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给陶渊明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给陶渊明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01:51:08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给陶渊明的一封信800字作文)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一】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我是一个21世纪的中学生,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同时我更仰慕您,我特别喜欢您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类的诗,因为对您的仰慕,所以也对您有诸多了解。

我知道您是东晋的文学家,著名诗人,少年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您做过几次小官,可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成为了田园山水诗派的创始人。

您生活的时代——东晋末年,政治较为HEI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还有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

您写的《桃花源记》内虚构的桃花源是当时人们较为向往的世外仙境,也塑造了一个不守承诺的渔人,也反映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当时有一部分人因一己私利,而出卖的承诺的奸诈小人。是啊!要不是当时的社会HEI暗,您又怎会对当时的政治不满,辞官隐退。

那一次,我梦见了我穿越了时空见到了您——陶渊明先生。看到了您当时的愁苦,看到了东晋时期的政治昏暗,“啪”忽然我从梦中惊醒,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想起了桃花源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开心,多么的知足,也想起了现在有一些来源于智慧的“凶险”,哎!我多么想存在一个同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陶渊明先生,如果您尚存于世,您就会看到您当初所向往的大同社会的雏形,作为您的后代们,我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实现老一代人的梦想!

崇拜您的人:

年7月20日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二】

陶元亮先生:

久仰大名!冒昧打扰先生的清修生活,实属无奈之举,望先生见谅!

晚辈乃公元年某一高二学子,距先生生活的年代千余年,先生怕也没听说过。曾于国学书中读到先生的作品,深深折服,桃花源内“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更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诚斯美哉!寥寥几笔,一派简静、单纯的和谐景象,就彷如绕梁美梦一般,令晚辈我回味无穷,羡慕不已。

然,梦终有破碎之日,何况黄粱之梦?先生莫慌,且听晚生细细道来。晚辈生活在21世纪的一个南方小城,此地亦有一小镇名为桃源,却断然与陶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差甚远。许多工厂拔地而起,所谓工厂,便是由机器代替人力工作的规模庞大的作坊。此类工厂,大抵都是些重金属工厂,排出令人不适的气体与污水,田地早不见昔日的自然之美。没有往日嬉笑打闹的河畔小童,没有牛背上悠然的笛声,没有夏日塘中戏鱼田田荷叶间,没有春日南飞燕儿的低语呢喃,晚辈亲见的,只是桃源河中漂浮的废弃物,闪着毁灭光芒的油污,田间骤然而起的厂房,乌黑的烟及刺目的白漆广告……如此凄寒又荒凉的场景,出现在众人眼中,令晚辈痛心疾首。每每思及至此,晚辈彻夜难眠啊!

话到此处,先生若想说,环境尚可补救,问题不大。晚辈则肆意顶撞一句,若是人也污染了呢?莫说晚辈猖狂,其有迹可循:“屋舍俨然”——昏暗的屋内赌博声音此起彼伏,“阡陌交通”——左顾右望猛踩油门冲红灯,“黄发垂髫”——打架斗殴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虽说不能完全杜绝恶劣风气,但是任其泛滥成灾亦不是长久之策。

晚辈此番话并不是愤世嫉俗,而是有感而发,是对一个城市的担忧,对于人类文明的担忧与爱啊!

此致

敬礼!

 后世之人

20xx年X月X日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三】

您好!

当我今天沉静下心来,又一次品读《桃花源记》后,忽然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片片桃花林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层层叠叠的粉红,给人以梦幻的遐想,下面是象征生命的`嫩绿,是田地。一阵风吹过,落下片片桃花瓣,淡淡的芳香迎面袭来,沁人心脾…

初次认识您,是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里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那时起,您就走入我心里,一位隐士,不求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分守己,渴望和平与安宁,不愧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我也同样喜欢菊,却没您那样的觉悟和平静的心。您若一汪深潭,望不到底,掷去一枚石子也无波无浪。

生活在现在的中学生的我们压力都好大,要拼成绩,写作业,放假了突然松懈下来,溃不成军,而上学时什么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行云流水左耳进右耳冒。如此恶性循环,相信后果只会是学习不好,作业不好,身体不好。生活没有任何质量而言。最初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梦幻:心中有同样美好的“圣地”:大海多蓝多随意,浪花不知疲倦的拍打沙滩,似乎是在揭示着事情都会随波而去。蓝天多惬意,一碧如洗,洗涤着我的灵魂。山峦多神秘,高高低低,郁郁葱葱。这些幻想多美好,可幻想毕竟是幻想,可望而不可即。毕竟生活在这样一个努力的年代,我还必须学会接受,学会随遇而安,但这并不代表安于现状,还是要挣扎,证明自己。忽然感觉品到了您创作《桃花源记》的无奈,有些释怀。

如若我们生活在一个年代就好了,或许我们会成为不加任何利益的,纯粹的“灵魂老友”。我们心中都有“仙境”和“圣地”,我们也都在不停步的追寻,我相信,这样的地方一定有的,只是暂时未找到罢了。

待一日我如你般随遇而安,保持平常心态,平淡自然,超凡脱俗,纯真美好,如你般强大,我想大概可以读懂你的灵魂,便可以彻底领略您心中那片净土,那份久违的美好。

此致,

敬礼!

20xx年2月15日

您的学生王竹宁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四】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

您前半生有“大济苍生”的宏愿,而后半生却“躬耕自资”。是官场的黑暗反衬了您“部位五斗米”的气节。您不慕荣利,安贫乐道,一生足矣!

是《桃花源记》让我了解了您。你带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其中就包括我,一个价值观尚未明确的少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多美好的自然环境呀,俨然是人间仙境。更何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的民风,和谐的关系,幸福的生活。这是您的期望和梦想呀,也是多少代人的期盼和追求啊。

我喜欢您,喜欢您那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朴真。您的《归园田居》,字字句句都表现出您的安贫乐道,潇洒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您内心超脱尘俗,自然不理会世俗沉浮。

我最爱您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真正的隐士,必然陶醉于大自然的雄伟与灵秀。以景怡情,以情怡景,人与自然的和美统一,人生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我向往与您一样,悠悠地望着高高的青山,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成功或失败,在大山面前都南无渺小,那么微不足道,自然而然的`忘乎无谓的悲伤与欢喜。

我敬佩您高尚的气节,您不肯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趋炎附势。而是不卑不亢地面对权贵。富贵可以抛,气节不能丢!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俨然超过了上的追求,若没有您,谁为我们做指路明灯?

其实。我有事也在想,与其“独善其身”,不如救济天下。我不知道,如果你积极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结局会不会一样。即使您没有成功,但起码做出了努力。当然,您能的液中就透着正气,与小人斗争,不符合您的气节。

如果一天,我能和您见面,将无比欣喜。因为我盼望真实地走入您的世界,感受您的气息,感染我,陶醉我。

现在,着仅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我们的肉体跨不过时空的距离,但是我盼望饿的世界可以与您有点点交融。我更希望所有人的世界都可以与您交融,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也不枉《桃花源记》的字字忠良。

祝您永远畅游桃花林!

您忠诚的读者:xxx

x年x月x日

写给陶渊明小作文【五】

陶先生:

你好!

你知道吗?当东篱的黄菊,苍翠的南山。相与还的飞鸟在夕阳下交相辉映事,我不禁在心中感叹你那超远脱俗,不为名利所惑的心境,好一幅晚秋见山图,大自然的纯真意趣全都投映到了你的诗里,也投映到了我的心里。我想这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应当是你所终生追求的吧。

喜欢你不矫揉做作、不做违心事的性格,更喜欢你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没当想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美景,每当想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佳话。心中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但当我了解到当时也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不仅对有着引人入胜文笔的你充满了敬佩之情,想到,那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美好的生活,便是你对人民大众的美好祝愿吧。

你的志向是如此的“出淤泥而不染”,哪怕是“草盛豆苗稀”的劳动,你似乎不以此为苦,反之以此为乐。

你的作品,在黑暗的东晋大放异彩。

你的性情,在如今的社会放出光芒。

最后,祝愿你在遥远的东晋找到属于你心目中的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