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怎么查作文有多少字)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怎么查作文有多少字)

更新时间:2024-03-25 20:40:43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怎么查作文有多少字)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一】

《有一个地方》的故事非常饱满,转折点的效果充满了惊奇,比如泽阳的母亲、金天的奶奶和他俩都经历了不同寻常的爱情伤痛,在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层面和方向探知了生活的喜、怒、哀、乐,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地讲述了一个漂亮的故事。尤其是男女主人公情感的转变,精确、自然地带领我们也经历了那种体验,比如奶奶的“两难选择”:冲动和原欲【做第三者】,还是让情感升华【离开,把爱深埋于心】。因为通常来说,情感是一种短期的体验,达到高峰之后便迅速燃烧殆尽;而感情却是长期的、具有渗透性、弥漫性和知觉性的一种情绪,可以为我们平淡的人生增添色彩。

转折场景“闪回”处理得非常戏剧化,插入了一个个微型剧,比如最后的高潮部分,孙女在雕塑前见到了奶奶的爱人,结局同时是不可避免而又出乎意料,剪辑功力非常了得。用我们身后的台湾女孩儿的话来形容--“超赞哦”!

其他各方面,如取景、画面、服装等等都非常不错!演员表演得也都很到位。特别是吴亦凡的表现,比我们之前的预期要好很多!

特别提一下,电影院里的现场效果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1、最后字幕出现时那经久不息的掌声;2、电影中吴亦凡接吻时,场内女孩儿的尖叫声……

总之,《有一个地方》是部老少咸宜、感人至深的一流佳作,难怪我们的父母在国内去看时,是一前一后地进入电影院,二小时后,手牵着手走出电影院……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二】

??红楼梦》的伟大有多少泡沫议论文

在中国,恐怕连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一知半解地听闻《红楼梦》是本奇书。至于稍识三两个字的国民,自然更会知晓《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古典名著,并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重要地位。再读点书,没人不知道在本国古往今来的作家之中排名论序,曹雪芹先生倘若是亚军,那么冠军位置铁定空缺无人。换言之,《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犹如泰斗,凭你学者专家,抑或百姓平民,若有只言片语的只弹不赞,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亵渎,那些红学家们的痛心疾首状恐怕立时三刻就能令你无地自容。

《红楼梦》究竟有多伟大?有例为证,譬如人家托翁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巨著甚多,流传其广,尤其是《战争与和平》,连诸多文学大师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干人等皆推崇备至,万千读者更是顶礼膜拜,怎不见出来个“托学会”抑或是“战学会”?偏偏本国之中,一部残缺之作竟有数百年的研究,其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的范围之广,人员之众,绝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单是这一条,可见它的伟大之处莫说当世谁可比肩,就是后世也可断言无人望其项背。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林林总总,难以一言以蔽之,其中之一便是开篇即埋下草蛇灰线,暗示了最终诸人的结局。从主角到配角,无一遗漏,可见曹公心思之细密,的确令人叹为观止。然则流传后世的版本中,痛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部分。作为文学作品而言,凭你有多优秀伟大,也该遵循“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原则,然一部数百年前的残缺之作却被奉若神明,冠绝天下,甚至到了“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改动不得”的.地步,其伟大程度难免有若干泡沫之嫌。

一部作品最最重要的便是大结局,盖因或有作者开头尚能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写到后来不免才思枯竭,虎头蛇尾,当不起一部好作品之说;或有作者开头言语钝涩,写到后来反倒愈来愈流畅通达,不失为一部传世佳作。是否功亏一篑或者扭转乾坤全在结局的安排和功力,失去结局,犹似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失去了下半身,完全不能行走站立,纵然有十分伟大,此时也去了三分。你几时见过一个残疾运动员再优秀,再能创造奇迹,因而成绩便能超过一个同样优秀的健康运动员?此乃客观事实决定,并非人力所能改变。

红迷常振振有辞,《红楼梦》缺失又如何?维纳斯断臂,残缺之美可不是依旧闻名天下,无人能及?此语实是大谬不然。维纳斯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眉目分明,形象具体,美丑妍媸令人一目了然。《红楼梦》却完全不同此类,其抽象性注定了“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的缺失之憾与维纳斯的残缺之美绝无可比性。故而,以此强辩,徒增笑柄。

《红楼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分量颇重。独此一句,便可见泡沫。且不谈中西文化的差异,单是谐音人名这一节,洋人就不知所云,何谈理解,欣赏乃至推崇?曹公固然是功力已臻化境的语言大师,他又岂能一应周全到举世上下人人能读?莫说洋人,就是本国之内的同胞,若属少数民族不谙汉语,恐怕也是如对天书。换言之,一部不能在全世界普及的名著岂能妄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诚然,曹公将汉文学博大精深和美妙绝伦的魅力发挥到极至,可惜只能由汉语读者孤芳自赏,《红楼梦》虽伟大,局限性也可见一斑。与其鼓吹这部连完整译本尚空缺的奇书乃世界名著,不如放下妄自尊大的心态,潜移默化宣扬汉文化,直至洋人都十之八九成为汉语通,谁还敢质疑《红楼梦》并非世界名著?

《红楼梦》的伟大也在于曹公的创造力独步天下,这一点迄今无人敢比。此话当真有过满之嫌。李太白一代诗仙,尚因珠玉在前,不敢题诗,然后效仿崔氏作出“凤凰台上凤凰游”的名句。曹公的功力尚未达仙境,哪里就能才思泉涌到面面俱到的程度?譬如黛玉葬花,甄士隐顿悟后的“什么好什么了”的好了歌,在全书中虽属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然细究之后,原来这些是人家冯梦龙三言里早已用过的桥段。其余细节不胜枚举。曹公借鉴引用他人的创意原也无可厚非,只是一味撇清,堆砌盛赞他的伟大,泡沫不免又多了几分。

本国风俗,习惯造神。N年前,国际歌里分明写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却偏偏大唱“人民的大救星”。造神的结果是举国上下走火入魔,大伤元气若干年。将《红楼梦》的伟大渲染到登峰造极,一览山小无异于造神,其结果同样有人重蹈覆辙。譬如刘心武先生。昔日的“刘心武”三字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他的作品甚至被翻译成十种以上的文字出版发表。如今刘先生沉迷于红学研究,迹近走火入魔。先是丢掉自己的金字招牌,然后时不时语不惊人不休地俨然以红学家自居高谈阔论,虽屡遭正宗专家的驳斥,却依然孜孜不倦。本国就此少了一个优秀的一流作家,却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三流红学家,也不知是《红楼梦》的伟大遗留出的泡沫,还是泡沫堆砌出了伟大。

还原历史真相,研究科学真理,为了这两样一味使出钩深索隐的态度,倒也算是严谨可爱。然一部文学作品,再多的假语存,再多的真事隐,终逃不了虚构的环节。用钻牛角尖的较真精神去研究这点虚构,自然是无穷无尽没完没了,继而派别丛生,你方唱罢我登场,接着各执一词,研究成果滚滚来。譬如起初是研究作品本身,结论可得出“连一个标点也改动不得”,再开始研究曹雪芹本人,莫说曹氏的六亲九族,只怕连与曹家沾边的阿猫阿狗也有来龙去脉。如此研究,最终既不能在官方的史书上添记一笔,也不能出来个某某原理造福后代,只不过在《红楼梦》的伟大上堆砌一层又一层的泡沫,留给国人闭门欣赏罢了。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三】

刚刚看完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回来。这是一部很平稳的电影,没有过多的起伏,但绝对不是烂片。故事很饱满而且有头有尾。我是看了影评才去看的,觉得有一些说的和我的感觉差不多,有的差很远……就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布拉格真的很美,它的建筑风格很有欧洲风情。真的想去看一下,但是电影似乎没有利用好当地的人文风情,(草坪婚礼算吗就觉得布拉格就真的只是一个背景。

然后剪辑的方面想吐槽一下。这部电影讲述的内容真的很不错,交代得有调理,是清晰的,看完之后是可以将一个完整的故事复述出来的,这是很难得……但是剪辑有点憋屈的。就是有一两个地方你认为可以继续深入,但是它跳了。有的地方可以不需要的但是它却插进来了。这其实不影响故事的流畅,但会某些地方有点不舒服……

对于说男女主人公的相识相爱过于快这点我倒觉得还好。所谓的一见钟情无非就是这样吧。双方有意思一拍即合,有时候开始不就是靠那一时冲动,看谁先迈出第一步而已吗……(他们不也有调情的过程吗?

对于两代人的爱情,比起奶奶那辈,我更喜欢泽阳和金天的那一对。可能会更接近生活,会更能理解。金天其实也挺神经质,这也是她里面说的缺乏安全感。对于把一切幸福未来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时而他又背叛你的时候可能也会和她一样神经质吧,诚惶诚恐的。王丽坤把这种感觉表现的蛮好的。

泽阳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在他身上看到很多的迫不得已与责任,对女儿的责任,妈妈的照顾,以及家庭生计的压力。让整个人变得沉稳。所以面部表情不会有太夸张的表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吴亦凡面瘫,但我觉得他很符合这个人物形象,而且他也没有面瘫僵硬啊……这就有别于罗季的活得自由活泼。这里可以对比出两种生活环境的差异。

对于我比较映像深刻的几场戏是泽阳和妈妈的对手戏,我觉得是全场的亮点。那种无奈心酸是可以感受到的。尤其是和妈妈一起吃药到女朋友的无理取闹的整个过程,是可以看得出这个男人是真的很累也很无奈,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戏。

吴亦凡我觉得很惊喜,他没有影评人所说的面瘫僵硬。在一些小细节上处理的很好,我看他的眼神以及那些小表情看得很过瘾,尽管稍有青涩。但是他未来的路真的可以很长。新人来说我给他85分。而且太帅了……

小说一下老一辈的。他们没有太打动我,就算到了准备进入那所谓的催泪点的时候我也觉得还好。但是画面从年轻医生的.脸变成年老医生的脸,这样相互交替的时候,真的就突然涌起了一阵心酸。(等人好苦的……看看隔壁,还真的有女生在擦眼泪。竟然粉丝之前不是吹的……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四】

春风吹起,衣衫如举,在荒凉的舞台上,心的脚步不羁,孤独的脚印终于停歇在遥遥的大漠之中。脉脉一水间,你在沙漠中苦苦等了千年,原来昔日桑田,早已经因为你的等待,一粒一粒成了沙漠,浩瀚无边。那幽幽一声长叹,伴着天边的啼雁,我不堪再听。

春风吹起,帷幕摇曳,曲伤感,是谁告诉我,等待是寂寥的欢歌。那双曾经相握的手与透满了执念的眸,把爱的牵绊演绎成千丝万缕。而今只能看到烟火落下的痕迹,伴随避匿的心影一起漫延于夜的虚无里。进退之间,在心里已紧紧地握住了你的手,哪怕牵不住红尘的衣袖。

不想回头,只想张望那遥远的地平线,招摇的沙漠里,风在肆虐的呼叫,和着痛苦的`缠绵等待。你的一声叹息,无边无尽,渗透我黑夜里每一个角落。流泪的天使拥着不能怀旧的痛,沉淀往昔。融化的残雪仍旧执着在这个尘世守候。

苦苦的等待如一长长的梦,梦里始终出现你那含着泪花的眼睛,在夕阳下深深地看着我,出现的一瞬,看你妩媚如云般翩纤。赶紧告诉你,你的嫁衣在起程的路上,我用最灿烂的云霞织就,用最轻柔的风裁成美丽的曲线,只待一声唢呐,红盖头下的你就会成为夕阳下我最美的新娘子。

等待有时无疑是苦涩的,哪怕那是幸福的渴望。走在离别的弦上,等不来归人,思念只能在白天更黑夜的漫漫征途里凄凄复凄凄。等待要用多久?又会在何时靠岸?我从不知晓,但我仍在等待,静静地等待命运恩赐的结局……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一如梅花的开落。

不知道有多少个没有你陪伴的日夜,只有浸泡在《明月千里寄相思》幽幽的曲子里,让心和丝线一般柔软,给予自己爱的激情,拨弄心弦。就在自己失去平静的时候,思绪也在半梦半醒之间,飘逸悠远。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推开窗,只有寒风扑面。夜半起来,无心睡眠,梦里忧伤无限,梦外望尽孤灯,饮尽杯中残酒,才知相思的苦涩,竟比风寒。

我知道一颗执着的心容易憔悴在现实的萧风瑟雨中,美丽的誓言也经不住时空的风化,但是,我不会因此而遗忘我们的承诺,更不会遗忘我们所有的精彩。当爱情的 翅膀因雨而浸湿沉重,感情的方舟在风暴中颠簸,其实,我依旧能看见深陷绵软淤泥中的爱情光芒,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浮走的旅程正是释怀疑问顿悟答案的过程。

我和未来在焦灼地等待,你知道的。

别让太多的感伤紧赘你原本已并不轻松的心情,别让你沉重的心灵再加上负重的砝码,你听到了吗?别让你这颗潮湿的心再在灵魂的荒野感受无穷无尽的凄清,让我为你点灯,好吗?

折叠的心情于今夜敲打文字间,只为呼应大漠深处你相同的一片冰心。不管岁月如何地老去,红尘的路,我愿与你一起走,让最真的梦与最真的心相容于同一个天空下,期许着这份情缘,能够天长地久永恒地长存在我们脆弱的生命之中。让那些温暖、感动、回忆……都永恒成千古。美文欣赏

今夜窗外月凉如水,朔风正浓,而我仍在等待,等待有你相伴的朝朝暮暮。

怀念他的情书

相识多少年了。

从还小的学生时期,到现在,已经是可以相拥入怀的关系。眷恋地抚摸著身边细緻的肌肤还有髮丝,转眼也快要到了下一个纪念的日子。

他决定提早起床,给她写一张情书。

相处多少年了。

从还小的学生时期,到现在,已经是觉得相见恨晚的心情。她在晨光中醒过来,熟悉的人却没有卧在身旁。将头髮撩到身后,还睁不开的眯眯眼瞥到桌上放了一张纸。怎麽,又去加班了吗?

『在你心裡面,我好幸福。

在你那裡面……我好幸福。』

下方还用小字附注说甚麽纪念日快乐他去买她最爱的蛋糕了之类的。

甚麽纪念日快乐……

她捏皱了纸张,啧了一声,嘴角微微上扬。

好像是有点快乐。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五】

胡亚娣,女,1978年出生于宁波市镇海区,大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热爱哲学、心理学、文学、儒释道等。灵性是本人所追求的境界。QQ:307279728

我们究竟知道多少?

是的,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我知道的太有限了。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大脑有怎样的功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思想会怎样影响我们的身体、影响我们现实以及我们的一切,甚至是周遭的一切、甚至更大、更远。

我们思想的波澜可以泛起周围更大的波澜,一层层的涟漪是我们内在思想的外延。是,我们可以影响我们的周围的'世界,甚至这个宇宙的某一部分属性。

是,我们并不孤立存在,我们与整个宇宙相互联结,是宇宙微小的一片,哦,可这一片就是整颗树(宇宙其中的一片叶子,我们与树枝、与树干、与树根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和宇宙的关系、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

当我进入了这个奇妙宇宙的兔子洞,我甚至没有想到这个宇宙竟然有多么的微妙,它空空如也,却互相联结。如同它有空间,可这空间没有之间、没有尽头。

当我跳出这个兔子洞,再来看看这个世界,鸟儿声、虫儿声、蛙声,连绵不绝,风儿没有障碍的在空间中自由穿梭。如同我们的思想可以横跨时间和空间,在过去和未来中来回。

我们所感知到的,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现实,只存在我们有限的视线中和大脑过滤后的有限记忆。

就像对于宇宙一样,我们究竟对自己的大脑知道多少呢?密密麻麻的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组成的大脑的结构,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回到过去又驰骋到未来,可以让我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情绪情感、有自己的经验。这些又对我们的现实意味着什么呢?对我们的未来和过去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们的某个神经元与另外一个神经元相连的时候,就如同我与你相连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关系。如同爱的神经元被悲伤或者恨的神经元相连后,我们会在另外一个相似的爱的场景中自动冒出过去那个爱与悲伤或恨的神经联结,这时我们的痛苦就出现了,我们的个性中也带上了这种千丝万缕,或形成我们的某种观念。这是我们被自己催眠了吗?如同我们经常被电视剧电影、被我们所处的环境催眠一样。

怎么样跳出这个糟糕的联结、这个让我们痛苦的怪圈呢?人实在太智慧了,当我们对自己的神经网络重新的编排,如同我们去放下过去,去觉醒、去觉察、去开悟、去开窍,我们不停的打断我们固有的神经网络的联结,去重新连接有益我们的神经网络,当我们把爱和恨的网络打断后,当我们把爱和喜悦、爱和感谢的神经网络打通之后,我们就如同看到了爱与感谢的水的结晶一样美丽,看到了我们的现实、我们的世界的美妙。最终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更有意义,也更喜悦、更自在。

一篇作文怎么知道有多少字【六】

看完这部影片,脑中的疑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它到底讲的是什么呢?相对权威的百度百科的简介是这样写的:“这是一部另类的影片,充满了量子论、物质、真理这一类的概念,一些著名学者在电影里接受采访,讨论关于真相,记忆,大脑等深奥的话题。其中一位老教授在旧金山美术馆的背景前说,问一个人上帝是什么,就像问一条鱼它存在其中的水是什么,这样的表述也许只有对一个基督教徒来说才有意义,我觉得很有趣,通过一个小孩子的眼睛结合科学理论,或者尚未证实的科学理想,大胆假设,揭露分配量的不确实世界常态,叫醒真实。”

其分类属于剧情和纪录,讲述的是一个失婚的女摄影师在碰到打篮球的男孩、观看水结晶的图片、为婚礼拍摄照片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决定和自己的前夫好好谈谈,放弃过去的一切,扔掉药瓶,做回那个开心快乐的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每一次小的改变,都伴随着科学家们关于许多深邃问题的讨论。

一开始,他们提出了我们是否用过别人的眼睛看自己,是否问过自己我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真实到底是什么,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我们就如同掉进了兔子洞,迷失了方向。而思想又究竟是由什么形成的,年少时代许多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却被一次次地推翻,成为很难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

生命真正的乐趣在于未知,未来总是存在无穷的可能性,但为什么我们仍旧重复着旧有的生活,同样的,一尘不变,或许只是我们的选择和忽略,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区分个人的真实经验、大脑想见的真实、眼睛的真实,因为它们是同样的神经在反应。我们每天会接收到许多信息,但真正能记得的只是那很小的一部分经过大脑的接收和整合的。事实上,我们只能看到我们意识到的东西,如同看不见哥伦布的舰队的土著居民一般。

而我们的记忆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过程,当我们思维活跃的时候,就是一幅闪电云突触间的缝隙就像风暴和大地之间的天空,大地接收视觉信号,乌云翻滚,击向地面,每一处神经元相连的地方培育出思想或记忆,而记忆经过联合形成概念,而这种神经网建立起来后,形成个性,这就让我们在想到某些特有的名词后产生特定的反应。

在我看来,女主角之所以最后可以走出长期形成的痛苦历程,证实建立了新的联系,从而不会使自己在一想到爱情、一看到婚礼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伤害。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科普片,因为它的相关理论还缺乏很多实验证明,但它却给了我们很多新的思路,让我们明白在遇到痛苦的时候,建立一种怎样的神经反应机制对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思维是一件很复杂也很玄妙的东西,因为它依托人存在,必然受到人成长经历的影响,从而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所以即使我们看到同一种事物,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眼中真实的世界,尝试走近它,理解它,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正误,很多事情只在我们一念之间。

至于片中提到的水结晶,我也看过江本胜写的原著,也早已知道这是一种伪科学,但我仍认为其中有其可取之处,那就是教导人们学会爱和宽容,连没有生命的水都会对幸福和善良产生极强的反应,那么人和人不是更应该互相关爱吗?

总之,这部电影给了我们思考真相、记忆、大脑的全新思路,相信伴随着科技的继续进步,我们会为这些深奥的话题找到更充分的答案和解释,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仍旧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抒发自己的见解,彼此交流,朝着真相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