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走进戏曲作文600字左右)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走进戏曲作文6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1-15 14:43:58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走进戏曲作文600字左右)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一】

人和动物会睡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没有什么好希奇的,可植物睡觉你听说过吗?这可是我的新发现呢!

去年,我在老家长乐找来几棵“捕蝇草”移植到我家的花盆里,夏天时,蚊子大大减少了。除了学习,我的业余时间都在养护这棵草!为了对它表示感谢,我为它专门制作了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家”(花盆),精心的.侍候的。一个晚上,我睡不着,起来看书,无意中发现那棵“捕蝇草”“瘫”成了一堆泥,盘在一起像是枯萎了。我为此大哭了一场。第二天起来一看,嘿!“捕蝇草”像是奇迹般地活了过来,正专心致志地捉蚊子呢!我高兴得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边跑一边叫。事情过后,我并不这样就罢休,下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又一个黄昏,我来到花盆前开始观察。快到5点的时候,“捕蝇草”的叶子慢慢垂了下来,把它的“大嘴巴”合想来。到了7点的时候“捕蝇草”的茎开始“软”了下来,慢慢地盘在了一起。我又看了看别的植物,它们也是“同病相怜”。是什么原因导致植物入睡的呢?我几乎把《十万个为什么》翻烂了,才找到答案:原来,植物的这种随昼夜的亮暗周期而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由于夜晚到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性运动,又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许多植物都具有这种特性,白天迎着朝阳舒展,一到晚上就成对地合拢起来。

我十分高兴,我知道了植物会睡觉是因为植物随昼夜变化而不同所致。白天,在阳光下和晚上在月光下的不同形态。它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奇特的东西,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能认识它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二】

哈哈!你们好!我是方形瓜,我的哥哥呀,放都放不稳,运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掉下车,跌碎了,还有,切瓜时滚来滚去都把小主人的手给切坏了,一点都不像我。你看,我站在那一边不动,就像是个军队中训练有素的队员。我美味可口,还多汁。

别听他的,我是无籽瓜,你站在那一动不动像个木瓜,如果,你重的话,小主人还搬不动你呢!这样,运起来多不方便,我就是给主人带来方便的,你们,小主人吃起来还要把你的`籽吐掉,或者炒了,而我,小主人吃的毫不费力,特别是那些没牙的老奶奶,老爷爷们,最喜欢我了。我吃起来,美味可口,真是人间绝品!

不对,你们哪有我方便,我小巧,可以随身带着,不象你们,个个长得那熊样,我吃起来,比你们都好吃。我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小凤”!

别吵了,别吵了,我们大家都有长处,你看那个小朋友如果参加小发明大赛,准得冠军,他把我们里面吃空,开一个小洞,把他的糖放在里面,把我们当作糖果存放处。

再看那位爱美的女士,似乎把全世界的美容品全用过,你看她如果把我们推荐给美容院,那个美容院准能发大财,他把我们和牛奶调和在一起涂在脸上,这不就成了世界顶级化妆品了吗?

再看那位农民,他买的遮阳帽准能买出个最好的价钱,他把我们一切两半,然后把一半吃完,然后,把我们扣在头上,成了世界上的最帅的自己做的遮阳帽了。

再看,那位百岁老太太,把瓜吃完,再把西瓜洒点盐放在外面,拿进来,这就成了最好的菜了。 哇!咱们西瓜力量大,力量大……

越剧趣谈作文600字【三】

昨天晚上,喜欢上网下军棋的我,由于连续遇上几个“破棋篓子”,气得我浑身发颤地关掉了电脑,没好气地打开电视机,当翻到cctv-11时,惊诧地锁定了频道,因为正在播放范瑞娟、袁桂芬主演的越剧《梁祝》的电影版。随着“十八相送”的优美表演和越剧呢哝的唱腔,我恼火的心慢慢的静了下来,渐入佳境。

影片高|潮“化蝶”的到来,我的心海不由自主的飘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余音袅袅,泪水不由自主地充满眼眶。品味着越胡的演奏,一点也不逊色于小提琴的凄美,而且多处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完《梁祝》,辗转反侧的我,思绪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过长江,飞过了里下河平原,来到了大圣故里,我的家乡—连云港。回想到少年时观看《梁祝》的情形。

记得那时我正上初中,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部电影在一个大队连续放上几场那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经典影片。就像我们大队出嫁的姑娘一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高兴时还要住上个把月,不问娘家同意与否,而且每次放映前都要来一段:“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还要放映十几分钟的《新闻简报》,其实那哪是什么新闻啊,有的甚至是两三年前的事,最后影片开始之前,还要再来一段“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后才开始影片的正式放映。

可放映《梁祝》的那一天却不一样,放映员一反常态地在麦克风前,先后三次通知今天没有加映,所以未吃完饭,我就推掉饭碗,端起小板凳,一溜烟跑到社场(不是专门放映电影的场所,其实就是生产队晾晒五谷杂粮的场所),早早稳稳当当地端坐在前几排,其实这种心理完全没有必要,露天电影,就算你坐的远一点,偏一点都能看得到,听得清。

由于当时我只有十一二岁,对电影里描述的爱情也是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对影片的内容毫无兴趣,但是越剧的曲调和唱腔深深的吸引着我,说其是天籁之音,一点也不为过。与其说那一次我是在看电影,倒不如说我是在听电影。范、袁二人的演唱委婉动听,我小小的心灵里:这越剧怎么这么好听啊!听惯了家乡淮海戏的我,初次听越剧简直像在梦中步入仙境;但好景不长,随着影片高|潮迭起,我发现身后不时传来抽泣声,而且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我不耐烦地向后瞄了一眼,看到的不是一个人在擦鼻子,抹眼泪,众怒难平,我只能把小板凳搬到离音箱近一点的地方,可还是不行,当影片放至“化蝶”时,场内竟然有好多人在嚎啕大哭,简直听不到电影的声音。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人们为影片而哭,还有两次是以后放映的《苦菜花》和《望乡》。

放映后,我试着问了好几个哭的人“你们为什么哭啊?”有的说是为了“呆头鹅”梁山伯哭;有的说是为了祝英台的聪明伶俐、爱情忠贞哭;有的为自己不能够读书哭;有的为没条件让孩子读书哭;更多的是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被越剧的唱腔、曲调渲染的淋漓尽致而哭。

第二天晚上在社员的强烈要求下,放映员连续加映了两场,放映前妇女主任交给我和另一个小伙伴每人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要我们把影片的唱词全部记录下来,应急的办法是我俩轮流各记一句,等到第二天再重新整理,这一次放映较前一次要平静些,但仍有人在小声的抽泣,在抹眼泪。

等到上学时,许多同学都转抄我俩记录下的唱词,一时间大街小巷、路上行人、田间地头都会不时传来越剧的莺回鹂转,甚至我们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还教唱过我们“化蝶”里的精彩片段。

这可能就是我对越剧情有独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