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一轮圆月作文(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夜空作文)

一轮圆月作文(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夜空作文)

更新时间:2024-01-06 11:58:33
一轮圆月作文(一轮皎洁的圆月挂在夜空作文)

一轮圆月作文【一】

天空渐暗,繁星点点。照射下一束淡黄色微光,明月逐渐露出容颜,沉浸在静谧中,望着渐变成的圆月,团圆的气息又浓浓的糊在心头。

明月的照射下,欢声笑语洋溢其中,月光洒下大地。点点星光,虽璀璨闪烁,但,远不及圆月独特的美。而此刻的月又不如以往的月,它变成了没有残缺的圆,不带一点遗缺。伸出手,触不到的美,但静静的望着它,就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日子,这个中秋,这轮圆月带来的情感,带来的团聚。圆月的美蕴含无限的思念与团聚,一轮明月,留下了一地的情感。

中秋佳节,亲人,好友团聚在一起,度过一个团团圆圆的节日,心中满怀开心。望着明月,品着佳肴,尝口月饼,月饼很甜,但心更甜,甜气也一直在上空弥漫。一家人和和美美,走在街道上,爽朗的笑声在街道中,耳畔边回荡,是啊,这样一个团聚的日子里又有谁不高兴哪?

同样的明月,却有着不同的感受。也许,有好多人,是独自一人孤单的度过中秋节,他们的心中的悲是我们无法的。年过花甲的老人,顶着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望着门外还未归来的子女,急迫的神情,望却便心底一酸,中秋同样的月,不同的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明月之时,中秋之季,留下了不同的“树叶”不同的“心”。

一轮圆月作文【二】

“一轮明月”这个名字应该是来自一句禅语: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明月皎皎,是参禅人内心明净空灵的象征。弘一法师一生如皎皎明月,品行、学识都足以照耀千古。

看这部电影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甚至有点反感这部电影——我本以为,既然是主角是一个禅师,电影自然要以“禅”为主,少不了传灯、机锋之类的。因为去年看过一本书《千古禅灯》,我也期待电影中有自古以来灯录中大量记载的场景。可是这部电影却不是我所期待的那样,而是像一般的电影一样记录的他的生活、转变等等。

这几天有时会想到这个问题,又隐隐感觉到我长期以来一个不太明白的问题似乎与之有关。儒道禅的一些书我都略有涉及,儒家比较实用,道家唯心的思想比较重,我浅涉的禅都重话语间的禅机。这三个特性是不协调的,以他们为指导的行为也会有很大不同。而我却又想从一个统一的角度去理解三者、并指导自己的一些活动。

我之前理解的禅宗是重视言语间隐含的禅意的,比如五祖看了慧能的那首诗就将衣钵传给他,以后历代的师徒相承也是通过一句话的'内涵确定“开悟”的。参禅着之间的语言别人听来是一头雾水。难道这是禅的重点么?或许是以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误解罢了。

回想以前看过的关于弘一法师的书、再想想电影中的事,我能感觉到在他的世界里,禅只是平常之物。他不像古代的一些人浮华地空谈道义,而是重品行修为,在平常生活中体现这些。自律、待人等方面他都做得很好。实际上古代的不少有修为人都是这样的,我管中窥豹、未能识得真面目,注意了禅语而忽视了禅性和禅行。

可以看出,弘一法师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在精进自己佛学修养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因为“看破红尘”、“愤世嫉俗”而出家的和尚。在出家之后他仍然心怀天下:他支持丰子恺救生画册的出版,他积极推动佛学的弘扬,在战争爆发后他鼓励僧众帮助世人。他离开了妻子朋友遁入空门的确令人难以接受,我就把这看作是他个人的思想追求吧,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行胜于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只注重说话的内涵,更要重视在每时每刻落实到行动中。这就是于格物致知之后的修身、受戒诵经之后的持戒、上德不德的表现。

看东西,也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不要刻意去看什么或刻意去追求什么。其实,所谓的法眼也只是平常眼、慧心也只是平常心。

影片的主题曲是他出家前写的《送别》,我也放在这里作为结尾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一轮圆月作文【三】

因为饭吃得太晚,我没有看见月亮升起时的样子,不过,它一定是缓缓地升上蔚蓝的天空,又同时慢慢地把清辉撒向凄凉的大地,那是多么美丽的一幕呀!

七点钟我下了楼,来到了小区的中央,望着那皎洁的月亮,我的脑海里突然呈现出童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景象,我真为她感到悲伤,月亮上多冷清啊!我还想到了吴刚砍桂树和玉兔捣药的.场景,他们一定很辛苦吧!

再看看清澈的水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就浮现出一轮圆圆的明月了。

我突然喜欢上月亮了,便向它跑去,可它却那么不领情,我向它跑一点,它就向后退一点。终于,它被高楼挡住了,它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它,我趁次机会向月亮消失的地方奔去,呵,它没动,它中计了!我得意地朝着月亮做了个鬼脸,开心地笑了起来。

天色晚了,我向月亮招了招手,转身向家里走去,或许它还想追我呢,不过我可不奉陪了!

我觉得月亮就象一个淘气的孩子一样,我喜欢和它一起玩儿。

一轮圆月作文【四】

片片飞花弄晚,夜夜乡思如勾。转眼间,又是中秋月儿圆。

自嫁到酷爱甜食的夫家,我便多了购买月饼的责任,婆婆爱吃豆沙的、公公爱吃枣泥的、老公爱吃酥皮的、宝贝儿子偏爱水果口味的,一一铭记在心,既要照顾老人的口味,又要惦念儿子的最爱,好在如今的商品应有尽有,干脆各样来点,买回家各尽所需;娘家人不喜欢吃甜食,每年的.中秋大都是妹妹采购少量的高档月饼,也算是过节了。

在我童年的时候,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贵阳工作,妈妈在商店工作很忙,奶奶只好带着我们姐弟住在妈妈工作的地方附近。每当中秋临近,周围的三四家邻居就开始忙碌着做月饼,那是我们孩子们最爱的季节,跑前跑后送面团、抱柴火、拉风箱、剥花生、砸核桃……常因“不小心”把花生、核桃仁放进了自己嘴里而遭到大人的训斥。我们全然不顾大人们的责骂,都在翘首企盼那“模样丑的”、“锅边糊的”、“龙把”出炉,因为此时此刻大人们一定会为我们的辛勤付出而奖励,掰开一个月饼,三两个小朋友平分,青红丝、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冰糖渣,都是我们骄傲的资本。如果非要强迫我中秋吃月饼,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五仁月饼。

提及月饼,也让我想起了去世已久的奶奶。儿时,农村时兴串门、走亲戚,每到八月十五的中午,邻居们总是给年长者送上一碗炖菜,外加一两斤月饼,生性节俭的奶奶总是在走完亲戚、串完门之后的十五晚上,召集妈妈和我们姐弟四人,围坐在院落里,摆上苹果、梨、大枣、柿子和月饼,此时的奶奶总是端起各种水果、月饼到灶台、祖先遗像面前唠叨一阵子,说是给灶王爷和祖先上供,让他们先品尝,我们则如饥饿的小鸟般等待奶奶的程序快点结束……吃完、玩完的我们进入了梦乡,奶奶则悄悄把月饼用草纸包裹,放在抽屉里。一周半月之后,奶奶会根据我们的表现,奖赏我们,那些放干了的月饼,能把我们的小牙硌掉……那时候我们常埋怨奶奶小气,长大后再回想当时的情景才明白,那干如坚实的月饼中凝聚着奶奶的多少爱啊!

如果圆月有情,请在中秋佳节,带去我对奶奶的思念和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