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愚与智作文700字(智与愚作文素材)

愚与智作文700字(智与愚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5-18 09:58:34
愚与智作文700字(智与愚作文素材)

愚与智作文700字【一】

富翁行善,是在自身有一定经济基础上对他人施以援手,愿意舍财作福的体现。而三方受助者的态度,更是说明了智行的重要性。俗话说,尊严远比金钱可贵,尊重别人,也远比单单给予金钱来得重要。从第三方受助者婉拒帮助可以看出,在及其在意自尊的人眼中,别人的帮助,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自己的无能,好意也就成了施舍,英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态便体现了出来。这种做法在他人眼里看来,有骨气也好,偏激也罢,关键却并不在此。行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单纯地给予帮助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至少不能给予别人最大的`尊重。文中这位富翁行善的方式不一定只有一种,但若是在行善过程中,不能受助者的心理,那么不论是哪种方式,都不见得合适。毕竟行善,须智行。

至于第二方的态度,其声明会偿还,便是维护自尊的体现,也能从某些方面证实,恰到好处的帮助,能使对方感受到人格平等,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忽略重要的一点:这种帮助对他们而言,会不会成为负担?是的,偿还一词就足以说明,对不得已需要接受援助的人来说,这份帮助越大,所带来的负担也就越大。因为他们做不到像第一方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帮助,所以他们努力维护的自尊,使他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说法等同于像第一方那样接受帮助意味着失去尊严,但这样的命题显然是不成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只是心态不同罢了,若是认为接受帮助就等于放下尊严,那你本身就没有站在尊重他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又何谈行善之道。毕竟行善,须智行。

行善与智行,本就密不可分割,但归根结底,如何智行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虽然受助方的态度很重要,若要在行善中懂得智行,设身处地才是关键,但这最后依然取决于双方,心态一变化,行善的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如何在这其中找到平衡,才是行善者需要做到的,这一过程,便是智行的过程。

愚与智作文700字【二】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但丁

日日行走在这样一个繁杂与匆忙的大千世界,我不禁想问:一个健全的心灵到底应是什么样的?

柏杨先生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到:“从中国封建社会至今,中国人只有变得更为丑陋,这是与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相背离的。中国人是丑陋的,并且中国人不承认,不听劝告……这样的说法固然有些绝对,但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刻反思的道理。

在外国某旅游景点内,有人这样说:我们很反感一些中国人的行为,乱扔垃圾,乱踩草坪,在木廊上乱刻字……

有些行为,虽然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但在极其注重道德修养的国家来说,却是令人极不“入眼”的行为。

我还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中国学生去X国留学,他后来了解到那儿的公共设施都无人监管,无人售票,他为了省钱,从此上学放学乘坐地铁从不买票,其间被检票人员发现两次,被记入了档案中,他未在意,可是到毕业去找工作时,每家公司都在看了他的档案后婉言拒绝了,他在最后一次找工作时亦遇到了相同的事,他大为愤怒,“你们为什么不聘用我!不就是逃过几次票吗?”经理的回答却是这样的:“先生,我们原本很需要你这样有才华的人,但是,如果连公共道德都不遵守的人,如何值得我们信任?我们又如何希望他为公司带来福利?”

中国人的丑陋,在于我们根本未意识到自已丑陋。对此,中国人需要道德的浇灌。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智慧的提高。但是,拥有智慧失去道德是可怕的,这样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危险品”;拥有道德却没有智慧,这样平凡的人多少有点遗憾;既无智慧也无道德,这样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垃圾”。在这样一个强盛的中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努力做一个有德又有智的人。

回望古代,古人对德与智也同样的看重,《易经》中这样说:“君子以反道德。”同样在《在资治通鉴》中,我们也能读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其都在强调:道德的源泉是智慧,道德是由智慧流露出的一种人生觉悟,智慧是道德的\'补充与提高,只有做到能将德与智互补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墨子的“兼受”“非攻”、孔子的“以礼治国。”先贤们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智者所倡导的社会道德。他们的道德观从何而来?那就是源于智慧,这同时也说明:智慧需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慢慢积累,是道德的附加产物。

人生仿佛一棵大树,道德就如其根基,需深深地扎入地下,去汲取养分,不断成长,最终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