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红草莓作文(关于草莓的作文500字三年级)

红草莓作文(关于草莓的作文5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4-05 22:32:15
红草莓作文(关于草莓的作文500字三年级)

红草莓作文【一】

很喜欢东野的书随着案件的推进也给人带来深思,无论是对社会现状还是某种价值观,都能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见解和感悟,这便是东野圭吾的令我着迷的原因之一。作家的职责不是写出优美的句子,而是传递着思想、爱与力量。

父母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就算是无意间对父母露出的不耐烦也会让孩子觉得,唔原来老人就是这么令人讨厌的,从而失去对长辈爱与尊重和感恩之心。在乱如麻的生活重压下,我们对痴呆或时而行为举止奇怪的老人都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对于年迈不能自理的父母我们还怀着敬意和尊重吗?东野在本书中尖锐的指出了这点,不禁引人深思在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们该如何去做,怎样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方式,就像加贺虽然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看似冰冷却也用着那样的方式进行温暖的陪伴。“他很满意”这便是加贺和父亲之间找到了属于他们相处方式最好的诠释,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得尊重父母。

不得不吐槽一下前原一家简直奇葩之极,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不少像八重子这样溺爱孩子的母亲和只知道工作想要逃避责任对家庭琐事不管不顾的父亲。就像告白里的小男孩,这样人格缺失不健全的孩子又有多少呢?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中,父母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将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红草莓作文【二】

《红手指》主要讲述了前原昭夫与妻子八重子为掩盖儿子前原直巳的罪行,弃尸、并把罪行推到昭夫母亲,前原政惠身上的,但最后,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前原昭夫选择了吐露真相。

其实东野圭吾在写这本书时,写出了社会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婆媳矛盾、亲情的包容、逃避的懦弱。当我看到这本书,看到前原昭夫选择让儿子自首时,我有一种释然,但随即,看到八重子万般阻拦,我又一阵难过,可是,设问天下父母,哪个不是希望儿女犯得错能由自己担着,但,也就因此,让前原直巳成了一个胆小,懦弱,遇事就推卸责任,逃避的人,在了女孩之后,他反倒像个没事人一样,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让父母在为他背负责任,而八重子之所以选择掩盖儿子的罪行,是因为她太溺爱儿子了,但也是因为前原昭夫不顾家,从来没有为教育儿子出过一份力,导致直巳在被欺负时,感受不到父爱,心里孤寂,没有朋友。

这个家,缺少一样东西:责任感。如果有责任感,前原直巳就不会在害了小女孩后,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如果有责任感,前原昭夫就不会在儿子被别人欺负后,不管不顾了;如果有责任感,前原昭夫就不会在事发后,把责任推到装痴呆的老母前原政惠身上了。只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不过也幸好,前原政惠为了不让儿子犯错,用口红涂红了指甲,给警官加贺提供了线索,加贺也希望前原昭夫能在他家说出真相,最后因受不了内心的谴责,昭夫说出了真相,坦白了一切,供出了儿子。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多,对此,我只希望这样的家庭能少几个,而儿女们,也能对老人多几分关照,多陪陪他们。

红草莓作文【三】

看完这本书,想到了我们国家的二十四孝里的故事。当智能化的社会不断发展时,我们有各种工作要做,有好多新奇的东西要去尝试。路边的水果摊也可以支付宝支付了。可是,我们有的父母并不会使用,他们想了解自己的子女,可是却并社会远远的抛在后面,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的时候爸妈总会耐心的教我们,怎么系鞋带,怎么拿筷子,一遍又一遍。

到了我们教他们时,就没了耐心,学不会就不学了吧,然后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

我们呀,往往把耐心给了别人,对最爱我们的人往往最心狠。我们以为,亲人就是可以接受我所有的小脾气的人,可我们尚且对外人如此,对待父母为何如此冷漠?

何曾看到过父母眼中的无奈和心酸。可是,他们只会埋怨自己,跟别人聊天时,还是会说,我家的孩子多好多好。

无论你走多远,回家的路一定不要荒芜。那条是纵使你一无所有,遍体鳞伤,也永远包容你的归处和来处……

父亲之于加贺,母亲之于昭夫。都是如此罢了……

不管是哪个国家,父母亲情,都是一生都割舍不下的,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我们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

侦探小说的境界,到最后最震撼人心的,并不是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或则意料之外的结局。更让人泪目的是,故事背后的人情世故。

有生之年,且行且珍惜,莫负最珍视我们的人。

红草莓作文【四】

“这个家里有隐瞒的真相,必须在家里,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这是加贺恭一郎对松宫脩平说的话,然而隐瞒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这是朋友力荐的一本书,之所以迟迟没有读,只是觉得关于东野圭吾加贺系列的书,最终的结局总归让人感到很沉重,就像加贺自己说的,断案的目的不仅仅是破案而已,而是要揭开案情隐藏的真相。然而真相触及的就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块,敏感又易碎。就如读完这本红手指,我感觉玻璃心又碎了一地。

其实这本书就推理小说来说,并不是很成功,案情简单,几乎开场就交代了害小女孩的凶手,然而之所以他依旧畅销,依旧口碑不错,就是整个故事若隐若现向观众透漏的真相,之所以说它若隐若现,是因为真相在每个读者心里,大家期待揭开的那一刻,却抑制不住心里对真相的真相的探索,凡是读过东野圭吾小说的人都会明白,容易探知的真相或许只是表象而已。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典型的日本家庭,四口之家,三代同堂,人到中年的前原昭夫和妻子,上有痴呆的老母亲,下有未成年的儿子。虽然生活沉重烦闷却也无风无浪。

然而平静在一个下午被彻底打破,儿子直巳在家中了一个小女孩。前原夫妇决心移走尸体,掩盖罪行。当罪行无法再隐瞒的时候,前原昭夫向警察道出了案件的真相。

前原的供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警方完全可以结案了,但刑警加贺看到前原母亲涂红的手指时,明白了他们真正想隐瞒的真相。

然而当大家以为紧跟加贺的步伐,所有的真相就在眼前的时候,故事的结局却给观众无数震惊的点:原来事情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害女孩的凶手是前原的儿子直巳,我们也知道加贺想要揭开的真相就是要告诉大家谁才是真正的凶手,而他用的方式并非是直接粗暴的去揭穿,却是用一种很人性的方式去引导,就在这个家里,给企图隐瞒的人,也给受冤枉的人一个机会。

当良心还未完全泯灭的时候,你紧逼一步,已经到悬崖边的人可能就会毫不犹豫的吹灭最后一点良知,然而如果你退让一步,给他一个可以往回走的空间,那么一切就还来得及,这是刑警加贺用行动带给大家的人生真谛。

另外,这本书除了案件本身,还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

为什么前原的母亲郑惠女士要装老年痴呆呢?老年人的孤独,无奈,做子女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呢?做不到理解,起码的尊重是不是也无暇顾及?

为什么这么人性的刑警加贺却对自己的父亲如此冷淡呢?就算面对即将离世的垂暮老人,加贺最终也没有去见父亲最后一面,当真相被道破的时候,我始终无法理解即使做到了尊重,无法陪伴的遗憾,加贺真得就能如此释怀吗?

与其说这是一部推理小说,还不如说这是一部有关人性的情感书,虽然没有悬疑小说带来的那种精神刺激,然而能够给与心灵涤荡的书也是一部好书。

如果你也处在少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建议读一读东野圭吾的这部《红手指》,或许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抚慰,也许你能打开另外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