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鲁迅先生的一生经历600字)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鲁迅先生的一生经历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7 02:11:19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鲁迅先生的一生经历600字)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一】

尊敬的鲁迅先生:

您好!

我很荣幸能给您写这封信,我不止一次听说过您的事迹,从对您的略知一二变成了现在的深知熟解,对您的敬佩之情日以俱增!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看到了您小时的童趣生活。《藤野先生》中我读出了您在人生选择道路上的纠结。您在日本刻苦学习,而那些富家子弟却在唱歌跳舞,甚至是在同胞被害还会欢呼雀跃,举手鼓掌,我似乎可以感受到您的“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的痛恨

……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八年级下册的学生了,老师么常常说这是初中三年的风水岭,进而成龙或退而成虫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刻苦努力,而我却仅仅只知道要认真写完作业,不被老师打骂就“知足”了,有时为了完成作业,我还会去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比如:对不会的题目,就会扔在那,等到第二天早上去早些抄上,敷衍了事。用老师的话来说:“不会的题目就扔,现在不会,以后更是不会!”

而且15岁的我,甚至连一个所谓的人生理想都没有,我知道我不能不选择一条路,一条能养活自己一辈子的路。好多人问我:“瑶瑶,你长大以后想干啥?”我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当老师啊。”可我真的想当老师么?我也不知道,我很迷茫,该做些什么呢?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没有理想,就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和爸爸妈妈生活一辈子,无忧无虑,多好!

可我知道,那是错误的。鲁迅先生,我知道你已经离我们远去,被卷入到那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我却能从您的作品中感受到您是个勤勤恳恳的人,您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因为您这种忘我的牺牲让我记住了您,以您为榜样!

向您学习那种奉献的精神,学习那种忘我的精神,我一定会牢记您的教导,在学习中,我也会投入你的那种忘我的精神,如里的寻找适合我的目标为之努力!

此致

敬礼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二】

尊敬的鲁迅先生:

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昨夜我破天荒地梦见了你。第二天醒来,回忆梦境,纵观现在社会现实,有几句话想与地下的你说说。

你是我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或者说是读你的文章了解你一生的,我是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从童年的《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到少年的《社戏》,你的童年是那样的充满乐趣。但从13岁起,你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亡,家境败落下来。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你便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了。之后,你便走上了时代的浪尖,创作了骇世惊人的一部部小说、散文、杂文。整整影响了一代文人。

那个特殊的年代,铸造了特殊的你,虽然你没有手拿刀枪在前沿阵地上冲锋,但敌人却因的一篇篇犀利文章而闻风丧胆,因此,你手中的笔,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有人说: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什么时候时弊消亡了,鲁迅的文章也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仅存留其历史文献价值。

果真如此,事隔70多年后,你及你的文章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当然了,在歌舞旌平的年代,谁又会惦记起一个穷酸的文人呢?

古今大小人物,被影视剧作家们拍了又翻拍,演绎了又演绎,唯有你笔下的闰土、阿Q、祥林嫂及你,却很少在银屏上露脸(或者说没有,是这些题材太单调而无人出资,可是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认得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是你的才华太高无人敢动,还是文人相文人相轻,我用你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这当真是文人的悲哀么。

因此,我就想,当初你为何弃医从文?

当医生多好:没病看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小病小红包,大病大红包。吃香着呢。从文也罢,却要写些剔骨的词,让当局政府到处追究你,像林语堂、琼瑶他们多好: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44集的电视剧,火得不得了;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让半个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哭红了眼睛。

我不敢妄加评论你,因为我读你的文章太少。你在印象中永远是“活着的战士”。而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手中常夹一支吕宋烟的,就是真实的你。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时间

鲁迅先生的故事作文600字【三】

悼念伯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谈《水浒传》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健康了就好,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笑谈“碰壁”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救助车夫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在一边扔着。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自己的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摊。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那个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拉车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关心女佣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佣女仆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后来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