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

更新时间:2024-05-10 15:50:55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一】

我几高兴有紧张,高兴的是这是一个为争光的好机会;紧张的是我马上要去参加比赛了——当然,我也一直为班级里的运动员感到激动。

“请五年级参加跳远的运动员到指定地点报到!”广播里响起了通知。金老师对我信心地使使眼色,“加油”声在我耳边回荡。我暗暗下决心,投入到了紧张的`气氛中。

一开始,我和陈春逸就碰到了难题,到哪儿去报到呢?

哎,碰碰运气,去乒乓馆找一找。一到乒乓馆,众人就巴巴地看者我们,好象我们犯了什么错一样,怎么回事?只见老师一把把我和陈春逸拉到五年级跑步队伍中,我和陈春逸大叫:“老师,我们是去跳远的。”另一个老师,拉着我们不分青红皂白把陈春逸重新拉回队伍说:“不管怎样,先进来吧!”我急了,要是耽误了真正的比赛怎么办?我朝老师大叫:“老师,陈春逸好象不是参加跑步的!”“怎么回事?”老师也糊涂了,指指陈春逸,“你过来,搞搞清楚。”话音刚落,乒乓馆里一片哄笑,有的还在窃窃私语。有人喊道:“去问问你们班主任。”我听不太清楚,不知是老师还是学生,我趁这乱子,悄悄走回了班级。

跑回了班级,我问金老师:“金老师,陈春逸是不是参加100米跑步的?”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怎么啦?”我急切地说:“表格上,陈春逸不是跳远,而是跑100米。”老师很惊讶:“啊,那陈春逸呢?”我朝乒乓馆望了望,陈春逸正好走出来,我指了指乒乓馆的大门。手一放,老师的手机响了,老师小跑走了过去,带着一句话:“你再去看看,是不是打印时搞错了!”陈春逸跑了过来,说:“是搞错了。跳远的地方在哪儿?”“好象在篮球场那儿。”我回答,并用余光眺望篮球场。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二】

今天就是运动会开幕了……看着运动员在场上,努力拼搏,我坐在观众席上,心里总在对他们说:“无论是否成功,我们永远赞美你,你们永远是我们的骄傲,努力吧,运动员!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看校运会谁占鳌头。

在运动场上,几多欢笑,几多泪水,几多坚持,几多遗憾都汇聚成一首和谐的青春之歌,耐人回味,催人奋进。

人类的力量在那一刹那展现,拚搏在那一瞬间化为生命的起点,在那一刻万物化为虚有,只知道,胜利并不遥远。

抬起头往往前面,终点线已依稀可见。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将在近日兑现。洒一把艰辛的汗水,继续抬起疲倦的脚步,爆发的一吼气贯长虹,继续向前,不论成功与否,你已曾经拥有。曾记否,在终点欢呼,震惊四周。

雷鼓阵阵旌旗展,宿将新英舞蹁跹,斩关夺隘夸佼子,捧冠膺奖誉人前。二次创业无言苦,赤心拳拳不畏难,他年若遂凌云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天和地的融合是什么力量,让你在百米上飞翔?是什么力量,让你用力量点燃着希望的操场?在绿茵的操场上,天地赋予你力量,让你无忧无虑挥洒梦想和希望,一百米、二百米强项突出,是飞翔的雄鹰,是射出的箭,是飞扬的火焰,是刹那的闪电!你迎着飒爽的秋风你在与时间纷争就在这短短的几秒你留下了矫健的永恒。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奔出起点是一种勇气,驰骋赛场是一种骄傲执著坚持是一种胜利……

泥泞的路走过无数累了,告诉自己:快了,再坚持一会儿身上的伤流出来疼了,告诉自己:别哭,会好的。摔到了,告诉自己:快爬起来,世上很少有坦途深深的呼吸,等待你的是艰难的1500米。相信胜利会属于你们。但在这征途上,需要你用勇敢的心去面对。我们在为你加油,你是否听到了我们发自心中的呐喊?困难和胜利都在向你招手,去呀,快去呀,不要犹豫。快去击败困难、快去夺取胜利!看迎风的彩旗相正为你欢呼,呼呼的风声正为你加油,相信你会送给我们一个汗水浸湿的微笑!

也许你并没有看到成功像你挥手,但你已奋斗。拼搏过,相信自己,力量就在心中。风雨中洒脱你的激情,阳光下释放你的希冀,没有你过去的过去,只有把握现在,没有你明天的明天,只有眼前的路。逝去的已经逝去,要明白,今天的才是真正的你,用你的真实,你的所有挥洒出心中的希望。

是种子就该有绿色的希望,是种子就该有金色的梦想,不要躺在封闭的暖房,怕什么秋日薄薄的风霜,既然已走上了运动场,心里就不要多想,跑道已洒满阳光,不要羞涩、不要紧张,听秋雁在空中为你歌唱,快去拾取片片金黄。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三】

今天是学校运动会的第二天,校园里仍然人心欢畅、彩旗飘扬,很多的比赛项目继续激烈紧张的进行。运动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加油声响彻整个操场。特别是临近赛道终点的呐喊声和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今天我参加的比赛项目是立定跳远,很快就到轮到我的比赛项目了。检录后排队等待比赛的时候,我的心像踹了只兔子一样,砰砰直跳,我默默地自我安慰:别紧张、别紧张,我一定能跳好的,然后我仔细回想一下老师教过我们的动作。轮到我上场了,我站在白线后,双腿微开、半蹲,手往后一甩,脚尖一蹬地,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一跳,稳稳落地。裁判拿出卷尺一测,成绩是1.46米,“还不错。”我暗暗自喜:还好超过了前面几个同学,下轮要跳得更好。接下来第二次我跳除了1.49米的成绩,第三跳跳了1.40米。很快整个立定跳远比赛结束了,过了一会儿广播公布了比赛成绩,我得了第八名,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开心得一蹦三尺高,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非常佩服我们班的蔡文柏,他得了第一名,我要好好向他学习辛苦锻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明年运动会争取取得更优秀的成绩。

运动会结束了,欢呼声和呐喊声在操场上久久回响。运动会了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体质,而且增加了具体荣誉感。

运动会作文方格本写的【四】

大约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说起。那时候我们家住在现在的浣纱路,5层楼房的顶楼。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城市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5层楼,就已经能够看得到这个城市的全部样貌啦!记得我们家朝西的那面窗户是看得到西湖的,在我与西湖之间,是一排排江南特有的民宅。那是夏天的傍晚,下雨天。我趴在窗前看着雨水一阵阵冲刷着那些房子,忽然扭过头对妈妈说,“妈妈,我发现给小房子洗澡的不是大房子,是雨!”

那时候我多么小,还是要妈妈帮着洗澡的年纪呢。

我至今记得妈妈那时候的表情,有点惊讶,更多的是赞许。她说我这样的想象力很好啊,而且要记录下来,很珍贵。于是她就翻出了一个硬皮、黑色封面的方方的大本子对我说:“从今天开始,妈妈会把你说的每一句有意义的话记下来。虽然你现在还不怎么会写字,妈妈会帮你写第一篇,以后你可以用拼音慢慢写,好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天起,我的写作小本本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我也开始热爱上用文字记录和表达。

我几乎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打小就是个“挂钥匙的孩子”。但是小朋友的天性都是一样的,遇到好玩的事情,都希望讲给别人听,与其他人一起分享。于是在那些一个人的日子里,用文字记录,就成了我的一种表达的方式。忽然想到的好玩的事情,比如趴在窗边看到夕阳映红了晚霞,正好缠绕在高高的塔吊上,便会搬出我的硬皮本,写上一句“夕阳红彤彤的,就像给大吊车系上了一条围巾一样”。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我的妈妈生病了,我就在硬皮本上记录着:“今天妈妈生病了,我来学做妈妈。我给妈妈倒开水、削(那会儿写的还是拼音)苹果、讲故事。妈妈笑了,我也很高兴。”然后有一天,我的班主任老师来家访,翻看我的硬皮本,无意中看到这篇,就鼓励我参加全国的小学生比赛,当时投稿投的就是这篇《学做妈妈》。记得这篇小小的豆腐干文章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的鼓励奖,还被发表在当时我们小孩子眼里最最高级的《小朋友》杂志上,还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那一年是1983年,我小学一年级。

这样的硬皮本用完了一本又一本,一直到上初中。一来初中有了写的要求;二来那会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事、小秘密,不太愿意写在半公开的本子上了。有时候到外面去玩,没有带这个大本子但是又想写东西,就会用身边的纸和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回家再仔细地粘在那个本子上。甚至做了错事的书,都会因为用了几个自己比较得意的形容词、比喻句或者排比句,而被“收录”到这个大本子里。久而久之,大本子越变越厚,像八爪鱼一般伸出了越来越多的触角,就像自己的心灵,由于记录和感知便更容易被生活所触动。

至今我一直不敢用“写作”这个词来形容我对书写文字的热爱,因为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件多么崇高和情深意重的事情。而我,仅仅是一个喜欢用文字来表达的爱好者。在用文字书写和表达这件事情上,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杨明明真是特别要感谢的。是她无比包容地看着我肆无忌惮地写着我认为合适的文字,总是赞许地面对着一个小朋友的各种“胡言乱语”和异想天开,甚至“纵容”我的一些用词不当。记得有一次我大约是想表达“徘徊”的意思,却用了另一个词“盘旋”。杨老师并没有武断地指出这个词的不恰当,而是仔细问了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看着我语无伦次指手画脚的笨拙样子,杨老师也终于理解了我的意思,而后耐心地告诉我更合适的表达是“徘徊”。

我想,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热爱生活。常常遇到有人问我,要写什么啊,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呀。是哦,我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经历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生活里各种各样的细节都是鲜活、生动而且美好的。只要热爱生活,与生活做好朋友,做生活的有心人,真的会发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另外一点,是要勤于动笔。从看到,到想到,再到写出来,是不同的。写出来,文字表达的魅力和乐趣。然后逐渐找到适合自己思维和性格的语言表达模式。试试看,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呢!

有时候翻开以前的记录大本子,就像撩开过去的日子。那些幼稚的笔迹和话语还有语气啊,是曾经幼小心灵里的荡漾。在那些文字里可以看得到自己的成长,语言的成长、思想的成长。有了文字的记录,就有机会回味过去的边边角角,甚至连一些檐角篱边都不会遗漏。虽说那都是过去的了,没有什么价值了,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有了与故旧相逢的心动。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