那朝夕相处的同学在中途便下车……车还在驶着,记忆还在继续。

那些如花般绽放的笑容,那些互相打趣的时光,那些一起做过的试卷,那些一起侃谈海贼王的日子,那些沉浸在校运会中的团结……是我们快乐相处的见证。一步步地走来,我们不断长大,不断的磨练自己,每一滴汗水都撒得那么有意义,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们更加坚信自己。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临近毕业,那些现在还能笑谈的回忆不知在离别后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未来是个不定数,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接触到那朵成功的之花的花瓣。亲爱的朋友们,在初三,遇见你们是最美的意外……

记忆里的风景作文写事【五】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端午节的含义,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一拉家长里短。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里回想父母的恩慈,儿女应该成为父母一生辛劳的返息,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亲情的时候再后悔,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或玩物丧志颓废一生,或厉兵秣马放手一搏。在这里,我无权评价他人人生的选择,但需要记住的是,人要活出自己的激情,放射出自己的光彩,去赢取周围的尊重。

在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史上的爱国英雄,记住浓于水的亲情,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同时把情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拼搏力量,呐喊出民族铿锵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