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30 08:56:35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一】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过节大街上挤满了人。

我和妈妈走在大街上,大街两旁开满了杂货店,每家店都贴着一些对联。有小巧玲珑的小灯笼,有俏皮可爱的玩偶,还有一些美味的食物。

我和妈妈经过熙熙攘攘的大街来到了广场。广场被打扮的\'绚丽多彩,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上,挂着红彤彤的小灯笼,像一串串柿子。路边的小树也换上了新衣裳:有火红的,有墨绿的,有碧绿的,还有天蓝的美丽极了!广场上面还有一群人在那儿敲锣打鼓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看得如痴如醉,被这些美丽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忽然“砰”的一声巨响,我定睛一看,原来是放烟花呀!只见这些烟花像一群快乐的小娃娃,飞快的跑到天上绽放成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火红的杜鹃花,有的像黄灿灿的油菜花,还有的像雪白的玫瑰花……五彩缤纷的美丽极了!

啊!元宵节真美丽,是它让整个广场变得光彩夺目,让大街变得热闹非凡,我喜欢元宵节。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二】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

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三】

我和亲人一起欢度过很多传统节日,有端午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但是我最喜欢过的是元宵节。

记得元宵节那天晚上,妈妈给我们煮元宵,我想:元宵节为什么不吃饺子,而吃元宵呢?于是我便跑去问妈妈,妈妈微笑着说:“元宵节这天,千家万户都吃用粘面团成的元宵,象征团团圆圆,十分吉利。从唐代起,我们在元宵节夜晚还有观灯的习俗。你们快些吃,一会儿先领你们去广场看灯展,江边还有烟花呢!”我和哥哥听了,连忙狼吞虎咽地把元宵吃完,催着让妈妈带我们去看烟花和灯展。

走出家门,我们先去百合广场看灯展。那里的灯造型各异,有桃形的,有凉亭型的……每一个灯上都贴着灯谜。人们兴致勃勃地一边赏灯,一边猜灯谜。我和哥哥还没看够、猜够呢,妈妈便又催我们去江边看烟花。

我们到了江边时,江边已经挤满了人,真可谓人山人海呀!烟花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的像一条条虫子似的向上爬,然后又像灯笼似的高高挂在天上,而后又快速地落下;有的像仙女一样翩翩起舞;还有的像喇叭状的喷泉一奔流……那闪烁的亮光绚丽无比:红的,黄的,紫的,绿的,蓝的……让人眼花缭乱,百看不厌。我真希望能天天看到这迷人的景象。

这个元宵节令我至今难忘,我真盼望下一个元宵节早日到来。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四】

今天,我们班举行了猜灯谜活动。

下午,我来到三楼会议室,一进门,我就惊呆了:屋里面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都是同学们亲手做的,同学们的手都那么巧,做出来的花灯都那么精致,那么好看,肯定费了不少功夫,才能看到这么美轮美奂的花灯。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美丽的花灯把我包围其中,每个花灯都有自己独特和美丽的地方,例如:这个花灯是圆的,上面有条条彩纹;那个花灯是方的,上面有一块块彩色斑点,每个都那么引人入胜。

我走近一个花灯,它应是花灯中最大的一个了,这是一个圆球状的花灯,但它的表面是用许多一次性纸杯围城的,被子中按顺序放了不同颜色的小气球,给整个花灯增添了不少色彩,我再仔细一看,这个花灯里面是一个透明的大圆球在球上粘了许多小杯子,这让花灯更加独特,富有个性,非常引人注目,做这个花灯的同学真是心灵手巧。真是一件拥有艺术魅力的精美工艺品!

我转身又被另一个别样花灯所吸引,这个花灯和刚才那个完全不一样,那个是圆的,这个是方的,而且是象征喜庆的火红色,下面还挂着几个粽子形状的小纸包,坠下来,像真粽子一般,这个花灯也是一件匠心独运的工艺品。

来不及一一欣赏这些花灯,猜灯谜就开始了,每个漂亮的花灯里面都藏着一个有趣的谜语,我们猜的都很投入。

这次赏花灯、猜灯谜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使我们动手动脑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五】

热闹的春节已经度过,刚没有平静几天,在鞭炮的轰鸣声中,又迎来了元宵节。

晚上,灯火辉煌,热闹非凡,一片人山人海的场景。我和爸爸妈妈也不顾一切的出门赏月、观花灯。在花灯的海洋里,挂着各种式样的灯:有挂在枝头五彩缤纷的彩灯;有小巧玲珑的、火红的小灯笼;还有一串串银链似的彩条灯等等,总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可计数呀!

抬头望望明月——一轮皎洁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之中,让人遐想万千。我不由得想起一个美丽神圣的传说:嫦娥偷吃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后,躲避在月宫里去了。还有那可爱的小玉兔陪伴在她身边。桂花树上,一朵朵娇艳、金黄的桂花芬芳扑鼻,沁人心脾。我感叹一声,向月宫的小玉兔轻声细语地说:“你好玉兔,祝你元宵节快乐!”

这个元宵节的夜晚牵动了许多人的心,那些怀有赤子之心的游子看见月亮一定十分想念祖国吧!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六】

今天是元宵节,一吃过晚饭,我就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游玩。

一来到大街上就看见两队人马正在舞龙比赛。街道两旁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我挤进人群里,啊!原来有一条金龙和一条青龙在比赛呢!这两条龙多长啊,可能有三十米呢,它们张着大大的嘴巴好像在咆哮,长长的胡须像尖刺一样,多威风啊?开始比赛了,只见那条龙上下翻腾,好像要飞起来似的,那条龙毫不示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像刮起了龙卷风似的……舞龙比赛真精彩啊!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大街上看灯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观赏着各种各样的花灯。他们有的头上戴着灯,有的手里提着灯,有的身后拖着一盏灯,还有的人手里抓着一大把荧光棒,在挥动着,形成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光圈。你看,那边的一个小男孩,正提着一盏栩栩如生的兔子灯。它的身体洁白而浑圆。它的眼目青红红的,亮亮的。它的耳朵竖的笔直笔直的,好像听到了什么动静,马上就要逃跑似的。你看,那边的一个小女孩,提着喜羊羊灯,灯的上沿和底部挂着两圈红色的流苏,在风中轻轻的飘荡着。灯的中间画着喜羊羊快乐的一家。啊,灯的形状真多啊!有的像花球,有的像小鼓,有的像鸟笼,有的像牛角……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我买了一盏正方形的灯,上面画着一只只可爱的小马,马尔昂首挺胸,好像就要飞奔起来了,我开开心心地把灯提在手里。

我们一会儿就来到广场中心。这里灯火辉煌,宛如白昼,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水雕艺术节呢!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羊村”啊,喜羊羊,美羊羊,小赖羊羊……都来了。你看它们晶莹剔透,小巧玲珑,让人越看越喜欢。我真想抱一只回家。

我们一直玩到9点多,街上的人还是很多,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元宵节观灯作文讲解三年级【七】

小时吃汤圆都是在外边,而今年的“元宵节”是在老家吃夜宵。

在“元宵节”的早晨,爸爸早早地就去买好了许多菜与肉,我疑惑的问爸爸:“爸爸,你买那么多东西干什么呀?”爸爸神秘地说:“等晚上你就知道了,我们现在先回老家!”

终于到了晚上!吃完晚饭后,爸爸把烧烤架架好,我终于知道了:“爸爸,我知道了!你是要烤烧烤!”“对了!”爸爸笑嘻嘻的说:“你就等着吃烧烤吧!”太棒了!可以吃烧烤了!我心中十分激动、兴奋。

首先,爸爸把菜和肉都洗好,拿筷子插好,我们也一起帮忙,到了插韭菜的时候,这可是最难插的!我插了好一会儿,才插完了一根韭菜。爸爸过来说:“插韭菜有个秘诀!要先找好中心,然后把韭菜插进去,这样就非常的简单!”果然,我插韭菜的速度提高了许多。不一会儿,就把韭菜全部插完了!

到了烧烤的时间,我们蜂拥而至地跑上去看爸爸烤烧烤。爸爸先烤火腿肠。他先把几根火腿肠,放在烤架上解冻。解冻完,就把火腿刷上油,油不小心滴到了火炭上,那火炭一下子就烧了起来。火都把一根没及时拿开的火腿烧黑了!然后再刷上酱油,再撒上香料和辣椒粉,如此循环,就把几根火腿肠烤好了。这香味,真是无人能敌!

烤完之后,我们就排队拿烤串吃!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元宵节”呀!我们吃得饱饱的,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元宵节”,是不是非常有趣?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