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做小实验的作文50个字)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做小实验的作文50个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17:14:11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做小实验的作文50个字)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一】

“啊,停电了!”突如其来的状况让独自一人在家的我手忙脚乱,我赶紧找出蜡烛点燃,却不曾想蜡烛掉到了水杯里,直直地立着……

蜡烛恰巧立在了水杯中,火苗并没有被浇灭,依然旺盛地燃烧着。水杯里的水正好比火苗低了一两毫米。我把手指伸进水杯,试图取出蜡烛,却不慎被火苗烫伤。我借着烛光,处理伤口。

当我再次注视蜡烛时,它还在一点一点地燃烧。此时,火苗并没有被“洪水”淹没,反而越烧越旺。它仿佛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百战不挠,并没有察觉到危险即将到来,自己快要被“敌军”包围了。

我静静地观察着,欣赏着这出好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的火焰周围出现了一圈蜡油,在火焰的照射下仿佛是一片水平如镜的湖水,湖面清澈而明亮,晶莹剔透,好像用手指轻轻地触碰一下就会裂开似的'。

蜡烛一点一点地被吞噬,随着蜡油不断增多,蜡烛渐渐被水淹没。可出乎意料的是——蜡烛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么脆弱,火苗依然没有熄灭,最外层的蜡油依然在保护着火苗,仿佛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保护着可爱的小婴儿。

看到这样的奇观,我不禁想起“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名句。水火本不相容,是蜡炬成为了两者的融合剂,让他门成为了好朋友。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经过搜索资料,我找到了蜡烛在水中燃烧的原理:蜡油遇到冷水后凝固,形成了一层保护壁,割断了水与火的连接。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这个经历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不断探索。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二】

十月的一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们迎着晨风,乘车去太行山大峡谷游玩,经过一上午的奔波,直达红豆峡。只见门口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车辆,游人如织,环境优雅美丽。我们谈笑风生地漫步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虽见群山连绵起伏,但却平淡无奇。走过一个山头,眼前景色突变,犹如凌空展开了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只见一个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深潭左侧,有一条瀑布从天而降,如同一条闪光的.银带,在阳光的普照下闪闪发光,又像用钻石砌成的一堵高高的墙,楚楚动人,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欢笑着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又看见一条瀑布,但和前面的有所不同。这条瀑布从石缝中涌出,形成一张美丽动人的水帘,雷劈山崩般地撞击着巨大的岩石,如同一个天然水坝,美丽无比!后来又看到了不少瀑布,它们都各有奇特之处:有的如涓涓细流,有的道道纵横交错,还有的一泻千里、宏伟壮阔……

我陶醉在这千姿百态的瀑布中,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就在这时,一道巨大无比的瀑布映入眼帘。这是先前没有过的,瀑布从高耸入云的蜡烛峰上以雷霆万钧之势冲下山,迅雷不及掩耳。它如同千万条白色巨龙呼啸着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水势汹涌澎湃,犹如千军万马以不可阻挡的气势撞击着巨大的岩石,好似山崩地裂,令人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真不愧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底喷泉般地涌出了一股股巨大的浪花,翻滚着,怒吼着,如烟如雾,如雨如尘。一条无比绚丽的七色彩虹在飞花碎玉般的水花中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不知不觉中我们爬到了山顶,火红的晚霞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霞光映衬着美丽的蜡烛峰,景色煞是迷人!下山时我们坐了一个精美的瓷石滑梯,在欢笑中滑到了山脚,迎着夕阳,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旅馆。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三】

红豆峡位于我国山西省长治县郊外,这里山峦叠翠,处处都是层岩,连绵不绝,山之奇丽,不可言尽。

而红豆峡的雨,也是奇丽无比。大雨未来时,只是感觉几滴而已,而风却不断吹来,一开始,没感觉有太大的风,而不一会儿,风便“唔唔”地响起来,而大雨在这时便悄然而至。

这场雨真像是大自然的音乐会,而我们,就像是坐在维也纳音乐大厅里享受音乐的客人。一滴滴轻柔的雨珠,落在山石和小溪上,就像是一位大音乐家在弹钢琴,一会儿在紧促地弹着高音,我们的心情便十分紧张;一会儿缓慢悠扬,我们的心也随之放松下来……在雨中的青草就如身材曼妙的舞蹈演员在跟着音乐家的弦律跳舞,有时左右摇摆身体;有时踮起脚来,开始跳着轻柔的“天鹅湖”来;有时还伏下身子,做了个高难度的特技……笨重的大石块像是在叫好一样,响起了轻快的掌声,抑扬顿挫,在山谷里传得很远很远……

一会儿,雨停了,露珠挂在松针上,晶莹透明度岩石全被蒙上一层水珠,溪水的流动声十分清晰,乌云渐渐散开,露出太阳的身影,阳光映照着一切,一切都显得闪亮无比……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四】

一个暑假也仅仅作了一次短途旅行,父母因为当初答应我趁着毕业,领我出去好好玩一次,于是实在过意不去,上礼拜五带着我和爷爷奶奶做了一次短途旅行。

周五下午没玩什么,礼拜六上午驱车前往太行山大峡谷。先去了青龙峡,中午吃过饭便匆匆赶往红豆峡。青龙峡是不错的,有水,有山,只是太小,因此也没有对红豆峡抱有多大期望,只是想着转完赶紧回家。

下了车,我好奇地观望着四周。看过第一眼,我便想红豆峡和青龙峡也许该换名字了,青龙峡那么小,那么秀,那么恬静,像是害羞的女子,脸颊上还有两朵红晕;而红豆峡却壁立千仞,并不是孤零零的那么一两座直插云霄的山,也不是那些连绵不断的土丘,而是千座万座峰峦叠嶂的山,座座都直插苍穹,雄伟豪迈让我想起项羽抑或荆轲。

我们住宿的宾馆在半山腰,于是先去看山脚有何风景。我们自相思园入,进了这里,却又是一番别样洞天。那么多的花树草木,把头顶都严严地遮住。越往里走空气便越发清新,吐纳间几乎吸进整片树林。阳光透过枝叶,投下些微细细碎碎的光影,风过便整齐划一地旋转,不知为何让我想起了投影机。投影机投出喜怒哀乐的,而这么个别样的自然投影机却投下了红豆峡的心情。

走出相思园便看到一湾潭,水上有两条过岸去的通道,一条是两条线上压着轮胎,另一条是两条钢索,上面有扶手。爸爸要过,我左叮咛右嘱咐地告了他半天注意安全,即便如此,他过时我仍看得心惊胆战。两条钢索不停地左右摆动,上面的吊环间隔又那么远,脚下三尺便是水潭,当真是惊心动魄。爸爸顺顺利利地走了过去,回来时我问他怕吗,爸爸说,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关键是在于敢不敢。我于是下了决心,前面若还有这样的“桥”,便去闯一闯。

没想到刚上了台阶,便又是一个这样的水潭。上面也架设着两条这样的通道,一条全是秋千似的木板,人一上去便前后左右的晃个不停,不抓紧的下场就是落水。另一条看起来要简单得多,两边两条裹着红布的铁链做扶手,只有一条钢索,得像走钢丝一样过去。我决定试试。

我刚走一步,钢索便极其剧烈地晃起来。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我,险些落水。又往前走几步,我才发现这种游戏的可怕和愉快之处:上了这里是不能犹豫的,必须得看准了,抓住那么电光火石的一瞬间的平稳赶紧走,还不能心慌,就像爸爸说的一样,不能胆怯,不然就容易落水。还得有劲,平衡能力要好,这样才能稳稳地过去。

再往上走,相思园里的秀和柔便是在一点点地消退。我总觉着不大对劲,这里的水和青龙峡里的`水并不一样,我却又找不出不同在哪里,只是一味地觉得这里的水太有些气沉沉。即便如此,风景也依然不差。我最感兴趣的是身边那像面屏风似的高山,它上边那些岩石摸起来滑滑的,还有水冲过的痕迹,低处的长着青苔,高处的便长着郁郁葱葱的树。可是不管高低,那些岩石全都有着极有趣的书页般的层次,一层层地凸出来。这头,那头,这山,那山,全都是这样子的“石书”,这太行山脉,竟是一座极其庞大的藏书馆了!

回到旅馆已是晚上六点。因为旅馆便在景区里——实际上就是村民们开的,我们吃过饭,又开始四处转悠。

我是去过农村的,但是我不知道有哪个农村能像这座只有十几户的小村一样美!远处是重重叠叠的青山,推窗便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满满诗意,知了、纺织娘、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虫子或鸟儿悠悠扬扬地哼唱着,从树枝间、从草丛中、从山那头,那么多那么多大自然的可爱生灵们被月光感召着,把交错的音波铺展在每一个村民的房顶上、窗棂上、床头上和他们的梦境里。

山里的晚上温度低,湿气也重,自黄昏就能看到一层如蝉翼纱般清薄的雾,缓缓地、缓缓地向着你蔓延。到了晚上,从路上看过去,便只是雾了。那些白天感觉近在眼前的山这时都在雾的怀抱里沉睡了,能看到——可是那么模糊,像是中国画中山水朦胧的江南那样那样——不是的,江南是不能比这里的,江南也许是水乡,但是却绝没有红豆峡里这一份独属于太行、独属于北方的坚韧的柔美。皎洁的月色渐渐地滴进浓雾之中,晕染开一簇又一簇鹅黄色的光晕,许是怕惊动了熟睡的太行山,才这样轻柔地把那些光晕淡淡地、淡淡地扩散开来。隔着一帘浓雾,便成了一盏盏羞涩的灯笼,羞涩地照着夜晚的村子、游客、还有早已进入梦乡的太行山。

第二天早晨,因为要赶着回家,大家都起得很早。这清晨的乡村比起夜晚来,更有一番让我无法自拔的韵味。过了一晚,雾更浓了,隐隐约约地掩映着红豆峡的山,阳光轻轻地穿过雾,落在我的指尖。我站在这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几乎错以为自己是在云端了。谁能说那些浓而清灵的雾不像是天际柔软的流云呢?对于山脚的人们来说,它的的确确,就是不可征服的云朵啊!如果不爬到半山腰或者山顶,又怎么能知道拥抱“流云”的快乐!

吃早饭时,爸爸和老板聊起了红豆峡。我终于知道昨天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水的古怪了:这里的水多在山脚,山顶反而不见溪流,而且水不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温室效应,几年没有下过雨,峡谷里的水渐渐地都干了,而山顶的水又都流到了山脚,水还在不停地蒸发,以至于红豆峡的美景在一天天减退。我听了不知该说些什么,下山时那个老板说这几句话时的神情在我心里反复地淡不下去。

今天就要回家了,快出红豆峡时,爷爷突然指着窗外说:“那儿是通到哪啊?”父母都说不知。奶奶来了兴趣:“进去走走吧,估计也不大,反正咱们又不急。”我也不想这么早就离开红豆峡,于是也帮着奶奶说话。父母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想想十来分钟也就转完了,于是便答应进去看看。

我们顺着天桥转进谷中,才发现这里别有一番天地。这分明就是那个世外桃源啊!两边山石上长着枝叶茂密的大树,阳光被这两座巴别塔所遮挡,眼前是阶梯式的水潭,潺潺水声不绝于耳,从入口望去,后面的山峰依着次第露出一角,而这两座山斜对面刚好一座直插云霄的孤山,水潭呈45°角斜插过去,这样的景,只要再上一个画框,就是名家也画不出的绝世画作啊!

左手边一道极窄的楼梯贴山而建,我们便顺着铁梯往山里走。一路上风景大让我们有柳暗花明之感。我们都很意外,本以为只是个小景点,却是这么一番洞天!路上爷爷好几次因为腿疼而萌生退意,奶奶便给他鼓劲:“都走到这里了,前面肯定更好,走吧,走吧。”这之后再有谁想回去,都拿奶奶这句话给自己打气。

快到一线天时,爷爷奶奶上了年纪的人,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二老原路返回,而我和父母则继续向深山进发。我们走的早,这会儿山里还没有游人,无限寂静中更显红豆峡之美。又往上走了约二十分钟,我和父亲实在是厌烦了这种没完没了的攀登,看着前方也没什么了,不过是一味的山,一味的树,甚而连水也没了,便想下山。母亲不依,拿奶奶那句话来劝我们:“都走到这儿了,坚持坚持,走吧。”于是我和母亲约定,再往前走一百米,要是还没什么,便按原路下山。

没想到往前走了才不到五十米,便遇到一位清洁工大叔。母亲问他山上有什么,大叔意味深长地说:“山顶好啊,无限风光在顶峰啊。”我们听了都有些羞惭,再也不提下山的事。

我们才走了全程的一半,再往上的路程对我而言只剩下无穷无尽的石头台阶,爬啊、爬啊,好像永远都没有尽头一般。正当我几乎快要累晕过去时,父亲惊喜地欢呼道:“我们到山顶了!”我刚才还如霜打的茄子般蔫掉的心,这会又为这一句话重新焕发了活力。我满怀希望地抬起头观望着四方,古人的话果然没有错,还有什么能比顶峰的风光更让人感到激情、希望和震撼呢?我在山脚还以为高不可攀的山峰此时都簇拥在我面前,我脚下陡峭的山坡上向阳生长的树和草都发出喜悦的低吟。不管是朝哪个方向看,都能在那开阔的视野、无边的光明和震撼的美景中找到无穷无尽的欢乐!

我们离开了红豆峡——带着它的夜、它的晨、它的水,和它的众山之巅!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五】

大家都知道电灯是需要电才可以发亮的,但是今天我做的实验电灯不是靠电,而是靠柠檬,叫做柠檬电池。

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5个柠檬,六根两端带鱼嘴夹得导线,5枚表面镀铜的硬币,小刀,5颗表面镀锌的螺丝钉和LED灯(至少有一种颜色)。

先用小刀在柠檬上切开一个口子,切口与柠檬上中心横断面平行,距离大约1厘米,切口深度2厘米。然后将一枚柠檬进行操作。接着在距离柠檬中心横断面1厘米处,与硬币切口相对称的方向,将1颗螺丝钉拧入柠檬中。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4个柠檬进行操作。然后用一根两端鱼嘴夹的导线,一端夹住一个柠檬上拧入的螺丝钉,另一端夹住另外一个柠檬上插入硬币。采用刚才的方法将这5个柠檬用导线从硬币至螺丝钉串联起来。LED灯上有两根引线,其中一根稍长一些。将与硬币连接的导线与LED灯的长引线连接。现在将另外一根空着的导线连接起来,此时整个电路就完全闭合了,这样LED灯就被点亮了。

制作整个柠檬电池是什么原理呢?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一个原子都含有电子,电路连接后,这些电子粒子在电路中流动起来,并将LED灯点亮。附着在螺丝钉表面的金属锌溶解于柠檬汁后,每一个锌原子就会释放出来两个电子,电子带有负电荷,当由导线连接的电路接通时,螺丝钉这边的电子就会沿着导线扩散出来。当它们遇到铜制的硬币时,电子会参与另外一个化学反应。更多的电子持续不断地被吸引过来,参与化学反应。电子在导线中连续地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怎么样?我用的这种柠檬电池神奇吧?不信,你也来试试。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六】

十月一日的晚上,妈妈和爸爸说:“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我们要到红豆峡去旅游。”

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就收拾停当,坐上了旅游大巴。一路颠簸,大巴带着我们来到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红豆峡。

红豆峡是太行山大峡谷主要景点,位于河南和山西省交界处。据导游介绍,红豆峡是因峡谷内生长着成片珍稀树种——红豆杉而得名。

我们随着人流下了车,走进红豆峡,好高呀!我们像掉进了悬崖峭壁的天坑。太美啦!不知是哪位画家画出了这样美丽的画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忽然听到哗哗的声音,转过一道急弯,一条瀑布从天而降,我不禁想起了李白写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峡谷便道,一步步走向大峡谷的深处。沿途有奇特的山石,叮咚的流水,各种树木。

我和姐姐一直跑在队伍的前面,后面不断传来妈妈的呐喊声:“迎迎,小心,慢点!”突然,一个毛绒绒的东西掉在我的大拇指上,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个黑色的毛毛虫,身上长着黄色小刺,吃了一惊后,我马上把它甩掉了,接着往前走……

夕阳落山了,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红豆峡了,我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看这里的山水,心里默默地说:“再见了,红豆峡!”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七】

七月十七日,我跟爸爸妈妈与小姨小姨夫一起去了红豆峡。

红豆峡一处美丽神奇的旅游胜地,位于中国山西壶关进内,是太行山大峡谷的著名景点。红豆峡因为其中有珍贵的红豆杉(红豆杉可以提炼出紫杉醇可以防癌,是十分名贵的)而得名,红豆代表着相似,所以它又被誉为中国第一情侠。红豆峡山谷为险峻的嶂谷,山是垂直的,高度远远大于宽度,看上去让人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我们由山下上山,一路上都是悬空的铁质楼梯,往下看就是深深的潭水,我在上边走都小心翼翼,生怕掉下来,也怕要是钢筋断了怎么办,越想越害怕,但是抬头一看美丽的树、花、蜻蜓和山谷我就背着美景吸引了,结果也不害怕了,顺利地走过了这段路。山谷里的潭水和瀑布也很不错。这有像珍珠一样一个接一个潭的珍珠谭,也有宽广秀美的长满水草的三叠谈。这些谭水为这里的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使身为北方的这里同样也生长南方的红豆杉。路上我们看见一个钓鱼的人,她把鱼卖给饭店赚钱,可见这个峡谷为者的人们提供了生存条件。

有山有水有人,有花有草有树。这的景色真美啊!

老师做了红豆实验回来写作文【八】

昨天,我和妈妈、露露妹妹、几个大姐姐还有阿姨们去了一个景点——红豆峡。

来到红豆峡映入我眼帘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河,一阵风吹来把小河吹得波光粼粼。往山上看,一座座山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接着往前走,发现大大小小的石块正堆在我们的面前,绕了过去,我看见脚下不是普通的木板桥,而是一块块玻璃,透过玻璃往下看,下面是河水,看到这儿,我的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过了桥,我想:这样的桥得是多少人建成的呀,这座桥表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呀!

该上山了,走着陡峭的梯子妈妈害怕极了,但是我却不害怕,而且精神充沛,走了一段大家的脚步停下来了,我觉得又渴又饿,我喝了两大瓶水才不渴了。我们又接着往山上走,到了山顶,正当大家纷纷议论怎么下山时,叔叔发现了一个洞口,这就是红线洞。

进入红线洞,好像进入了“鬼洞”,这里一片漆黑,黑得连人影都看不清,而且还十分安静,安静得让人毛骨悚然。妈妈和叔叔阿姨们纷纷掏出自己的手机,虽然这只是点点灯光,但也照亮了脚下的路。经过一番的“恐慌”,我们终于走出了红线洞,我们欢呼起来。

最好玩的要算小水沟了,到了小水沟,姐姐们都光着脚在水里嬉戏,我也想试一试,于是我脱了鞋往水里一泡,哇!真凉快,有些石头还有点儿扎,不过很好玩。

太阳快落山了,妈妈叫我们不要再玩了,我们才慢悠悠、恋恋不舍地上车了。坐在车座上,想到那美丽的风景和那好玩的小河心里有些不舍。我喜欢这里,还会再来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