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山西家乡过年风俗作文)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山西家乡过年风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23:26:05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山西家乡过年风俗作文)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一】

五一假期到了,我来到姨姥姥家。

她家的大门非常大,好像要进公交车,她家客厅上面的天花板分成两半,全是粉色的花边,中心有一盏大灯。

她家院子里有一个楼梯,楼梯扶手上还贴着瓷砖。楼上五间房,第一间有两幅山水画窗帘,最后一间里有一座玉米山。

姨姥姥家的两层小楼比市里的别墅还漂亮。

在这里的感觉好像没有离开城市,农村真美啊!我爱农村。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二】

迷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五彩缤纷,香纯而又美丽的花儿,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朴素中带着多少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境色,阳光撒下了一个个宛如金色的种子一样,阳光沐浴着花儿,像是给花披上了一层的金纱,绚丽多彩的站在门前。

鸡,乡下人家按照家乡风气,每家每户都要养多少口鸡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断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鸡,在场地中觅食,或是看见几只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耀武扬威的走来走去。

夏天,太阳烧灼着大地。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戏,一直溅起一层层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在五彩斑澜的溪水跟石子之间的事,谁也不会知道。

可能看到农民叔叔们,正在收油菜,他们流下的汗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好似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舞动的音符。风吹动着小麦,发出“鸣卟、鸣卟……”那声音真动听。

啊!我爱农村,更爱这如诗如化的城市美景。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三】

暑假里,我回到农村老家。夏天的农村真美,真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马路两旁,全是金黄的稻田。每根稻秆都擎起饱满的穗儿,那一颗颗金黄的谷粒,就像用黄金做的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走到稻田里,到处都是一米多高的稻子,稻子把你抱围,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金黄的迷宫,更像是走进了一个金黄色的世界。

放眼看往,一座座似翡翠做的山映进眼帘。山上长满了青翠欲滴的树。假如在天幕快暗下来的时候,在远处看山,仿佛它已经披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巾,给山倍添神秘感。

站在山顶远眺,可以看见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乡下瓦房,固然不是很豪华,但是,它很朴素,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已经来到了古代。

山脚下,有一条河,河水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站在岸上,可以看见正在欢快嬉戏的小鱼,鱼群游过来,游过往,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鱼鳞发出闪闪银光,就像夜晚的繁星一样刺眼。河的一部分长出了一种水植物――水葫芦。绿*的水葫芦搭配着一朵朵紫色的花,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看着这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四】

农村一年四季都有优美的景色。虽然说经济条件比不上城市,但风景是决对比得上的。什么,什么?你竟然不信!那我马上就让你好好地饱一饱眼幅!

春天到了,遍地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若是你仔仔细细地闻一闻,便会有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香味直冲鼻孔,要是你在花间流连一会儿,身上就粘满了黄灿灿的花粉,黄中带一丁点儿香味。几场春雨过后,要是到竹林里走一走,就会看见鲜嫩的笋儿成群结队地从泥土里探出小脑袋来。农民伯伯们可不闲着,正在田里播种呢,忙得不亦乐乎!

炎热的太阳赶走了凉爽的春天,夏天接班了。竹林里竹子长高了一大截,绿绿的,挡开了火辣辣的太阳。农民伯伯们开始插秧了,虽说热得大汗淋漓,汗流浃背,可他们还是很高兴。快成熟的果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上,活像个胖娃娃!

秋天到了,秋风送爽,凉风习习,人们收割,“轰隆隆!”收割机把稻子割成了一粒粒大米,不一会儿,几袋大米诞生了。果子由青变红,挂在枝头,好像期待果农们来收它们。

冬天到了,北风呼啸,大地白茫茫地一片,树上,房子上,到处都是一片白色,白色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棕色。别的植物都了,只有梅花顽强地挺立着。人们又开始种油菜了,不顾辛苦地一粒粒放进土里。

哈哈,这回你终于饱眼幅了吧?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五】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晋祠被选择了晋阳城西南的悬瓮山麓,背负悬山,面临汾水,依山就势,利用山坡之高下,分层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充分地向外借景,依地势的显露,山势的起伏,构成壮丽巍峨的景观。山坡上的建筑处于视觉注意力集中的焦点,其整体趋势与山体内在的向上的趋势相呼应,获得了优美的天际廓线。

凭水添姿:在人类的生活中恐怕再没有比水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的了。在古代,人们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想象来塑造其形象,利用人们对水的崇拜来增强其信仰,结合水的形态,运用波光倒影和水质水声、烘托意境,取得理想的效果。也许是由于水的纯洁、永恒、神圣的原始观念,无论东方或西方在宗教和纪念性建筑前,常设一方池水或一湾流水,来作为神俗之间的勾通。

晋祠是以泉渠水系构景的佳例。水母楼建于晋水源头“难老泉”之上,并附会“柳氏坐瓮”的美丽传说。泉水从其座下涌出,楼前一八角攒尖泉亭,再下用人字堰南北三七分流,水中不系事。中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排列于主轴线上,后以欢喜岭上望川亭作为终止符。南部台骀庙、公输子祠、三圣祠、同乐亭,北部苗裔堂、朝阳洞、唐叔虞祠、关帝庙、东岳庙、文昌宫环周布置。这些建筑群或依山、或临水、自成小院,亭桥殿阁、水榭楼台穿插其间,渠水在建筑之间蜿蜒曲折,叮咚作响,与建筑交织在一起,沿渠组成一组组美丽的风景,给庄严肃穆的祠庙平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因高借远:由于古人崇拜天而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高给人以接近天的神秘想象力,同时高也是表达雄伟形象的方法之一。在山川自然之中,祠宇因地制宜,“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依地形及景观的轮廊特征,巧为辅高设,将建筑对自然的适应与景观中优美的轮廊相统一,“因其高而愈高之,竖阁磊峰与峻坡之上;因其卑而愈卑之,穿塘凿井于下湿之区。”由于建筑手段在表达纪念性、象征性上,不像其它艺术手段那样可以具体描绘,所以往往用崇高、伟大等概念来表达,祠宇选择于高坡之上,以增强其崇高,便是这样的道理,从工程方面来讲,挖填的土方量也近于平衡,是最为经济的,而祠庙中又具备了深远丰富的层次,以至能近观咫尺于目下,远视千里于眼前。

山西农村过年的老人作文【六】

去年暑假,我到永春的桃联乡探望爷爷奶奶。那时,正是稻谷成熟的季节,也是蜜桃最甜的时候。金黄的稻子在夏日的熏风中静静地微笑,广阔的田野上飘散着一阵阵清香。

田野里,只见那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有很多农民伯伯正在收割稻子。

爷爷的屋子前方有一块菜地,是爷爷亲手开垦出来的。菜地里种了许多蔬菜。黄瓜的叶子嫩绿,好像小荷叶。它的花朵是金黄色的,果实带刺,一条条翠绿的,真诱人啊!大红的是辣椒,一个个弯弯的,宛如羊角,你碰它一下,手指会辣得发麻。碧绿的、鲜嫩的,是生菜,它好像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裳,给人一种清新亮泽的感觉。瞧,那一串串葡萄似的“樱桃番茄”,全身披着红色的外衣,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

菜地右边,有一块桃园。桃园里的蜜桃成熟了,它努着红扑扑的嘴巴,再配上一身小茸毛,那么好看,那么可爱,像含羞的姑娘一样,低垂着头,微红着脸。爷爷从树上摘下一个大桃送给我,我吃了一口,哇,好甜呀,我的嘴已经被它迷住了。

暑假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启程回厦门了,我对农村有着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虽然在农村呆的时间不长,但农村给我的印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