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读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读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3-19 21:49:12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读水浒传读后感600字)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一】

“丞相祠堂何处寻?”我仿佛听见了千百年前杜甫的一声叹问。情不自禁地,我拿起了《三国演义》这部记录了三国兴衰的小说。看罗贯中笔下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读那天下三分的故事,写下我千万分之一的感慨。

《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我见刘关张桃园结义,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董吕二人被司徒王允一招美人计所消灭。曹刘煮酒论英雄,张飞怒鞭督邮,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更是展现了他们的鲜明性格。而刘备三顾茅庐得卧龙,自此天下三分有其名。

毛宗岗:“《三国演义》有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虽然我为孔明的才智折服,为关羽的重义吸引,但我更欣赏的是曹操这个千古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显乱世中的智慧;他费尽心机笼络关羽,更显奸诈,却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他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更显雄才伟略。但他也更接近世俗,他曾言”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狭隘的话语。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他,更接近普通人,不似”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

令我激动不已的是,在三国之中,有追梦者有手足之情。不论是曹操抑或是贩履织席为业的刘备,都有统一天下的雄韬伟略,他们都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乱世之中,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刘关张在桃园结义,自此肝胆相照,祸福与共,相互扶持。

这样有情有梦的三国,有怎会不令人感动呢?

曹刘孙三人统一天下的梦想在当时被称为雄才伟略,而现今,有人说要当主席为梦想却会被众人耻笑为痴心妄想。何解?少年之志不复哉!老骥伏枥尚有千里之志,何以少年不再有凌云之志?时势所造,年少不复英雄哉!

在社会中,高中生立下壮国家之志可谓多不胜数,但到了大学之后,大学生却成了懒的代名词。起床也要靠“床协”的资深困难户,又怎能唤起对梦想的热情和追求呢?向颓废妥协,即是在向现实妥协,会屈服而意志薄弱的人又怎能成就大业呢?

为成就梦想,曹操求贤若渴,刘备三顾茅庐,而21世纪的大学生却向“床协”求助。在这个时代里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沉淀而非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慵懒。

正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个说出来会被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二】

阅读经典,品读《水浒传》,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忠义情:武松携着醉意,手执哨棒,独过景阳冈;吴用心生巧计,铤而走险,智取生辰纲;鲁智深得知林冲被害,怒发冲冠,大闹野猪林……

这本书令我最难忘的就是这两个字:忠和义。

何为忠?

忠就是宋江在种种逆境之下仍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满怀希望。忠就是燕青不求回报暗中护主的誓追随,矢忠不二。忠就是张贞娘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对高俅之子的追求与胁迫宁不屈,香消玉损。

何为义?

义就是鲁智深见金氏父女受恶霸欺凌时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义就是武松为施恩夺回“河阳风月”酒肆时的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义就是李逵为宋江劫法场时的两肋插刀,义薄云天。

眼中似乎有泪,口中似乎叫好。人人都说忠和义,但当忠变成了种种的贪污受贿,当义变成了形式多样的转发和点赞。这还是以前的忠于国家,义于朋友吗?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能不相信“忠和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忠大义的民族。当年日本侵华,多少忠心耿耿,大义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让我们用信仰坚守这一份大忠,用双手去维护这一份大义!

读水浒传有感六百字作文【三】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