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19 13:12:35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一】

“嘭”的一声巨响,一颗烟花直冲向天空,在空中傲慢地绽放,如同金丝菊般璀璨夺目。紧接着,烟花“嗖嗖嗖……”地飞向天空,有的像火球一样开了花,在天空绽开了花瓣,然后仙女散花一样慢慢落下。瞧!那朵烟花就像火树银花,在空中炸开,没多久,就变成一颗颗小流星掉了下来。孩子们捂着耳朵,看着天空中的烟花,欢呼着、跳跃着,天空中是如此的热闹,地面上是如此的沸腾。

“谢文轩起床啦”,我正看得开心的时候,一声呼唤把我惊醒了,我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原来是一场梦。我摸了摸额头,忽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连忙穿好衣裤来到厨房,发现奶奶和妈妈正在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好丰盛啊!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还有两条活蹦乱跳的鲫鱼等待下锅,灶台上还有热气腾腾的水饺、汤圆,等等。看得我直流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美食,真想来一口。妈妈边忙边说到:“谢文轩,快准备碗筷,我们要开饭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摆好碗筷,这时奶奶塞给我一个红包,说道:“我的好孙子越来越懂事了,希望在新的一的里更懂事,学习更好”。我拿着红包、美滋滋地喝着饮料、品着美食……

放烟花爆竹和吃年夜饭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杭州由于不能放烟花爆竹,这几年都没有烟花味了,我想信,不久的将来,人类会发明出一种既安全又无污染的烟花爆竹,让杭州重现绚丽多彩的一幕。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二】

大年初三,一家三代,去看《你好,李焕英》。

图片电影的确喜点和泪点都很多,这是贾玲想用穿越剧的形式完成自己对妈妈的亏欠,与妈妈互相成全,也是疗愈自己十九年的遗憾吧?

但是,生活没有如果,过去的事情永远无法挽回。所以这部电影想表现的依然是妈妈成全女儿心愿的过程,赞美妈妈那种“只要女儿健康快乐就好”的母爱。

女儿以为自己在帮助妈妈改变命运;以为自己在鼓励妈妈争气;以为自己在帮助妈妈走向幸福的婚姻;以为自己在让妈妈开心,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个女儿的孝心。

岂不知妈妈从穿越的那一刻起就在成全女儿:为接住女儿而被砸晕;为让女儿开心而参加比赛;在女儿喝醉时背着女儿回家;为女儿缝上裤子上的破洞……这是一个妈妈的无私。

也许,贾晓玲是一个不让妈妈省心的孩子,但妈妈却用无条件的爱鼓励着孩子,养成了贾晓玲乐观积极的精神。现实中,也许是妈妈的离开让贾玲瞬间成长,想用自己的努力,向妈妈证明了自己“有出息”,即使妈妈再也看不见了。

几年前看小品《你好,李焕英》,就被贾玲对妈妈的表白而感动,这部电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母爱。

生活中不乏如贾晓玲一样的“熊孩子”,总是在拥有幸福的时候不懂珍惜,可能还不停的给父母制造麻烦,也许那就是父母“甜蜜的负担”。

所谓一夜成长,一定是经历了巨大的变故,可如果懂事就必须痛彻心扉,那父母定不愿意让孩子承受这些痛苦,宁愿孩子依然不懂事,依然闯祸吧!

据说贾玲的母亲是坐在她父亲拉草的拖拉机上,不幸坠落身亡,如果她知道自己的离开,让女儿这么多年痛苦遗憾,无法释怀,她一定会多加小心,保重自己。

我想,这部电影的道理也许就是:作为儿女,尽量在父母健在时,多一些努力少一些遗憾;作为父母,尽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过早的离开儿女,不让儿女心存遗憾。

爱,就是互相成全吧!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三】

我们十九中小党员教职工代表在攀钢俱乐部观看了电影《守望明天》。此片主要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各时期的丰功伟绩为主旋律,史实准确、主题鲜明、内容翔实、导向正确,是一部为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电影。

影片再现了我们的祖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历经沧桑的历史,祖国大好河山遭受到外国列强的蹂躏,一批批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前仆后继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救国真理,结合中国实情,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让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劳苦大众得到解救。影片生动再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让我们再次对中华民族所受灾难进行一次新的回顾,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更新的认识很高度赞同感,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更加的明确,更加珍惜今天。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发展到今天的不易,特别要通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才走上了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上挥舞大手笔,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才有今天的祖国山河美如画,要更加深刻到认识改革开放至今,祖国飞速前进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迅猛。几十年来,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文化科技领域有的达到或者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才有今天繁荣富强的局面。但我们和世界先进相比,有的方面还有距离甚至较大差距,还需要加倍努力追赶。

在教育活动中,要教育青少年勿忘过去,珍惜今天,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成为有理想、有文化、遵纪守法、健康有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天,我们要在党中央领导下,认清形势,看准目标,爱岗敬业,创造性努力工作,积极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打造教育性高地,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才不辜负我们的革命先辈,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最富强,人民最幸福,真正圆中国梦。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四】

前两天,我们一家去看了春节假期那部看哭上亿人的影片《你好,李焕英》。

电影讲述了女主贾晓玲,在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之后,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见到了婚前年轻的父母,和妈妈成为好朋友,使出浑身解数,让妈妈开心,整个剧情感人、有趣、催泪。

然而,在现实中,贾玲深爱的妈妈,在她19岁时因意外去世了,那时贾玲刚考上大学一个月。遗憾的是,贾玲最终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下归途。”父母不会陪我们一辈子,在他们有生之年,一直都在忙一件事儿——照顾子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越来越少对父母说自己的想法,反而整天冲父母发急、生气。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向父母敞开心扉。

当意外提前到来,我们又会很伤心、后悔,伤心的是父母永远的离开了自己;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在他们有生之年好好孝顺他们,反而使他们生气。即使后来我们再优秀,事业再成功,生活再幸福,但遗憾的是这一切父母再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孝顺父母,让我们的人生不再留有遗憾。

总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为父母能做多少做多少,希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人人都不要有。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五】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节日。所以“年味儿”无处不在……

各种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家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度新春。大家一起写福字儿、贴春联。干完了,大家在一起吃令人“口水流下三千尺”的“年夜饭”、年糕和水饺。当然“八宝饭”是餐桌上的“常客”。在这时,人们谈天说地,好不自在!

吃完了饭,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搞笑的小品,大家捧腹大笑;看到优美的舞蹈,大家尽情鼓掌;看到神奇的魔术,感叹万千!

当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家便去放鞭炮,赏烟花。当“噼哩啪啦”的声音响起时,大家笑了。放烟花了!放眼望去,天空便成为了烟花的海洋。一个个烟花绽放,闪烁着迷离的光点。烟花,把整个城市照亮了!耀眼的烟花,给你带来无尽的遐想……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十分快活!一直到大年初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人们吃着甜滋滋的汤圆,看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花灯,猜着饶有趣味的灯谜,回忆着过年的景象,意味无穷……

过年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在春节中,少不了一种温馨的气氛,也许这就是年味儿吧……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六】

我家的年味儿,是从一口大锅中氤氲而生的。锅铲的翻炒声杂着客人来时的鞭炮炸裂声,饭菜的香气和着空气中火药的味道,这,便是年了。

也不知是何时的习俗,每到年前总有人邀请各家去吃饭,年后,年前被邀请的人便邀请回来。也因此过年的那段时间总是一大堆人围在一起吃的饭,热热闹闹的特别幸福。

因为奶奶和爷爷总只有两个人在家,所以受到的照顾特别多。每次到这时候,奶奶和爷爷总想着要煮一锅好菜来谢谢帮助过他们的人,故而年前年后听得最多的反而是锅铲翻炒的声音。这声音总是翻腾着、活跃着,有着无尽的喜意,似乎只要听着这声音便会使人快活。

我最喜欢客人们刚来的时候。爷爷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拿一条红色的鞭炮走到门口,点燃丢出去;奶奶会放下还没准备好的食材,拿起准备好的,开始炒菜。鞭炮爆炸声先行响起,炒菜声紧随其后,客人们在爸爸妈妈的招待下走入客厅,边走还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些抱着小孩的客人和一些与奶奶年纪相近的奶奶,在拜完年后会寻着炒菜的声音来到厨房边聊天边帮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待所有客人都坐上桌,我便把炒好的菜端上桌,身边时不时还有几个淘气孩子跑过,相互追逐,都享受着这得来不易的快乐时光。

锅铲翻炒声、鞭炮炸裂声、祝福声,饭菜的香味、火药的气味,逐渐在我家的大锅中相交、相融,产生了浓浓的故乡的年味儿。

党史学习进课堂作文【七】

过年啦!过年啦!我和小伙伴们去鸣鹤古镇找“年味”啦!

年味在古老的房子里。一眼望去,白墙黑瓦,古色古香,还盖了一些嫩绿的苔藓和爬山虎。

年味在美味的小吃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聚集在了卖臭豆腐的小店。美味的臭豆腐,一个接着一个吃,大家连吃了五碗,却吃得不亦乐乎。我大口大口地吃,把年味都吃进了肚子里。

年味在甜甜的糖画里。我们各拿了一根糖画,咔嚓咔嚓地吃着,糖画甜香弥漫在我们五个人的周围,调皮地潜入鼻孔,让我们直流口水。

年味还在沉重的木槌里。我们蹦蹦跳跳地来到卖年糕饺的地方,观看老板做艾草糕。老板把早已准备好的材料放入石盆,然后用力地抬起木槌,再使劲地敲打下去,一直反复。轮到我来试了,我自以为木槌不怎么重,但试过我错了:我一只手靠到槌头后面,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放在后面,再把左脚往前站,右脚往后站,然后用尽洪荒之力,使劲往上抬,抬了一点点,木槌似乎再向下拉,我猛地一下抬起来,又猛地一下摔下去,却没有一点声响。我呼了一口气,实在是太重了。到最后,我们都吃到了自己做的艾草糕,味道果然不一样!

年味在那里?在古老的房子里、在美味的小吃里、在甜甜的糖画里、在沉重的锤子里……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