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约翰拉贝的作文素材(约翰汉德斯作文素材)

写约翰拉贝的作文素材(约翰汉德斯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4-06-14 23:08:40
写约翰拉贝的作文素材(约翰汉德斯作文素材)

写约翰拉贝的作文素材【一】

很久以前,有个老国王生了重病,当他意识到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时,就对身边的人说:“传忠实的约翰进来见我。”

忠实的约翰是一个仆人,老国王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侍候国王很久了,而且非常忠诚可靠,也最受老国王喜爱。

当约翰来到床边时,国王说道:“我忠实的约翰,我知道自己不行了。现在我放不下心的就是我的儿子,他还小,需要良师益友的辅助,除了你,我没有什么好托付的朋友了。如果你不发誓把他应该懂得的东西教给他,做他的干爹,我不能安然瞑目。”

听到这些话,约翰说道:“我决不会离他而去,我一定忠实地辅助他,即使献出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国王欣然说道:“现在我就放心了。我后,你领着他把整座王宫的所有房间和库房,包括房子里的所有财宝看一遍。但要注意,有一间房子不能让他进去,就是那 间挂有金屋公主画像的房间。如果他进去看了,就会深深地爱上她,并会因此而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你千万要负起这个责任来。”

当忠实的约翰再一次问老国王发誓以后,老国王安然地躺在枕头上去了。

老国王被安葬之后,忠实的约翰把老国王临终前的一切嘱托和自己的誓言都告诉了年青的国王,并说道:“我一定会忠实地执行自己的诺言,对你就像对你的父亲一样忠诚不二,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

年青的国王哭泣着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忠心。”

丧事办完以后,忠实的约翰对他的小主人说:“现在你应该看看你所继承的财产了,我带你去你父亲的宫殿里看看吧。”接着他引导小主人在王宫上上下下的各个地 方都巡视了一遍,让他看过了所有的财富和豪华的房厅,唯独挂着图像的那间房子没有打开。因为,那里面挂着的画像只要门一打开就看得见。那画像画得实在是太 美了,让人看了会有种呼之欲出的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画上的女子更可爱、更美丽了。

年青的国王发现忠实的约翰总是直接走过这间房子,却并不打开房门,就问道:“你为什么不打开这间房子呢?”

他回答说:“里面有会使你感到恐惧的东西。”

但国王说:“我已把整个王宫看完了,也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说完,他走上去用力要打开那扇房门,可忠实的约翰拉着他的后背说:“在你父亲临终前我发过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走进这间房子,否则你和我都会大难临头的。”

年青的国王固执地说道:“对我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能进去看看,只要没有进去看,我就会日夜不得安宁,所以你不打开它,我就不走。”

忠实的约翰看到他再怎么劝说,年青的国王就是不肯离去,心里有了不祥的.预感,沉重地叹了叹气,从一大串钥匙中找出一片钥匙,打开了这个房子的门。门一打 开,约翰便先走了进去,站在了国王和画像之间,希望能挡着画像不让国王看见,但年青的国王却踮着脚尖从他的肩头看过去,一下子就看到了公主的肖像。目睹画 上穿金戴银的少女如此美丽动人、娇艳妩媚的容貌,他心情激动极了,竟马上倒在楼板上昏了过去。

忠实的约翰赶紧将他扶起,把他抱到他自己的床上,心里一个劲地想:“唉——!不幸已经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上帝啊!这可怎么办呢?”

经过努力,国王才好不容易被救醒,但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那美丽画像上的少女是谁呀?”

忠实的约翰回答说:“那是金屋国王女儿的画像。”

国王又继续问道:“我太爱她了,就是树上的叶子全部变成我的舌头也难以诉说我对她的爱恋。我要去找她!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找她!你是我忠实的朋友,你必须帮助我。”

对于如何来帮助年青的国王,满足他的愿望,约翰思考了很久,最后他对国王说:“据传说,她周围的一切用具都是金子做的:桌子、凳子、杯子、碟子和屋子里的 所有东西都是金质的,并且她还在不停地寻求新的财宝。你现在贮藏了许多金子,找一些工匠把这些金子做成各种容器和珍禽异兽,然后我们带着这些财宝去碰碰运 气吧。”

于是,国王下令找来了所有技艺高超的金匠,他们夜以继日地用金子赶制各种工艺品,终于把金子都做成了最漂亮的珍玩。忠实的约翰把它们都装上一条大船,他和国王都换上商人的服饰,这样别人也就不可能认出他们了。

一切准备停当后,他们扬帆出海了。经过昼夜不停的航行,他们终于找到了金屋国王管辖的领地。船靠岸后,忠实的约翰要国王待在船上等着他回来,他说:“或许 我有可能把金屋公主带来,因此,你们要把船内收拾整齐,将金器珍玩摆设出来,整条船都要用它们装饰起来。”接着他把每样金制品都拿了一个放进篮子里,上岸 向王宫走去。

当他来到城堡的大院时,看见一口井边站着一个漂亮的少女,她正提着两只金桶在井里打水。就在少女担着金光闪闪的水桶转过身时,她也看到了这个陌生人,她问他是谁。他走上前去说道:“我是一个商人。”说罢打开篮子,让她来看篮子里的东西。

少女一看,惊奇地叫道:“嗬!多么漂亮的东西呀!”她放下水桶,把一件又一件金器看过之后说道:“国王的女儿最喜欢这些东西了,应该让她看看,她会把这些 全都买下的。”说完,她牵着他的手,把他带进了王宫,因为她是国王女儿的一名侍女,她向卫兵说明情况之后,他们就放行了。

公主看过他带的这些货样后,非常兴奋地说道:“太漂亮了,我要把它们全买下。”

忠实的约翰说道:“我只是一位富商的仆人,我带的这些和他放在船上的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他那儿还有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最精致最昂贵的金制工艺品哩!”

公主听了之后,要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拿上岸来,但他说道:“要拿的话得要不少天才能卸完,因为太多了,就是把它们放在这儿最大的房间里也放不下呀。”

他这一说,公主的好奇心和越发大了,忍不住说道:“带我到你们的船上去吧,我要亲自看看你主人的货物。”

忠实的约翰非常高兴,引着她来到岸边。当国王看见她时,他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情不自禁地马上迎了上去。公主一上船他就引她进船舱去了。

忠实的约翰来到船尾找着舵手,令他马上起航,“张满风帆!”他喊道,“让船在波涛中像鸟儿在空中飞行一样地前进。”

国王把船上的金制品一件一件地拿给公主过目,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碟子、杯子、盆子和珍禽异兽等等。公主满心欢喜地欣赏着每一件艺术珍品,一点也没有察觉船离岸起航。

几个小时过去了,在看完所有的东西后,她很有礼貌地对这个商人表示了谢意,说她应该回家了。可当她走出船舱、来到船头时,才发现船早已离岸,此刻船正张满 风帆在茫茫大海上飞速航行。公主吓得尖声叫道:“上帝啊!我被诱骗了,被拐走了,落进了一个流动商贩的掌握之中,我宁可去。”

但国王却拉着她的手说道:“我不是一个商人,我是一个国王,和你一样出身于王室。用这种蒙骗你的方法把你带出来,是因为我非常非常地爱你。当第一次看到你的画像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昏倒在地上。”金屋公主听完后,这才放下心来。

经过交谈了解,她很快也倾心于他,愿意嫁给他做妻子了。

但就在他们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之时,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天,忠实的约翰正坐在船头吹奏他的长笛,突然看见三只渡鸦在天空中向他飞过来,嘴里不停地叽叽喳喳。约翰懂得鸟语,所以,他马上停止吹奏,留心听着渡鸦之间的对话。

第一只渡鸦说:“他去了!他赢得了金屋公主的爱,让他去吧!”

第二只渡鸦说:“不!他这一去,仍然得不到公主。”

第三只渡鸦说:“他这一去,一定能娶她,你们看他俩在船上并肩在一起的亲热样子吧!”

接着第一只渡鸦又开口说道:“那对他有什么用?不信你就看吧,当他们登上岸后,会有一匹红棕色的马向他跑来。看到那匹马,他肯定会骑上去。只要他骑上那匹马,那马就会载着他跳到空中去,他就再也别想看到他的爱人了。”

第二只渡鸦接着说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但有什么办法吗?”

第一只渡鸦说:“有,有!如果有人坐上那匹马,抽出插在马鞍里的匕首把马刺,年青的国王才能得救,可有谁知道呢?就是有人知道,谁又会告诉他呢?因为只要他将此事告诉国王,并因此而救了国王的命,那么,他的腿从脚趾到膝部整个都会变成石头。”

第二只渡鸦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但我还知道别的哩!尽管那马了,国王还是娶不到新娘。因为当他们一起走进王宫时,就会看到睡椅上有一套新婚礼服, 那套礼服看起来就像用金子和银子编织而成的,其实那都是一些硫磺和沥膏。只要他穿上那套礼服,礼服就会把他烧,一直烧到骨髓里面去。”

第三只渡鸦说道:“哎呀呀!难道就没救了吗?”

第二只渡鸦说:“哦!有,有!如果有人抢上前去,抓起礼服把它们扔进火盆里去,年青的国王就得救了。但那有什么用呢?要是有谁知道,并告诉了这个人,他按这种办法救了国王,那他的身体从膝盖到胸部都会变成石头,谁又会这样干呢?”

第三只渡鸦又说道:“还有,还有!我知道的还要多一些哩!即使礼服被烧掉了,但国王仍然娶不成新娘。因为,在结婚典礼之后,当舞会开始时,只要年青的王后 上去跳舞,她马上会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得像人一样。不过,这时要是有人上前扶起她,从她的右乳房中吸出三滴,她才不会去。但要是有谁知道这些,又将 这个方法告诉某个人,这个人按这个方法救了新娘,那他的身体从脚尖到头顶都会变成石头。”

接着,渡鸦拍着翅膀飞走了。

忠实的约翰已听懂了一切,他开始犯愁了,可他并没有把他听到的事情告诉他的主人。因为他知道如果告诉了他,他一定会舍生救自己,最后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忠实地执行我的诺言,那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我的主人。”

在他们上岸后,渡鸦的预言应验了,岸边突然跳出一匹神俊的红棕色马来,国王喊道:“快看,他一定会把我们送到王宫去的。”说完就要去上马。

说时迟,那时快,忠实的约翰抢在他之前骑上马,抽出匕首把马了。国王的其他仆人原来就对他很嫉妒,这一来,他们都叫道:“他送国王回宫的骏马,太不像话了!”

但国王却说道:“让他去做吧,他是我忠实的约翰,谁知道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有好的结果呢?”

当他们来到王宫,看见有间房子的靠椅上放着一套漂亮的礼服,礼服闪烁着金色和银色的光芒。年青的国王走上前去准备把它们拿起来,但忠实的约翰却把它们一把抓过,扔进火里烧掉了。

其他的仆人又咕哝着说:“看吧,现在他又把结婚礼服给烧掉了。”

但国王还是说道:“谁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让他做吧!他是我忠实的仆人约翰。”

结婚盛典举行后,舞会开始了,新娘一走进舞场,约翰就全神贯注地盯着她的脸,突然间,新娘脸色苍白,就像了一样倒在地上。约翰迅速地弹身向她跃去,将她 挟起,抱着她来到内室一张靠椅上,从她的右乳房中吸出了三滴。新娘又开始呼吸,并活了过来。但年青的国王看到了全部过程,他不知道忠实的约翰为什么要这 样做,只是对他的胆大妄为非常气愤,便下令说道:“把他关到牢房里去。”

第二天上午,忠实的约翰被押出牢房,推到了绞刑架前,面对绞刑架,他说道:“在我之前,我可以说件事吗?”

国王回答说:“准许你的请求。”

于是,约翰将在海上听到渡鸦的对话以及他如何决心救自己主子的全部经过都说了出来,最后他说道:“我现在受到了错误的判决,但我自始至终都是忠实而真诚的。”

当听完约翰的叙述,国王大声呼喊道:“哎呀!我最忠实的约翰!请原谅我!请原谅我!快把他放下来!”

但就在忠实的约翰说完最后一句话之后,他倒下去变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国王和王后趴在石像上悲痛不已,国王说道:“天哪!我竟然以这种忘恩负义的方法来对待你的忠诚呀!”

他令人将石像扶起,抬到了他的卧室,安放在自己的床边,使自己能经常看到它、哀悼它。他对石像说:“唉——!我忠实的约翰,但愿我能让你复活!”

过了一年,王后生下了两个双胞胎儿子,看着他们慢慢长大,她心里高兴极了。

有一天,她去了教堂,两个儿子和国王待在王宫里。小家伙到处玩耍,国王对着石像唉声叹气,哭泣着说道:“唉,我忠实的约翰,但愿我能够让你复活!”

这一次,石像竟开始说话了,它说道:“国王啊!要是你为我能舍弃你最亲爱的人儿,就能让我复活。”

国王一听,坚定地说道:“为了你,我愿付出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既然这样,”石像说道,“只要你砍下你两个孩子的头,将他们的洒在我身上,我就会复活了。”

听到这里,国王马上震惊起来,但他想到忠实的约翰是为他而去的,想到他对自己忠心耿耿、誓如归的高尚品行,便站直身来,拔出佩剑,准备去砍下他两个孩 子的头,将他们的洒在石像上。但就在他拔出佩剑的一刹那,忠实的约翰复活了,他站在国王的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说道:“你的真心诚意应该得到报答。”

两个孩子仍欢蹦活跳、喧闹嘻戏着,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国王满心欢喜。当他看到王后回来了,就想试一试她。他把忠实的约翰和两个儿子藏进了一个大衣橱里面。当走她进房子后,他对她说:“你去教堂祈祷了吗?”

王后回答:“是的,我总是思念着忠实的约翰,想着他对我们的忠诚。”

国王说道:“亲爱的夫人,我们能够使约翰复活,但必须以我们小儿子的作代价,要救他就得舍去他们。”

王后听了大吃一惊,脸唰地变得毫无色,但她仍坚定地说道:“只好这样了,没有他无私的忠心与真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我们的小孩。”

国王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因为妻子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一样。他马上跑去打开衣橱,把两个孩子和忠实的约翰放了出来,说道:“上帝也会为此而感到骄傲!他又和 我们在一起了,我们的儿子也安然无恙。”接着他把全部经过告诉了她,大家高高兴兴欢地欢聚一堂,生活又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写约翰拉贝的作文素材【二】

在《拉贝日记》引起中国思想界讨论之前,我相信若非从事历史学或者相关学科的人,大约对史实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历史课本告诉我们的东西包括南京大屠,百人斩比赛,以及30万遇难同胞;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约翰•拉贝的安全区,以及约翰•拉贝这个人——在电影里他被塑造成一个悲剧英雄。这是另外一半的故事,而于我而言,这件事要从外部被告知,无论是通过图书还是电影,而非始自中国本身的语境,这件事本身就不无怪诞。因为就中学教材的写法而言,像拉贝这样的外国友人,仅就数量而言,他救下的人难道不比白求恩更多么,那么热衷于赞扬外国友人的教科书为何对拉贝只字不提——这就值得我们讨论了。究其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拉贝是纳粹党人,这是他永远不能洗脱的身份;其二,某种冷战思维和冷战逻辑的延续,因为南京是国统区,因为拉贝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勋章,于是,之前的《拉贝日记》出版和今天拉贝重新显影在此时看来,本身就是一个颇具后冷战意味的写作行为。

于是《约翰•拉贝》就变得有趣起来。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恰好为中国语境提供了一个双面的镜子,一面映照出中国历史写作方式的某种裂隙和某种变化,另一面则映出拉贝在德国本身的语境中的意义,进而在我们这里产生具有参照性的思考。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在《约翰•拉贝》中,拉贝本人的纳粹身份并不是被避讳了而是被强化了,但却是以另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反转式的强化——纳粹党旗,邪恶的象征,却能作为无辜平民的避难所。而拉贝虽然自称是纳粹军人,不忘行纳粹军礼,但显然,影片是把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来塑造的。他最初庇护平民,并非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仅仅是出于“企业家”保护员工的责任,但是最终他一步一步承担起他的使命,于是他最终成为了一个英雄。于是我们看到,纳粹这个符号正好在视觉上被赋予了相反的含义,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翻案么?当然有这个可能,于是影片为了政治正确,不停地调戏希特勒,并且安排了一个犹太裔的男二号,罗森(按影片演员表顺序,实际上我以为,威尔逊医生才是真正的男二号,通过他的讲述在片中强调纳粹屠犹的事实——但是重要的是,在电影里,通过画面呈现和对白交代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不是实验片,通常情况下“眼见为实”,那么这个翻案实际上是做实了:“纳粹”二字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这部影片最终的策略就变得很有趣,剧作将应当属于纳粹的邪恶,屠转给了日本,当然不忘安排一个善良的日本军官,而将最终的大反派赋予一个因为皇室统而免于审判的日本亲王——这似乎带出了另一重反思,因为冷战的原因,日本对军国主义的审判比起德国来说十分不彻底。然而同样因为冷战的原因,西德对纳粹的审判同样不彻底,但不是那些应该被审判的人,却是拉贝却遭到了审判,于是这个问题就变得愈发的复杂。看来这个问题不是这篇短文能够说清楚的.了,于是暂且搁置。强调一点,拉贝遭到审判的原因是“与中国勾结”(见片尾字幕,这里某种后冷战的参数就变得更加明显了。于是《约翰•拉贝》的自相矛盾和影片里生涩的问题就能够得到一种可能的解释。在后冷战的语境中谈论拉贝这个人物,又要在德、中、日的语境中寻找平衡,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不说民族主义者们可能找到的无数处“被伤害了感情”的地方,恐怕日本方面不能接受这种表述。当然我不能判断这种矛盾是出于导演和编剧自身的思考多一些,还是出于考虑中国市场和“中国人民感情”多一些,但是显然破坏影片结构的正是犹太人罗森和中国人琅书(张静初扮演的女学生之间的一条生硬的线索。这一点随便做下叙事学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在此不提也罢。

镜子的那一面如此,镜子的这一面也相当的复杂。或许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在对拉贝的认同之余,更多的时候是在反思,当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失之后,以这样的方式找回另一半的故事,本身就变得十分的吊诡。虽然拉贝在影片中成为一个孤独的悲剧英雄,虽然中国人在这部影片中面目模糊,但是那些缺席的成分恰恰是我们的历史书写中呈现的东西,这个话题就更大了。当然《约翰•拉贝》作为电影,不是历史,只是故事——我只是在说,以这部影片提供的参照,我们或许能窥见我们历史书写之中的问题。

最后说两句《南京!南京!》和《约翰•拉贝》的对比分析。这恐怕是现在和将来的讨论中难以绕过的的话题。。《南京!南京!》并没有绕开拉贝这个人,但是拉贝在《南京!南京!》里真是面目模糊,或许陆川认为这是不需要交代的事实,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事实根本就长期处于匿名状态。另外则是,《约翰•拉贝》正面展示了强奸——尽管未遂,正面展示了百人斩少尉和他们的比赛——不得不说,尽管是从门缝里看,这个场面也比《南京!南京!》更有冲击力。话说回来,《南京!南京!》里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大约是那一片像麦子一样倒下的中国士兵,相应地,《约翰•拉贝》里两段日军射战俘也不相上下。《南京!南京!》的问题在于剧作,《约翰•拉贝》的问题也在于剧作,但至少《约翰•拉贝》好歹还是一个故事,比《南京》问题少一些:如果《约翰•拉贝》能够把拉贝的两难处境强化一些,删去不必要的线索和人物,可能剧作上更加流畅一些,但是鉴于前面的分析,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历史表达的困境的话,剧作的根本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说白了,《约翰•拉贝》本意不是拍南京大屠,对它而言,南京城也只是景片而已,它的诉求是写人——写拉贝这个人,进而表达某种思考。这部影片的诉求不是“南京大屠的又一铁证”,而是德国人的反思。如果如果有人说《约翰•拉贝》就是一商业片,对,它确实是一商业片,但《南京!南京!》也不是艺术片啊。要是有人说《南京!南京!》因为删减而如何如何,《约翰•拉贝》删减的部分估计也不少,确实很多地方不流畅。至于一定会被拿来比较的《辛德勒的名单》,那才是商业片和商业片。依我看,《约翰•拉贝》的讨论空间比《辛德勒的名单》还大一点,因为这部影片在中国语境中天然的特殊性。当然,关于屠犹和南京大屠的比较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屠犹是“人类的灾难”,南京大屠只是“中日关系的一个问题”,这其间的话语斗争,犹太人的话语权,以及西方话语在中国语境中的位置,都是巨大的问题。

于是结论就是,对于南京大屠的讨论而言,一部高票房的、国际语境中的商业片,比十本学术著作或许更加有效,只要它能提供话题和思考的空间。一个式的写法会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当一个人面对强权,他可以做出一些伟大的选择;一个广告式的写法会是,《约翰•拉贝》是“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各国评论一致激赏”(见影院广告;一个批判性的写法是,《约翰•拉贝》在自我矛盾中展示了某种反思性——但这些都是结论,于我而言,这是一部颇具讨论和思考起点性质的文本,从这里进入,是更多的阅读,以及更有参照意义的言说可能。