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粮食安全作文素材200字)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粮食安全作文素材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0 02:21:59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粮食安全作文素材200字)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一】

电视里有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对着满桌的食物还不停“我要,我还要”地嚷嚷,他爹模样的男子赶紧喊来服务员大方地满足了孩子要求,然后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画外音说,中国人由于缺乏节俭意识,外出进餐都会点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愿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费率高达20%,粗略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两亿人,其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这个数字有些“亲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听了另一组数字:我国目前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块3毛钱。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吃不上,以至于志愿者要发起募捐3块钱的“午餐革命”。当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吞吃着“爱心午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许多人却在因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为营养过剩发着愁。后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会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饭。

咱中国人在吃饭方面已经吃成了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化庸常为神奇能把吃饭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们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事情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可惜的是,咱中国人从古至今,吃饱和吃不饱的时候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吃不饱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大约是吃饱不一定记得,饥饿的感觉才驱之不散吧。饥饿的记忆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的极端字眼,饱食终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到了我们这代人,饥饿记忆当然有,但比起我们前一代人已经少多了。听到过父兄那些人关于“自然灾害”年代的回忆,那些事现在人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了,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我们这代人的温饱不成其为问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很长,三十年来时间吧,所以很多人不应该彻底忘记饥饿。现在许多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饥饿时难受的感觉。据说现在正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型,可正如前述资料所说的那样,一亿多贫困人口的存在,绝对数字相当庞大,他们的温饱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场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说公款吃喝浪费不心疼的话,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节俭了,似乎盘子中剩些菜饭才显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馆子都像是最后晚餐,一副明天就不过了的样子,请人吃饭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动打包,因为那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情。只是这“面子”的成本着实高了点,能够养活两亿人口的粮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错,我国粮食每年都在增产,而且幅度还比较大,但产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对于需求而言,粮食永远是个稀缺品,再多也经不住无度浪费。

粮食最大的功用当然是“口粮”,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粮食,哪怕钱再多,经济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既不可以拿钱来填饱肚子,也不可以将所谓经济当大饼啃。小时候受过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这种教育有时候还比较吓人,我奶奶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一生粮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浪费粮食是罪过,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发怒……这种说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吓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说没有作用,它至少让我对粮食有了敬畏,不敢轻易浪费之。因为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寿命,何况雷公还要干预。迷信吗?还真不见得。

如若一个社会浪费粮食成为习惯,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会的面子会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狰狞。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二】

有报纸报道,有些学校的学生用馒头打仗,餐厅里馒头乱飞;而部分同学也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这种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这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房间里空无一人却华灯大放;用起水来不管有无必要,总把笼头开得哗哗的。朋友,你浪费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钱财,更是国家的资源,整个人类的资源呀!还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还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这些不讲节俭、浪费资源、浪费粮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无责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古人教诲我们“俭以养德”。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倡节俭这种美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的人,并为在社会上形成“以讲节俭为光荣,以不讲节俭为耻辱”的好风气而努力!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三】

“张东升,赶紧来吃饭了!吃饭都不主动,老是让人叫……”你听,我妈妈又在唠叨了,可我才吃过零食,肚子哪装得下饭呀!我勉强吃下半碗,肚子就胀得受不了了,剩下的我实在吃不下,只能倒了,妈妈又开始唠叨我浪费粮食。“妈妈可真烦!”我心里想。

吃过饭,我打算出去玩一会儿,可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人真是太奇怪了,一个个面黄肌瘦,而且行为举止也很异常,因为他们竟然趴在地上吃土!作为一个从小衣食无忧的孩子,我很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心想:放着香喷喷的米饭不吃,居然吃这些东西。经过我多方了解后才知道了他们吃土的原因,原来是这里没有粮食了。因为以前的人们过于浪费,经常把食物白白倒掉,他们的行为惹怒了天神,天神让他们地里的粮食全都绝收了,导致现在他们再也吃不到粮食了。

我继续往前走,看见许许多多的人饿得啃树皮,吃土根,煮皮带,反正能吃的东西,他们都吃了,可依然填不饱肚子。一但有人了,那场景更是可怕,因为其他人会一拥而上分掉他的肉。我环视周围,没有看见一个跟我体型类似的人,他们一个个都是皮包骨头的样子。

这时,我的肚子发出了“咕噜噜”的声音,逛了这么久,我的肚子也饿了,可吃什么呢?我到处寻觅,都没有发现一点儿能吃的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一棵树,我爬了上去,吃起了上面的嫩叶。幸好这些叶子并不难吃,可我吃完了大半棵树的嫩叶都没吃饱,我又继续吃,不知不觉就把整棵树的嫩叶都吃完了……在这里生活了一个星期,我的身体已经瘦到了原来体重的`一半了,而且我的肚子好饿呀!食物越来越难找了,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

我来到湖边,灌了几口水后便无力地躺了下来,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我,一边吃身边的土,一边喝水,想着该怎么生存下去。我看了看周围的人,他们居然开始吃人了,只见两个人互相撕咬着,不顾一切地想要扯下对方的肉,其中一人胜利后,便把对方开膛破肚吃了下去,这地方充满了腥味。我看了不到一秒就吐了,可胃里空空如也,所以什么也没吐出来。我小心翼翼地避开他们,爬到一棵树上藏了起来,生怕别人发现了我,把我也给吃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与这里的人一样面黄肌瘦,只剩骨头架子了,我感觉自己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我开始怀念以前幸福的日子,心里难过极了。这时,一个男人走到树下发现了树上的我,对我歪嘴一笑后就朝我冲来,我吓了一跳,慌乱地跳下树开始逃命。一路上,我再也没遇到其他人了,只看见了一副副骨架,难道这世界只剩我和他了吗?

跑了许久,我实在不行了,可那个男人已经追到了我身后,我惊恐地大叫,还一下子弹坐起来,我看了看四周,发现自己正在房间里,我心有余悸地拍拍胸脯,安慰自己说:“呼,幸好这只是一场梦呀!”

从今往后,我再也没浪费过食物了,因为我时常回想起这个恐怖的梦,担心某一天梦要是成为了现实,那该怎么办呀?

粮食是怎样生产的作文2000字【四】

同学们,每年的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它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确定的。

也许有同学认为,节约几粒米没有多大用场,让我们一起来算笔帐:如果一个人一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可节约2186万斤,这么多米可以救济4000多灾民吃10年,可以给1000多名学生吃60年,所以节约粮食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的同学中,却普遍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每天早上在咱们校门口的垃圾箱内,有许多同学把吃剩的馒头、油条、面包丢在里面;在学校吃饭的同学,也经常把大碗大碗的饭、菜倒在泔水桶内,这实在令人心痛。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粉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背古诗《锄禾》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可以从这首古诗中可以看出粮食的珍贵。据统计,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多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的心和汗水。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要继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节粮宣传周”里,在以后的每一天,要开展爱粮惜粮,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要求人人从自己做起,个个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