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作文800)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作文800)

更新时间:2024-05-30 14:51:40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关于成都杜甫草堂的作文800)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成都杜甫草堂。

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边,千万片柳叶挤满了纤细的柳枝,柳枝千条万条,垂落到小河里,轻梻绿波。你看那柳,枝条柔媚,颜色清翠,在春风的吹拂中微微摆动,那羞涩,飘逸的情态仿佛是一窈窕少女。柳枝上有两只黄鹂鸟,金黄色的羽毛在阳光地照射下闪闪发亮,他们时而在枝头欢快的唱歌,那歌声真动听;时而交头接耳,仿佛两个好朋友在说悄悄话;时而飞到草坪上,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突然,一行行白鹭扑打着翅膀,扑棱棱地飞过天空,穿梭在白云之间,直上青天。

远远望去,高大的西岭上连绵起伏,高高的山顶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雪,积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寒光闪烁,更显苍山肃穆。近看门前,小路的尽头是一条江,江水清澈碧绿,波光粼粼,江岸两边停泊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船,那正是从远方而来的东吴商船。不久,他们就会南下回到他们的家乡。

杜甫草堂的美景,真让人念念不忘。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二】

走进草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面而来,不觉让人精神一振。红墙黑瓦的房屋在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

步入前门的杜甫博物馆,杜甫的各种作品在这里陈列,这里静静的,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十分肃穆,都不忍将这份宁静所破坏。

沿着幽深的鹅卵石小径往里走,放眼望去,满圆青翠欲滴的树木将草堂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巨大的树影将我们笼罩,小径边的小溪静静地流着,穿过竹林,跨过山坡,径过小桥,奔流向远方。抬头仰望,宽大茂密的树叶,将阳光分成了斑斑点点撒在地上,像一块并不完整的黄金地毯。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跨进“诗史堂”,杜甫那瘦长的身驱映入眼帘,杜甫那张脸上显出庄重严肃的表情,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杜甫那庄重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他在埋头思索怎样写出优美的诗章来同情百姓。离开了“诗史堂”,我不禁回眸凝视他那消瘦的背影,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显得那样的高大。

接着,我走入被复原的杜甫故居——一座简陋的草屋,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

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也让我更加喜爱草堂了,它让我感受到了,那样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安谧……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三】

蓉城,天府之国,在这里那些文人留下了自己的气息,那些贤士留下了自己的一切,美的数不胜数于是我决定寻找着美,寻找那蓉城最美风景。

在那个浣花溪边竹林围着筑起的茅草屋,构成一个淡雅典致的风景,这里,杜甫的家,那是一个冬天,他为了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蓉城营建茅屋而居。

记得幼年时背过“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是他写成都的花,或许是草堂的花,他亲手栽培的美丽的花。不知这花的气息是否还含着他的衣袖上的墨香,这巧沁兰心的花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草堂。他的诗意愈浓,沉浸于花香,唱出这诗,为蓉城添上美丽外衣,给草堂笼上诗墨的气息。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溪是你茅屋边的那湾溪流吗?溪边的花草是否还繁盛?不知那里或是溪边一颗大树上,是否还挂出绿枝?白色的花瓣渐渐舒展,溢出浓愈的芳香,树杆是粗糙依旧,如生出的老茧,而那花瓣上的枝条依旧丝滑,如水做的枝条,晶莹。这或许是当年的景色,而你吟出的诗句,如画中提字,使景,画龙点晴。

而现在,空气中仿佛还酝酿着你的气息,在林间的荫下,一抹碧绿,一丝清新的的风轻抚而过,那古朴致雅的气息难已消散,参观的人儿带着世俗来,又带着这典雅离去,气息中还蕴含着一种莫名的高雅的美,好象是整个蓉城,美的心,美意生于此,那不仅是单纯成都的美还是美中意诗蕴。这或是最美的地方。

还记得我在寻找,寻找蓉城最美的地方,我想最美丽,不正是诗意正浓的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作文怎么写呀【四】

人人听说过杜甫,他的诗词天下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当年流落到成都的故事,更不知道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讲哪里的故事。这次,我便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遗迹。

走进景区,放眼一看,这哪里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两旁的花儿开得姹紫嫣红,阳光被枝叶分散,星星点点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来了。

绿茵丛中,便是杜甫的遗迹。瞧,那块石碑,上面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亲笔提写的。我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细细地察看了一番,旁边那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别看它不起眼,里面却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国文字印成的杜甫诗集,很多都已经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寻味一番,就会发现杜甫的诗,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过一条条小径,走过一片片草地,就来到一个稍稍大点的平台,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可这里有杜甫千诗的石碑。来往的行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照个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这写下无数精彩诗歌的吗?

终于到了“草堂”,这里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墙壁,走在里面,冷风直嗖嗖地穿过窗户,让人感到丝丝的冷意。啊!这就是当年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吗?当年的屋顶,真的被秋风所刮破吗?这精彩的诗句,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么多优秀诗歌的诞生地,我仰望着你,也仰望着我们心中的诗圣。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来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遗址。里面仅有唯数不多的几个瓦罐,一个井,一个土灶,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这么小的地方,也许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诗歌的吗?我不禁敬佩起杜甫来,他的毅力是那么顽强,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诵杜甫的诗歌,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扑朔迷离的唐代,在窗内写下笔笔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